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這些情況了解一下

2020-12-22 騰訊網

龔先生,36歲,四川廣元人。從出生時就有B肝,沒吃過抗病毒藥,但每年都到醫院做一次複查,一年前檢查甲胎蛋白為2.6ng/ml,肝功腎功都很正常,B超也正常。但今年剛剛做了複查,甲胎蛋白增加到15.9ng/ml,超出正常值,其它B超、肝功都沒有發現異常。患者現在很擔心,甲胎蛋白升高了是不是意味著要得肝癌了?

專家分析:根據你的描述,每年定期複查,醫生一直沒讓你抗病毒治療,說明病毒量和肝功能基本在正常範圍內,影像學也正常,目前你所擔心的是甲胎蛋白升高是否與肝癌有關係。甲胎蛋白只是一項輔助檢查指標,只有超過400以上才有臨床參考意義,所以目前的升高仍在合理範圍內,肝細胞修復過程中也可以有甲胎蛋白的升高,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做一下腹部核磁檢查進一步排除肝臟腫瘤的可能。

經常有患者諮詢,對甲胎蛋白特別恐懼,特別擔心癌症發生。一旦升高一點,經常上網查,夜不能寐,真的是這樣嗎?這裡小編就甲胎蛋白的基本情況與各位患友說明一下。

1

甲胎蛋白是什麼?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一個腫瘤標誌物,目前比較廣泛的應用於肝癌的篩查,診斷以及判斷療效等。英文名字:AFP,是一種蛋白媽媽肚子裡面的胎兒,他們的肝臟還是很幼稚的、不成熟的,可以產生甲胎蛋白。胎兒長大以後,他們的肝臟越來越成熟,就失去了這個功能,這個指標含量也下降了。等到成年人了,他們的血裡這個就很少,除非肝臟又變幼稚。。。比如,惡性腫瘤的時候,正常細胞變成了類似胎兒的幼稚細胞,它們又重新獲得了產生甲胎蛋白的功能,所以血裡查出來高了。因此,我們常常用這個指標來預測你會不會得肝癌。

《2017年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推薦甲胎蛋白升高診斷肝癌的標準為:AFP≥400μg/L,排除慢性或活動肝炎、肝硬化、睪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腫瘤以及懷孕等。AFP低度升高者,應作動態觀察,並與肝功能變化對比分析,有助於診斷。約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正常,檢測甲胎蛋白異質體有助於提高診斷率。

那麼甲胎蛋白升高就是肝癌嗎?

不一定,因為:

甲胎蛋白升高≠肝癌

甲胎蛋白可以視為是一種瘤信號,它意味著可能發生了肝癌。但是,甲胎蛋白的高低與肝癌的大小並無絕對關係。甲胎蛋白和肝癌兩者的關係有兩點要注意一下:

第一,小型肝癌約有三分之一不會有甲胎蛋白上升,所以甲胎蛋白正常並不表示沒有肝癌的存在。

第二,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於甲胎蛋白是肝細胞發育時的一種特殊蛋白,因此在急、慢性肝炎和肝硬變時,伴隨肝臟修復和肝細胞再生,也可產生和分泌甲胎蛋白,使血清AFP升高。使用一些刺激肝細胞再生的藥物(如:促肝細胞生長素)後,也可出現AFP升高。因此,應注意AFP升高的幅度、動態變化及其與ALT、AST的消長關係,並結合臨床表現和肝臟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甲胎蛋白大於500ng/ml、且持續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ng/ml、持續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後,需再結合定位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診斷。

除了肝癌,這些情況AFP也會升高

1)孕婦和新生兒;妊娠3-4個月的時候孕婦甲胎蛋白會升高,與胎兒肝臟發育有關,新生兒生長發育比較活躍,也會出現甲胎蛋白的升高。

2)某些慢性肝病: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復期、肝硬化、先天性膽管閉塞等;當肝臟存在明顯的炎症活動和肝細胞損傷修復的時候,也會出現甲胎蛋白的升高,說明肝細胞再生活躍,預後較好。一般會隨著病情的好轉,甲胎蛋白的水平會下降。如果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仍持續增高就要注意肝癌的發生。

3)生殖細胞腫瘤:睪丸癌、卵巢癌、惡性畸胎瘤等;

