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浙江分站整合)今天下午一點多,餓了麼 CEO 張旭豪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個連結——「買靠譜食材上有菜平臺」,同時評論說 「餓了麼將連接更多平臺和供應商,將優質食材提供給商戶」。雖然公司官方還未透露任何風聲,但據 36 氪了解到,這裡提到的 「有菜平臺」 是餓了麼新上線的食材 B2B 採購平臺。
根據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每年農產品總交易額高達 3 萬億元,而其中交易流通總量的 80% 都經由農批市場完成。從去年開始,面對冗長的農產品流通鏈條和傳統方式的低效,有一批網際網路人就開始著手想要來改造這個隱藏於背後的傳統行業。36 氪此前報導過的就有美菜、鏈農、飯店聯盟、天平派等數家,其中可分為以 「美菜」 為代表的自營模式和以 「天平派」 為代表的平臺模式,二者的區別類似京東和淘寶。
此次餓了麼推出的 「有菜」 採取的是類淘寶的平臺模式,即不做自營的採購、分揀和配送,而是為這個市場裡的賣方和買方提供交易平臺,餐廳(即買方)可以每天在平臺上選擇附近的賣家,基於次日店內用料需求下單,體驗類似淘寶購物。另外一端,「有菜」 則會去連接原本一級、二級、三級批發市場裡的這些批發商們,讓他們通過平臺來觸達餐廳用戶,提供生鮮原材料批發服務。
據餓了麼最新一次公開透露的數據,其已覆蓋 260 多個城市,日訂單峰值超過 200 萬單,覆蓋高校 3000 多所,員工近 6000 人,其中自營物流團隊 2000 人。餓了麼副總裁羅宇龍曾在之前的媒體溝通會中提到,餓了麼 E 輪之後的一大戰略重心就是提供更好的用戶、合作商體驗。如此來看,此次上線 「有菜」,應該正如張旭豪所提到的那樣,是為了將優質食材提供給商戶,帶來更高效的體驗,同時也意味著餓了麼的觸角已開始向上遊產業鏈延伸。
詳細分解說百度、美團、餓了麼購物車設計
像淘寶、天貓、京東等購物平臺一般在一級界面就有購物車入口,而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外賣在一級界面都沒有購物車入口。
這是因為兩類產品的購物車的使用場景還是有所區別的:
其一、淘寶、天貓、京東等購物平臺支持跨店購物的,用戶在不同的商家選擇的商品會在同一個購物車內。
其二、淘寶等購物平臺上的購物車,也承擔了收藏的部分功能_很多用戶看到喜歡的產品第一反應是加入購物車,比較之後再購買或者乾脆就收藏到放到購物車內。所以你可以看到京東、天貓購物車點擊右上角編輯選中購物車內的商品,底部有移入收藏夾的功能。
而外賣產品,因為是快消頻率,另外因為外賣配送的問題,同一家的算一組訂單比較合理,沒有必要也不方便跨店管理購物車。所以現在外賣app一級界面都沒有購物車入口,點擊進入相應商家界面底部出現購物車入口。
分析一下外賣類的產品購物車有哪些需求:
1、物品管理,商品名稱、數量、價格,可以增減數量或者清空購物車;總價,起送價提示等;
2、湊單,很多飯店都有起送價格,個人點外賣需要湊夠起送價;另外現在優惠一般有滿減,譬如滿20減10元,一個菜18元,這個時候湊夠20比較實惠。
3、拼單,拼單一般無外乎兩種情況:自己懶得點,和別人一起點;起送價限制和滿減優惠,拼單更划算。個人認為還有個心理因素影響:一個訂單點的比較多感覺店家會考慮優先配送,自己一個人點的相對容易被忽略。
4、拼單收錢,這裡就牽涉到優惠減免怎麼均攤到人的問題。我調研了幾個資深用戶:一般收錢都是用微信轉帳,而對於優惠減免一般採用均攤方式_因為外賣訂單同一家點的菜品價格相差不大;對於價格相差較大的情況也在均攤的價格上酌情加減。
