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寫出好故事》:5個方法掌握情節和結構,幫你寫出好故事

2020-12-10 楠悅讀

本文字數4044,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這樣寫出好故事》。

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美國暢銷書作家,出版過20餘部小說,2000年基督教小說獎得主,獲獎作品《最後的證人》,《圖書館周刊》贊其為「懸疑大師」。著有《創作偉大的小說:修改與編輯》《作家眼中的戰爭藝術》等。美國《作家文摘》經典寫作指導書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學虛構寫作教授,並經常做寫作全國巡迴講座。

《這樣寫出好故事》立足於講出精彩的好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和結構入手,講述了寫出好故事的實用技巧和練習方法。

01、情節

你可能習慣先在腦中把故事都想好了,才開始寫作。你會先準備計劃、進行計劃,甚至修訂計劃,才正式動筆。你的牆上或許貼滿了索引卡,或者你把想好的場景都存在計算機裡。不過不管你怎麼創作,等你寫完初稿時,你一定會寫出一樣東西:情節。好的故事能夠觸動讀者,而這正是情節的功效所在。

閱讀時大家都會問:這個故事在講什麼?有發生什麼事嗎?為什麼我要讀下去?為什麼我要關心這個故事?這些問題都與情節有關。情節有幾個特徵:主角有強烈追求的目標,卻被迫面臨衝突,而他的故事貫穿整本小說。這就是作者分析過幾百種情節後,整理出一系列簡單的重要原則,稱之為「LOCK系統」。

1、「LOCK系統」

L 代表主角,穩固的情節永遠是從有趣的主角開始的,而最好的情節中,主角也引人注目,迫使我們從頭到尾都盯著他瞧。

O 代表目標。目標是小說的動力,驅動故事前進,避免主角在原地踏步。通常情況下,在紮實的情節裡,主角只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會形成「故事問題」:主角能達成目標嗎?

C 代表衝突。來自其他角色或外在環境的阻力能讓你的故事充滿活力。如果主角在追求目標的路上毫無障礙,我們就剝奪了讀者偷偷渴望的一件事:擔心。只有讓讀者為主角擔心受怕,才能讓讀者從頭到尾深深投入到你的故事之中。

K 代表衝擊結尾。故事結局一定要有重擊的力道。只要有好結局,讀者就會滿意,即便其餘段落可能差強人意;然而爛結局會讓讀者失望,即便先前整本書的情節結構都非常穩固。這套系統非常實用,幾乎能套用在大部分故事情節上,甚至很多電影故事裡也都能夠看到 LOCK 系統的影子。

LOCK 系統是一個描寫情節的框架,但要充分發揮作用還是需要有精彩的情節。尋找精彩情節最簡便的方法不是翻書,而是看看自己的內心,從自己開始找起。

2、貝爾金字塔

想要講好故事,就要深深探究自己的心靈,你就會發現靈感的源泉。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從腦海裡扒拉出一堆關於情節的點子,有精彩的也有平淡的。在這種情況下,又該怎樣篩選呢?作者發明了一種方法,並以自己的名字進行了命名:貝爾金字塔。

金字塔的底端是對情節的熱情。如果你對你的情節沒有熱誠,不覺得非把這個故事說出來不可,你的文筆就不會有特色,也就不吸引人了。如此一來,你的作品讀起來就跟其他想當作家的一大群人一樣,只能猛敲機會的大門而已。

金字塔的下一階段就是潛能,你需要思考這個主題能觸及多少讀者。暫時脫離藝術家的角色,轉換成潛在的投資人:如果你要投注大筆資金出版這本書,你有機會回收資金,甚至小賺一筆嗎?評估的時候不要手下留情。假設你把過去幾年的人生寫成八百頁的小說,除了很熟的親戚以外,還有多少人會感興趣?

