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數學都是可以封神的「最難學科」。
我看過兩本和學霸有關的書籍,一本是清華學霸自己寫的,一本是北大學霸她媽寫的,倆人都是數學拖了後腿。
兩人的情況堪稱雷同:初中都是超級學霸,考入超級牛的高中,到了高一,眼睛被學霸刷屏,名次一落千丈。
清華學霸,利用暑假,回老家惡補了一個月數學,文科基本全放棄了;北大這位也是,雖然沒有集中惡補,也屬於分散惡補,好不容易才把數學提上去。
01
數學成績,是智商決定的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語文、歷史、地理、政治乃至化學,這類更多需要記憶的課程,通過努力成為學霸,是可能的;但數學,不可能。
數學的好壞,果真是由智商決定的嗎?
我剛才舉的兩個例子,已經否定了這一點。論智商,郭靖很差,楊康智商高,但最終還是郭靖登上了武林金字塔之巔。
數學也一樣。
如果數學成績由智商決定,清華這個學霸,很難通過一個多月的惡補,就讓數學成績突飛猛進。
嚴格講,這屬於題海戰術(當然,她很有針對性,先對數學題目的類型進行了梳理,思路清晰、目標明確,但大量刷題是免不了的),屬於集中訓練,的確可以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不能否認,清華學霸智商應該比普通人高一些,但不是決定因素。如果數學僅靠智商,那她只要和語文、歷史等付出同等努力,就應該考出高分了。事實上並沒有。
所以決定數學成績的,到底是什麼?
02
大神說,要有數學思維
江湖傳說,有一位大神,來自江蘇,號稱「學霸收割機」。據說只要他出高考數學試卷,一定血紅一片,哀鴻遍野……
他一度成為熱點,但表示不服:「我出的題明明不難啊,學生們只要掌握了數學思維,腦袋靈光一點,很容易做出來。」
大神果然骨骼清奇。學生們要是腦袋都靈光,還用得著跟試題拼命嘛。
數學思維到底是什麼?是一種貌似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的東西……
不要那麼玄,還是來聽故事吧。
03
專家說,這個能力比智商重要!
英國牛津大學兩個教授,和我一樣,對數學成績很好奇:它真的是由智商決定的嗎?
廢話不多說,直接搞調查。
倆教授找了1000多名小學生,年齡都在8歲半左右,分別測試了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智商以及推理能力。
請注意,是三項能力:計算,智商,推理。
這些孩子在3年和5年之後,參加了英國兩項重要考試,類似於小學畢業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
然後,專家根據學生們的三項能力和考試的數學成績,進行了分析,研究其關聯性。
結果不可思議:
對數學成績影響最大的,不是計算能力,也不是智商,而是推理能力!
我有點理解為什麼郭靖能幹翻楊康了。
04
推理能力是啥?
別片面理解。專家的意思是,智商、計算能力都對數學成績產生影響,但其影響,均不如推理能力。
什麼叫推理能力呢?
A大於B,B大於C,我們可以得出「A大於C」的結論。這是幼兒園級的推理。
不過,這事兒在武俠小說裡好像不太成立啊,小明打不過大明,大明打不過老明,但老明說不定又打不過小明。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所以,要想數學好,別看武俠了,多看看福爾摩斯吧。
05
數學的兩種基礎能力
按照牛津大學教授的說法,要想數學強,不能看藍翔,得依靠兩種能力。
一種,是基於記憶的計算能力。
各種公式,各種計算技法,需要掌握。有人說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就是因為它需要記憶的內容多。
一種,是基於邏輯的推理能力。
這兩種能力都強大,數學才強大。
前者是基礎,後者則有助於理清方向。想想看,哪一次做數學題,不是一次「破案」呢?
首先你要找思路,是查監控,還是查DNA,還是從死者的人際關係入手,得有大體方向;方向錯了,計算能力再強也白搭。
然後才是計算能力。方向對了,傢伙事兒不好使,剛找到罪犯就被KO了,也不行。
所以,讓孩子看點推理小說吧。你說呢?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賈伯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