在購物車下單使用的過程中,三家的整個購物流程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細節處理還是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三家購物車的設計情況:
餓了麼購物車增加了拼單功能可以分享到微信拼單,因此餓了麼購物車採用的是底部常駐-點擊跳轉界面才可以確認訂單,比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確認訂單要多一個步驟。對於餓了麼的拼單功能,體驗了一下,功能還是很貼心_可以分享到微信_小夥伴不用安裝餓了麼app,直接微信html頁面打開可以下單,並可以備註名字、取消拼單,發起人也可以鎖定拼單。當發起人取消拼單提供下載入口,另外商家點單界面左上角返回鍵可返回餓了麼網頁版首頁底部並提供下載入口。
備註:對於餓了麼的拼單功能,我沒有用過,我調研了幾個資深用戶知道有這個功能但是也沒有用過。我分析了一下對於中午點外賣,一般都要求及時性_立即響應,另外對於辦公室一族剛好站起來走動一下。所以拼單需求是有但是都沒用餓了麼的拼單功能能。而對於拼單收錢這個問題,其實是基於拼單的功能基礎上,個人沒用過餓了麼的拼單不知道它是否有做這個功能。由於一般外賣拼單也就三五個人,一般都是發起人承擔了這部分工作。
2、百度外賣、美團外賣_商家界面底部購物車可懸層操作,點擊確認訂單可直接跳轉到訂單確認界面,確認支付方式、地址、送餐時間、備註、優惠信息等信息。
美團外賣
3、關於跨店購物車問題:餓了麼>離開商家購物車不會清空,商家圖標右上角會顯示數量角標_進入另外一家商家選擇菜品則彈窗提示購物車已有XX美食,讓用戶選擇清空還是不清空;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不同商家購物車單獨記憶,進入不同店家選擇之前店家選擇菜品不做清空處理;
餓了麼跨店使用購物車
4、關於美團購物車口袋,美團購物車可以拖動到不同口袋,例如1號口袋、2號口袋、3號口袋_不同的口袋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對於美團的購物車口袋,我愣是沒看懂使用場景是怎樣的。猜測難道是拼單的時候把不同菜品拖到不同口袋會單獨打包派送?私認為店家根本不會這麼處理的。
5、關於備註:餓了麼和百度備註有預知選項比如:不吃辣、辣一點、米飯多點、沒零錢等,美團外賣則只能用戶手動輸入。
6、關於首單驗證碼,餓了麼、美團採用語音驗證碼,百度僅有簡訊驗證。語音驗證VS簡訊驗證碼我去知乎搜了一下:語音驗證碼相對短音驗證碼更加安全而且避免了簡訊延時或者收不到的情況。但語音驗證碼在特定環境也不太合適,例如開會的時候我下個外賣訂單忽然來了個電話會嚇人一跳的。
7、對於未註冊/未登錄下單,三家都允許未登錄下單。餓了麼和美團是在訂單需要填寫送餐地址、用戶電話等信息,再簡訊驗證碼登錄下單;餓了麼右上角有快速登錄入口,美團外賣沒有;百度是直接調到登錄/註冊界面,登錄後加載地址信息或註冊後再填寫地址信息。
對比分析:餓了麼的處理方式取兩家之長,一則通過地址填寫前置引導用戶註冊(用戶擔心失去心理),同時也提供了已註冊用戶快速登錄的入口。
外賣產品的效率和高頻確定了用戶下單速度相對較快,購物車作為用戶下單的最後一環,在外賣如此講究速度的產品面前更加要講究細節體驗的流程和貼心。三家產品對比之下,餓了麼作為外賣先驅無疑在用戶需求細節上挖掘的更深,不僅是在購物車這一個環節,在其他方面也已經成為美團和百度這兩家後來者學習的對象。
目前外賣O2O三家混戰,用戶則是最開心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用戶是沒有忠誠度可言的,往往是誰家優惠力度大就去那裡下單。當各家優惠都大不多的時候,打動用戶的往往就是產品體驗_誰家選擇多,速度快、口碑好、體驗流暢、功能貼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