金字塔的頂端是精準。你的情節要有精準的目標,假設你的情節是作為懸疑故事所寫,那就朝著這個目標寫,不要使用其他手法,以避免偏離目標。簡單地說,貝爾金字塔就是通過熱情、潛能、精準三個「篩子」,實現由粗到細、由平淡到精彩的篩選過程。

最後的有了故事情節,還需要一根線將它們串聯起來,這根線就是大綱。作者說,寫初稿的時候,跟著感覺走,不要列大綱。寫完初稿後,仔細觀察情節的全貌,然後重整這份大綱,理出更紮實的情節。在這個時候,上面提到的 LOCK 系統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可以用來奠定故事穩固的基礎。如果你的故事有明顯的缺陷,通常在這裡會被發現。最後反覆雕琢,直到最後寫出一整本小說。

02、結構

所謂結構,就是文章內部的組織構造。對於故事創作來說,結構就是以特定方式組合故事的各個段落,讓讀者容易了解。換句話說,結構就是為了服務讀者,而將組成故事的元素依序排列。結構作為故事的框架、骨骼,非常重要。

詹姆斯認為,當你覺得一本小說不怎麼吸引人,八成是因為結構有問題。什麼樣的結構才是有用又有效的呢那就是三幕結構。也就是開頭、中段、結尾。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幾乎都遵循三步的結構。美國寫作老師德懷特斯溫指出,人類出生、生活,最後死亡,感覺就像三個階段。

比如,童年時光相對短暫,介紹我們認識人生;中間偏長的階段佔據了人生大多的時光;然後我們進入最後一幕,將人生收尾。平常的生活節奏也一樣。我們早上起床,準備出門上班;接著我們去上班,或做該做的事;最後我們結束一天的活動,上床倒頭就睡。

1、開頭

對於講故事來說,良好開頭的標準很簡單,就是吸引住讀者。一般情況下,故事的開頭要達成幾項目標:吸引讀者、建立讀者和主角之間的聯結、介紹故事中的世界以及說服讀者繼續讀到中段。其中,最重要的挑戰就是「第一頁就吸引讀者」,從開頭就抓住讀者的心。這就要求故事開頭要迅速切入,避免無意義的說明段落。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開頭?有三條基本規則。

規則一:先有動作,再解釋。先帶出行動中的角色,讀者會緊跟著行動的角色,不會要求先了解角色的所有背景。隨著故事發展,你才在必要時分批丟一點信息出來。

比如,美國驚悚小說家迪恩·孔茨的《黑暗之後》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他寫道:「潘尼·道森從睡夢中驚醒,她聽到黑暗的臥房中傳來有東西鬼祟移動的聲音。」這是用行動帶出角色的寫法。

規則二:解釋的時候請模仿冰山。不要把角色過去的故事或現在的狀況全告訴讀者。只要把冰山表面的百分之十告訴我們,讓我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剩餘的百分之九十就繼續神秘地藏在水面下。稍後你可以揭露更多信息,但等到適當的時機之前,先不要說出來。

比如,史蒂芬·金就在小說《它》的開頭這樣寫道:「這份恐懼要持續二十八年,或甚至永遠無法消去。就我所知,一切始於一艘報紙做的小船,沿著漲滿暴雨的水溝向前漂去。」

規則三:將信息包裝在衝突中。通常呈現信息的最好時機,就是氣氛緊張的衝突場景。通過角色的想法或對話,你可以一把掏出重要信息,丟到讀者眼前。

比如,史蒂芬·金的《死亡禁地》在故事開頭寫道:「關於那一晚,莎拉後來只記得兩件事:她在命運之輪節目上的好手氣,還有那張面具。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她往往只想起那張面具,前提是她要強迫自己回想起那個恐怖的夜晚。」

讀者看到這裡,好奇心就會被調動起來,面具代表什麼?面具之下隱藏了什麼?戴面具的人又做了什麼事情令主角難忘?這些聯想都是在面具這個信息之上展開的,讓讀者迫不及待地等待下文。

2、中段

中段的重點是衝突,描述一系列主角和對手的戰鬥。中段要加深角色之間的關係,讓讀者持續關注主角,並為最後的決戰做好鋪墊。在這一階段,需要用大量的情節和場景延續緊張情緒,讓讀者一直擔心。怎麼做呢?那就是準備好衝突用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行動、反應、繼續行動」的模式。

只要記得兩項原則,便能受用無窮:(1)拉長緊張段落,(2)提高付出的代價。想要把形勢變得更險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長緊張段落。但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確定緊張場景是否真的有理由讓人緊張,如果是繁瑣的細節描寫就大可不必了,我們需要拉長的是實際層面和心理層面,在這兩方面拉長緊張段落,甚至還有可能把平凡的故事轉為引人入勝的名作。

