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 07:36:39
IPO晨報「IPO晨報」整理自微信公眾號中環007(ID:zhonghuan-007),智通財經獲授權轉載,更多IPO一手大料,可微信搜索「中環007」或zhonghuan-007,快捷查看。
新股消息
瀘州銀行(01983)預期12月17日上市
瀘州銀行(01983)12月4日-12月10日招股,公司發行5.45億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售權。每股發行價3.15港元-3.40港元(單位下同);每手1000股,預期12月17日上市。
公司是四川省瀘州市第一大商業銀行,營業網點已有效地覆蓋了瀘州三區四縣。歸屬股東淨利潤從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51億元增至2017年的6.1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1%。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行的不良貸款率進一步減少至0.91%,而撥備覆蓋率達到275.54%。
基石投資者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Wudaokou Capital Limited擬各認購1億股。
所得款項淨額16.889億元(以發行價中位數計算),擬用於強化本行的資本基礎,以支持本行業務的持續增長。
永升生活服務(01995)發行3.8億股 預期12月17日上市
永升生活服務(01995)12月4日-12月7日招股,公司發行3.8億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10%為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1.60港元-2.08港元(單位下同);倘於發行價下調10%後釐定發行價,發行價將為每股1.44元。每手2000股,預期12月17日上市。
公司為一家物業管理服務商。自2015年至2017年,就在管建築面積、收益及淨利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18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分別排名第7位、第11位及第5位。
公司的收益由2015年的人民幣3.34億元增至2016年的4.8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7.2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7.4%。
所得款項淨額6.42億元(以發行價中位數計算),55%用於尋求戰略性收購及投資機會;26%用於利用最新的網際網路及信息技術以及建立智能社區;9%用於開發一站式服務社區平臺及公司的悅生活在線服務平臺;10%用作公司的一般業務運營及營運資金。
濠江機電港交所遞表 連續兩年毛利潤翻倍
濠江機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濠江機電」)於11月30日向港交所遞表,獨家保薦人為創升融資。
濠江機電是澳門一家綜合機電工程服務承建商,擁有資深的工程團隊、熟練工以及分包商。公司的業務始於2011年,起初主要集中於公營機電工程服務項目,隨後逐步擴張至私營項目,私營項目佔比85.3%。
濠江機電2016年、2017年、2018年首8月的收益分別為7500萬澳門元、1.61億澳門元和1.73億澳門元,連續兩年增長超過100%,其毛利潤分別為2529.4萬澳門元、4330.5萬澳門元和4724.7萬澳門元,毛利率分別為33.7%、26.9%和27.2%。淨利潤分別為1975.4萬澳門元、2989萬澳門元、3157.5萬澳門元。
新股孖展統計
本文數據由信誠證券提供
藥明康德(02359)、永升生活服務(01995)、瀘州市商行(01983)、復星旅文(01992)、匯量科技(01860)、華康生物(08622)、Metropolis(08621)正在招股中。截至12月4日,輝立、耀才、信誠等多家券商為他們分別借出8.33億、0.79億、1.86億、4.28億、1.63億、0.064億及0.1億孖展金。其中,華康生物超購逾68倍,Metropolis超購逾11倍。
新股研報
本文由「信誠證券」供稿
瀘州銀行(01983)規模較小,估值相對沒有吸引力
- 瀘州銀行(01983)是內地四川省瀘州市第一大商業銀行,本行也是總行位於瀘州市的唯一一家城市商業銀行。
- 招股日期︰12月4日至10日
- 上市日期︰12月17日
- 獨家保薦人︰中信裡昂證券
- 收款行︰中銀香港
- 發售5.46億港股,90%配售,10%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
- 每股招股價為3.15元至3.4元,集資最多18.56億元,上市開支約8970萬元人民幣
- 按每手1000股,入場費3434.26元
- 以上限價3.4元計算,市值約74.2億元(以2017年盈利約6.18億元人民幣計算,市盈率約10.4倍)
- 截至18年6月底 ,平均資產淨值約45.6億億元人民幣
- 公開發售分為甲組(500萬或以下申請人)、乙組(500萬以上申請人)
業務
- 15至17年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4.4億元、20.3億元、33.3億元,今年首六個月收入為18.1億元人民幣
- 15至17年純利分別為人民幣4.51億元、5.42億元、6.18億元,今年首六個月純利為3.76億元人民幣
- 17年2月,本行設立首家異地分行,即成都分行。截至18年6月30日,本行擁有7,256名公司銀行客戶及64.7萬名零售銀行客戶
- 集資所得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強化該行的資本基礎,支持業務持續增長
基石投資者
- 引入三名基礎投資者,分別為上海與德通訊技術、Wudaokou Capital及瀘州白酒金叄角酒業發展,前兩名投資者各認購1億股,後者則7000萬股,以招股中間價計算,佔發行股份約49.45%
