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監局黑框警告!這種兒童藥副作用大、限制使用!孩子還能用嗎?

2020-12-24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最近很多家長留言,詢問關於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黑框警告」的孟魯司特鈉到底還能不能吃:

講真,就連小編剛開始看到這個警告的時候,也是方的不行,畢竟,這種藥在生活中還真的太常見了!

孟魯司特鈉抗過敏的一種藥物,對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都有較好療效。

小編自家就有這個藥:

然而,前不久美國 FDA 對孟魯司特鈉發布的黑框警告,強調孟魯司特鈉可帶來嚴重神經/精神事件風險,其中甚至包括抑鬱、自殘、自殺傾向

事態真的這麼嚴重嗎?

這種藥還能給孩子吃嗎?

正在用藥的孩子,需不需要立即停藥呢?

除了孟魯司特鈉,還能選擇哪些藥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育學園逄毅藥師的講解吧!

逄 毅

北京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藥房主任

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的逄毅,曾就職於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和北京和睦家醫院,後被育學園兒科診所聘為藥房主任,被就診的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逄藥師」。十餘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使她熟悉各類藥物的藥效、藥理及不良反應等。2012-2014年,逄毅曾參加北京藥學會主辦的「紫禁城國際藥師論壇」,擔任國外講者的同聲傳譯工作,並作為主題講者進行報告演講。

2020年3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給孟魯司特鈉(順爾寧)加個黑框警告(Boxed Warning),用以提醒廣大醫務人員和患者這個藥有神經精神系統的相關副作用風險,比如自殺的念頭或行為等;並建議限制其在過敏性鼻炎中的使用。

經過多家媒體的宣傳和傳播,一時之間很多家長十分緊張,因為孩子用過該藥或此時正在使用該藥的,都對其副作用表示了極大的擔憂,主要問題集中在:

還能不能用這個藥?

孩子是不是出現了精神問題?

會不會有永久傷害?

今天我們來一起談談這個問題。

01

「黑框警告」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美國食藥監局(FDA)對藥品的不良反應還是非常關注的,那麼有些藥物可能早在藥物研發期間即認識到一些潛在風險,藥品上市後從患者、醫生及藥廠處持續獲得不良事件報告,並基於這些安全性信息追加黑框警告。

黑框警告在上市後即宣告生效,FDA在黑框警告是美國聯邦法律的強制要求。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黑框警告並不意味著藥物「毒性很大」或弊大於利。

儘管這些不良反應在權衡利弊時需加以考慮,但如果能合理用藥,這些不良反應有望得以預防,風險顯著降低

那麼,這次孟魯司特鈉的黑框警告內容是什麼意思呢?

1要求醫生在開藥時充分考慮孟魯司特的風險和益處;

2要求醫生在使用藥物前需要詢問患兒有無精神病史,並作相關的評估工作;

3告知家長在用藥觀察中要密切觀察,如果孩子出現神經精神症狀。停用孟魯司特鈉,並諮詢醫生。

4嚴格掌握使用指徵。

事實上,2019年FDA還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Neuropsychiatric Events with Use of Montelukast in Pediatric Patients》(孟魯司特用於兒科患者的神經/精神系統不良反應),結論是孟魯司特鈉和神經精神副作用沒有明確關聯。

但美國FDA還是決定通過使用黑框警告來加強提醒,告訴大家它不應該成為首選藥物,尤其是在輕症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中。(輕症過敏性鼻炎首選藥物是什麼:抗組胺藥物,口服或鼻用)

02

孟魯司特鈉還能繼續使用嗎

根據前述的內容,如果藥物使用效果很好,不良反應輕微,那麼不需要停藥,可以繼續使用。

孩子在吃藥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應該注意呢?

根據FDA的提醒,主要是針對神經精神方面的異常表現,應給予關注,可能會出現但不限於以下不良事件:

那麼,是不是只要出現了上述反應,家長就應該馬上給孩子停藥?服用過此藥物會不會有永久傷害?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請勿自主停藥。

可將孩子的表現反應給主治醫生,經過溝通和評估後,再決定如何停藥,或何時停藥。

目前FDA反映的問題顯示,大部分不良反應可在停藥後逐漸消失,有極少數患者停藥後仍有延遲,需要醫生進行幹預和處理。

其次,關於該藥是否會有遠期副作用的影響,從目前數據看是沒有,或者尚沒有觀察到,因此我們也不能給予最肯定的回覆。

03

還能用什麼藥

過敏性鼻炎

在輕度間歇性過敏性鼻炎中,單用抗組胺藥(口服或鼻用)即可有效緩解症狀;

但在中重度持續性過敏性鼻炎中,通常會加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大多是鼻噴劑),但如果激素效果不好,醫生也會選擇加用口服抗組胺藥和(或)抗白三烯藥物(即孟魯司特鈉等)。

哮喘

事實上,在哮喘的治療過程中,孟魯司特鈉並不是首選藥物,只有當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藥物效果不佳時,才可能選擇使用。