首先,實際層面,這個實際是指實際遭遇危險或懸疑的段落。拉長的方式也很簡單,放慢動作,就像用慢動作看電影一樣。

比如,小說《天堂門外》中,作者迪恩·孔茨一開始就描寫九歲的雷蘭妮穿過拖車屋,去找她吸毒過量的母親。孔茨在場景開頭就這麼描述的:「拖車屋籠罩在一片寂靜中,卻散發出令人不安的期待,仿佛有道堤防即將崩潰,讓湍急的洪水將一切衝走。」接著整整七頁,只見雷蘭妮一步一步持續前進,懸疑感越來越重,直到場景結尾揭露了謎底。許多作家可能只會用一段描寫這個場景,但孔茨的寫法大幅提升了整體的緊張感。

其次,心理層面,主要是指那些值得拉長的緊繃情緒,因為很多麻煩和衝突都與心理層面有關。很多時候,人們本來就有懷疑和焦慮等情緒,所以喜歡看主角內心的掙扎,與自己的內心相互印證。因此,當角色陷入痛苦的情感糾葛時,千萬別讓他好過,把這部分情緒拉長、拉長、再拉長,讓讀者看個夠。

3、結尾

疲軟的結尾可以毀了一本很棒的書。反之,強而有力的結尾可以拯救一本平庸的書。所以請認真看待你的結尾,好好收尾,讓讀者拍案叫好。好的結尾通常有兩個標準,一是結局感覺完全符合本故事所屬的類型,二是結局也讓讀者感到驚訝,並不會熟悉到仿佛以前在哪兒見過。

為什麼結尾很難寫,因為就像表演轉盤子雜技的藝人,雖然可以同時旋轉七八個盤子,但在收尾的時候要把所有的盤子都安全收下來。那我們應該怎麼寫呢?

首先,主角達成目標,實現正向結尾。這是非常常見的結尾方式,能夠得到全家歡的大結局,也是讀者喜聞樂見的。就像《大白鯊》的故事結局一樣,主角布羅迪殺死了大白鯊。

其次,讀者不知道主角是否達成目標,來個模糊結尾。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留有懸念,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想像故事的結尾,這是一種開放式的寫法。好的模糊結局能夠帶給讀者強烈的感受,而且感覺合理,還能激起討論。

比如,《麥田裡的守望者》就採用了這種模糊結尾,我們不知道主角霍爾頓·考爾菲德離開精神病院後,到底有沒有辦法在世界上存活下去。

最後,是主角沒有達成目標,落個負面結尾。《亂世佳人》就是採用負面結尾的寫法。斯佳麗失去了她的真愛白瑞德。

最後的話:

