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用QQ嗎?20年前在年輕人之間流行,如今仍是年輕人的社交工具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摘要:QQJOY嘉年華上海開幕。

作為一款誕生超過20年的產品,騰訊QQ是許多90後的第一款社交工具。從當時流行的QQ 秀、空間互踩,到現在00後間流行的釐米秀、暖說說、養火、擴列,圍繞這款社交媒介,衍生出不少流行詞。

11月20日,2020 QQJOY嘉年華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這是QQ打造的年度潮流文化互動展會,以「無畏潮前」為主題,串聯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文化、潮流尖貨、新生代明星表演等內容,提供一站式流行文化新鮮體驗。

在中國網際網路的時間刻度中,QQ經歷了整個產業從無到有的階段,其服務的用戶群也歷經了多次代際變遷。在各個階段,「年輕人」的喜好各有不同。以釐米秀為例,它的前身是QQ秀,在娛樂社交生態並不豐富的那些年,QQ秀是用戶在網絡世界裡一個形象化的可變標識,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人物打造得酷炫一點。這可能是許多年輕人的潮流啟蒙。在釐米秀中,裝扮仍然是受用戶歡迎的功能之一,在本次展會上,釐米秀也聯合參展品牌推出了虛擬裝扮,滿足用戶的時尚裝扮需求。

在新媒體、短視頻、二次元、粉絲圈等多種文化的碰撞衝擊下,垂直興趣圈層的獨特表達方式越來越成為年輕一代的潮流。而對於這一代年輕人來說,社交文化是一個又一個疊加的圈層,比如語C圈(語言Cosplay的簡稱,即利用語言進行角色扮演)、鞋圈、筆圈、滑板圈等,甚至還有更新潮的娃圈、谷圈(穀子,為goods的諧音,通常指遊戲動漫周邊愛好者)等各色圈層。

例如,QQ群就聚集了過百萬喜歡語C的年輕人,他們通過語C的方式模仿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物,並以群為主陣地,以成員間互相交流角色理解以及互相評價戲文、對戲等方式展開互動和社交。在語C群裡,他們玩《紅樓夢》《水滸傳》,也玩《仙劍奇俠傳》。語C滿足了年輕人強烈的分享欲和「人設」 需求,通過語C文化的全新演繹,年輕人在特定圈層得到其他人的認同,獲得了更多的精神滿足。

當前,潮文化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共同語境。在本次展會中,QQ以平臺方的角色切入潮玩市場,聚攏了一系列年輕興趣元素。一方面牽手諸多潮流品牌,另一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自造產品,創造IP生態產業閉環。

現場,QQ首發了21周年限定潮鵝、QQ中華美食盲盒、哥是鵝(GODISQ)、 QQ×KAKAO FRIENDS等潮玩。實際上,近年來QQ圍繞企鵝形象已推出了多款QQ公仔,並在今年正式啟動售賣,銷售情況異常火爆,甚至出現了一「鵝」難求的場面。此外,QQ也與Venom、DC等知名IP推出聯名公仔。目前,聯名公仔已經建立起電影、動漫、遊戲、劇集綜藝、名流巨星、體育盛事、時尚潮流、特別企劃等八大系列的系統性規劃。

在本次QQJOY現場,也有許多腳踩滑板、COS動漫人物、身穿漢服逛展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蹲守限量球鞋首發開售、搶潮玩新款聯名款、玩巨型扭蛋機,不同圈層的用戶都能在沉浸式的情緒感染環境中獲得文化認同感。

