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閒雲」,本土藝術家葉建強深圳美術館展出山水畫

2020-12-2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

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美術館和深圳市美術家協會聯合承辦的「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12月19日在深圳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著名美術史論家、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策展,展覽展出了深圳本土藝術家葉建強六十餘幅山水畫作品,呈現了藝術家近年來在中國畫領域的探索成果。

△展覽開幕式

葉建強是自深圳本土場域裡成長起來的藝術創作者。20世紀90年代前期,他來到深圳,初任職電視臺,後轉型開拓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平臺,作為文化產業的參與者、踐行者和深圳特區的建設者,作為深受深圳這方熱土滋養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創作具有標本性的價值。

△展覽現場

葉建強介紹,他的創作起始於一幅賀壽圖,45歲時,他為家中長輩準備生日禮物而畫了一筐壽桃,以瑞桃獻壽表達自己的心意。由此,他開啟了自己的筆墨生活,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而此前,他在深圳文博會的 17 個春秋,參與策劃實施近百場的各類美術展覽,並有機會與眾多名家交流,耳濡目染,長年累積,成為他潛移默化積澱「專業」基礎的另外一種方式。經過學習和實踐,葉建強選擇致力於中國山水畫藝術創作,入央美研修,又得丘挺教授傳習,深入臨寫傳統國畫,勤於創作,其作品自出機杼,縱橫捭闔,隨性賦彩;運傳統筆墨,皴擦點染,或描繪行走過的山川河流,或表達瞬時的心境意趣,其創作樸拙有生趣,富有充沛的情感。葉建強的創作源自他對生命的熱愛,是這種來自生命底層的能量,支撐起他學習、創作的方方面面。他的創作,是對真實生命體驗的詩意記錄。在他的創作裡,閃爍著旖旎的生命波瀾。這其中,有在日常工作生活遊歷中積累的吉光片羽的追憶,有他對故土風物的眷戀,有對景寫生、隨物賦形而出的尋常景象。這些畫面,葉建強一一津津有味地描繪出來,因為浸潤了他對生命誠摯的熱愛,又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

△展覽現場

策展人陳履生為展覽擬定了「青山閒雲」的主題,是對藝術家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澄懷味象、怡然自得的創作狀態和精神旨趣的提煉。據悉,此次展覽分為「煙雲萬裡」、「往復清江」、「神馳五洲」和「心與物遊」四個板塊呈現,共同構建起藝術家對於世界與生命感知的豐盛空間。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丘挺評論道,「建強兄此次攜清江寫生,太行、丹霞、紅樹林作品六十餘件,其狀物造境,筆墨酣暢淋漓,可見其青燈熒寂的蒼茫,如他畫丹霞山,沉穩質樸的筆墨顯示出他嚴謹中的灑脫。畫小景則有朦朧的筆墨興味,畫大作品時有直面撲來的真誠與鮮活,其鬱茂的筆墨透出他縝密而不失率性的特點,從這些大大小小的山水作品中,我們能讀出他對世俗的關切與超越的相融合,對題材多樣性的探索,也看出他試圖從世俗的紛繁複雜中逃離,在養素中追求那種不滯於物的自由。」

在「煙雲萬裡」板塊,藝術家構巨幅,是應大型當代室內展陳空間所作出的創作嘗試,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著名國畫家李寶林先生讚嘆:「建強構巨幅,因其胸懷廣大,下筆肯定,不拖泥帶水,有大構架,能把自我情愫統一在畫面之中, 讓人滋生出天地之大任君遨遊的豪放心情。」而藝術評論家侯軍則表示:「這幾幅大作……雖物象萬殊,而筆墨歸一,氣勢貫通。我將其視為葉建強在繪畫語言和整體構圖上的一個提升,甚至可以說是一次飛躍。這標誌著,他已不再執筆猶疑,率意驅遣,而是胸羅萬象,思接萬裡,胸有成竹,放筆直取。當一個畫家能夠拋卻萬慮,空所依傍,解衣磅礴,直抒胸臆,關起門來當皇帝,一心只想著「追出」 胸中之畫時,他的藝術就升華了,他的筆墨就酣暢了,他的胸襟就打開了。我讀葉建強的這些大幅山水,就感受到了這種痛快淋漓的快感。」

「往復清江」和「神馳五洲」兩個部分的作品,呈現出葉建強以悠閒的心境享受藝術意趣的狀態;「心與物遊」板塊則是臨摹和自出機杼創作的綜合。景德鎮學院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雨前對此特別解讀:「畫大小之謂,不在尺幅之大小,而在於是否有審美的氣勢與情感的力量,『咫尺千裡』,當是對所謂『小畫』的最好的注釋。建強是性情中人,他的『小畫』 題材多來源於秀麗江南、秀美清江、山水嶺南。其中,更多來自於他所生所長之地,父母妻子所居之所。作品多來自於實地寫生,這種作品多是描山繪水,寄情寓意,以山水寓情明性,寄寓和表現故鄉情和親情,表現了建強率真質樸,性義相兼之品性。其風格,總的來說,如《芥舟學畫編》所論:『天地之氣,各以方殊,而人 亦因之。南方山水蘊藉而縈紓,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溫潤和雅』。畫如人,這類畫作的風格,確有『溫潤和雅』之韻。」

