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福乎?行福乎?得福乎?
要得福,先行福。要行福,先知福。
《道德經》免費學習群,加微信sheduoduo2020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天下的原則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fú)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譯】
老子告訴大家:不過高的崇尚賢才,這樣就可以使人民不會產生爭名的思想;不要攀比去看重稀貴之物,這樣可以使人民不會產生做盜賊的欲望;不顯露足以引起貪慾的物事,這樣就可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至於被擾亂。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增強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要有過高的,不合時際的目標和目的,沒有過高的欲望即貪慾,使那些"智者"(領導者)不敢為所欲為。
(聖君)在無與有和不為與為之間選擇無為(上策),不做自以為是的事,不做違背道的規律的事,這樣就沒有治理不了的社會和國家,社會和國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到治理。(這就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感悟】
本章老子通過講述對聖人、對官、對民的要求,講述如何治理天下。
1、聖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增強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這裡老子的意思就是:打消百姓心中對統治階級的成見和不滿,滿足百姓生活的基本溫飽需求,(因為在老子那個年代,當時的現狀是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生活非常窮困。)避免百姓產生過高的不合時宜的需求欲望,增強百姓的自足自立能力。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這裡很多人都認為老子在愚民,實際上老子的思想是為民而不是愚民。
2、老子提出的對管理者的要求是:不要自以為是,不要為所欲為。
3、老子認為的聖人(聖君)是:不要爭名,不要貪慾,這樣才可以成為聖人(聖君)。
4、統治者和官吏要想管理好社會和國家那就是:要選擇「為民」而不是選擇愚民。
5、老子對人民的要求是:無知無欲。
這裡很多人對老子產生誤解,容易把「常使民無知無欲」,當成愚民,以為老子提倡的是愚民政策。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老子這裡的「知」,指的不是知識、智慧的意思,而是想像中的東西,虛無縹緲中的東西,不現實的東西。老子所說的「無知」,不是愚痴,而是不要那些想像中的東西,虛無縹緲中的東西,不現實的東西。
老子這裡的「無欲」並不是指沒有欲望,而是指不要有貪慾和私慾,老子認為貪慾和私慾是過分的欲望。一般的欲望是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是可以得到滿足的,當你的欲望得到滿足時,你會很快樂,很幸福。但是貪慾和私慾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貪慾是會永遠膨脹的。這種欲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當你有了這種欲望,你就永遠都得不到快樂和幸福。所以你只有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活,量力而行,自然而然的活,這樣就會活的輕鬆、踏實、愉快、幸福。而不會活的那麼累,活的那麼辛苦,活的那麼虛榮。所以,老子的「無知無欲」是對人民必需的要求,跟政治沒有關係,跟統治階級也沒有關係。
想想我們今天的人們,按照老子的思想活了嗎?
一家三口住著幾十平的小家,生活的很溫馨、很快樂、很幸福。自從和朋友攀比,想買個大房子,買個別墅,於是到處借錢再加貸款,終於如願,買了套大房子,買了個別墅,可是自從住進了大房子,住進了別墅,由於要還借款,還要還月供,和周圍和家庭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矛盾。從此成了房子的奴隸,生活的很辛苦,生活的很累。大房子住上了,別墅住上了,請問您活的輕鬆嗎?您活的踏實嗎?您活的愉快嗎?您活的幸福嗎?
有些人掙了10萬想100萬,掙了100萬想1000萬,掙了1000萬還想一個億,富豪們由於整天的拼搏,父母顧不上,家庭顧不上,子女顧不上。金錢不就是一串數字,為了這串數字多添上一個零,可是付出的代價是親情沒有了,家庭沒有了,友情沒有了,道義沒有了,誠信沒有了。根據老子的理論,金錢的數量和幸福指數是成反比的,因為大多數人的欲望,不是一般意義的欲望所得,而是貪慾和私慾所得。請問富豪們,您過的輕鬆嗎?您活的踏實嗎?您活的愉快嗎?您活的幸福嗎?
官員們當了科長想處長,當了處長還想廳長,這要看你的官欲是一般意義的欲望嗎?是否是貪慾和私慾所得,是否是人民給予的?官員們您過的輕鬆嗎?您活的踏實嗎?您活的愉快嗎?您活的幸福嗎?
6、本章體現出老子「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治理天下的原則
很簡單,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人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沒有。
7、老子「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
做那些遵循道的規律的事,不做那些違背道的規律的事,天下人都做到了,國家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治理。這就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並不是什麼都不做國家就得到了治理,這怎麼可能?老子如此睿智的人,怎麼可能提出這樣的思想,要正確理解老子的思想。
查看更多《道德經》內容,請關注「福乎」公眾號,搜索「道德經」或「老子」。
作者簡介:陳少毅,漢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教高級職稱,高級中學教師,現在退休。(想認識陳少毅老師,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幫你對接)
陳少毅——在這裡我給大家講道德經,一個目的,就是弘揚中華文化,傳播正能量。讓世界人民:看看中國有沒有哲學家,看看中國有沒有科學家,看看中國有沒有理論家。讓世界人民看看我們有如此燦爛的文化瑰寶,讓世界充滿慈愛和和諧。構建中華民族文化「以民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諧」的思想、「廣博慈愛」的思想、「與人為善」的思想、「勤儉素樸」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為而不爭」的思想。
徵集更多《道德經》系列解讀及同道
徵集《道德經》主題策劃和落地項目
徵尋對《道德經》感興趣的出版社
加入《道德經》免費學習群,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
【 關於千求 】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擴張,人脈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最大的閒置資源。很多人的微信好友都已過千甚至超額5000人,但真正能互相合作的卻超不過100人,甚至大部分連10人都不到。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需求信息」太過封閉,幾乎全停留在「一度人脈」的內循環裡,沒有形成「二度人脈」的需求共享和交叉聯通,使得大家都是「空」有好友成千上萬,卻是真正助力的極少。不是大家不幫忙,而是全困死在「一度關係」裡了。
千求網,致力於構建「二度人脈」的需求共享,將人脈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充分打通。而操作辦法很簡單,就是每個人將自己尤其是自己朋友的需求信息經常發到「千求網」(點擊「閱讀全文」可直接登陸,或通過「千求」公眾號首頁導航進入),剩下的就是需求信息的相互傳遞、貫通、聯接、合作和成交。發的越多,促成機率和機會就越大。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一試。
千求網址:http://www.51qianqiu.com/,誠徵良才加盟。
關注千求,一起幫求
點擊閱讀原文,登陸千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