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買嬰兒玩具,很多媽媽常常會抱怨孩子喜新厭舊,無論多貴的玩具,沒玩幾天也就膩了。但是一些愛玩的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她們常常能把玩具玩出新花樣,不但提升了寶寶的興趣,還刺激了五感發育。
其實,越簡單的玩具,可以開發的玩法就越多。積木、繪本、玩偶這些簡單的玩具,媽媽只要換個玩法,不僅可以提升寶寶興趣,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親子感情。
01繪本/玩偶的新玩法
玩法一,如果家裡有不少的動物玩偶,媽媽可以拿一塊布,把玩偶遮擋起來,讓寶寶來尋找。寶寶每找到一個玩偶,媽媽就可以說出玩偶的名字。我們可以把玩偶和躲貓貓結合起來,不但提升了孩子的興趣,還可以教孩子學習說話。
玩法二、如果家裡有一些認字的繪本,媽媽可用紙把字遮擋起來。寶寶每次看書,都需要把紙撕掉才能看到隱藏的內容。媽媽帶娃這樣玩,不僅增加了繪本的互動效果,還增加了寶寶對圖案的敏感性。
02積木高爾夫
我們都知道,孩子都喜歡丟玩具玩。我們可以利用家裡的積木和球類玩具,來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玩法一:媽媽可以找一個紙箱子,在上面剪一個洞,尺寸要比積木大一點。讓寶寶用湯勺把積木舀起來,放進圓洞裡。
玩法二:我們可以準備兩個紙箱子,然後指定每個紙箱放什麼玩具。這樣玩,孩子不但可以鍛鍊手臂,還可以對形狀和顏色產生認知。
03觸感訓練
觸感是人類五感之一,是寶寶與外界聯繫的橋梁,多刺激寶寶的觸覺,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提升寶寶智力。積木的形狀有方的、三角的,形狀很多,大小不同,非常適合鍛鍊寶寶的五感。
玩法一:媽媽可以把數量不同的積木放進不透明的容器裡,搖晃一下,讓寶寶通過聲音來辨別裡面有幾個積木,這有利於刺激寶寶聽覺的發育。
玩法二:媽媽可以把4張圖片,分割成幾個部分,每部分和積木大小一致。然後把這些照片碎片貼在積木的4個面上,這樣一個簡單的拼圖就做好了。
這麼玩積木,不但可以鍛鍊孩子排列組合的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動物或者職業。
看到了嗎?即便是這些簡單的玩具,到了一個愛玩的媽媽手裡,也能有很多種不同玩法。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不少金錢,還鍛鍊了寶寶的五感神經,促進了寶寶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