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航:2020年中報點評:需求復甦滯後客流,靜待龍頭效應恢復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國泰君安9月9日發布對中國國航的研報,摘要如下:

維持增持評級。國航擁有中國最高價值時刻網絡,及最優品質客源。疫情顯著抑制短期需求,且影響時間將超預期。疫情影響結束後,國航將再次展現龍頭效應,並開啟盈利上行周期。下調2020-22年淨利至-125/4/75億元人民幣(原-113/84/105),EPS-0.86/0.03/0.52元。考慮國航長期盈利能力優秀,維持目標價9.29元港幣,相當於1.5倍PB。

下半年經營改善或超預期。上半年淨利-94億元;剔除國泰投資損失淨利-70億元。Q2受北京防疫措施及疫情反覆影響,客運承壓最明顯。國航積極備戰市場復甦,隨著公商務客流啟動,經營有望加速改善。

航空需求的重新定義。我們認為需求並非客流,而應是旅客願意為航空出行支付的價款總額。低票價加速客流恢復,而需求復甦滯後。預計年底國內客流基本恢復,而整體需求恢復或僅七成。預計2020年需求(量*價)相當於2019年四成,2021年恢復八成,2022年有望基本恢復。基準情景假設:由「下半年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調整為「全球疫情2021年內得到有效控制」。國際客流假設:由「2021年恢復複合正增長」調整為「2021年恢復至2019年五成,2022年基本恢復」。(1)ASK假設:下調2020-21年至2019年的-53%/-8%(原-34%/+10%)。(2)座收假設:維持2020年同比-18%,下調2021年同比至+8%(原+10%)。(3)油價:假設以8月末水平持續,全年同比降30%(原-40%)。(4)貨運收入:上調2020年同比至+30%(原-10%)。