美術評論家、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編輯、海天出版社社長聶雄前則認為:「故其構圖不尚奇崛,用筆不尚堅刀利器,施彩豐富而呈華麗之象,整體風格尚雅。他用筆隨手點染,挑剔點劃如狂草,而意境情趣迎面而來,這些山如飛如跑、如歌如舞、如坐如立,這些水或靜水流深,或激流直下,或如泣如訴。那縱橫交錯的線條,皴擦和點染有如人的肌膚在呼吸運動。正如黃賓虹所言 :『不求氣韻而氣韻自至,不求法備而法自備。』葉建強推崇筆墨,以書入畫,強調用筆的質量,寥寥幾筆勾出群山的險絕陡峭,打破山脈的原型結構,按心中情趣重組線條,使之在同一節奏旋律中去舒展神韻,從而畫出山的精神、水的魂魄。……『往復清江』中的許多作品,房屋數間,長松半嶺,幽谷之後是重重疊疊 的群山,煙雲繚繞,天荒地老。如果不能把雲氣和雲水從天地間連為一氣,讓它在形象上成為江南山水的主角,貫通天地山河,哪裡去找瀟湘夜雨、嶺南白雲 ? 葉建強把煙雲引入結體深厚的山巒之間,使自己的山水畫既深重又靈動,他的畫也因此有了自己的面目。」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將亮相深圳美術館
    12月18日,由美術史論家、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策展,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美術館和深圳市美術家協會聯合承辦的「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將在深圳美術館開展。葉建強作品《丹霞山煙雲》葉建強作品《煙雲太行》(局部)葉建強是深圳本土場域裡成長起來的藝術創作者,90年代前期來到深圳,初任職電視臺,後轉型開拓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平臺,2018年被光明日報社評為「中國文化產業年度十大人物」。
  • 「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12月19日亮相深圳美術館
    「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8日—12月27日開幕時間:2020 年 12 月 19 日上午 10:30展覽地點:深圳美術館策 展 人:陳履生,致力於中國山水畫創作,兼攻藝 術陶瓷。
  • 深晚報導|到深圳美術館感受山水詩意 葉建強「青山閒雲」個展亮相
    ▲深圳美術館向葉建強(右)頒發收藏證書。主辦方供圖12 月 19 日," 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 " 在深圳美術館開展。展覽以 " 煙雲萬裡 "" 往復清江 "" 神馳五洲 "" 心與物遊 "4 個板塊呈現,展出葉建強包括清江寫生,太行、丹霞、紅樹林等系列作品 60 餘件。這些作品筆墨酣暢淋漓,縝密而不失率性,構建起藝術家對於世界與生命感知的豐盛空間。展覽將免費開放至 12 月 27 日。本次展覽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美術館和深圳市美術家協會聯合承辦的。
  • 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
    12月19日上午,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美術館、深圳市美術家協會承辦的「青山閒雲——葉建強畫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深圳本土藝術家葉建強六十餘幅山水畫作品,呈現了藝術家近年來在中國畫領域的探索成果,展覽將展至2020年12月27日。
  • 艾敬藝術個展:「每一扇門裡都有鮮花」在深圳美術館展出
    當代藝術家艾敬藝術個展「每一扇門裡都有鮮花」將於 2018 年 3 月 25 日在深圳美術館舉行。 展期從 2018 年 3 月 25 日至 2018 年 4 月 20 日,策展人陳履生。本次展覽共展出 13 件作品,涵蓋繪畫、裝置以及雕塑。首次展出的 5 件全新架上作品,包括I Love Color /《我愛顏色》系列以及 Walking in the Sun /《烈日下的行走》系列,其餘來自艾敬過往美術館重要展出作品。
  • 深圳美術館新展來了,部分展出作品搶先看
    深圳美術館又有新展 " 上線 " 啦!據深圳美術館微信公號消息," 素紈密語一當代工筆女畫家作品邀請展 " 今起在深圳美術館展出,展覽將持續至 9 月 13 日。" 素紈密語 ——當代工筆女畫家作品邀請展 " 展示了女性藝術家在當代文化語境下,以工筆畫傳統繪畫語言和媒材,表達對傳統與當代、過去與未來、真實與隱秘等生活中諸多方面的探尋與思考。
  • 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舉辦
    11月22日至29日,由深圳美術館主辦,長沙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省油畫學會、長沙民進開明書畫院協辦,遊江和黎智鏵策劃的「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了藝術家易國棟近年來所創作的作品近40幅。
  • 深圳藝術家齊聚一堂「藝述華強北」
    對談現場此次對談沙龍特別邀請到了《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以下簡稱「深圳時間」)的策展人、關山月美術館學術部負責人張新英作為特邀學術主持,與跨媒體藝術家、先鋒派演奏家、策展人沈丕基 (亦為「深圳時間
  • 名家名作|國家一級美術師康金成山水畫在甘肅文源藝術館展出
    今天將帶領大家走進甘肅文源藝術館欣賞甘肅本土畫家康金成先生筆下的山水世界。康金成,又名康醴仁,1948年出生於甘肅省武山縣,現任甘肅畫院院長、甘肅美術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康金成長期從事中國畫的研究與創作。
  • 「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開幕式現場2020年12月27日,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自主選題資助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之一。展覽題為「景·色」,呈現了牛克誠最近十餘年來以「色彩」為主題的山水畫語言探索。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發布,廣東這些展覽獲獎了