上市後股東架構
- 瀘州老窖集團持股14.91%
- 非執行董事熊國銘持股12.75%
- 賴大福持股12.42%
簡評
- 瀘州銀行(1983)是內地四川省瀘州市第一大商業銀行,發售5.46億港股,這次集資最多18.56億元,是規模相對較細的地區商業銀行。
- 以上限價3.4元計算,市值約74.2億元,以17年盈利約6.18億元人民幣計算,市盈率約10.4倍,估值並不吸引,另外港股市場上有太多銀行股可供投資者選擇。
新股前瞻
「漫畫搬運工」羚邦集團赴港上市,能否致富就看這一股
《頭文字D》《城市獵人》《流星花園》……是不是讓你回憶起青春的美好?而我們能有幸看到它們,除了它們的原作者之外,還要感謝將它們引進來的發行商——羚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羚邦集團)。
提起來大家好像也沒怎麼聽過,畢竟大家平時吃雞蛋的時候也不會關注搬運雞蛋的是誰。但實際上這可是一家一年收入幾個億的低調財主。
羚邦集團日前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為國泰君安國際。
青春慢慢回憶,下面筆者將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這家公司值不值得關注。
經歷曲折,市場前景進一步擴大
羚邦集團於2000年在香港成立。主要通過從媒體內容授權方獲得授權,繳納最低保證金和版稅,然後「搬運」到另一方,授權給客戶,獲得授權費和版稅,以此賺取利潤。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品牌授權業務。
實際上,媒體內容的發行並不是順風順水的。在公司成立之初,彼時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紙媒和電視、廣播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而電視劇、動漫等,尤其是來自海外的媒體內容,也主要是靠這些媒介傳播。
比如日本的動漫,《七龍珠》《頭文字D》《灌籃高手》等相信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每周一集也能在電視上追的津津有味,因為沒有別的方式,所以那時候對於羚邦這種媒體內容發行商是比較好的時候。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各種內容可以便捷地在網上獲取,漸漸紙媒被拋棄,廣播被遺忘,就連電視也不得不轉型了,而且那時候國內版權意識不強,很多內容可以「免費」獲得,所以對這樣的發行商的打擊基本是毀滅性的。
不過到了2015年前後,國內的版權意識越來越強,表現在以前免費的歌曲需要付費下載了,以前免費觀賞的視頻很多被下架了,所以各網站才不得不花錢買版權,而老百姓向獲取內容必須付費,因此一條比較成熟的產業鏈才重新建起,媒體內容發行商才有了轉機。
這種情況可以從日本動畫在中國市場的收益變化看出來,從2014年3億港元躍遷至2015年的10億港元,之後穩步增長。而且隨著版權意識的增強,和法律法規的晚上,這種增長趨勢還會延續比較長的時間,預計2022年有33億港元的市場總額。
根據招股書,羚邦集團於2018財年錄得3.13億港元的收入,其中日本動漫發行收益佔據了總收益的94.6%,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14.1%,穩居第一。
這裡主要透露了兩個信息,一個是相對目前的收入來說,市場空間還足夠大;二是市佔率保證了自己的競爭力。因此在相對長的時期內,不用擔心沒有市場。
基本面護航高回報率
除了市場方面,公司近幾年的財務表現也可圈可點。
在近三個財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1.71、2.64和3.14億港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5.5%。毛利率持續上升,分別為46.6%、47.7%和50%,淨利率也在增長,分別為20.7%、20.3和29.9%。筆者認為,利潤率提升主要是因為銷售成本控制得當,近三年銷售成本佔總收益的比例不斷下降。
除此之外,不像其它「流血」上市的公司,羚邦集團近三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0.89、1.29及1.69億港元,流動比率達到1.6、1.7和1.8,可謂是現金大戶了。這大大增加了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的ROE都超過了30%,在2018年二季度甚至達到了73.4%,而同行業的傑外動漫僅為20%左右,回報率可觀。
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具有穩定的上遊內容授權方及下遊客戶。公司從Aniplex、Avex Pictures、角川集團、講談社、松竹、Sunrise和東寶等日本媒體公司獲得內容授權,並且與五大供應商建立兩年至17年的關係。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三個年度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三個月,自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約為6980萬、1.098億、1.064億及4500萬港元,佔同期採購總額約67.8%、67.1%、61.9%及76.5%。
而下遊十大客戶包括ABS-CBN、阿里巴巴集團、B站、東森電視臺、愛奇藝、Netflix、騰訊及TVB等,都是國內外的流量擔當。
可以說目前公司作為內容「搬運工」,不愁來源不愁去處,唯一需要注意的風險就是續約率。當前版權續約率不足10%,由於三年後將會有一大波版權到期,在這個期間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羚邦集團可能有失去「搬運工」工作的風險。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