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精神續作,它讓惡魔城系列重生——《赤痕:夜之儀式》

2020-12-16 樹哥的遊戲世界

提起《赤痕:夜之儀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惡魔城"。由Konami開發的惡魔城系列最早於1986年在FC上發布,玩家在遊戲中將扮演一位名叫貝爾蒙特的吸血鬼獵人,消滅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第一部《惡魔城》由此開始。1997年,第二部《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發布,這款遊戲借鑑了《銀河戰士》中的地圖探索玩法,同時還保留了惡魔城系列的戰鬥手感。第二部全新的體驗染玩家好評如潮,因此被眾多玩家稱為"惡魔城系列的巔峰之作"。自此惡魔城系列的續作都採取了《月下夜想曲》同樣的模式,在製作人IGA——五十嵐孝司的帶領下,轉型後的惡魔城系列達到了新的巔峰。

然而《赤痕:夜之儀式》卻不是那麼的順利,雖說從2015年眾籌開始,各位玩家都滿懷著期待。但當眾籌遊戲、精神續作、知名製作人單飛這三個詞語同時的出現,還是讓玩家在期待中夾雜了一些不安。好在《赤痕:夜之儀式》順利上線,也並沒有辜負全球數百萬惡魔城系列粉絲的期待。

《赤痕:夜之儀式》完美繼承了惡魔城系列的哥德式暗黑風格,在玩法上也完美還原了惡魔城系列的經典玩法。

穿越惡魔城堡擊敗最終boss

《赤痕:夜之儀式》的世界背景被放在工業時代的英國,超自然的力量召喚出了一座惡魔城堡,並且釋放了許多充滿魔力的水晶碎片。而一個沒落的鍊金術工會企圖通過對人體植入這些魔力碎片,借用魔力碎片中的惡魔之力達成重塑世界的野心。遊戲中的主角米莉安就是一個被鍊金術師詛咒導致身體結晶的孤兒,為了拯救自己和整個人類,米莉安必須穿越整個惡魔城堡擊敗召喚者吉貝爾,以及在沿途中等候的惡魔奴僕和最終BOSS。

在穿越惡魔城堡的過程中,主角需要不斷的收集、製作和解鎖武器、設備、戰利品等。因為總的來說《赤痕:夜之儀式》還是比較依賴裝備的好壞的。

卓越的配樂與精良的畫面

惡魔城系列的配樂一直很優秀,而且《赤痕:夜之儀式》的配樂依舊是惡魔城系列的御用編曲山根美智留創作,在聽覺上讓老玩家有一種重回惡魔城的感覺,還有一些音樂能夠讓人回憶起惡魔城的經典旋律。

在畫面上,3D的畫面效果很好,場景布置上層次分明。部分場景的既視感很強,相較於惡魔城系列以往的作品,《赤痕:夜之儀式》在過場時角色的互動鏡頭和特寫鏡頭也更加豐富,代入感更強。同時在設計風格上,它融入了哥特、現代古典、蒸汽朋克等要素,將城堡的設計顯得華麗而誇張。

惡魔城系列的視覺衝擊效果的表現力本就是一項傳統技能,在配合3D畫面的情況下,視覺表現力更加出色,比如在片頭窗外的滿月島艙內的切換,再到下船時惡魔城堡的遼闊等等,都在視覺表現力上有著出色的表現。

簡單的玩法及龐大的地圖

遊戲的基礎玩法是十分簡單的,需要玩家扮演主角在城堡中探索,找到召喚者吉貝爾並打敗他。主角有兩個基礎屬性,分別是生命值和魔法值,被敵人攻擊時生命值會降低,生命值下降到0時,主角就會死亡,當然你可以通過使用生命藥劑,恢復主角的生命。魔法值在磨人狀態下會自動恢復,不過速度比較慢。