    深圳美術館「講好深圳故事」系列公共教育活動獲得優秀公共教育項目,廣州藝術博物院《山水有知音——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明清廣東山水畫展》獲優秀展覽提名項目,陳樹人紀念館《樹人系列第三回「美自然·花間拾趣」》、東莞莞城美術館「一座城的公共美術課——莞城美術館『名家課堂』公共教育項目」獲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
  • 深圳福田美術館「雙展」同期開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陳晨18日下午,「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暨東方藝術巨匠·王學仲藝術深圳特展在深圳市福田美術館順利開幕。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福田丹青」福田區建區三十年美術成就展共分為筆墨丹心、春華秋實、風華正茂等三個章節,收錄了全國、深圳市、福田區畫家197件美術作品,作品種類涵蓋了油畫、中國畫、版畫、綜合材料等,集中展示福田區建區30年來美術事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描繪福田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的美好前景,生動反映藝術家與福田城市文化的精神互動,鼓舞福田區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 「大美藏真——江蘇省美術館2019年度收藏作品展」在我館展出
    而納入到美術館收藏範疇的作品正是一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力作, 它體現了時代精神, 也折射出藝術家對社會的思考和時代擔當。江蘇省美術館以「大美藏真」為主題,集中呈現本年度的收藏作品,正是為了這樣的目標與宗旨,大美呈真,美美與共。 近年來,江蘇省美術館根據本館的學術定位和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收藏工作。
  • 巴山蜀水山水畫師生作品展免費展出中
    以「巴山蜀水」之名,12月30日上午,「2020年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作品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作品展收集到來自21個院校或單位共計306件作品展出,吸引了不少相關專業的學生及感興趣的市民前往參觀。據悉,本次作品展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1月5日,在此期間,市民可持本人身份證到羅中立美術館免費觀展。
  • ...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獲悉,《影像——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本屆展覽由深圳(福田)國際城區影像節組委會、南都灣區城市美學研究所、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聯合主辦,大乾藝術承辦,深圳市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 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邀請展開展
    9月22日,福田美術館舉辦「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術館開館邀請展」,匯聚當代美術界極具影響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共22位,展出精選作品121幅。作為深圳福田美術館的開館展,本次展覽嘗試性的提出一個與當下社會、生活、藝術乃至城市發展命題緊密相關的新的視角——「美育」來切入。並由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這兩所最為重要的藝術學府作為學術支持單位,由兩校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為主的共計二十餘人參加精心打造而成。
  • 深圳美術館丨暢世博書法作品展
    主辦單位:深圳美術館協辦單位:北京國際畫廊支持單位:來德書院、杏壇美術館、中國書房、深圳市書法院、藝術糧倉美術館、雲社、深圳東方美術館、藝術市場美術館、品逸美術館、在藝APP、溪山清遠、三恆美術館、七上美術館、私享藝術展覽題字:曾來德展覽時間:2020年5月13日至5月24日展覽地點:深圳美術館真 力 彌 滿——觀暢書之快與千載傳統相處,如對大家閨秀
  • 北大歷史系畢業,卻成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牛克誠作品展開幕
    12月27日,「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牛克誠作品近50件(套)。作為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畫家,牛克誠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卻在藝術創作上展露才華;長年從事藝術史研究,又在中國畫領域頻創佳作。
  • 重構「業餘」何博個展 在西安美術館展出
    12月5日晚,由西安美術館主辦的「西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項目」系列展覽之「重構『業餘』——何博個展」在西安美術館展出,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擔任總策劃和藝術總監、西安美術館執行館長白茜擔任策展人,當天還進行了何博影像藝術分享會。
  • 閩籍當代藝術家陳宗光個展「彷宋」在福州展出
    閩籍當代藝術家陳宗光個展「彷宋」在福州展出,吸引觀眾逛展「打卡」。 彭莉芳 攝  此次為何選擇宋朝?陳宗光解釋道,宋代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的標杆,這場個展呈現的正是自己對中國古代藝術的理解,以及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立場與突破口——在本土厚重文化的基礎之上,以新的角度與當下科技、文化等結合。  「彷宋」的前身是陳宗光去年11月計劃從北京移至福州的「老蔡製造朋友圈」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