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動物志》:西方動物文學的祖本 | 漢譯名著700種(19)

2021-01-15 商務印書館

一鍵直達:17本哲學社會科學經典


亞里斯多德編寫這部《動物志》,曾經花了十二年時間遊歷了地中海沿岸和島嶼。他收集、觀察、解剖,記錄了若干水陸動物。大量的資料是他編寫《動物志》的基礎。公元前三三五年亞里斯多德在雅典創辦了「呂克昂學院」。在二十年的教學生涯裡,他和醫業世家,自幼習熟了解剖功夫。動物學是呂克昂學院的基礎課程。各城邦來就學的學生也幫助亞里斯多德收集動物標本,協助他解剖和繪製圖形。



   戴勝詩   


戴勝見到自己的卑微,

大神卻令穿上多樣的花衣:

有時是一隻戴著盔纓的山鳥,

有時又換上了蒼鷹的白毛;

跟著節序的變易,

脫掉銀灰的羽翼,

正當春光來到林蔭,

他就重新打扮全身。

這套冠履顯得他年輕又且美麗,

而那銀灰的古裝正合老成的旨趣;

等到坡上黍黃的時候,

還得配些秋色的文繡。

然而世事總不能盡如鳥意,

他從此深隱到何處的山裡。




1. 自然的發展由無生命界進達於有生命的動物界是積微而漸進的,在這級進過程中,事物各級間的界線既難劃定,每一間體動物於相鄰近的兩級動物也不知所屬。


2. 從無生物進入於生物的第一級便是植物,而在植物界中各個種屬所具有的生命活力(靈魂) 顯然是有高低(多少)的,而從整個植物界看來,與動物相比時,固然還缺少活力,但與各種無生物相比,這又顯得是富有生命力的了。


3. 我們曾經指出,在植物界中具有一個延續不絕的級序,以逐步進於動物界。在海中就有某些生物,人們沒法確定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某些生物有根, 譬如江珧,是著根於某一地點的,倘予拔出,有些就會死亡; … … 這類<動植間體> 生物,,如所謂『海鞘』以及『水母』(海葵) 等, 它們的體質猶類似肌肉,至於『海綿』就在任何方面都象草木了。這樣,在整個動物界的總序, 各個種屬相互間,於生命活力與行動活力之強弱高低的等級差別是實際存在的。



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志》主要是自然的實錄,有時也間出詩筆。在西方,該書也是動物文學的祖本。書中像「悲鴻的哀歌」、「玄鶴的徙翔」、「師魚的播遷」、「海豚的聽歌」、「葦鶯的閒適」等,作為西方詩文的動物典故已歷二千餘年了。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猜你喜歡: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紀念版 分科本 哲學255種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漢譯名著700種專題策劃

(陸續更新中)


