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銅羅古鎮起源於元代,是個以釀酒為名的古村落。到了現代,隨著城鎮的發展只保留了一條幾百米長的古鎮老街。這裡的知名度沒有周莊同裡甪直木瀆等一些古鎮的知名度高,而且範圍也不大,確很安靜悠閒,本地的很多老人都來這裡納涼,是典型的江南古村落的特色,這裡人少安靜,很值得去遊玩。
古時候便稱為銅羅鎮,只是後來在此地發掘出了一座古墓,據說是當地大戶嚴家的墓冢,因此地名改為嚴墓,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又改回銅羅鎮並延用至今。銅羅鎮這個地方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曾經是共產黨活躍的踞點,房子至今依然保存著。當年是個煙雜鋪,而現在也是門窗緊閉,瞅進去看看,一地建築垃圾,其它空空如也。
如今銅鑼鎮上保留著的建築大都是民國時期的,因為紀念館的前綴是嚴墓,有些搞不懂是什麼情況。不知是接近傍晚還是受疫情影響古鎮裡沒有遊客.。
小鎮不大,能體會到老蘇州的味道。基本上沒有什麼商鋪。老街上住的還是一些老人。三三兩兩的喝茶聊天一派祥和景象。如果你想看看六,七十年代的蘇州街巷那麼你就去銅鑼古鎮。
古色古香未開發的銅羅古鎮,不需要門票,內裡依然有不少居民居住,老房子看起來很有年代感,各種店鋪也很原始。古色古香的楓橋河廊是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楓橋河廊邊的福泰興煙紙店,即為抗戰時期的中共浙西路東特委和中共吳興縣委所在地。
楓橋河廊依河分列兩側,原駐民舊時的生活很是舒適,出門行走不沾雨,夏天行走不曝哂,亭子小橋很園林很精典,矮小的民居木料用得較多,很有特色。商業化運營準備,沿街的老房子陸續回收,故而商家稀少,整個小鎮顯得落寞寂靜。
銅鑼鎮並沒有像黎裡同裡等進行了開發,古鎮很小的一點點,走幾步就能看見了頭,水質不太好,綠油油的,再加上的確破落,居然都沒有拍照。銅鑼古鎮現在只剩下了一個小橋和一段長廊(短短的長廊),說實話略有些失望。沒開發的古鎮充滿了煙火氣,路兩邊不是商鋪,依然是.一戶戶的人家。
古鎮除了、古街、酒文化館、280年久的嘉樂堂、600多年的汾陽王殿以外,銅羅另一張名片就是天然生態氧吧,位於銅羅古鎮西南,距古鎮區約3公裡,當地居民稱其為「荒天池」。由於萬畝苗木基地將其深深掩隱,這個近500畝面積的「無人島」-直未為外界知曉,2500多年前,這裡是吳王夫差隱蔽戰船的地方,春秋時期,桃源地區是吳越交匯之地……得天獨厚的3.5萬畝生態園林,開著車,打開車窗,穿梭於林蔭小道間,愜意時分感覺生活是多麼的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