上圖是《2019GINA全球哮喘管理和預防指南》中成人及 12 歲以上青少年哮喘患者的防治策略,橘色下劃線所指藥物即孟魯司特鈉等。

另外,12歲以下兒童的哮喘治療主要參考的是《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版),裡面關於治療藥物的選擇與上述內容相近,孟魯司特鈉也並非是一線首選藥物。

因此家長不用擔心沒有藥物使用,遵醫囑合理使用藥物就好。

如果對使用的藥物有任何疑慮,都可以主動和醫生商討,諮詢藥師等,畢竟大家都希望的是獲得最佳治療效果,讓孩子的生活更健康。

跟家長說點兒心裡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應該很多人也能再次意識到:醫學事實上是門發展中的科學,有很多疾病的治療和認知都是隨著時間增長而有可能有改變的,誰也無法預測接下來的變化。

就像肺炎病毒很快就有變異和症狀改變;就像天花和霍亂隨著治療的完善,預防手段的充足,就會逐漸消失在生活中,不再是威脅生命的死神……

因此在這裡,建議家長看到和遇到各種消息,不用自己恐慌和緊張,治療的事情交給醫生就好。

最後,也希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能很快過去,我們可以再次暢快地奔跑在陽光下。

參考文獻: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requires-boxed-warning-about-serious-mental-health-side-effects-asthma-and-allergy-drug

https://www.drugenquirer.com/news/black-box-warning.html

Pediatric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Neuropsychiatric Events withUse of Montelukast in Pediatric Patient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S,2019,9,27