展會現場圖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你還在用QQ嗎?20年前在年輕人之間流行,如今仍是年輕人的社交工具...
    作為一款誕生超過20年的產品,騰訊QQ是許多90後的第一款社交工具。從當時流行的QQ 秀、空間互踩,到現在00後間流行的釐米秀、暖說說、養火、擴列,圍繞這款社交媒介,衍生出不少流行詞。11月20日,2020 QQJOY嘉年華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這是QQ打造的年度潮流文化互動展會,以「無畏潮前」為主題,串聯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文化、潮流尖貨、新生代明星表演等內容,提供一站式流行文化新鮮體驗。
  • 年輕人社交語言動漫化,熱梗、表情包成代表符號
    《機動戰士高達0079》文|小也得益於編劇大大的清奇腦迴路,我們總能在動漫作品中看到很多超乎尋常的事,這些或奇葩或搞笑的情景經過萬能網友的二次創作,便演化成廣為流行的「梗」、「表情包」,有些動漫梗甚至比動漫原作還要火,不僅在新番中因用戶共鳴感而再度刷屏,還在年輕人的社交圈被廣泛使用。
  • 深聊:Soul看到的年輕人社交
    可以說,從Soul的維度上看年輕人的需求、行為習慣,背後孕育出的不一樣的商業機會,都值得細細琢磨。這是一個顆粒度更細、更直觀的觀察平臺。加上近期(甚至一直以來),許多品牌都在加大投入年輕人市場。因此,怎麼理解新一波年輕人,及了解他們怎麼社交的,都會幫助到無數企業,無數創業團隊。
  • 讓敦煌文化走入年輕人的對話框,看QQ釐米秀的「社交新文創」
    從80後90後,到如今的95後00後,在他們的青春裡,都有過一陣虛擬形象換裝熱。從QQ秀到釐米秀,虛擬形象換裝不僅僅只是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更是一種別樣的社交表達。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敦煌飛天裝扮以互動式的體驗感催生了他們的社交分享,而敦煌文化也從一個「靜默」的文化形象深入到他們的社交分享、社交話語體系中去。
  • 既深度、又日拋,這就是年輕人線上社交的趨勢嗎?|造就x張江「新...
    如今,基於網絡的社交方式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社交常態,然而卻並不是所有人在網絡社交中都「如魚得水」。 如果今天我們沒有抓住他們的需求,很可能5到10年後,很多現在流行的APP就可能在一夜之間全部崩塌。
  • 它更懂年輕人社交!解密Soul的「真我江湖」
    它更懂年輕人社交!有關人類社會與社交之間聯繫的緊密性,《武林外傳》臺詞和馬克思的發言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寧財神在人物臺詞裡寫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馬克思則認為,「交往,是人類的必然伴侶。」 從最簡單的經濟原理裡不難看出,需求是最大生產力。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不止體現在會使用工具,根據需求生產產品也是一種也了不起的進化。
  • 年輕人的社交,都在微信表情裡
    當不帶表情的文字出現在手機社交APP的聊天框裡時,幾乎等同於宣讀一個人在社交上的死亡通知書。這樣的對話基本意味著,聊天的雙方之間感情等同於無,對話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個回合。比對話時沒有表情更可怕的,則是雙方對表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大多數年輕人,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上司發來的「微笑」驚到毛骨悚然,以及面對父母長輩的「再見」表情無言以對。
  •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的年輕人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年輕人的消費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時間回到1990年,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在最巔峰的黃金時期,經濟高速增長,瘋狂的日本人都覺得自己發財了,並且堅定明天會比今天更有錢,然後瘋狂的消費和享樂。
  • 美媒:美國年輕人用抖音推特等自媒體搞串聯 攪黃川普競選集會
    中國小康網7月3日訊 老馬 在全國範圍內,許多年輕人走上街頭遊行抗議,就社會正義問題大聲疾呼。這些數位化時代出生的人也在網上很活躍,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和數字工具來組織和動員他們的同輩。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抖音的海外版(TikTok)、推特和色拉布 (Snapchat)被證明能夠有效地團結年輕一代。年輕人玩抖音海外版美聯社報導,在社交網絡上呼籲採取行動,可能導致了川普最近一次集會的出席率低於預期。
