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故事人物的複雜性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作者:滿堂

特邀編輯:董學仁

託爾斯泰的最後一部長篇《復活》,是從審判被告瑪絲洛娃開始的。那一天她被判處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亞。我們讀小說時都能看出瑪絲洛娃本應無罪,可面對同樣的證據和事實,法官和一大幫陪審員們為什麼看不出來?

小說詳細寫出了那些人物在這場審判中的活動,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活動,目的是讓人信服。

在託爾斯泰筆下,庭長一早就來到法庭。他體格魁偉,留著一大把花白的絡腮鬍子。他是個有妻室的人,可是生活十分放蕩,他的妻子也是這樣。他們互不幹涉。他一心想快點結束這個案子,好趕去同他的瑞士女人相會。

庭長右邊的法官戴著金絲邊眼鏡,是個古板君子。今天早晨同妻子吵過嘴,因為妻子不到時候就把這個月生活費用光了,要求他預支給她一些錢,他說決不通融,結果就鬧了起來。出庭時他臉色陰沉,因為在當見習法官的內弟告訴他說,他剛才到姐姐那裡去過,姐姐向他宣布家裡不開飯。

左邊的那位法官,高個兒,大鬍子,生有一雙善良的大眼睛。庭審之中,他感到胃裡有點不舒服,自己要按摩一下,吃點藥水。他把這事告訴了庭長,庭長就宣布審訊暫停10分鐘。

副檢察官通宵沒有睡覺。他們給一個同事餞行,喝了許多酒,打牌一直打到半夜兩點鐘,又到妓院去玩女人。他提出公訴還是第四次。他熱衷於功名,一心向上爬,因此凡是由他提出公訴的案子,最後非判刑不可。

還有那十多名陪審員,參加庭審已經覺得累了,庭審之後還要爭論他們各自的看法,這讓大家都感到疲勞,都想快點脫身。首席陪審員主張瑪絲洛娃有罪,只有同意他,才能早一點結束。大家爭論得頭昏腦漲,都很疲勞,誰也沒有想到在答案裡要加上一句:瑪絲洛娃有罪,但並非蓄意殺人。

這些判處瑪絲洛娃有罪的人,可能平時也認真做事,也善惡分明,但在這次判案中他們馬馬虎虎,不分善惡,足以製造出一個人間悲劇。

在這裡,託爾斯泰寫出了一個複雜的故事,寫出了人物角色的複雜性。要記住,只有在膚淺的小說中,善人才一點瑕疵都沒有,而惡人沒有一點兒優點。

契訶夫說,邪惡的感情和善良的感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位創意寫作教師說,模稜兩可的人物——像我們一樣的善惡品質的綜合體——通常是最有趣的,主人公更應如此。

那麼,怎樣理解這些人的異常行為?

有位我們還不熟悉的作家,在談到人物角色時說:有時候,人物角色的異常行為是作家強迫使然,因為作家試圖證明他的某種觀點、抱負或者只是在發洩沮喪的情緒。作家被賦予上帝般造人的神力的同時,也承擔著同樣大的責任去理解他們,去儘可能公正並且充滿同情心地呈現他們。

這段話不是評價託爾斯泰時說的,卻像是在描述託爾斯泰的寫作。他的小說裡常常有這種造人的神力,對人物的理解也是這樣。如果你熟悉他的作品,會記得他筆下的一個小偷。那個年輕人偷了東西,心裡特別不安,直到被抓住挨了一頓打,才變得心安理得,因為這時候他的小偷身份被人確定了,他已經是個小偷了,不再為偷人東西自責。

在《復活》的開場戲中,男主聶赫留朵夫是陪審員之一。他還是貴族青年時,與姑媽家的女僕瑪絲洛娃相遇,一夜偷情之後他參軍走了,沒再回去找她,想不到十多年後在法庭巧遇。他看出瑪絲洛娃是無罪的,但不敢站出來為她說話。

