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惡貫滿盈的奸相秦檜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病重不起,生命垂危。十月二十一日,宋高宗趙構親自登門探望秦檜,這個老賊直到最後一刻,還在為自己子孫後代的功名富貴盤算,策劃了一出醜劇。
當著宋高宗的面,秦檜「無一語,惟流涕而已」,偽裝出一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樣。然後,在他的授意下,他的兒子秦熺向宋高宗哭拜於地,提出一個請求:「請代居相位」,請求讓他接替父親秦檜的宰相之位。
秦檜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沒想到自己臨死導演的這齣戲捅了大簍子。宋高宗放手重用秦檜數十年,眼看他專權擅政,已經漸生厭棄之心。但秦家父子卻依舊得隴望蜀不知好歹,甚至想把大宋宰相之位搞成他家的世襲職位,公然幹預皇帝的用人權,惹得宋高宗滿心不悅,他毫不客氣地對秦熺說:「此事卿不當與」,這不是你應當參與之事。
以秦檜之死為轉折點,標誌著一度權傾朝野的秦檜家族從此江河日下,逐漸淡出權力中樞。秦檜之子秦熺被賜予太子少師的空頭銜,就此結束仕途,秦檜兩個孫子秦壎、秦堪被授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的閒職。烜赫一時的秦家就此全面衰落。
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年),大詩人陸遊遊歷天下,在建康府見到了閒居在家的秦壎。秦壎住在祖父當年購置的豪宅中,「畫堂棟宇閎麗,前臨大池,池外即御書閣」。但此時的秦家已經只剩下個空殼子,秦府的幕僚劉偉偷偷告訴陸遊,「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屢典質,生產亦薄」,秦家已經衰落不堪,入不敷出,甚至要經常靠典當過日子。
秦壎死後,他兒子秦鉅,在湖北蘄州府官居通判之職。當時宋金戰爭戰火重開,金兵屢屢南下,殺入湖北黃州蘄州一帶,蘄州形勢岌岌可危。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開始,金兵一步步逼近蘄州,大戰在即。
蘄州知州李誠之,時年69歲,當時正好任滿,已經打點好行裝準備帶著家人回老家養老。但朝廷委任的新任知州卻遲遲不來,眼看即將開戰,本可一走了之的李誠之,卻滿懷拳拳愛國之心,最終決定留下來,組織蘄州軍民抗擊金兵入侵。
李誠之視死如歸的愛國之心,深深感染了蘄州軍民。通判秦鉅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與李誠之日夜操勞,一方面向朝廷和臨近州縣告急求援,一方面籌集糧草軍餉,組織鄉勇民團上城守備,募集工匠趕製弓箭軍器,準備和金兵決一死戰,誓死保衛大宋疆土。
當年二月下旬,金兵開始攻打蘄州。城中軍民在知州李誠之、通判秦鉅的帶領組織下,日夜堅守城頭,與金兵展開鏖戰。他們克服缺兵少將、糧秣不繼、援兵遲遲不到的種種困難,硬是把金兵擋在蘄州城下寸步難進。
然而,關鍵時刻,城中守軍軍官徐揮、常用等人喪失鬥志,率部譁變,在三月十六日打開城門,四處逃竄,使得蘄州城防出現大漏洞。金兵乘機一擁而上殺入城中,蘄州至此陷落。
城破之時,通判秦鉅滿腔悲憤,決心與城池共存亡。他先跑回衙署,命令親隨縱火燒毀府庫中的糧草輜重,堅決不留給金兵。眼看金兵將至,秦鉅獨自步入濃煙烈火的府庫中,他的親兵急忙伸手拉住他,他卻斷喝一聲「我為國死,汝等可自求生!」然後從容赴死。他的兩個兒子秦浚、秦瀈,也與金兵戰鬥到最後一刻,被金兵殺害。
秦檜老賊死後66年,他的三個子孫後代,就這樣為保衛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可見,龍生龍鳳生鳳的俗語也不一定準確,秦鉅父子作為奸臣後代能做到為國赴死,實在難能可貴。
參考資料:《宋史》《入蜀記》《辛巳泣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