主角可以通過各種魔法碎片使用技能,一般來說使用技能都需要消耗魔法值。魔法值可以通過各種場景中的蠟燭、雕像等掉落的魔法球恢復,魔法球掉落的概率還是挺高的。

在地圖規模上,《赤痕:夜之儀式》在宣傳階段說的地圖量是《月下夜想曲》的兩倍,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從玩家體驗上看也確實如此,甚至在長度和高度上都達到了這樣的規模。不過由於地圖龐大,城堡中房間也過多,而每個房間的出口也不單一,所以玩家通過關卡的順序可能不太一樣。這也導致了玩家有可能會迷路,這就需要玩家仔細觀察地圖。房間的牆壁是可以破壞的,這方面大大豐富了地圖的可探索性,只要玩家用心探索,總會在地圖上的某個角落有新的發現。

值得十多年等待的經典回歸

早在2008年,五十嵐孝司就曾出過惡魔城的續作《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但由於反響不太好,Konami要求五十嵐孝司立刻停止這款作品的開發,進行3D惡魔城的創作。當時五十嵐孝司和Konami的意見並不是很統一,Konami便以各種手段逼迫五十嵐孝司就範,甚至把他貶到公司的前臺招待,最終五十嵐孝司憤而離職。之後3D遊戲《惡魔城:暗影之王2》遭遇大的失敗,Konami也放棄了惡魔城系列的續作。

後來Konami的另一位傳奇設計師小島秀夫在在遭受不公待遇後離開,2015年五十嵐孝司公布了《赤痕:夜之儀式》發布計劃,並開始眾籌。此刻核心製作團隊成員都聚集在了五十嵐孝司的身邊,《赤痕》在宣傳中也常常以"惡魔城精神續作"為名。原計劃眾籌50萬美元的團隊最終得到了500萬美元的資金。

也因為資金超出預期,所以團隊一直在豐富遊戲的內容,終於在超出計劃的兩年後《赤痕:夜之儀式》上架,玩家們也驚喜地發現這款精神續作並沒有讓大家失望。這也歸功於核心製作團隊的重聚,還有音樂大師山根美智留和山田一法的背景音樂的製作。

一些小小的瑕疵

並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即便是經典。在《赤痕:夜之儀式》也存在一些細節上的不足,比如說在遊戲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眾籌者的畫像,一些地位比較高的眾籌者的畫像會單獨擺放,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大型的貓頭和狗頭,這些都導致了畫風差異過大,在細節上有一些違和感。

但最讓人頭疼的是它的中文翻譯問題,大量的文本在翻譯成中文後出現語句不順、語意不明、換行上的bug等問題,甚至連女主的名字都做不到統一,有的地方是米莉安,而有的地方是米莉黯。

還有一些細節上比如說沒有動作的男配角等NPC在與主角對話時,這些角色在建模精度上比主角有些差距。在3D的場景下,有些植被過於粗糙,以及如果使用了魔法或者當屏幕上的特效過多時,偶爾會出現特效、角色、場景模糊起來的感覺。

當然這些都不算是大問題,文本翻譯和一些bug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解決。

結語

總而言之,《赤痕:夜之儀式》不僅僅是一款合格的精神續作,很大意義上它也讓惡魔城系列在現代技術下重生。雖然也有瑕疵,但這也確實是不可避免的,從根本上來說,《赤痕:夜之儀式》仍是一款獨立遊戲,儘管獲得了500萬美元的眾籌。但從整個遊戲行業來說,500萬美元對於一些遊戲公司的大項目只是個小數目,而3D建模需要的經費又無比巨大,所以《赤痕:夜之儀式》在這樣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合格了。

