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也會「男女有別」?關於肝癌的篩查診斷你一定要知道!

2020-12-24 騰訊網

自古以來

人們一直被「重男輕女」的思想左右

即便到了與時俱進新時代

還是有不少家庭延續著這種封建觀念

你以為只有人類存在「重男輕女」?

小編告訴你,肝癌也是!!!

01

「重男輕女」的肝癌

談到肝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原發性肝細胞癌(HCC)發病率在全球各類腫瘤中排名第七,同時死亡率高居第二。

雖然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被臨床應用,但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於15%。大約2/3的肝癌在臨床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和肝移植的機會,甚至連姑息治療也無法實施。

此外,肝癌的發生也會男女有別,從現有的流行病學數據可以發現,在世界範圍內,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100%~200%,也就是說男性肝癌的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倍~3倍

肝癌發病率形勢不容樂觀,對於男性同胞來說更是嚴峻。尋求有效的篩查診斷指標成為肝癌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

由於肝癌的發生與性別關聯程度較大,因此,科學家提出肝癌診斷的「GALAD模型」中也包含性別這一要素

02

GALAD模型是個啥?

GALAD模型是2014年Johnson等建立以及2016年Berhane等基於國際隊列驗證的HCC診斷模型,包括性別(G)、年齡(A)、甲胎蛋白(A)、甲胎蛋白異質體(L)、異常凝血酶原(D)。該診斷模型可顯著提高對HCC的診斷效能,並且能夠補充超聲檢查的局限性。

03

GALAD模型與HCC篩查診斷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實驗診斷科高春芳教授團隊,回顧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該院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的HCC患者,將5919例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良性肝臟疾病(BLDs)1745例作為對照組。

GALAD模型對HCC的篩查診斷性能更優

若單獨使用AFP對HCC診斷,其特異度為90.4%,但敏感度僅為59.0%。AFP-L3%需與AFP同時檢測,其結果與AFP水平相關,主要用於假陽性的鑑別。

大量研究顯示單個血清標誌物診斷HCC敏感度均不高,已不能滿足臨床對HCC的診斷需求。日本肝臟學會指南推薦使用血清標誌物AFP、AFP-L3%和PIVKA-Ⅱ結合的監測程序,對B肝和C肝病毒相關慢性肝病患者進行早期HCC檢測。

GALAD模型對HCC的預測價值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具有侵襲性生物學行為的標誌,對肝癌具有重要的預後價值。《原發性肝癌規範化病理診斷指南(2015版)》明確指出,MVI是肝癌術後復發風險的重要預測指標,同時也是臨床上肝癌術後復發治療的重要病理指徵。

目前,MVI的診斷只能通過術後組織標本檢測,無法實現術前評估,術前預測MVI比術後病理證實MVI具有更大的臨床意義,對MVI的存在情況準確預測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對患者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評估。

現階段判斷MVI只能通過手術後標本組織學顯微鏡檢測,將全部組織切片內的MVI進行計數,並根據MVI的數量和分布情況進行風險分級:

M0未發現MVI;

M1(低危組)≤5個 MVI,且發生近癌旁組織區域(≤1cm);

M2(高危組):>5個MVI,或MVI 發生於遠癌旁肝組織區域(>1cm)。

高春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與未發現MVI(M0)相比,MVI低危組(M1)、MVI高危組(M2)、發現MVI的GALAD模型值均顯著升高,GALAD模型預測高危組MVI(M2)的AUC為0.717(M0比M2)。

高教授嘗試採用GALAD模型預測HCC患者是否發生MVI,結果發現,M0比M1+2的AUC為0.663,顯著高於PIVKA-Ⅱ預測MVI的AUC0.635。

04

結 語

GALAD模型可以顯著提高HCC診斷靈敏度,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質量。

雖然肝癌重男輕女,但科學家在肝癌篩查診斷中就把性別這一因素考慮進去,綜合了患者性別、年齡及肝癌血清學標誌物的三聯檢的GALAD模型對HCC的早期精準診斷和臨床分層管理無疑更有意義。

