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
人們一直被「重男輕女」的思想左右
即便到了與時俱進新時代
還是有不少家庭延續著這種封建觀念
你以為只有人類存在「重男輕女」?
小編告訴你,肝癌也是!!!
01
「重男輕女」的肝癌
談到肝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原發性肝細胞癌(HCC)發病率在全球各類腫瘤中排名第七,同時死亡率高居第二。
雖然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法被臨床應用,但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於15%。大約2/3的肝癌在臨床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和肝移植的機會,甚至連姑息治療也無法實施。
此外,肝癌的發生也會男女有別,從現有的流行病學數據可以發現,在世界範圍內,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100%~200%,也就是說男性肝癌的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倍~3倍。
肝癌發病率形勢不容樂觀,對於男性同胞來說更是嚴峻。尋求有效的篩查診斷指標成為肝癌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
由於肝癌的發生與性別關聯程度較大,因此,科學家提出肝癌診斷的「GALAD模型」中也包含性別這一要素。
02
GALAD模型是個啥?
GALAD模型是2014年Johnson等建立以及2016年Berhane等基於國際隊列驗證的HCC診斷模型,包括性別(G)、年齡(A)、甲胎蛋白(A)、甲胎蛋白異質體(L)、異常凝血酶原(D)。該診斷模型可顯著提高對HCC的診斷效能,並且能夠補充超聲檢查的局限性。
03
GALAD模型與HCC篩查診斷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實驗診斷科高春芳教授團隊,回顧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該院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的HCC患者,將5919例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良性肝臟疾病(BLDs)1745例作為對照組。
GALAD模型對HCC的篩查診斷性能更優
若單獨使用AFP對HCC診斷,其特異度為90.4%,但敏感度僅為59.0%。AFP-L3%需與AFP同時檢測,其結果與AFP水平相關,主要用於假陽性的鑑別。
大量研究顯示單個血清標誌物診斷HCC敏感度均不高,已不能滿足臨床對HCC的診斷需求。日本肝臟學會指南推薦使用血清標誌物AFP、AFP-L3%和PIVKA-Ⅱ結合的監測程序,對B肝和C肝病毒相關慢性肝病患者進行早期HCC檢測。
GALAD模型對HCC的預測價值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具有侵襲性生物學行為的標誌,對肝癌具有重要的預後價值。《原發性肝癌規範化病理診斷指南(2015版)》明確指出,MVI是肝癌術後復發風險的重要預測指標,同時也是臨床上肝癌術後復發治療的重要病理指徵。
目前,MVI的診斷只能通過術後組織標本檢測,無法實現術前評估,術前預測MVI比術後病理證實MVI具有更大的臨床意義,對MVI的存在情況準確預測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對患者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評估。
現階段判斷MVI只能通過手術後標本組織學顯微鏡檢測,將全部組織切片內的MVI進行計數,並根據MVI的數量和分布情況進行風險分級:
M0:未發現MVI;
M1(低危組):≤5個 MVI,且發生近癌旁組織區域(≤1cm);
M2(高危組):>5個MVI,或MVI 發生於遠癌旁肝組織區域(>1cm)。
高春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與未發現MVI(M0)相比,MVI低危組(M1)、MVI高危組(M2)、發現MVI的GALAD模型值均顯著升高,GALAD模型預測高危組MVI(M2)的AUC為0.717(M0比M2)。
高教授嘗試採用GALAD模型預測HCC患者是否發生MVI,結果發現,M0比M1+2的AUC為0.663,顯著高於PIVKA-Ⅱ預測MVI的AUC0.635。
04
結 語
GALAD模型可以顯著提高HCC診斷靈敏度,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質量。
雖然肝癌重男輕女,但科學家在肝癌篩查診斷中就把性別這一因素考慮進去,綜合了患者性別、年齡及肝癌血清學標誌物的三聯檢的GALAD模型對HCC的早期精準診斷和臨床分層管理無疑更有意義。
-END-
來源:檢驗醫學
編輯:王強
校對:高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