相關焦點

  • 惡魔城精神續作《赤痕:夜之儀式》好評率94%,玩家卻關注另一細節
    如果你喜歡《空洞騎士》《死亡細胞》等橫版獨立遊戲,相信一定聽過「惡魔城」這個遊戲系列。昨天,由「惡魔城」系列製作人五十嵐孝司製作的「惡魔城」精神續作《赤痕:夜之儀式》上架24小時就迅速登頂國區Steam暢銷榜首,並得到了玩家94%的好評率。
  • 《赤痕:夜之儀式》媒體均分83分 再現《惡魔城》優秀元素
    《赤痕:夜之儀式》媒體均分83分 再現《惡魔城》優秀元素 2019-06-24
  • 《赤痕:夜之儀式》評測:令「刷刷黨」一本滿足的精神續作
    編者按:《赤痕:夜之儀式(Bloodstained: Ritual of the Night)》是一款由前惡魔城系列製作人五十嵐孝司發起眾籌並製作的橫版動作 RPG,被廣泛認為是《惡魔城》的精神續作。遊戲沿用了之前《惡魔城》作品廣受好評的系統,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優化,讓老玩家老淚縱橫的同時,也對萌新表示友好。
  • 同一製作人 不同的惡魔城《赤痕:夜之儀式》向自己的遊戲致敬
    2014年,《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的導演和編劇五十嵐孝司離開了Konami。五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就在很多玩家懷疑《惡魔城》類型遊戲是不是永遠的停留在那個時代時,五十嵐孝司帶著新作《赤痕:夜之儀式》回來了。
  • 大師之作!網易推出《赤痕夜之儀式》手機版,帶著走的惡魔城
    相較於智慧型手機開始在國內普及之處,如今在遊戲領域當中已經很少能夠再看到有廠商會開發高品質的單機類遊戲,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類手機網遊的市場衝擊,從中奪去了大量的流量和利潤,以至於那些靠品質和買斷制付費的手機遊戲幾乎已經沒有太多生存的餘地。
  • 遊漫談:戲說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IGA的凱旋之歌
    像是1996年暴雪《暗黑破壞神》的誕生,經歷美國遊戲市場大蕭條後的一代神作之星冉冉升起,將歐美玩家從日式RPG遊戲中解放出來,宣告歐美遊戲市場的回歸;再如《惡魔城》系列的崛起,從FC時期一部又一部作品的革新,最終打造出《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的絕世經典,一改ACT風格向ARPG轉變,從地圖的探索元素到獨特的RPG設定,都為後代硬核橫版ARPG遊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它是《惡魔城》的精神續作,很多人玩了都欲罷不能
    [PConline 遊戲物語]在經歷了各種跳票延期之後,《赤痕:夜之儀式》終於正式發售,也算是讓不少老玩家安心了。畢竟經典IP的重啟可謂是困難,之前眾籌遊戲玩脫的例子也並不少見。本作由五十嵐孝司重新集結小島文美、山根美智留構成的招牌鐵三角製作而成,在製作陣容上可以說相當豪華,發售前就被冠以《惡魔城》精神續作的稱號,那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款遊戲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採訪「惡魔城鐵三角」:《赤痕》的續作有沒有可能?
    三人從「月下」開始合作,一直到今年的《赤痕:夜之儀式》發售依舊如此(小島女士只負責繪製了一張眾籌版封面),玩家們習慣稱之為「惡魔城鐵三角」。 今年的 WePlay 遊戲展,主辦方邀請這三位黃金製作人一起來到了上海——雖說三人私下經常聚會小酌,但公開與玩家見面的活動其實不太多,三人一起來到中國大陸展會更是難得。
  • 《赤痕:夜之儀式》:或許更應該叫《惡魔城:月下夜想曲2》
    這十多年來,無數後輩用各種方式對「惡魔城」系列表達了肯定,比如後輩中的王者《空洞騎士》,或是國產的《光明重影》,近期還有拿「惡魔城」特色系統之一「時間停止」作為遊戲主系統的《東方月神夜》,更不要提更多埋在歷史塵埃中的大量「銀河城」類小遊戲們了,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此時此刻,「惡魔城」精神續作《夜之儀式》登場,真的非常令人擔心——還能再續輝煌嗎?
  • 網易宣布與Artplay達成合作,將移植《赤痕:夜之儀式》
    網易宣布與Artplay達成合作,將移植《赤痕:夜之儀式》 網易宣布與日本遊戲開發組Artplay
