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很多產品,包括食物,都覺得外國的品牌、進口產品要更好一些,比如:汽車、化妝品、牛排、電腦、晶片、手機等等,這些東西很多人都覺得國外的品牌要好一些,但是,豬肉卻不同,從幾十年前,我國引進白豬,開始工廠化養殖,到近幾年,禁止農村農民養豬,豬肉價格上漲,再到現在的豬肉食之而無香味,處處體現著養殖白豬只是為了人民有肉吃,因為白豬出肉快、產肉量大、產仔率高,而黑豬則在這些方面不如白豬,但是如果論到豬肉的風味、香醇,白豬則無法與黑豬相比,豬肉,還是我們自己的好。
無論國內的老饕、美食博主以及所謂的「吃貨」多麼的追捧日本三文魚、A5和牛,澳洲M9牛排、西班牙的火腿、法國的葡萄酒、鵝肝,但是,如果選擇食用進口的豬肉,總會覺得有一些羶味,而且在口感上也會覺得發柴,而如果選擇我國的本土黑豬,則會口感細膩很多,而且黑豬的肉色鮮紅、保水力強,烹飪之後仍然汁水豐富。
的確是這樣,本土黑豬是我國的寶藏直以,通常是禁止出口的本土豬種,但是,自從引進白豬之後,很多人就不識身邊寶,開始追求產肉量大的白豬,但是,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些人漸漸的又被黑豬肉的美味吸引了,那麼,黑豬的價值到底體現在哪裡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是本土黑豬?
黑豬的豬種源頭是中國本土的原產豬。本土黑豬的概念只是為了與外國進口豬種(例如:伯克夏豬、長白豬等等)。本土黑豬都有那些優勢呢?
1、肉質鮮嫩
和市面上的白豬相比,黑豬的肌內脂肪含量更加豐富,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肉更肥一些,這裡的肥可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肥,自從白豬引進之後,人們就覺得肥就是油膩的意思,其實,並不全是,自古以來就有「肥美」之說,而黑豬的豬肉雖肥,但卻肥而不膩,反而更具風味。
2、保水率更高
黑豬的保水率要比白豬高3%-4%,而豬肉的保水率實決定烹飪後的豬肉是否發柴的關鍵,烹飪過後的白豬肉有些會發柴,而黑豬肉經過烹飪之後仍然汁水豐富,說是「鮮嫩多汁」一點兒也不誇張。
3、生長周期長、營養積累豐富
本土黑豬的一個特點就是生長周期很長,通常要在一年以上,經過四季的考驗才能出欄,當初就是這個特點導致黑豬無人問津的,但其實,生長時間更長的黑豬才有時間積累豐富的營養,和4*6個月出欄的白豬相比,在山林中的放養的黑豬,營養更加豐富,無論何種烹飪方式,如:涮肉、炒菜、煲湯,都可以讓你體會到豬肉的美味。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本土黑豬的內容,相信閱讀完之後你對黑豬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