4)消化系統腫瘤:比如胃癌、胰腺癌、結腸癌等。

2

最後建議:

1、如果有肝炎病史或者HCC家族史,建議定期複查AFP,一年3-4次。

2、如果有肝硬化伴肝功(ALT,AST)正常,發現AFP升高,更應該密切隨訪,同時聯合肝臟影像學檢測;如果肝臟影像學無提示,及時複查生殖系影像學檢測。

3、如果ALT較高伴隨AFP升高,大多是肝細胞良好再生標記或者是預後較好的一種標記,只需要定期觀察即可;

4、懷孕的病友,如果出現AFP升高,注意定期做好圍保工作,及時與婦產科溝通即可。

相關焦點

  • 甲胎蛋白高多少是肝癌?檢查結果若是超出這一範圍,得多注意
    很多人對甲胎蛋白比較恐懼,當甲胎蛋白偏高之後害怕出現癌症,有時候會產生恐慌心理,這對身體是有一定影響的。甲胎蛋白升高之後可能預示著出現了某種疾病,但並不是一定出現了肝癌,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比如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種疾病都可能會引發此種情況。
  • 甲胎蛋白高到多少,意味著得了肝癌?醫生說了這幾個數字要謹記
    而且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甲胎蛋白在很多種腫瘤發生發展中,都有比較高的濃度,它和肝癌以及其他多種腫瘤有著密切的關係。哪些情況會引起甲胎蛋白升高?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肝病科翁勰醫生告訴我們,其實臨床上只有70%的肝癌患者會出現甲胎蛋白升高,而且其他情況也可能會引起甲胎蛋白的升高,比如存在生殖系統腫瘤、B肝的感染、慢性肝硬化等等,需要醫生仔細鑑別。
  • 肝癌也會「男女有別」?關於肝癌的篩查診斷你一定要知道!
    GALAD模型是2014年Johnson等建立以及2016年Berhane等基於國際隊列驗證的HCC診斷模型,包括性別(G)、年齡(A)、甲胎蛋白(A)、甲胎蛋白異質體(L)、異常凝血酶原(D)。該診斷模型可顯著提高對HCC的診斷效能,並且能夠補充超聲檢查的局限性。
  • 肝癌術後3月,肺上發現有幾個結節,是肝癌晚期、轉移到肺了嗎?
    其實,讓患者了解晚期肝癌的確切定義,有時候真的很難,因為肝惡性腫瘤的分類、分期系統是非常複雜的,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普通的患者想了解肝惡性腫瘤,沒有必要了解得這麼深入。大家都知道,肝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是很困難的事情,往往診斷出來的,大多已經是晚期肝癌了。
  • 肝癌檢測「雙劍合璧」--AFP+AGP
    臨床最常用的肝癌檢測指標是甲胎蛋白(AFP),但是AFP的檢測靈敏度只有60%~70%,如果AFP聯合AGP檢測,可以提高檢測靈敏度到
  • 肝不好,懷疑自己得了肝癌,做什麼檢查能判斷?4項檢查或能查清
    而且這種疾病的病發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出現很多人談癌色變的現象,肝癌在來臨的時候,症狀一般都不是很明顯,前期可能只是懷疑,最終的確診還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去醫院做病理性的檢查尤為重要,那一般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 肝癌的4個階段,前期身體會有4個徵兆!養護肝記住這3點
    歷來認為,肝病發展較快,疾病進程短,一般不超過6個月,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甲胎蛋白(AFP)檢測技術應用更加廣泛、定位技術也越來越進步,通過一些小肝癌(1-2cm)的發現,讓我們對肝癌的認識有了更新。原發性肝癌的病情發展被分成4個階段:1、早期亞臨床期:此階段除甲胎蛋白低濃度的上升外,一般沒有異常情況,此時的診斷和腫瘤定位較為困難。2、Ⅰ期:也被稱為亞臨床期,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甲胎蛋白的檢測、CT檢查、超聲波等手段發現病情,此時的腫瘤較小,且癌細胞沒有擴散。
  • 這些指標異常請進一步檢查,或是癌症信號
    李大爺近幾天身體不舒服,上網查了查,感覺自己的症狀與癌症很像,去醫院門診,醫生了解一些情況後,說建議李大爺去查血常規。李大爺很納悶:查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體檢「正常」,一個月後竟查出肝癌晚期!瑞慈體檢到底準不準?
