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賊秦檜死了66年後,他的三個子孫為了保衛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

2020-12-15 歷史小火鍋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惡貫滿盈的奸相秦檜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病重不起,生命垂危。十月二十一日,宋高宗趙構親自登門探望秦檜,這個老賊直到最後一刻,還在為自己子孫後代的功名富貴盤算,策劃了一出醜劇。

當著宋高宗的面,秦檜「無一語,惟流涕而已」,偽裝出一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樣。然後,在他的授意下,他的兒子秦熺向宋高宗哭拜於地,提出一個請求:「請代居相位」,請求讓他接替父親秦檜的宰相之位。

秦檜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沒想到自己臨死導演的這齣戲捅了大簍子。宋高宗放手重用秦檜數十年,眼看他專權擅政,已經漸生厭棄之心。但秦家父子卻依舊得隴望蜀不知好歹,甚至想把大宋宰相之位搞成他家的世襲職位,公然幹預皇帝的用人權,惹得宋高宗滿心不悅,他毫不客氣地對秦熺說:「此事卿不當與」,這不是你應當參與之事。

以秦檜之死為轉折點,標誌著一度權傾朝野的秦檜家族從此江河日下,逐漸淡出權力中樞。秦檜之子秦熺被賜予太子少師的空頭銜,就此結束仕途,秦檜兩個孫子秦壎、秦堪被授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的閒職。烜赫一時的秦家就此全面衰落。

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年),大詩人陸遊遊歷天下,在建康府見到了閒居在家的秦壎。秦壎住在祖父當年購置的豪宅中,「畫堂棟宇閎麗,前臨大池,池外即御書閣」。但此時的秦家已經只剩下個空殼子,秦府的幕僚劉偉偷偷告訴陸遊,「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屢典質,生產亦薄」,秦家已經衰落不堪,入不敷出,甚至要經常靠典當過日子。

秦壎死後,他兒子秦鉅,在湖北蘄州府官居通判之職。當時宋金戰爭戰火重開,金兵屢屢南下,殺入湖北黃州蘄州一帶,蘄州形勢岌岌可危。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開始,金兵一步步逼近蘄州,大戰在即。

蘄州知州李誠之,時年69歲,當時正好任滿,已經打點好行裝準備帶著家人回老家養老。但朝廷委任的新任知州卻遲遲不來,眼看即將開戰,本可一走了之的李誠之,卻滿懷拳拳愛國之心,最終決定留下來,組織蘄州軍民抗擊金兵入侵。

李誠之視死如歸的愛國之心,深深感染了蘄州軍民。通判秦鉅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與李誠之日夜操勞,一方面向朝廷和臨近州縣告急求援,一方面籌集糧草軍餉,組織鄉勇民團上城守備,募集工匠趕製弓箭軍器,準備和金兵決一死戰,誓死保衛大宋疆土。

當年二月下旬,金兵開始攻打蘄州。城中軍民在知州李誠之、通判秦鉅的帶領組織下,日夜堅守城頭,與金兵展開鏖戰。他們克服缺兵少將、糧秣不繼、援兵遲遲不到的種種困難,硬是把金兵擋在蘄州城下寸步難進。

然而,關鍵時刻,城中守軍軍官徐揮、常用等人喪失鬥志,率部譁變,在三月十六日打開城門,四處逃竄,使得蘄州城防出現大漏洞。金兵乘機一擁而上殺入城中,蘄州至此陷落。

城破之時,通判秦鉅滿腔悲憤,決心與城池共存亡。他先跑回衙署,命令親隨縱火燒毀府庫中的糧草輜重,堅決不留給金兵。眼看金兵將至,秦鉅獨自步入濃煙烈火的府庫中,他的親兵急忙伸手拉住他,他卻斷喝一聲「我為國死,汝等可自求生!」然後從容赴死。他的兩個兒子秦浚、秦瀈,也與金兵戰鬥到最後一刻,被金兵殺害。

秦檜老賊死後66年,他的三個子孫後代,就這樣為保衛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可見,龍生龍鳳生鳳的俗語也不一定準確,秦鉅父子作為奸臣後代能做到為國赴死,實在難能可貴。

