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份有效問卷
1043份展望與建議
對於深圳的第一個自然博物館
公眾有著哪些期待?
以「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大型綜合性自然博物館為建設目標,深圳自然博物館選址於坪山區燕子嶺片區,初步核定用地面積4.2萬平方米,服務輻射範圍達珠三角地區乃至華南地區。
△ 深圳自然博物館選址
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項目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館現處於設計方案國際招標啟動階段。
為更好地服務於此次項目建設,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深圳博物館主辦等單位發起線上公眾諮詢,廣泛徵集公眾對項目建設的期待和意見。
自2月18日至25日,調查共回收問卷1512份,其中有效問卷1511份,1043人填寫了開放題,對深圳自然博物館的建設提出了更多建議和期待。
這些信息已整理反饋回博物館國際招標進程中,許多建議和期望都會寫進建築設計、展陳設計的任務書中,在未來建設過程中得到具體落實。
所以,在了解這些建議的過程中,或許您能夠提前領略到深圳自然博物館未來的樣子。
1
最受期待的展覽內容
啟發性、故事性、探索性內容更吸引參觀者;
公眾期待看到深圳乃至大灣區本土特色;
新冠疫情背景下,自然博物館能做些什麼?
多樣的、滿足不同需求的臨時展覽備受期待。
"生命進化」「宇宙萬象」「植物王國」是受訪者最期待的常設主題內容。
在留言中,許多人都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關注,如全球變暖、物種滅絕,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等。
您最希望深圳自然博物館常設哪些主題內容?
您認為深圳本土自然資源最值得展示的特色內容是哪些?
除了常設主題、地區特色,關注當下,公眾還希望博物館是「常看常新」的。博物館在主題展陳空間外,特意預留了臨時展廳,作為豐富展覽內容的重要功能設置,可以滿足不同參觀者的喜好。
2
理想的參觀體驗
知識傳播的同時兼顧休閒娛樂、觀光旅遊;
不同參觀時長和需求都應各得其所;
不同參觀群體及目的都可投其所好;
互動、參與、娛樂、科技,樣樣都不能少。
區別於傳統博物館,人們參觀自然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已經不單純為獲得知識信息,還包含了許多複合目的,如休閒娛樂和觀光旅行。
您覺得參觀自然(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最主要目的是什麼?
81.8%的受訪者願意花半天甚至更久的時間參觀。長時間的參觀,對休息空間的設置提出了要求。不同的參觀時長和計劃,也需要有不同的參觀流線組織。
您參觀自然博物館會願意花多長時間?(期望多久能得到一定的體驗或收穫)
由於參觀目的多樣,人們對自然博物的功能設置需求也更加豐富。在「豐富知識」的方式上,許多人希望博物館可以舉辦講座/沙龍,展示科研實驗;想帶孩子參觀的家長們希望博物館能關注兒童/青少年教育;想來博物館休閒娛樂的參觀者,則對戶外拓展抱有興趣……
除參觀展覽之外,您特別希望在深圳自然博物館還能做什麼?
3
哪些公共服務必不可少
公共運輸和停車問題需妥善解決;
關心特殊人群,無障礙設施應當完善;
人性化的公共設施要一應俱全。
82.3%的受訪者會選擇雙休日等日常假期前往博物館參觀,有超過半數受訪者可能會選擇自駕。面對節假日的集中訪問,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妥善解決公共運輸接駁,停車等問題。
除交通、停車等問題外,在受訪者留言中,許多人也希望博物館能夠提供周到的公共服務,如親子服務設施、餐飲服務、休息區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