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中國「探火」任務為何非「胖五」莫屬

2020-11-25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蓄勢待發。7月17日,被稱作「胖五」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這次任務將是「胖五」的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我國的「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航天科普專家錢航告訴記者,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量達到5噸左右。要把這樣一個重量的飛行器送入奔火軌道,目前我國只能由我國現役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擔綱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2016年成功首飛,其外形巨大,總長約57米,箭體直徑達到5米——此前我國現役火箭箭體直徑最大的只有3.35米,因此被親切成為「胖五」。「胖五」不僅是我國目前最高、體積最大的火箭,也是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錢航說,發射深空探測器,需要運載火箭提供足夠的發射能量,使探測器獲得足夠大的初始速度。在分離速度確定的條件下,重量越大的探測器,所需要的發射能量也越大。

他告訴記者,在長徵五號火箭出現之前,當時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大約可以將兩噸左右的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地火轉移軌道發射能力,超過了5噸。所以說「探火」任務,只有「胖五」能夠勝任。

據錢航介紹,人類探測火星的方式與探測月球的方式基本類似,包括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等五種。這其中,採用環繞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整體普查甚至是全球勘測;採用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區域性詳查;採用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方式可以對火星進行區域性精查。

不過,它們按前後順序來說技術難度是越來越大,所以一般都採用循序漸進的方針,先進行環繞探測,然後進行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採樣返回探測,最終進行載人登陸探測等。

錢航說,截至目前,人類在探月的歷程中,這些探測方式都採用過,但每次發射基本上只採用其中的一兩種探測方式。與月球探測相比,由於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比月球和地球的距離遙遠得多,探測火星的難度也比探測月球的難度大得多。因此,至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只採用過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方式,未來的目標是對火星進行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但難度、投資和風險都將很大。

「一次發射完成多種探測的好處是可以『少花錢,多辦事』,但技術複雜,風險很大,所以一般很少採用。」 錢航說,目前,只有美國成功實現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探測和著陸探測。歐洲曾兩次進行類似的火星探測活動,但都只完成了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均以失敗告終。

如今,我國即將實施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在錢航看來,「起點很高,同時也具有很大挑戰性」。