    ,範先生在瑞慈體檢蘇州園區機構進行B超檢查結果均正常;◆ 一個月後,範先生在一家大醫院檢查,發現肝臟內有直徑8釐米的巨大腫塊,已處於肝癌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沈女士說,客服人員後來也致電提醒他們,說甲胎蛋白數值升高,提示有肝腫瘤,但是諮詢網上醫生後,獲悉如果B超顯示都正常,暫時不說明什麼問題,他們也沒有太放心上。
  • 手肝掌、皮膚蜘蛛痣、身體黃、腹水或提示肝硬化及肝癌
    黃疸---黃疸是常見症狀與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腹水---正常狀態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不過,這些良性疾病,CEA一般只是輕到中度升高,一般都小於20μg/L——如果某人體檢發現CEA高的實在是離譜,幾百、上千的高,那還是要警惕腫瘤,尤其要篩查肺癌、消化道腫瘤。(2)最準確的腫瘤標記物:AFP(甲胎蛋白)——正常參考值:0~15μg/L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是唯一一個可以僅僅根據典型的病史、AFP升高達到一定幅度、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就確診的腫瘤。其他所有腫瘤,必須取得病理診斷,才可以認定為是癌症——AFP都被國內外專家及各大診治指南認可,參與構成癌症的診斷。
  • 妻子肝癌晚期,丈夫不幸離世,醫生直言相告:1類水果傷肝又致癌
    妻子肝癌晚期,丈夫不幸離世最近王先生經常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有時候一天都要跑好幾次衛生間,跟自己的妻子聊天時,發現妻子也有腹瀉的現象,剛開始還以為只是兩人吃壞了肚子,結果有一天晚上突然感覺到肚子刺痛,臉上不斷地流冷汗
  • 6個關於肝癌的看法,醫生終於發聲:別再胡亂猜測
    不但如此,我國還是全球肝癌患者最多的國家,全球每年新確診的肝癌患者有70萬左右,這其中超過1/2以上都來自於中國。肝癌的形勢在我國如此嚴峻,但真正了解肝癌、懂這方面知識的人卻少之又少,反而是有很多人對癌都存在一定誤區!以下六個錯誤看法,你是時候了解一下了!1、得肝癌是你運氣不好?
  • B肝大三陽是否會發展成肝癌呢?|蜘蛛痣|肝癌|肝臟|疾病|黃疸|癌症...
    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肝癌而死去,肝臟惡性腫瘤一旦形成,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因此,平時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來維持肝臟功能正常。平常有某些普通的肝臟疾病出現也不能夠忽視,因為肝臟病變持續發展,有可能就會轉變成肝癌威脅健康,如此一來就得不償失。很多人出現的是B肝大三陽這種情況,在發病之後十分擔憂,害怕會轉變成肝癌。
  • 一家三口查出肝癌,世衛組織曝光:這3種調料常吃會嚴重傷肝
    上周末的時候,夫妻二人就帶著兒子來到醫院進行檢查,在腸胃科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醫生建議他們去肝病科查一下,沒想到竟然查出甲胎蛋白超標,一家三口都被確診為肝癌。一家三口都患肝癌,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醫生也很震驚,向王先生了解了他們平時的飲食習慣,醫生從中發現了導致這一家3口都患肝癌的誘因。
  • 腫瘤標誌物異常並不代表一定得了腫瘤
    按照不同部位的腫瘤,我們將有部位特異性的標誌物,舉例如下: 1.甲胎蛋白(AFP) 正常參考值:血清0-25ug/L。 臨床意義: 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顯升高,約71%的患者AFP>500ug/L。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在正常成人體內含量極低,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低甲基化作用導致AFP基因表達開放,於血清中檢測到的AFP會顯著升高,因此常作用肝癌的腫瘤標誌物。此外,卵巢癌和睪丸生殖細胞癌、畸胎瘤等亦可見AFP升高。在妊娠、肝病以及炎症性腸病等生理情況或良性疾病中也有輕微升高。血清AFP正常參考值為0-25ng/ml,當血清AFP>400 ng/ml提示腫瘤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