寫完了故事還不夠,還需要進行修改。因為文章是改出來的,先寫出初稿,然後再通過沉澱、細讀、分析、重寫、潤飾等步驟,大刀闊斧地進行刪減、凝練,從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故事作品。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手握藍圖,構思一個又一個情節
    一個好故事的結構分三幕:開頭、中間、結尾。搭建好三幕結構,就是一篇好故事。《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是一本指引書寫故事的燈塔。這本書重在情節的構思,按照基於主題,創作精彩故事,以開頭、中間、結尾三幕結構講述如何寫好故事。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教會你三幕情節構思法,創造出精彩故事
    說了半天,要想寫出好故事,問題出在了情節上,情節精彩不精彩決定了一個故事好不好。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本獨一無二的情節構思完全手冊,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著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為你揭秘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以場景為單位構建藍圖,一幕接一幕推進情節,織就捕捉讀者的故事之網。
  • 寫作者必備工具書:《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
    最後,還要像織毛毯一樣,將所有元素織成一個故事,再加上讓讀者一口氣讀完的秘密,以及完美的備忘清單,於是,作品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這本書有厚度,有深度,關鍵是有切實可行的好方法。如果讀者能老老實實聽從穆尼埃的建議,一步步按照他的經驗做起,至少會覺得寫出和此書同等厚度的書稿並非難事。
  • 好的故事就是人生,教你一招,馬上寫出「抓人」的故事
    但是很多人寫的故事十有八九讓人讀不下去,讀者無法與故事中的任何人物產生共鳴,無法愛上你寫的主人公,當然也不會繼續遵循故事的發展,去看主人公走過的各種地方,關心他在做的事情,了解他發現的信息。若是無法做到這些,大家都會停止閱讀。怎樣才能寫出一個好故事呢?
  • 學會處理節奏,寫出動人心弦的好故事
    明明知道應該要睡覺的,但是卻一直停不下來,書中(或劇中)的內容一直浮現在你的腦海中,讓你久久無法忘懷,想要一口氣看完。不管是書籍還是影視作品,那些讓你手不釋卷、欲罷不能、無法抗拒的故事永遠都是讀者的最愛。那麼,如何才能寫出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故事呢?最近,我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揭示那些經典大片的創作技巧
    你是否也有過徹夜追劇,看小說眼睛脹痛也捨不得放下,老媽喊著吃飯也始終沒挪窩的經歷。其實這都是被抓人的故事情節吸引,想更快的知道結果。那麼什麼樣的故事才抓人,怎樣才能寫出一篇抓人的故事,讓讀者欲罷不能。來自美國的保拉穆尼埃《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為我們揭秘了創作精彩故事的秘密,讓我們一步一步學習好故事的精髓。他告訴大家其實構建故事就像造房子,精彩的情節,可以讓你的故事,打下堅實的地基,並搭建好框架,但此後仍需要逐步完善,布水電氣、砌磚牆等,接著還需要室內裝飾,這些修飾的工作可以讓房子變成溫暖的家。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這一步最關鍵
    因為你寫出的故事,太平了,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導致閱讀量低。在保拉.穆妮埃所寫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他通過自己的實戰經驗,剖析了眾多經典小說,總結出寫出抓人的故事的方法,書中從主體入手,到主體的變形,人物設定,情節設置,三幕結構方法,詳細解析了吸引讀者的寫作方法。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緊緊跟著這仨走,寫作故事不用愁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曾經說過,「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遺產,一切智慧都體現在故事和歌謠中。」不管是小孩還是成人,大都喜歡故事。你是否有過看小說、追劇停不下來的時候?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這些作家,能寫出這樣抓人的故事呢?
  • 以《阿拉丁》為例子,教你三分鐘寫出一個好故事
    技術團隊搖了搖頭,因為已經是極限無法再改進,結果這時候賈伯斯沒有責罰他們,而是講了一個故事。「如果開機的速度再快10秒就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那你會不會改呢?」工程師點了一下頭,但他完全搞不懂開機速度和生命有什麼關係。
  • 小學生寫好童話故事,靠動畫片啟發3個技巧,寫出有趣故事不再難
    四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寫童話故事,不過每一次童話寫作練習,班上總有男生和我報告,老師,我就不喜歡童話,我也沒看過童話故事,我不會寫呀。其他的男生就會附和道:童話故事都是小女生看的,我們男生才不會看。為了逃避寫作文,四年級的小學生找的理由都開始性別分化了。語文老師有什麼辦法治治你們這些「猴孩子「呢?