「這種意料不到的巧遇使他想起了一切,逼著他承認自己沒有心肝,承認自己殘酷卑鄙,良心上背著這樣的罪孽,居然還能心安理得地過了十多年。不過,要他真正承認這一點,還為時過早,目前他所考慮的只是這事不能讓人家知道,弄得他當眾出醜。」

託爾斯泰進一步描述說:「他覺得自己好象一隻做了壞事的小狗,主人揪住它的頸背,把它的鼻子按在闖禍的地方。那小狗尖聲狂叫,四腳抵住地面,身子往後退,想遠遠離開自己闖禍的地方,並且把它忘掉,但主人鐵面無情,不肯罷休。聶赫留朵夫也感到他以前的行為多麼卑劣,也感到主人那隻強有力的手,但他還是不了解他所幹的那件事的後果,也不承認他有一個支配他命運的主人。他還是不願相信眼前這件事是他一手造成的。可是那隻無形的手緊緊抓住他,他感到無法脫身。他還在硬充好漢,若無其事地坐在第一排第二座上,習慣成自然地把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隨便擺弄著他的夾鼻眼鏡。不過,在內心深處他已感到,不僅那個行為,而且他的整個閒散、放蕩、殘忍和自滿的生活是多麼殘酷,卑鄙和惡劣。在以往的十多年裡,有一塊可怕的幕布一直遮住他的眼睛,使他看不見那件罪行和犯罪後所過的全部生活。如今這塊幕布在飄動。」

我們要學習託爾斯泰的手法,他在男主的這場戲裡,埋下了他後來一系列行為的種子。他為她奔走伸冤,還追隨女主去西伯利亞流放地,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

有位劇作家說:每一場戲必須是戲劇化的。這就意味著:人物必須要有一個簡單的、直接的、迫切的需要,這個需要會推動他或者她出場。這是他們出現的理由,也是「場」的意義。一場結束的時候,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這個失敗一定會促使我們進入下一場。所有這些努力貫穿整個劇本,構成了故事情節。