  • 線下遊戲和桌遊的爆火,年輕人新的社交方式,你體驗了嗎?
    因為《明星大偵探》的大火,許多商家就嗅到了商機,劇本殺開始在大街小巷中流行起來。有比較簡陋的,僅僅一個房間,一個DM,幾個劇本,靠玩家的 言語和抽卡進行搜證的劇本殺遊戲館。也有實景布置,有工作人員扮演npc,玩家也需要進行角色裝扮的沉浸式劇本殺體驗館。
  • 年輕人社交的靈魂,藏在微信表情裡
    當不帶表情的文字出現在手機社交APP的聊天框裡時,幾乎等同於宣讀一個人在社交上的死亡通知書。這樣的對話基本意味著,聊天的雙方之間感情等同於無,對話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個回合。 比對話時沒有表情更可怕的,則是雙方對表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大多數年輕人,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上司發來的「微笑」驚到毛骨悚然,以及面對父母長輩的「再見」表情無言以對。
  • 年輕人的社交,都在微信表情裡-虎嗅網
    當不帶表情的文字出現在手機社交APP的聊天框裡時,幾乎等同於宣讀一個人在社交上的死亡通知書。這樣的對話基本意味著,聊天的雙方之間感情等同於無,對話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個回合。比對話時沒有表情更可怕的,則是雙方對表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大多數年輕人,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上司發來的「微笑」驚到毛骨悚然,以及面對父母長輩的「再見」表情無言以對。
  • 跨屏互動、公屏社交,《在瑪卡嗎說話呀》讓年輕人玩轉直播綜藝
    而當《在嗎卡嗎說話呀》加入有即時反饋交互功能的直播形態,用戶在當下就能得到肯定的意見反饋,節目用「即時滿足」代替了一貫的延遲滿足。而基於對年輕人「互動欲」「泛社交」需求的尊重,《在嗎卡嗎說話呀》在著力引導用戶以公屏社交的方式把「看綜藝」真正升級為「玩綜藝」。在第二期的「多腦共用」遊戲環節,教練團需要每個人輪流說不超過三個字的短語,來完成特定語境下的整句話接龍,這次AB鍵對應的兩個規定情境分別是:加大音量和在Beat裡完成。
  • 優衣庫賣口罩,年輕人會買帳嗎?
    圖 : 衣物與肌膚之間空氣層示意AIRism 材料中極其纖細的聚酯纖維,配合多邊形截面紗線的特殊編織結構,便能製造出蠶絲般的柔滑觸感,讓皮膚貼合瞬間產生涼爽的體感。除此之外,AIRism 材料還具有獨特的防臭抗菌功能,用來當做口罩製作的原料將有效抑制口臭和殺滅細菌。
  • 年輕人的社交新活動,閒魚潮玩節C位出道
    (原標題:年輕人的社交新活動,閒魚潮玩節C位出道) 電影《阿甘正傳
  • 荔枝聲音節在廣州落幕:「聲音社交」成年輕人社交新方式?
    在聲音節舉辦前夕,荔枝在官方社區發起了關於聲控話題的討論,「你是聲控嗎?」「你眼中的聲控黨是怎麼樣的」等話題引起了聲控圈的熱烈反響。5月9日,荔枝正式定義了聲控這一概念:聲控,是一群對聲音有著特殊情結的群體,他們偏愛豐富而通往內心的聲音,沉迷於聲音的質感。比起視覺效果,聲控更喜歡迴蕩在耳邊的空靈想像,他們聽聲識人,聽見一個人的聲音會想像他是什麼樣子,聽著聲音就能聯想到情景和畫面。
  • 人格化「撩」動年輕人,「二次元」的Harokiti撩到你了嗎?
    ,如檸檬精、光想青年、寶唄青年等,賦予產品社交型消費屬性,且用年輕人的話語體系,表達年輕人的內心感受,大大加強消費粘度和自傳播效益。那麼,Harokiti茶飲是如何用人格化「撩」動年輕人的呢?,無媒體;沒有社交屬性的內容,幾乎無法被傳播和交換。
  • 中青報:「玩梗」已貫穿年輕人生活,能成為社交快捷鍵嗎?
    當「玩梗」成為年輕人的社交「快捷鍵」就讀於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齊悅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玩梗女孩」,她每天都在微博、豆瓣上關注各種最新動態。她還與4個好友一起組成了一個微信群,大家每天分享八卦和流行「梗」。上個月,由於要專心準備一篇重要論文,齊悅辰把微博卸載了,也沒有過多參與到好友群聊中來。
  • 秀刻Showlike+,年輕人最歡迎的社交軟體
    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交通等各個方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重要的代表無疑是社交軟體。因為在社交軟體上只要有網絡,無論你在天涯海角都能變成近在咫尺,這比古老的「飛鴿傳信」便利了數萬倍。所以現在社交軟體就成為當下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 身體記憶是你混亂的開始,給年輕人的提醒
    一起長大的髮小近些年混得不錯,我從外地回來的時候三天兩頭給我接風洗塵,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慷慨大氣,身邊三五成群的美女圍繞著,走到哪無不顯示著發小超高的人氣。在一個酒過三巡的夜裡,我忍不住問發小成天就這樣玩著不準備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