  • 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中文確認
    惡魔城精神續作:中文確認》,作者:小P,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經典IP即將藉助粉絲眾籌涅槃重生?精神續作真的可以帶來當年的感動?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這裡,也許會有一個肯定的答案遊戲名稱:《血汙:夜之儀式》登陸平臺:PS4登陸時間:2019年夏季預定語言版本:中/日文版聽說離開Konami的男人都帶祖傳騷氣好了,各位島學家們都先坐下。
  • 《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5.9折進行時
    由於遊戲本身無論是從早期的宣傳,還是實際進入遊戲後的基本玩法上來看,《血汙:夜之儀式》都充斥著《惡魔城》影子,加上製作了眾多《惡魔城》系列音樂的山根ミチル負責音樂有參與到遊戲製作當中的原因,不少玩家都將《血汙:夜之儀式》看做是《惡魔城》系列遊戲的精神續作。
  • 《赤痕:夜之儀式》:放心!五十嵐孝司知道惡魔城粉究竟想要什麼
    遺憾的是《赤痕:夜之儀式》卻始終未能體現,並且這還是在幾次提升之後。至少在筆者看來,《赤痕:夜之儀式》完全不像是用Unreal Engine 4打造出來的,要是嚴格來說,這畫面表現力真的有那麼些許的落後與粗糙。 或許這個鍋,很多玩家要甩到小島文美,畢竟小島文美的風格,實在太過和《惡魔城》系列對味。
  • 《赤痕:夜之儀式》還是那熟悉的配方,卻是開啟一段全新旅程
    [PConline 遊戲物語]在經歷了各種跳票延期之後,《赤痕:夜之儀式》終於正式發售,也算是讓不少老玩家安心了。畢竟經典IP的重啟可謂是困難,之前眾籌遊戲玩脫的例子也並不少見。本作由五十嵐孝司重新集結小島文美、山根美智留構成的招牌鐵三角製作而成,在製作陣容上可以說相當豪華,發售前就被冠以《惡魔城》精神續作的稱號,那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款遊戲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曝光實機畫面
    即將於今年夏季在PlayStation4 / Xbox One / Switch / PC平臺推出的《血汙:夜之儀式(Bloodstained:Ritual of the Night)》在近日被外國傳媒公開了遊戲最新實機試玩片段,大家可以一睹新作面貌!
  • 3DM評測│《赤痕:夜之儀式》9.2分:好飯不怕晚
    ,IGA在KICKSTAR上開啟了新遊戲《赤痕:夜之儀式》的眾籌,相比較其他岌岌無名的獨立遊戲製作人,IGA顯然擁有著一批為數不少的粉絲,這點在《赤痕:夜之儀式》的眾籌上就可以看到,從一開始金額的突飛猛進到最後突破550萬美金,粉絲們不斷向IGA投去了信任的憑證。
  • 《赤痕 月之詛咒2》評測:復古玩法惡魔城的新穎變革
    《赤痕 月之詛咒2》評測:復古玩法惡魔城的新穎變革 2020-09-25 23:35  Game Force
  • Artplay馮剛:有考慮過《赤痕:夜之儀式》手遊化 續作已在規劃當中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要說去年哪款獨立遊戲最受歡迎,那麼相信不少玩家會選擇在2019年6月上線的「惡魔城精神續作」——《赤痕:夜之儀式》。在剛剛落幕的「百度APP&17173年度遊戲盛典」上,《赤痕:夜之儀式》也眾望所歸收穫了「17173年度口碑大獎」。
  • 《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將登陸任天堂Switch平臺...
    Nintendo News notice近日為歐洲的Switch用戶放送了一條消息,那就是由五十嵐孝司製作的《惡魔城》精神續作《血汙:夜之儀式(Bloodstained: Ritual of the Night)》將會登陸
  • 五十嵐孝司的惡魔城信仰,8位復古作品《赤痕:月之詛咒2》要來了
    大概在一年之前,五十嵐孝司創立的Artplay終於拿出了《赤痕:夜之儀式》。作為《惡魔城》系列的精神續作,本作一經推出,就獲得了不少銀河惡魔城的愛好者的追捧。不得不說,IGN給《赤痕:夜之儀式》打出了8.8分的高分,更證明了本作的高素質。另外在Steam上,本作的好評率高達95%,在《惡魔城》的粉絲中,也頗有人氣。要知道,五十嵐孝司所面臨的困難並不少,因為在市面上,尤其是獨立遊戲層面,銀河惡魔城類型的遊戲,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