現在進入寫作練習環節。

這個練習選自沃爾夫的《創意寫作大師課》。

一、列出他人最讓你惱火的10個方面。比如自私、貪婪、粗魯、傲慢。現在就列出來。

二、想一想,自己身上是否也有你最討厭的某種性格特徵?曾經有一次表現出來了嗎?心理學家說我們之所以討厭別人的某些方面,是我們懼怕自己也會這樣。

三、接下來設想一個能夠體現這些特徵之一的人物。他們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展現這樣一個人物?同時考慮一下,較多地表現這些弱點,能否讓他顯得更真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手握藍圖,構思一個又一個情節
    好的故事就是抓人的故事,能夠瞬間、自始至終抓住讀者的故事就是好故事。寫出「抓人」的故事是每一個寫作者畢生追求的歷程,也為之奮鬥不息。我們經常苦於寫的故事不夠精彩,寫作思路斷線,寫作時斷時續,等等的問題。每一個寫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樣,這是一個無奈的階段,痛苦的階段。
  • 寫作者必備工具書:《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是他專門為寫作者設計的寫作工具書。書中,他揭示出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大量專家建議和隨時可使用的練習,讓愛好寫作的人受益非淺,寫作能力迅速提升。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保拉·穆尼埃認為,要先確定自己的主題陳述,也就是主要事件的發展(情節)、情感影響(主題)以及故事的獨特之處(賣點),然後再展開頭腦風暴,將之擴充為多層次的故事。接著要繼續打造複雜的主人公和大反派,並讓次要人物服務於他們。確定人物後,就該構思在每個場景中他們要如何去做,在此,保拉·穆尼埃分享了三幕結構法構思初稿。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教會你三幕情節構思法,創造出精彩故事
    說了半天,要想寫出好故事,問題出在了情節上,情節精彩不精彩決定了一個故事好不好。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本獨一無二的情節構思完全手冊,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著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為你揭秘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以場景為單位構建藍圖,一幕接一幕推進情節,織就捕捉讀者的故事之網。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這一步最關鍵
    因為你寫出的故事,太平了,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導致閱讀量低。在保拉.穆妮埃所寫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他通過自己的實戰經驗,剖析了眾多經典小說,總結出寫出抓人的故事的方法,書中從主體入手,到主體的變形,人物設定,情節設置,三幕結構方法,詳細解析了吸引讀者的寫作方法。
  • 張震《緝魂》曝人物特輯 直言被故事與角色複雜性吸引
    今日,由張震主演的犯罪懸疑電影《緝魂》發布了一支人物特輯。特輯中張震被程偉豪導演評價「他有雙會說故事的眼睛」大讚貼合角色。同時張震首次表達了自己對梁文超這個複雜人物不同層面上的理解,以及塑造角色的心路歷程,稱「梁文超這個角色很複雜,比起肢體動作更多的其實是心理層面的塑造。」
  • 好的故事就是人生,教你一招,馬上寫出「抓人」的故事
    但是很多人寫的故事十有八九讓人讀不下去,讀者無法與故事中的任何人物產生共鳴,無法愛上你寫的主人公,當然也不會繼續遵循故事的發展,去看主人公走過的各種地方,關心他在做的事情,了解他發現的信息。若是無法做到這些,大家都會停止閱讀。怎樣才能寫出一個好故事呢?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緊緊跟著這仨走,寫作故事不用愁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曾經說過,「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遺產,一切智慧都體現在故事和歌謠中。」不管是小孩還是成人,大都喜歡故事。你是否有過看小說、追劇停不下來的時候?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這些作家,能寫出這樣抓人的故事呢?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揭示那些經典大片的創作技巧
    其實這都是被抓人的故事情節吸引,想更快的知道結果。那麼什麼樣的故事才抓人,怎樣才能寫出一篇抓人的故事,讓讀者欲罷不能。 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為我們揭秘了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讓我們一步一步學習好故事的精髓。
  • 學會處理節奏,寫出動人心弦的好故事
    不管是書籍還是影視作品,那些讓你手不釋卷、欲罷不能、無法抗拒的故事永遠都是讀者的最愛。那麼,如何才能寫出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故事呢?最近,我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視角人物動機不明缺乏衝突缺乏緊迫感以上因素是不是常常出現在你看劇或者看書的「槽點」之中?
  • 《這樣寫出好故事》:5個方法掌握情節和結構,幫你寫出好故事
    《這樣寫出好故事》立足於講出精彩的好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和結構入手,講述了寫出好故事的實用技巧和練習方法。01、情節你可能習慣先在腦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開始寫作。你會先準備計劃、進行計劃,甚至修訂計劃,才正式動筆。你的牆上或許貼滿了索引卡,或者你把想好的場景都存在計算機裡。