《理想國》:西方知識界必讀之書

《政治學》:政治學的創始之作

《烏託邦》:近代空想社會主義的開山之作

《太陽城》:另一個理想國

《政府論》 「野心使世界上充滿了紛亂」

《論法的精神》:人就是一切

《社會契約論》:人是生而自由的

《聯邦黨人文集》:美國憲法之源

《法哲學原理》:「哲學的任務在於理解存在的東西」

《戰爭論》:西方的「孫子兵法」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經濟學的百科全書

《人口原理》:生是對勝利的獎勵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開山之作

《經濟發展理論》:經濟發展是創新的結果

《經濟學》: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經典著作

《資本主義與自由》:「20世紀最好的50本書」之一

《各國的經濟增長》:「經濟」是生活潮流的變形 

《塔西佗歷史 》:古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巨著


相關焦點

  • 「五色」莊嚴四十年,「漢譯名著」譜新篇
    「漢譯名著」,在中國讀書人心目中,是一個特殊的專有名詞,是書架上的一種莊嚴;讀者需要拿出一定的勇氣邁過門檻,才能領略那五種顏色構成的美妙知識景觀。(圖為:這是商務印書館近八百種「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一角。)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哲學類 · 255種
    「漢譯名著」目前已收錄的哲學著作,大多為西方哲學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名著,整體上大略能展示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發展歷程。除此以外,本類還收錄了代表非西方文明的一些經典著作,如印度哲學的經典文獻《奧義書》《薄伽梵歌》,古波斯的《阿維斯塔》,以及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中江兆民等人的著作。
  • 劉訓練|上海譯界往事:「世界學術名著」的組譯與出版
    根據上級指示,三聯書店編輯部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負責外國哲學、社會學科重要著作的規劃與翻譯工作,並參照科技界、社科界的「十二年遠景規劃」,編制了一份包含一千三百零三種書目的《1956年-1967年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著作選譯目錄(草稿)》(俗稱「藍皮書」,這份書目以古典學術著作為主,兼顧少數有定評的現代著作,也包括了一部分學術史、思想史和國際關係、時政類著作),它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初始規劃。
  • 國外文學常識匯總
    《詩學》是古希臘著名美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著,原名為《論詩》,據說是亞里斯多德的講義。有佚失,現存二十六章,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詩學》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部最為系統的美學和藝術理論著作。
  • 海外華裔學者譯介漢籍過程社會學分析——以王伊同英譯《洛陽伽藍...
    少時在其父的影響下閱讀嚴復譯作,對嚴復的旁徵博引頗為歆羨,自言「予少讀嚴復所譯名著,輒嘆其吐辭典雅,運用經史,如擘之使掌,何其神也」[2]143。1933年入讀燕京大學歷史系,1938年進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師從著名史學家洪業。洪業對王伊同頗為器重,不僅引導他以南北朝史為學術研究方向[6],更教導他養成了嚴謹的治史態度。1943年,王伊同出版了有關南北朝史的重要著作《五朝門第》。
  • 既不負責又十分有趣的《動物志》|博爾赫斯
    ∞《私人藏書:序言集》,2015Biblioteca Personal,1988博爾赫斯 著 盛力、崔鴻如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克勞迪奧·埃利安諾《動物志》雖然書名叫做《動物志》,再沒有人比這本書的作者離現今所謂的動物學家更遠。
  • 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的翻譯家鄭克魯去世,半個法蘭西文學被...
    在多年的翻譯生涯中,鄭克魯累計完成文學翻譯著作1700萬字,著作和編著2000萬字,學術論文和其他各類文字幾百萬字,商務印書館近年出版《鄭克魯文集》38卷,涵蓋了他一生的主要譯筆名著,包括《基督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紅與黑》《笑面人》等法國經典文學。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里斯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
  • 中國文學翻譯和研究名家西利爾·白之
    他與哈羅德·阿克頓、陳世驤合譯的《桃花扇》(1976)為西方讀者呈現出了最優秀的英譯本;其晚期譯作《明代精英戲劇選集》(1995)被列入《亞洲經典翻譯系列叢書》,學界視其為「歐美漢學史上首部較為詳細地介紹中國明代古典戲劇的著作」。白之《嬌紅記》全譯本(2001),首次為西方讀者揭開了「為愛而死」的主題。除此之外,他還選譯過《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鏡花緣》等其他諸多中國文學經典。
  • 《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多部殿堂級中外文學經典,從西方經典戲劇、小說,到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配以改編自以上文學經典的「有故事的音樂」——《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日前新書發布。
  • 亞里斯多德如何把人的靈魂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見於他的《倫理學》和《政治學》等著作中。亞里斯多德的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靈魂學說之上的。他把人的靈魂區分為植物的、動物的和理性的3部分。其中植物的靈魂是最低級的,它主要表現在身體部分,指的是身體的營養、生長和發育;動物的靈魂表現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靈魂是高級的部分,它主要表現在思維、理解和判斷等方面。與他的靈魂學說相適應,亞里斯多德提出了體、德、智、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
  • 歐美「有史以來最佳書20種」排行榜目錄學解注
    狄更斯代表作首推《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又譯《塊肉餘生錄》、《大衛·考坡菲》),其次是被譽為西方「法律小說」鼻祖的《荒涼山莊》(Bleak House,又譯《蕭齋》),此外還有《小杜麗》(Little Dorrit)、《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又譯《孤星血淚》)、《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等也頗受文學批評家推崇。
  • 希臘史8:史上最頂級的天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他至少撰寫了170種著作,其中流傳下來的有47種,主要包括《工具論》、《形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亞里斯多德集中古代知識於一身,在他死後幾百年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對知識有過系統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他的思想曾經統治過全歐洲。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那麼如此傳奇的人物,在我們教師招聘的考試中,他都出現在哪裡呢?一、關於古希臘三哲之間的關係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
  • 戰國與希臘③|亞里斯多德咋就成了「忘恩負義」之人?
    這對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理性看待中西文明差異,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將大有裨益。靜心,深思,智慧和啟迪就在字裡行間裡。用更大的智慧來徵服雅典伊索克拉底死了。說說亞里斯多德的命運。亞里斯多德在呂克昂學院流傳下了47本著作,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廣博、最統一的知識體系,被稱作他的「第二雅典時期」。他第一次告訴人們,智慧不需要神啟,是可以憑藉理性和邏輯來認識的。在這裡,他寫下了被西方政治學奉為圭臬的名著《政治學》,其中有大量對城邦政治的反思。
  • 出版界那麼多外國經典重譯,這是文學的需要嗎
    公版書的重複出版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北京市新華書店的網上購書查詢系統中有1411種《格林童話》、某省八家出版社近十年來共出版了186種《格林童話》。在果麥和讀客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中,不少經典作品的譯者來自於一些新譯者和新作者。今年8月,「麥芒」譯《莎士比亞悲劇集》被指抄襲「朱生豪」經典譯作,而且「麥芒」譯著多達數十部,翻譯領域涵蓋了小說、戲劇、散文、心理學、哲學等諸多領域。
  • 《〈神曲〉版本收藏》與名著一起不朽
    1980年夏,高星參加完高考在家等通知的日子開始惡補世界文學名著,其中就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王維克翻譯的《神曲》 ,不過當時他只是草草地翻閱了一下。1984年,高星在北京翠微路新華書店買了上海譯文出版社剛剛出版的朱維基譯三卷本《神曲》 ,封面上密布的星星圖案一下將他「照亮」 。
  • 中國文學不如西方文學?你可知歌德看到一部二流中國小說時的反應
    中國人對於文學有種奇怪的心態,一邊像老母雞護著孩子似的保護中國本土的文學,但是真當談到文學史上巨人,蹦出來的又都是歌德、盧梭、海明威、莎士比亞等國外的文學家。難道是「護犢心切」和「崇洋媚外」兩種心理在互相打架嗎?
  • 英國BBC推薦77部世界文學名著,中國上榜3部,魯迅小說位列其中
    「世界讀書日」:評選77部世界文學名著,魯迅的這部作品上榜了。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早在這一天前就有很多媒體平臺宣揚和鼓勵全民讀書,重新捧出壓在時光角落的書籍,讓先賢的智慧重新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綻放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