參考資料:《宋史》《入蜀記》《辛巳泣蘄錄》

相關焦點

  • 穿越變成宋朝秦檜,他留給那個世界最後一句話:扯淡,再也不來了
    很多人都說宋朝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而且皇帝不殺士大夫,想說啥就說啥,沒準兒還能靠胡說八道成名成家——唐宋散文八大家,居然有六個是宋朝的。為了讓讀者諸君比較直觀地感受一下宋朝有多好,咱們今天就用虛擬的人物、真實的史料,來演示一下穿越到宋朝會又怎樣的驚喜。
  • 宋朝「以敕代律」制度:嶽飛冤案的罪魁禍首,秦檜只是奉旨行事
    慨當初,倚飛何重,來後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惜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徽飲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古休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最後一句:「笑區區一檜亦何能?」很有意思,對區區一個秦檜能夠陷害嶽飛提出了質疑。
  • 嶽飛遇難後,他和秦檜的後代,分別有什麼結局?
    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淳樸善良,經常幫助身邊人,所以嶽飛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品德薰陶,但不幸的是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年,他剛滿二十歲,弱冠之年,為了家中生計他決定投軍,從小習武的他很快就在軍中立了功得到了晉升。
  • 納卡亞美尼亞老兵拒絕撤離,堅守家園,哪怕打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而且這些人大部分是老人,並且表示:堅守家鄉,哪怕打到流盡最後一滴血。對於亞美尼亞來說,在這次衝突中損失慘重,不光是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且還損失了不少軍隊和平民,最後還要讓出一部分領土給亞塞拜然。當然,亞塞拜然得到了這些領土,並且在衝突中一直佔據上風,所以對於亞塞拜然來說,雖然也有很大的損失,但是畢竟得到了一部分亞美尼亞的領土。
  • 秦檜延續了宋朝百十年江山?宋體字也是他發明的?除非他會穿越
    與金國制定的和議不能毫無底線有損國格,這一思想與當年寇準對遼議和的意見是相符的。在趙鼎看來,「和」只是南宋穩定政權、積蓄實力的手段,待政權穩固、戰爭準備充足後,北伐依舊是必行之事,這才是所謂「主和」正道。但南宋不乏以「主和」外衣偽裝的投降派。檜以飛屢言和議失計,且嘗奏請定國本,俱與檜大異,必欲殺之。鑄、三畏初鞫,久不伏;禼入臺,獄遂上。
  • 南明最後一戰:李自成侄孫全家殉難,為大明流盡最後一滴血
    1662年6月1日,南明永曆帝被處以絞刑,20多天後,李定國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和總部相繼返回清朝。但是部分義軍高舉南明的旗幟,堅持抗戰。直到1664年,清朝才動員10萬大軍徹底消滅了這一力量。在南明的這場最後決戰中,李自成的孫子拒絕投降,全家殉難,為大明流下最後一滴血,到底是怎麼回事?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清軍入關改變了當時天下的形勢。李自成死後,大順郡軍龍沒有首領,又陷入了流動作戰狀態。大順郡與否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接受了明朝的呼籲,李通和高日公將軍隊改編成了「忠英」。起初,忠英為南明設立了很多專業,但仍然受到南明小朝廷的懷疑。
  • 「流幹最後一滴血」也要打!納卡老兵拒絕撤退,堅定態度令人心酸
    但仍然有部分民眾不願意離開,哪怕「流幹最後一滴血」,也要戰鬥到底。一個決定戰鬥到死的勇士:我要打下去歐洲《世界》新聞網記者對戰後的納卡居民進行了採訪,其中有一名居住在卡爾巴佳爾區查勒克塔爾(Charektar)村的阿索特·塞夫揚。從外表上看,他和一般的亞美尼亞人沒什麼兩樣;說出的話卻令他十分獨特。他說自己準備戰鬥到死。
  • 享盡榮華富貴的秦檜,為何在受封為異姓王的當夜氣得病發身亡?
    他撐著滿是傷痕的手臂,在問斬的供狀上寫下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他就是那個曾寫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抗金名將,他就是影響中華兒女近千年民族氣節的名將嶽飛。這一天,他慘死在了奸相秦檜的"莫須有"的陽謀中。秦檜,是個極其複雜的人。動亂的靖康年間,使他練就了一身的求生本領。
  • 如果朱元璋早出生5年,他有可能會見到宋朝最後一位去世的皇帝
    宋寧宗子嗣艱難,8個兒子全部夭折,不得不過繼弟弟的兒子趙昀為嗣子,趙昀也就是後來的宋理宗。在史彌遠去世後,宋理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稱「端平更化」,南宋內政得到一些改觀。公元1232年,蒙古全面攻打金國,此時,蒙古希望和宋朝聯合滅金,而金國以「唇亡齒寒」為由向南宋求援。
  • 秦檜的後代為國捐軀,反觀嶽飛的後代賣國求榮,是基因突變了?