  • 如何寫好人物?抓住外貌特徵,寫出人物性格,通過具體事例寫人
    1、人物外貌描寫,一定要寫出外貌特徵。不要泛泛地寫,千人一面,長得都一樣。「絲瓜花,南瓜花,人家不誇自家誇。」現在,我就要好好地誇一誇我自己。嘿,你可別笑我太不謙虛了,等我誇完了再笑話也不遲啊!2、人物描寫,一定要寫出性格特點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情古怪的人,可能前一分鐘你還看見我笑得前仰後合,後一分鐘你就看見我躲在角落裡愁眉苦臉了。我愛笑愛鬧,又有點馬大哈,還有點小文藝。這就是古靈精怪的我。我喜歡笑,平時沒事總愛掛笑臉。
  • 二語寫作句法複雜性研究的新發展
    本文嘗試從二語句法複雜性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現存的問題幾個角度出發,回顧當前二語寫作句法複雜性的研究現狀,探討句法複雜性的研究趨勢和二語寫作句法複雜性教學的特點,了解二語句法複雜性、多面性、多層次和多維度的本質,希望能為今後的研究設計和統計方法以及二語寫作教學提供新的視角和啟示。
  • 大腦複雜性的進化:一個關於空間、時間和熵的故事
    *翻譯筆記這種簡單性在概念上是相對於下面描述的複雜性的。複雜系統演化之謎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出現了兩種深刻但看似矛盾的理論,他們重塑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和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第一個理論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他認為宇宙正朝著熵增加的方向方向發展;第二個理論是達爾文的演化理論。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那些年熬夜追過的小說有什麼套路?
    在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裡,保拉·穆尼埃向我們解析了作家創作出引人入勝的故事的秘密。一、主題主題就是這一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一本書是否有深度,看主題否能夠引發人的情感共鳴。就像《安娜·卡列尼娜》告訴我們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苦衷。
  • 編劇稱為展現故事豐富和複雜性
    摩根表示,「在我們討論了第5季的劇情線後,決定為了能夠公正地展現故事的豐富性和複雜性,這部劇應該按照最初的計劃,拍完6季。第六季不會讓我們更接近現今,它只是讓我們能夠更詳細地報導第5季那個背景同一時期的情況。第六季的故事將發生在2000年初。」
  • 大腦複雜性的演化:一個空間、時間和熵的故事
    *譯者注該簡單性在概念上與下文中的複雜性相對。這兩個理論都有著數據支撐,但對宇宙的走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預測:熵增將導致整個體系朝著混亂與無序發展,而近四十億年的演化提升了人類社會的秩序與複雜性,並帶來了今日結構複雜的人類文明。為什麼同樣由數據驅動的理論在解釋宇宙發展時走向了無序與秩序兩種結果?近來,我們探究了時間及空間結構在這兩種結論中架設橋梁的可能性。
  • 《韓劇如何講故事》:如何寫出一個讓人慾罷不能的愛情故事?
    鄭淑女士縱橫韓國電視圈30年,在《韓劇如何講故事》一書中,她從專業編劇的角度出發,分享了韓劇爆款的若干套路。書中既系統地介紹了關於故事結構、人物塑造和策劃案撰寫等專業的劇本創作流程,也針對性地剖析韓劇中四種大熱的故事類型,並為讀者提出了構建故事結構若干的建議。當然,這本書不僅適用於新手編劇,還適用於那些不會寫故事的人。
  • 想要寫出一個讓人慾罷不能的故事,你需要這本「武林」秘籍
    但是,當我真的開始寫,卻覺得想要寫好一個拍案叫絕的故事,真的不容易。在我抓破腦袋想情節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救命的書,原來情節需要這麼設置,原來有行動才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就是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保拉穆尼埃是一位高級文學內容策劃師,擅長創作多個類型的文學作品。在書中,在作者不僅講解理論知識,還穿插了小練習,讓熱愛創作的人可以動手練習。
  • 向豆瓣8.3戰爭片《灰獵犬號》學習,你也能寫出精彩的故事大綱
    我們通過對《灰獵犬號》這部電影結構的拆解和分析,學習如何把握影片的連續性和節奏感,從而了解和學習如何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大綱。1、動手寫作之前不要急著開始寫故事,要先明確兩個關鍵問題和一個方法。首先,要給你的故事定一個基調(《你能寫出好故事》稱為「道德前提」)。基調必須是正面的。觀眾可以通過這個故事來學習,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好。即使要寫負面或者黑暗的故事,也要講清楚,負面或者黑暗的力量為何導致了滅亡和失敗。
  • 《故事處方》:只要對症下藥,勤加練習,你也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
    大作家們尚且如此,作為故事小白的我們寫出一個好故事的概率會不會更低呢?其實,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寫作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且市面上也出版了許多作家們撰寫的寫作書籍,這些書籍中記錄了他們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創作出優質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