疫情不改長期價值提升趨勢。國航以北京/成都/上海/深圳為節點的四角菱形網絡,覆蓋中國公商務活動最密集區域,利潤率長期領跑行業。疫情短期顯著抑制航空需要,但我們相信不會改變中國航空消費滲透趨勢。長期看,首都機場區位優越,國航北京客源將持續優化,疊加票價市場化,時刻價值將充分體現,並將再次獲得批量優質時刻。預計疫情影響結束後,國航將再次展現龍頭效應,並開啟盈利上行。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經濟下行,增發攤薄,匯率油價,安全事故。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乳製品需求復甦,機構認為相關板塊具備較高配置價值丨牛熊眼
    農業農村部的數據,生鮮乳在年初經歷了一段價格滑坡,不過自六月份以來,其價格持續上漲,不斷突破年內高點,目前的價格相對於5月的低點已上漲14.89%,且維持上揚趨勢。據悉,本輪奶價上漲主要由於過去幾年國內奶牛存量逐年下滑,奶牛數量在2019 年達到最低點,國內液體乳產量自2016年達到頂峰後有所回落。
  • 吉利德(GILD.US)中報點評:HIV新藥嶄露頭角逆勢放量 多領域藥物...
    吉利德(GILD.US)中報點評:HIV新藥嶄露頭角逆勢放量 多領域藥物布局研發進展迅速
  • 需求恢復疊加低油價紅利 中國地煉廠迅速復甦
    經歷了疫情衝擊和油價深跌之後,中國煉化行業在5月加速復甦。卓創資訊數據顯示,目前整個地方煉廠的平均負荷率(原油加工量/總產能)達到了73.8%,創歷史新高;理論噸油利潤超過了520元,遠超疫情前水平。5月15日周五,據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山東地方民營煉廠人士,目前煉化行業整體需求處於快速恢復階段,柴油需求已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九成左右,汽油需求也恢復至疫情前的六到七成。上述人士還稱,煉化行業前期的高價原油基本消化完了,現在煉的都是後期採購的低價原油。
  • 乳業看伊利,白酒看老窖,未來3年有望翻倍的消費龍頭!
    白酒和乳製品是我這段時間比較關注的板塊,之前也重點分析過行業,昨天兩家龍頭公司伊利股份和瀘州老窖披露2020年中報,都是大超市場預期,下面就來借著中報分析下行業和公司情況。
  • 中俄客運航班何時能恢復正常?中國民航局、中國國航、俄航回應
    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俄羅斯往返中國的客運航班何時能夠恢復正常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截至目前,俄羅斯往返中國的直飛航線均為「一周一班」,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接受《俄羅斯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航班恢復正常情況還要以中國民航局通知為準,航空公司暫未收到通知。
  • 化工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迎接復甦,抱緊龍頭
    行業數據回顧及展望:疫情衝擊不小,展望較樂觀(略)2020 年以來,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較大負面衝擊。內外需走弱疊加油價暴跌,化工產品價格跌至谷底,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創多年新低。但是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可以樂觀一些。 需求端來看,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下遊汽車等行業觸底回暖,總體經濟環境或將呈現國內較強復甦、海外弱復甦的情況。
  • 中國經濟正增長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中國國旅:首都機場臨空免稅城2020年開業
    中國國旅再下一城,首都機場臨空免稅城2020年開業中國國旅與首都機場、順義區政府共同投資120億元打造北京臨空國際免稅城,預計2020年開業。該項目規模有望超過三亞海棠灣免稅城,大幅提升客流停留時間和購物轉化率。
  • ...全球經濟復甦產生溢出效應——訪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8日電(記者熊茂伶 檀易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於出口表現強勁及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9%,中國經濟正增長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有溢出效應。
  • 植信:內外需求全面恢復驅動四季度經濟復甦加快
    原標題:【數據解讀】植信:內外需求全面恢復驅動四季度經濟復甦加快
  • 【圖解中報】飛凱材料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1.10億元 同比下降9.87%
    飛凱材料8月20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其1、下遊逐步復甦,營業收入增長趨勢漸好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對國內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二季度隨著新冠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國內經濟逐步得到恢復。
  • 2021年A股掘金去哪兒 眾機構普遍看好消費科技復甦三賽道
    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剖析,華龍證券認為,從需求端來看,2020年三季度起光伏主產業鏈與玻璃等輔材價格均出現顯著上漲,價格壓力傳導至組件端與電站業主方,導致部分競價項目併網進度延後,判斷2020年競價項目多數將結轉至2021年上半年併網。從供給端來看,2020年-2021年行業新產能釋放較少,加之部分二線與海外企業關停產線,進一步優化了2020年-2021年矽料環節的供給格局。
  • 家電行業強勁復甦 細分龍頭估值回歸
    家電網-HEA.CN報導:經歷了年初疫情對整體經營的影響,家電行業三季度以來復甦強勁,板塊營收環比也大幅改善。展望2021年,機構人士認為,家電行業將迎來更好的內外需環境、更清晰的產業格局,並延續三季度以來的復甦態勢。
  • 國泰君安證券:半年報必選和線上零售韌性強 可選零售逐步恢復
    2.2 化妝品:美妝需求韌性十足,業績增速改善明顯營收增速回升,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受疫情影響2020Q1營收有所下滑,但影響較短暫,Q2營收增速回升,同比+18.2%,預計下半年疫情影響將進一步減弱,線下將逐步恢復。2020Q2化妝品板塊扣非淨利潤可比口徑同比+8%,環比+22pct。
  • 機械設備行業:製造業景氣復甦,通用設備需求旺盛
    工具機領域,9 月,日本工具機產業源自中國市場訂單約 208 億日元, 約為 2018 年初高點的 58%左右;國內數據看,近期單月數控切削工具機峰值產量約為 2017-18 年單月峰值的 63%左右。整體恢復狀態優於國外廠商。
  • 王興解讀美團點評Q1業績:外賣訂單恢復9成,年內置換300萬輛單車
    對於到店用餐,平臺交易量從3月底疫情前水平45%,恢復到5月11日當周的約80%。對於2020年第二季度,我們預計到店業務的復甦可能會遇到瓶頸。 在這裡,讀懂中概股 5月25日,美團點評(3690.HK)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業績公告。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 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分終端看2020年復甦是主旋律,地產鏈方面美國新房銷售強勢反轉;汽車方面,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望維持正增長;其他消費方面,海外社零增長重回景氣高點,「宅經濟」行業受益,中國「出口替代」作用顯現。  需求持續復甦,化工價格有望延續景氣:2020年全球化工品產量增速大幅下滑,而終端消費快速復甦,2021年化工品價格有望重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1年,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全球需求逐步復甦,製造業盈利空間將進一步恢復,疊加2020年暫緩的投資需求釋放以及低基數效應,2021年製造業投資將前高后穩。從結構看,新冠疫情開啟數字互聯發展新趨勢,全球產業鏈重塑也對我國佔領製造業科技高地,補強「卡脖子」技術短板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化數位化高端製造業投資將成為製造業「補短板」的主力。預計2021年全年製造業投資將同比增長10%左右。
  • 深圳商圈復甦情況如何?南都「夜試」把脈購物中心客流及交易量
    深圳各區消費券接力,區長做客直播間帶貨,商圈經濟在進一步復甦。商圈復甦哪家強?今期,南方都市報推出《商圈「夜試」榜單》數據篇,數據來源於口碑餓了麼。以數據呈現商圈復甦面貌的同時,南方都市報也就業內人士看法為商圈復甦力疲乏一面「問診」。商圈的復甦程度除受惠於返深人潮外,也與商圈硬實力相關,招商與運營或成關鍵。
  • 機械設備行業2020年中國市場前瞻分析
    我們認為, 2020 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總體來說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是間接的,隨著國 家和地方集中發布多項扶持政策,我們預計 2 月下旬至 3 月或為復工關鍵期,疫情對製造 業產生的短期負面影響有望逐步化解,需求或將在 1~2 個季度內恢復。但我們需要充分估 計到潛在的風險,疫情影響下行業短期內仍面臨員工不足及招工困難、供應鏈銜接不暢、 中小企業資金鍊緊張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