    而這個嶽飛的後人嶽鍾琪心地那是十分的陰險,比起自己的祖父來,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時主張反清復明的思想家曾敬曾經將派人去說服嶽鍾琪,勸他顧及民族大義,一起反抗清朝。嶽鍾琪聽完說的話,沒有表示拒絕,而是同意了,曾靜知道後特別的高興,於是就準備一系列的反清活動。
  • 秦檜獨攬朝政時,不低頭的屈指可數,此狀元郎有膽有識發出挑戰
    秦檜將趙逵一放就是三年,此後再也不提及此事。還是高宗惦記這位外放的狀元,兩次催促,秦檜這才不得已將趙逵召回,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趙逵進京後,只單身一人,未帶親眷,也不像其他官員那樣,先到秦檜的相府拜謝,他根本不進秦家的門,這讓秦檜更為不滿。趙逵確實有才,很快就得到了高宗的信任,秦檜只能順著高宗的心思想轉過念頭拉攏趙逵。
  • 嶽飛被殺後,他冒死救下嶽飛兒子,嶽家為感恩,約定兩家永不通婚
    從1127年開始,這個朝代就一直在退讓與屈辱當中生活,而1142年嶽飛的冤死又給這個屈辱的朝代增添了黑暗色彩,因為他大約是南宋唯一的一束亮光,卻被趙構、秦檜親手扼殺了。 面對趙構抱頭鼠竄、宋朝屢戰屢敗,嶽飛卻以一人之力挽救了戰局。可惜的是,趙構和秦檜似乎刻意打壓他,最終他被冤死。嶽飛被冤殺後,他冒死救下其兒子,嶽家為感恩,提出兩家永不通婚。 先簡單介紹下嶽飛冤死的原因,現在一般人都認為是嶽飛不知進退,觸怒皇權導致自己被殺。事實是這樣的嗎?
  • 深扒史上第一奸臣:37歲那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靖康之變後綿延的戰火中,當時楚州軍民不願投降,在城破後仍然與金兵進行巷戰,甚至連婦女都在城破後參與到戰鬥中,有的甚至拖住金兵投水而死,滿城軍民與金兵戰鬥到了最後一兵一卒。在金兵一路南下的逃亡生涯中,建炎三年(1129年),逃亡到臨安(杭州)的宋高宗甚至一度遭遇苗劉兵變,當時,禁軍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一度廢掉了宋高宗,改立趙構三歲的皇子趙旉為帝,幸虧韓世忠等大將領兵回救,趙構才轉危為安,但在此次事變中,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受到驚嚇而死,趙構本人則被嚇得失去了生育能力,這也為後來宋孝宗的上位、宋朝皇位回歸趙匡胤一系埋下了伏筆。
  • 秦檜跪嶽母像該不該拆?秦檜後人:這都上千年了,什麼罪贖不完?
    2005年,嶽飛後人為嶽飛母親修墓,順手在墓前修了秦檜等5個奸臣的跪像。秦檜的第32世孫秦良老師很不滿:「跪嶽飛也就罷了,怎麼連他母親也要跪?這都近千年了,什麼罪也該贖完了!」近年來,為秦檜「翻案」的呼聲很不少,甚至有人搬出宋高宗來為秦檜「洗地」。那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 趙構應該與秦檜同跪在嶽飛墳前,最終逃不掉歷史的審判
    一說起宋高宗趙構,人們自然就會想起民族英雄嶽飛和千古漢奸秦檜。嶽飛精忠報國,「檢閱五千年之歷史,能有堅韌不拔之氣者,唯宋之時嶽飛雲耳 」。秦檜遺臭萬年,「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至今跪在那裡被人唾罵。嶽飛和秦檜一直都在歷史的聚光燈下,人們往往忽略了在嶽飛和秦檜的後面站著一個趙構。
  • 史泰龍英雄遲暮,硬漢蘭博的最後一滴血
    史泰龍英雄遲暮,硬漢蘭博的最後一滴血 文丨Cydeny 作者簡介:旅美獨立影評人,逐影特約作者 可惜的是,應該死在第一部的約翰·蘭博,變成暴力和憤怒的化身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層次可供探索了——《第一滴血5》也並沒有改變這一點。
  • 宋高宗想殺嶽飛,但不好親自動手,於是假手秦檜
    嶽飛之死,歷代以來,主流意見都認為是秦檜所害,所以,至今嶽飛墓前仍然跪著秦檜夫婦塑像,而且秦檜妻子的塑像還被遊人摸得油光滑亮,可能是後人為了發洩對奸賊的憤怒和憎恨其一,嶽飛是當時最大的軍頭,手握十餘萬重兵,秦檜只是個文官,他怎麼敢對嶽飛下手,倘若秦檜死於嶽飛之手,倒是讓人深信不疑,嶽飛要弄死秦檜,就像弄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其二,嶽飛死於秦檜之手,宋高宗為什麼不追責?
  • 細思恐極:不到30年,前朝的9個國君全死了
    受降完畢,趙匡胤還賜宴孟昶,一同吃喝,為他接風。然後,給孟昶賜宅第,授予他一系列榮譽勳銜,包括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等等。自南朝劉宋開啟暴虐前朝國君模式以來,一個亡國之君竟然受到這麼大的禮遇和優待,這簡直是五百年來第一回。然而,僅僅7天後,一切戛然而止。
  • 嶽飛之死再探:「莫須有」的「必殺飛,始可和」
    於是,宋朝將嶽飛下獄,最後處死。這段不到三十字的記載當然有很多問題,最明顯的,來源就有很大問題。首先,龍馬君只在《宋史》的嶽飛傳中找到了這六個字,《宋史》的秦檜傳也好,《金史》的完顏宗弼傳也好,均無相關記載,也就是說這是孤證,可信度不高。
  • 先正史評:秦檜是奸臣嗎,為何史學家趙翼、胡適要為他喊冤?
    以上,便是中學時代的先正,對於秦檜此人的全部認知。 直到看了《射鵰英雄傳》後,我的看法略有轉變。正如第一章裡,金庸借曲靈風之口所說的,迎回二聖后,秦檜還是做他的丞相,趙構如何自處?殺不殺嶽飛與秦檜何幹? 那個時候,先正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歷史還可以這麼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