什麼樣的「天時地利人和」能讓老子寫出《道德經》中國第一個哲學思想,而白居易寫出《長恨歌》哪一個是傑作?道德經是一部關於春秋亂世無為思想的哲學著作,長恨歌是唐代白居易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名著。
老子的《道德經》包含「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有紛爭,老子卻、「無為而治,道法自然」與當時混亂的時代格格不入。現在,我們重新學習老子的思想,試圖解決其中誕生的奧秘。這就是老子創造《道德經》的地方。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據記載:白居易他年輕時才華橫溢,學習非常努力,他年輕時,頭髮全是白的。這是白居易在34歲時創作《長恨歌》的地方,產生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傑作。
這是西安的周志。覺縣原名,意為周旋,之字形之意是他的延伸意思。這個名字周至縣已經使用了2000多年,是陝西省中最古老的縣名之一。這裡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地」的樓觀臺,《長恨歌》誕生的仙遊寺,秦嶺國家植物園,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
老子的《道德經》產生於周至樓觀臺。他位於西安市周至縣中部西安市周至縣中部,西安市周至縣中,西距周至縣城市15公裡,他是中國道教樓關最早的重要聖地,因為據說景泰就像方舟漂浮在竹海松林中。樓觀臺是著名的聖地,也是「道家七十二福地」的第一個聖地。據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記》碑文記載,洞中有石刻字,用來埋葬老子的頭骨。
在周至仙遊寺白居易作為周至縣尉,他寫下《長恨歌》。在周至北岸的中興寺廟裡,有20多座原始寺廟。正廳東南有三間大房間,有「蘇公藏書處」刻於清代道光年間,據說宋代的蘇東坡閱覽處已經被摧毀。
這是獼猴桃榮獲「獼猴桃之鄉」,在我國,60%的新鮮獼猴桃產自周至,80%的獼猴桃幹制自周至。獼猴桃質地柔軟,味道有時被描述為草莓、香蕉和鳳梨的混合物。因為獼猴喜歡吃東西,所以被命名為獼猴桃,據說這種水果被毛皮覆蓋,看起來像一隻獼猴。這個水果含有很多維生素。
這是周至,他位於西安市,一個充滿思想和詩意的地方!你讀過老子的《道德經》嗎?你一定把白居易的《長恨歌》背了下來!你吃過獼猴桃嗎?如果你吃了我相信,其中一個一定來自西安周至!周至的歷史和文化還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歡迎發表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