更多內容請看專題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胖五!中國速度!
    」任務非「胖五」莫屬 發射深空探測器,需要運載火箭提供足夠的發射能量,使探測器獲得足夠大的初始速度。因此,發射「天問一號」任務的大號探測器,只有「胖五」能夠勝任。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2006年國家正式批准立項研製,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可謂十年磨一「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外形巨大,總長約57米,箭體直徑達到5米,而此前我國現役火箭箭體直徑最大的只有3.35米,由於其顯著粗壯的外形,被網友親切稱為「胖五」。
  • 為什麼必須是「胖五」?
    這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也是首次應用性發射。為什麼本次任務非「胖五」不可呢?探火任務需要將這5噸重的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為此,搭載探測器的火箭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才能讓探測器脫離地球引力,且不奔向其他天體。而讓5噸重探測器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我國目前只有「胖五」能做到。 2016年11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我國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實現了9噸到25噸的跨越。
  • 歷史探火成功率約五成,中國天問一號如何「問天」?
    成功率約五成  縱觀世界航天史,人類似乎對火星「情有獨鍾」。世界各國的火星探測活動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總體部部長耿言介紹,人類的探火史可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 「火星貓」揭秘探火背後故事
    從「胖五」火箭在發射場做了哪些工作,到「天問一號」探測器要多久才能到達火星,這位特派探火記者「專業範兒」十足,聲情並茂的帶來了最前沿的一線報導。火星貓介紹說「天問一號」在明年2月底會正式環繞火星軌道飛行,大概兩個半月之後降落在火星表面上,著陸後再進行為期九十餘天的非定點巡視探測。相當於一次發射要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的「三步走」,著實是出了趟遠門。  節目中這隻討喜又讓人羨慕的「火星貓」從何而來?這離不開百度大腦提供的硬核技術支持。
  • 「胖五發射」:中國執行地外行星探測發射任務的裡程碑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簡稱「胖五長五」,網友稱之為「胖五」)在中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點火起飛,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轉移軌道,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火星之路充滿坎坷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界60年代,2020年之前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8次成功著陸。 根據發射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加速到每秒11.2千米以上的速度,完全擺脫地球引力,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從屈子問天到「胖五探火」,我們的徵途一直都是浩瀚宇宙!
    ——屈原《天問》01 天問「探火」央視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為什麼探火登月?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順利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之後經過六天飛行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目前嫦娥五號各探測器狀態良好,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電 題:「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採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太空。 駱雲飛 攝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張森宇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錢航)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出徵,將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著陸,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
  • 「胖五」已執行發射三類任務,媒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
  • 為何「胖五」要在凌晨送「嫦娥」?
    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選擇凌晨升空?對此,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錢航博士作了解讀分析。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探火探月都不耽誤,深空探索意義非凡,網友:航天事業勢不可擋
    觀察者網報導:「中國的航天」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截至本月17日凌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軌道飛行116天,飛行裡程已達3億多公裡,目前,天問一號探測能量平衡,姿態穩定,各系統運行正常。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項目進展得很順利,按照之前的計劃,「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三個月後將擇機實施降軌,屆時,我國的火星探測器著陸巡航飛彈將與繞地探測器分離,在火星表面軟著陸,隨後再執行下一步任務。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獲得新消息的同時,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取得了新進展。
  • 中國火星任務即將出徵!解析我國探火任務徵途第一步
    花幾分鐘懂點兒啥,遇事不慌咱明白這是太空懂點兒啥的第2篇原創屬於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於7月份正式開始,個人判斷當然是勝利登陸火星啊!無數個第一次又將被開啟,屆時除了心中不斷湧出的自豪感和增強的民族自信外,各位老鐵是不是覺著自己投資的某某基、何何股這回穩了,就等著下個月「得兒意的笑了」。
  • 胖五的成功到底標誌著什麼?為何成為全網沸點
    隨後,也成了微博熱搜自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中國航天人用28年的埋頭苦幹、艱苦奮鬥將中國千年飛天夢想化為現實。先讓我們用一分鐘的時間來回顧下歷史,看中國天航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創造奇蹟的!同是「胖五」!長五B與長五有何區別?
  •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今天12時XX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也就是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約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胖五」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嫦五成功發射!Get這次任務的重點……
    為何要用長徵五號發射? 中國自2004年正式實施探月工程以來,不斷探索,歷經十六載,成功完成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任務以及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實現了「五戰五捷」的輝煌戰績。
  • 7月底好戲連臺:探火演義第三幕,第二顆救援衛星啟程,三度一箭五飛...
    繼7月20日阿聯希望號、7月23日中國天問一號之後,火星發射季即將迎來最後一幕:7月30日美國毅力號。此外,俄美歐三個重要任務也將鎖定本月底兩三天內扎堆發射。 探火三國演義拉開第三幕
  • 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便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天津大火箭基地)「誕生」的。
  • 《非你莫屬》那些高高在上的老闆們咋樣了?
    陳昊能夠出名,離不開《非你莫屬》這檔節目,《非你莫屬》作為一檔播放最多期的求職類節目,被公眾廣泛熟知,求職節目本身很勵志。但《非你莫屬》卻被數萬名網友公開抵制過。  2012年5月30日,李開復在微博上發起「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的活動,在這個投票的表述裡寫道,「《非你莫屬》節目boss高高在上,不懂法語裝懂,貶低碩士為技校畢業生;主持人強勢刻薄、缺乏基本尊重,罵求職者狂妄無知,言行不一,見暈不關懷稱演戲。節目頻頻鄙視求職者,傳遞負面職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