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好吃嗎?沒想到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說到《西遊記》,大家腦海裡一定會立刻浮現出央視版《西遊記》的畫面來,師徒四人一同取經,路遇九九八十一難。當然了,大家記憶尤深的畫面,肯定還有不少,其中就有作為師父的唐僧,經常被妖怪抓走,嚷嚷著要吃唐僧肉。有時候不只是唐僧一人被抓走,豬八戒也會跟隨一同被帶走,那麼問題來了,這豬八戒怎麼沒有妖怪想吃呢?他到底是黑豬還是白豬呢?
《西遊記》電視劇截圖
中國畢竟是一個愛吃豬肉的國家,再加上作者吳承恩所處的明清時期,正是人們將豬肉大量運用於料理中的時候,那麼豬八戒的原型到底是中國的什麼豬種呢?光看央視版《西遊記》,我們總是很容易將白白胖胖的豬八戒和日常見到的家豬聯繫在一次,但我們童年裡看的電視劇其實經過改變,原著裡的豬八戒可不是白胖的家豬形象,一點也不憨厚老實。
豬八戒的形象
查閱資料後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明清時期,中國本土的黑豬才是人們日常會吃到的豬肉,和我們現在看到白豬有著很大不同。近代以來有很多外來豬種的出現,加上不斷雜交改良出來的家豬多是白色的。但在作者吳承恩所在的時期,黑豬才是美食界的主流。
《西遊記》明清繪本
《西遊記》明清雕像
但我們中國土產的豬種,有6個類型,分別是華北型、華中型、華南型、西南型、江海型和高原型,這些土產豬種中有黑有白,甚至還有花型的豬種。那麼我們只能從《西遊記》原著中入手,看原著第85回寫到豬八戒的外形是:「碓嘴初長三尺零,獠牙觜出賽銀釘。一雙圓眼光如電,兩耳扇風唿唿聲。腦後鬃長排鐵箭,渾身皮糙癩還青。」這裡就提到了豬八戒的原型是有獠牙的,而中國的家豬一般還未長出獠牙就被宰了做成菜餚吃掉了,獠牙也不可能「賽銀釘」,所以可以知道這豬八戒不屬於家豬,而屬於野豬。
明清繪本
豬八戒的形象
既然是野豬,那總有個來頭。我們再看原著第100回裡,師徒四人取經歸來,唐僧對唐太宗這樣介紹豬八戒,說他是「福陵山雲棧洞人士」,並且在烏斯藏高老莊作怪,烏斯藏在哪裡啊?明代時候稱呼西藏為「烏斯藏」,所以高老莊在西藏,也就是說,這豬八戒還是頭西藏來的豬。再考慮一下師徒四人取經的道路,就可以推理出豬八戒生活在青海、甘肅地區,那麼在這個地區生活,還要符合豬八戒「猙獰」的外表,又要有超強的體力和腳力的豬種,就是華南野豬。
華南野豬
大家看一下這華南野豬是不是和明清時期的畫本、雕塑的豬八戒非常像?這種豬種的特點就是皮糙肉厚,如今我國的家豬有一部分就是從華南野豬馴服過來的。這種野豬其實是非常好吃的,肉質鮮美,並且還是低脂肪高蛋白,別看野豬外表又黑又糙的,實際上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
野豬肉粥
綜上所述,《西遊記》原著裡的豬八戒原型很有可能就是華南野豬,而絕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白白胖胖的家豬模樣。電視劇對豬八戒的形象做出改變,一方面是近代我們常見的豬種都是白豬,另一方面白豬在拍攝中也比較好顯現出形象。想不到吧,我們這20幾年的電視算白看了,被騙了這麼久,就是沒想到豬八戒原來是頭黑色的野豬,而且還是味道不錯很好吃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