  • 向豆瓣8.3戰爭片《灰獵犬號》學習,你也能寫出精彩的故事大綱
    我們通過對《灰獵犬號》這部電影結構的拆解和分析,學習如何把握影片的連續性和節奏感,從而了解和學習如何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大綱。1、動手寫作之前不要急著開始寫故事,要先明確兩個關鍵問題和一個方法。首先,要給你的故事定一個基調(《你能寫出好故事》稱為「道德前提」)。基調必須是正面的。觀眾可以通過這個故事來學習,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好。即使要寫負面或者黑暗的故事,也要講清楚,負面或者黑暗的力量為何導致了滅亡和失敗。
  • 寫出故事人物的複雜性
    我們讀小說時都能看出瑪絲洛娃本應無罪,可面對同樣的證據和事實,法官和一大幫陪審員們為什麼看不出來?小說詳細寫出了那些人物在這場審判中的活動,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活動,目的是讓人信服。在託爾斯泰筆下,庭長一早就來到法庭。他體格魁偉,留著一大把花白的絡腮鬍子。他是個有妻室的人,可是生活十分放蕩,他的妻子也是這樣。
  • 想要寫出一個讓人慾罷不能的故事,你需要這本「武林」秘籍
    但是,當我真的開始寫,卻覺得想要寫好一個拍案叫絕的故事,真的不容易。在我抓破腦袋想情節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救命的書,原來情節需要這麼設置,原來有行動才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這本書的乾貨真的很多,如何確定故事的主題?如何從一句諺語中激發靈感?如何規劃次要情節?一個好故事不僅僅需要主題和有趣的人物,還需要環環相扣的情節和激動人心的節奏。在這裡,我就簡單介紹三個點。
  • 寫景方法掌握了,還沒寫出好作文,問題出在哪兒啦?
    幾天前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寫景方法,孩子掌握了,就能寫出好作文》,歸納總結了描寫景物的幾種常見的角度和方法,比如時空的轉換,動靜的結合,視聽的交錯,色彩的變化。掌握了這些方法,景物才能寫得有層次,寫得豐富,寫得立體。
  •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那些年熬夜追過的小說有什麼套路?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這些小說讓人慾罷不能,熬夜也要看完呢?美國作家保拉·穆尼埃作為一位編輯,一位教授寫作課的老師給出了我們答案。這些盪氣迴腸,讓我們欲罷不能的作品都有引人入勝的情節,能夠引發我們共鳴的主題。在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裡,保拉·穆尼埃向我們解析了作家創作出引人入勝的故事的秘密。
  • 編劇寶典《救貓咪》:寫出好故事的方法
    優秀故事線四要素在得出殺傷力的片名和故事線之前,不要急著開始寫劇本。故事線,可以稱為「魚鉤」。因為故事線起到了「魚鉤」的作用:它勾起了你的興趣。1.意外。必須有某種程度的意外並且情緒上捲入到某個戲劇情境當中,就像發癢必須要抓撓一樣。2.強烈的心理影像。
  • 多讀書,是寫出好文章的第一步
    百度圖片怎樣才能寫出好文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一語道破天機。所以,「讀書破萬卷」是「下筆如有神」的前提,要想文思泉湧,寫出佳作,最大的問題在於你讀書讀的多不多,讀過的書是不是消化吸收成為自己寫作的養分。首先,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我們寫出好文章的基本要求,相信沒有讀者喜歡偏狹無聊的文章。
  • 國際寫作大師教你:如何輕鬆寫出一篇有裡、有料又有面的好文章?
    其作品5次榮獲「國際圖書獎」,「總統圖書獎金獎」,還曾榮獲2011年的美國「年度教育圖書獎」。《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本書中的20個原則分為三個部分:結構、風格和可讀性。其中的原則11~16主要是針對英文寫作來說的,對於純中文寫作的作者來說,可以忽略。俗話說文如其人,一篇文章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特色。
  • 你和手帳大神 只差一款藝術字,教你快速寫出漂亮字體的方法
    春暖花開,天氣好心情好,五月是個適合寫手帳的季節,旅行日誌,瘦身計劃,技能打卡,對於喜歡寫手帳的朋友,還有什麼是不能寫的呢?可是,手帳做的多了有也煩惱。今天我就來教大家一個方法,如何快速寫出漂亮的標題字,一起來看一下如何操作。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分享好看的字體當然有用,但是我今天要教大家的方法,不是寫出幾個漂亮的字母,也不是寫出一款好看的字,而是通過對各種不同字體的分析,總結出能用的技巧,讓大家在沒有樣板的情況下,徒手就能寫出想寫的內容,是不是很激動?
  • 何老師的秘密寫作課:如何寫出英語好句子(1)
    (一)今天,老何將帶你走進英語寫作的秘密。用最簡單的方式教給你如何寫出好的英語文章。掌握好的方法,你也可以寫得一手漂亮的英文。這是一個系列文章,你要有點耐心,我們從最簡單的說起。中文是一項模糊的語言。至於他們的含義有多大聯繫和區別,我們還得根據上下文context clue來判斷。英語不是這樣。英語的句子必須遵守非常嚴格的語序和結構規則。那就是,主語+動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