相關焦點

  • 這款常見藥品或有精神健康副作用,FDA發出「黑框警告」
    近期,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一則藥品安全信息警告。對用於哮喘和過敏的處方藥孟魯司特(Singulair)可能出現的嚴重精神健康副作用發出黑框警告。
  • 兒科常用抗過敏藥有嚴重神經和自殺風險!除了它這些藥兒童都需慎用
    3 月 4 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孟魯司特鈉發布黑框警告,強調醫護人員應意識到孟魯司特鈉可能帶來嚴重神經/精神事件風險,包括抑鬱、自殘、自殺傾向。
  • 痛風「特效藥」存致命風險,已被美、日、加多國發布黑框警示
    沒有最好的藥物,只有最適合的藥物,況且它也被多個國家警告過,有自己的不足。 患者:被多國警告?是怎麼回事,副作用很大嗎? 一、暢銷「神藥」非布司他被多國警告 2004年日本帝人公司研發了非布司他,2008年10月在歐洲EMEA被批准上市,商品名為「Adenuric」;2009年被美國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FDA)批准用於治療痛風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而2013年6月,中國食藥監局批准非布司他在中國上市。
  • 家長注意了,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千萬別給孩子用!
    2.阿司匹林、貝諾酯流感、水痘可能會發生瑞氏症候群,12歲以下兒童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燒藥會增大這種風險。3.尼美舒利肝毒性比較大,12歲以下禁用。退燒藥比較安全的選擇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感冒藥和止咳藥對兒童感冒的效果不確定,但副作用不少,嚴重的可導致呼吸抑制,所以美國FDA建議4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OTC感冒藥和止咳藥,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建議6歲以下孩子不要使用這類OTC藥物。也不建議以治感冒為目的給孩子使用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過敏可以據情況使用)。
  • 這6種常用藥,被許多人當「神藥」,卻不知它們背後的副作用
    陳月指出,2012年,中國醫師協會曾發布《普通感冒規範診治的專家共識》,文中明確指出,「目前尚無專門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普通感冒無須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過度使用抗病毒藥物有明顯增加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 「兒童應慎用利巴韋林,這種抗病毒性藥物對正常細胞也有損害,風險大。」
  • 孩子發燒,這些藥您用對了嗎?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用退燒藥呢?因為發熱會使孩子很不舒服。應用退燒藥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緩解寶寶因發熱出現的不適感。依據《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詢證指南》,腋溫≥38.2℃(口溫38.5℃,肛溫39.0℃),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可以使用退燒藥。
  • 2020盤點:這些藥別輕易給孩子用,速看
    對此,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建議感冒複方製劑不要用於 2 歲以下兒童[2],而國際權威醫學資訊查詢系統「臨床顧問(UpToDate)」 建議 6 歲以下的孩子都應該避免使用,6~12 歲的孩子也不要用。
  • 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兒科藥千萬別用!孩子病了應該用什麼?
    本文作者:裴洪崗,怡禾診所創始人,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不合理用藥每個國家都有,但在相信醫生的前提下,如果能識別一些明確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不給孩子用,不僅能省錢,還能避免孩子收到不必要的傷害。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不敢用,退燒藥急著用?專家發退燒藥警告!
    不少家長在孩子「感冒發燒」後,對服用抗流感病毒特效藥可威磷酸奧司他韋猶豫不決,因為不確定孩子到底是不是流感,擔心用錯藥,但對於退燒藥用起來卻是毫不猶豫。殊不知,退燒藥的副作用可能比想像的更大。近日,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通過新聞媒體發出警告:近期流感病例增加,但臨床證據顯示,用非類固醇消炎藥退燒可增加兒童的流感併發症風險,例如腦炎。
  • 痛風藥「非布司他」雖好,也存在幾個風險,美國FDA已發出警告
    非布司他是一款怎樣的藥物,為什麼會有黑框警告?非布司他是目前用於治療痛風的一種效果較為明顯的藥物,它是一款和以往其他藥物不同的非嘌呤類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該藥由日本製藥企業帝人製藥研發,並在2008年在日本獲批上市。非布司他片在2018年被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口,正式進軍國內市場。
  • 給孩子退燒、治感冒、止咳化痰,這些藥別再用了
    流感、水痘可能誘發瑞氏症候群,12歲以下兒童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燒藥會增大這種風險。 3 尼美舒利。 肝毒性較大,12歲以下禁用。
  • 降尿酸藥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等,哪種藥最好?
    這3類藥物,應該用哪一種降尿酸呢? 先說分解尿酸的藥物(第3類)。此類降尿酸藥因為價格高,且需要靜脈給藥不方便,主要用於對傳統藥物發生抵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作為首選藥。 那麼前兩類降尿酸藥,該用哪一種?
  • 大人吃「小孩藥」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前段時間,表妹發了條朋友圈,曬出一大堆孩子的用品,有兒童防曬霜、兒童專用牙膏和沐浴露、嬰兒奶粉等,總之吃的喝的用的都安排上了,並配文「最近囤了一堆好貨」。 說實話,我可嚇得不輕。
  • 《柳葉刀》最新研究,能洗脫非布司他的「黑框警告」嗎?
    這或許提示我們「應重新考慮並修改,避免在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痛風患者中使用非布司他的監管建議」。01CARES研究重「錘」之下非布司他遭FDA黑框警告2009年,非布司他在美國獲批上市,是繼全球第一代抗痛風藥別嘌醇上市40年後,首個批准用於痛風及高尿酸治療的藥物。
  • 775萬瓶這種藥被緊急召回!6歲孩子當飲料喝嗜睡不醒!這些海淘藥你...
    孩子媽媽懊悔不已:「都說這個藥對治療小孩咳嗽效果好,還是特地從國外代購回來的,哪裡知道會發生這種事情!」好在醫院洗胃等搶救得力,現已脫險。 美國 FDA 發布過關於紫草成分口服可能損害肝臟的警告,要求紫草膏等產品外用時不能用於皮膚破損的傷口。 對於嬰幼兒、孕婦和肝臟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海淘的紫草膏。另外,它的適用年齡是2 歲以上的兒童。國內的薄荷膏是其同類產品,沒必要海淘。
  • 藥監局公告:安乃近注射液、滴鼻液判「死刑」,片劑18歲以下禁用
    此次公告同時,國家藥監局又發布了一份註銷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藥品註冊證書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進行了上市後評價,評價認為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存在嚴重不良反應,在我國使用風險大於獲益,決定自即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兒安乃近灌腸液、安乃近滴劑、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兒解熱栓在我國的生產
  • 即日起停止生產、銷售、使用!你家有這種藥嗎?
    即日起停止生產、銷售、使用!你家有這種藥嗎?也有人一頭霧水酚酞片是幹什麼用的?會有什麼副作用?為什麼被叫停?可如果長期服用酚酞片,腸道會對這種刺激產生疲勞感,對刺激反應遲緩,慢慢就會導致「越吃越便秘」從原來的一片兩片到多半瓶,基本上不吃就不上廁所,吃了也不一定上。如此長期服用果導片,所帶來的副作用之一是結腸黑變病,這是癌前病變,嚴重者會導致腸癌。
  • "萬通筋骨片"說明書違規,吃這些藥前,先看看副作用!
    根據國家藥監局要求:  【禁忌】項應增加:  1.對本品及其成份過敏者禁用。  2.嬰幼兒禁用。  【注意事項】項應增加:  1.本品含制川烏、制草烏、制馬錢子,當使用本品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停藥並及時就醫。
  • 緊急召回775萬瓶,這款幾乎家家都有的「咳嗽藥」出事了
    然而,你真的以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嗎」?這不,前幾天在家長圈中很有名的「麵包超人兒童感冒糖漿」被大規模召回,因出廠前漏失質檢工序。 來源:人民網在這裡也給各位提個醒,家裡囤有這種藥的趕緊扔掉,同時也請轉給身邊的寶爸媽朋友,別坑了寶寶!
  • 這種他汀你用對了嗎?盤點心血管常見用藥誤區!
    在疾病的治療當中,藥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些你天天在用的藥,你真的了解它嗎?帶你盤點心內科「藥物警戒」,發現藥物使用的風險。在 2011 年 6 月,FDA 曾建議將辛伐他汀的劑量限制從 20 mg 降至 10 mg。 FDA 提到:辛伐他汀與胺碘酮合用時有罕見的橫紋肌溶解風險,並可引起腎衰竭或死亡。這種風險的發生機率與劑量相關,當辛伐他汀劑量超過 20 mg 時這種風險將增加。故當辛伐他汀與胺碘酮合用時,辛伐他汀最大劑量應控制在 2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