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吃出來了「中國癌」,這句話乍聽之下,仿佛是中國黑專門抹黑中國的!
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的確是世界癌症大國,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就有近400萬之多,這其中有多個癌症的病發率都排在了世界首位,比如肝癌、肺癌、食管癌等。
就拿肝癌來說,全球每年新確診和死亡的患者中,超過1/2都來自於中國!
而之所以會如此,除了和我國B肝感染者數據龐大有關外,不健康的飲食恰恰就是幕後推手。
因為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和代謝器官,同時肝臟也負責了部分消化、營養合成、轉化與儲存工作,所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錯誤的食物選擇,都可能會損傷肝臟。
以下三類食物,傷害肝臟沒商量,現在遠離或許還來得及!
1、發黴變質後的糧食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確是節儉沒錯,但是如果過度節儉,卻會給肝癌留下突破口。
在我國肝癌地圖上有顯示,越是生活在沿海地區、常年下雨、潮溼的城市,肝癌病發率也就會越高。
這是因為潮溼的環境十分不利於糧食、堅果等食物儲存,容易出現發黴和變質;
發黴後的糧食,特別是含澱粉類較高的食物,會產生一種劇毒「黃麴黴素」。就算是將黴變的斑點去除,毒素也早已經滲透到了食物內部。
而且,黃麴黴素還非常耐高溫,反覆加熱都不足以讓黃麴黴素裂解。
當這種毒素進入機體後,首先就會對肝臟造成致命性損傷,1mg的劑量就足以致癌,長期微量接觸,會增加自身患肝癌的可能性。
2、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
高脂肪飲食並不會直接導致肝癌,但是它卻會長期對肝臟造成傷害。
因為肝臟分泌的膽汁,正是小腸吸收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物質,如果長期大量攝入高脂飲食,無疑是增加了肝臟的消化負擔。
同時,大量脂肪堆積在肝臟內部,還會逐漸發展為脂肪肝;
輕中度脂肪肝是可逆轉的病理性改變,並不會對肝臟造成致命損傷。
但是,隨著脂肪肝日益發展,存在其他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脂肪肝就可逐漸向著重度發展,甚至是造成肝硬化出現。
而肝硬化發作,恰恰也是肝臟癌變的誘因之一。
3、酗酒好似酒中仙
酒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它在進入機體之後,有10%左右會隨著呼吸、尿液排出體外。
剩餘的90%則會被吸收進血液、輸送到肝臟內部,依靠肝臟分泌的酒精脫氫酶代謝、排出體外。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酒精又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出現;
同時,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能對健康肝細胞造成傷害,促使酒精性脂肪肝逐漸發展為肝炎、肝纖維、肝硬化。
且乙醛還能改變細胞基因表達,最終造成肝癌發作。也正因如此,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酒精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
所以,肝癌發作和飲食有關,在臨床上的確能夠站穩腳跟。如果不想讓肝癌找上自己,遠離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食物選擇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如果自身存在肝癌家族史,又或者是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病,定期進行肝癌篩查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