-END-

來源:檢驗醫學

編輯:王強

校對:高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無法治癒?肝癌診治的誤區,患者一定要清楚
    也有的患者認為得了肝癌,尤其是晚期肝癌,治療也沒用了,活不長了?關於肝癌診治的常見誤區,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一定要正確認識肝癌,走出誤區,才可能提高治癒率,延長壽命。肝癌是有早期症狀的,只是相對來說不明顯,而且非常容易與其他一些小毛病混淆,所以常常被患者忽視。
  •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這些情況了解一下
    患者現在很擔心,甲胎蛋白升高了是不是意味著要得肝癌了?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一個腫瘤標誌物,目前比較廣泛的應用於肝癌的篩查,診斷以及判斷療效等。英文名字:AFP,是一種蛋白媽媽肚子裡面的胎兒,他們的肝臟還是很幼稚的、不成熟的,可以產生甲胎蛋白。胎兒長大以後,他們的肝臟越來越成熟,就失去了這個功能,這個指標含量也下降了。等到成年人了,他們的血裡這個就很少,除非肝臟又變幼稚。。。
  • 挑戰肝癌AI輔助診斷 這群年輕人初戰告捷
    早期肝癌發現率不高,病情進展迅猛,有人說,肝癌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惡性腫瘤。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癌症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發肝癌人數約為84萬人,中國佔比55%,其中,只有不足20%的患者能活過5年。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早期肝癌治癒率,倘若患者在發病早期及時治療,肝癌治癒率高達80%以上。因此,肝癌的早期篩查診斷成為破題關鍵,但這並不簡單。
  • 6個關於肝癌的看法,醫生終於發聲:別再胡亂猜測
    不但如此,我國還是全球肝癌患者最多的國家,全球每年新確診的肝癌患者有70萬左右,這其中超過1/2以上都來自於中國。肝癌的形勢在我國如此嚴峻,但真正了解肝癌、懂這方面知識的人卻少之又少,反而是有很多人對癌都存在一定誤區!以下六個錯誤看法,你是時候了解一下了!1、得肝癌是你運氣不好?
  • 肝癌有新突破!我國揭示肝癌復發與3種細胞有關,成治療新依據
    「兒子有B肝,畢業後忙於工作,經常忘記吃藥,結果得了肝癌。」提到兒子的病,王女士(化名)淚流滿面。 王女士是湖南人,他的兒子歐陽(化名)今年26歲,在1年前被診斷為肝癌。
  • 身上起小紅點是肝癌的早期徵兆?得了肝癌,身體會出現什麼信號?
    肝臟的疾病出現時,一般都毫無預兆,這就導致了很多肝臟疾病的患者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病情十分容易發生惡化,甚至會導致肝癌的出現,對於人體的健康十分不利,對於肝癌的出現,也會出現一定的預兆,那麼身上起小紅點是肝癌的早期徵兆嗎?身上起小紅點是肝癌的早期徵兆?
  • 肝癌術後3月,肺上發現有幾個結節,是肝癌晚期、轉移到肺了嗎?
    肝癌手術後,三個月常規定期複查,肺部CT發現有幾個結節,究竟是不是肝癌轉移到肺呢?這個不能輕易的下結論。是不是晚期肝癌?得根據肝癌的診斷分期標準來判斷。其實,讓患者了解晚期肝癌的確切定義,有時候真的很難,因為肝惡性腫瘤的分類、分期系統是非常複雜的,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普通的患者想了解肝惡性腫瘤,沒有必要了解得這麼深入。大家都知道,肝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是很困難的事情,往往診斷出來的,大多已經是晚期肝癌了。
  • 能提前5年預判肝癌發生風險,首個肝癌預測模型落地社區
    該項目將組織全國範圍內1000家從社區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機構對100萬慢性肝病人群中進行肝癌風險評估,助力肝癌早篩早診。用5個常用指標提前5年預判肝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在4年前發布有關全球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戰略,提出到2030年,將病毒性肝炎新發感染下降90%,將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下降65%。
  • 預測肝癌難?權威肝臟病雜誌JOH給出肝癌預測新計算方法!
    肝癌更是所有B肝戰友最恐懼的結局。因此,降低病毒性肝炎相關性肝癌的死亡率是實現WHO提出目標的關鍵。 之前的肝癌感染風險指標無法推廣 肝癌治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診斷階段
  • 衛健委公布原發性肝癌治療規範(2019)要點解析 建議收藏
    肝癌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重點篩查,有助於肝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對提高肝癌的生存率有很大幫助。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檢查。 以下是肝癌的高危人群:1. 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和(或)C型肝炎病毒(HCV);2. 過度飲酒;3.
  • 風險預測模型助力肝癌早篩
    今年7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侯金林團隊發現肝癌風險預測新模型,只需肝病患者提供年齡、性別、白蛋白、膽紅素和血小板等5個指標,就能準確、簡單預測發生肝癌的風險。
  • 查出肝癌還能活多久?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一說到癌症,大家都聞風喪膽,而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死亡率極高,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得了肝癌而痛苦地生活著,大多數人在得知自己患有肝癌後,第一反應就想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 可評估5年內肝癌發生風險!全球首個跨病種跨種族肝癌預測模型落地...
    該項目將組織全國範圍內1000家醫療機構,為100萬慢性肝病患者進行肝癌風險評估,助力肝癌早篩早診。建立模型,可評估5年內肝癌發生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在4年前發布有關全球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戰略,提出到2030年,將病毒性肝炎新發感染率下降90%,將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率下降65%。
  •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8個信號是最後機會,下一步就是肝癌
    我國是世界上肝癌高發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新發肝細胞癌(簡稱肝癌)患者佔全球 55%,每年死亡人數高達11萬人 。在所有癌種中,肝癌發病率位居第四,死亡率位居第三。不僅如此,肝癌患者大多一發現就是晚期,診斷時甚至只有30%的患者有手術切除機會,五年生存率僅為7-10%。
  • 肝癌已變成「中國癌」!專家告誡:這3種食物在為肝癌「鋪路」
    1、發黴變質後的糧食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確是節儉沒錯,但是如果過度節儉,卻會給肝癌留下突破口。在我國肝癌地圖上有顯示,越是生活在沿海地區、常年下雨、潮溼的城市,肝癌病發率也就會越高。當這種毒素進入機體後,首先就會對肝臟造成致命性損傷,1mg的劑量就足以致癌,長期微量接觸,會增加自身患肝癌的可能性。2、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高脂肪飲食並不會直接導致肝癌,但是它卻會長期對肝臟造成傷害。
  • 體檢「正常」,一個月後竟查出肝癌晚期!瑞慈體檢到底準不準?
    後來的一個多月,得知範先生確診肝癌後,他們也從人道關懷的角度出發,通過電話回訪的形式與患者的單位及個人對接,了解範先生夫妻倆的訴求。「我們很同情範先生目前的遭遇,但診斷疾病不單是靠影像學,還要結合檢驗學以及臨床表現等,我們已耐心和範先生家人解釋清楚了。」
  • 手肝掌、皮膚蜘蛛痣、身體黃、腹水或提示肝硬化及肝癌
    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兄一天三頓酒,可以沒飯吃,但絕對不能沒酒喝。有次查房我看見老張的手掌紅紅的,我說你看你酒都喝成啥樣子了,肝都喝壞了,這個手掌就是肝掌,肝臟肯定有問題。沒過多久老張就查出來肝硬化,沒過半年老張的父親去世後,老張沒過多久就因為肝癌去世了。肝癌都有哪些表現?
  • 肝癌早期不疼不癢,只要臉上出現1種疙瘩,可能是肝癌的前兆!
    原來以為是單純的皮膚病,竟被診斷為肝癌。這讓對生活還有期待的依依幾乎絕望了。根據醫書記載,依依因為酗酒而患上了肝癌。她經常因為職業原因和特殊場合的需要而喝醉,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臟損傷嚴重。毫無疑問,酒精對肝臟有害,空腹飲酒更糟。據了解,肝癌在中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中國十大癌症疾病中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二。
  • 沉默的癌症:肝癌,4個症狀不起眼,但卻是其敲門聲,別視而不見
    因為肝臟上並沒有痛覺神經,所以當肝臟出現病變的時候他也不會感受到疼痛,所以剛來又被人們稱為沉默的癌症,儘管肝癌在發病時不痛不癢,但是身體還是會出現一些異常反應。03皮膚狀態出現改變肝臟與人體的內分泌息息相關,早期的肝癌不會表現出疼痛,但是卻會在皮膚狀態上有所體現
  • 早期肝癌沒有症狀?身體出現哪些異常症狀,可能是肝癌來襲?
    而肝癌則是肝臟出現腫瘤。肝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危害較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這種腫瘤主要出現在沒有肝病史的人群中。常因為不當的飲食習慣,較差的生存環境和感染病毒引起。但是民間又稱肝臟為「啞巴器官」,因為肝臟沒有痛覺,一旦有了疾病,極難發現。所以會出現很多肝病的患者,一被檢查出來,就已經是肝病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