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我們見到的豬肉通常是白豬肉,這樣的豬肉雖然也是豬肉的味道,但是沒有那麼香醇,而且在營養上也無法與之前的豬相比,而散養黑豬則不同,黑豬是我國的本土豬種,體格健壯,而且相比於白豬來說,黑豬更加「勤快」,每天都要在山林中奔跑跳躍,所產出的黑豬肉自然味道更加濃鬱。
散養黑豬通常都是養殖在遠離人群和城市的山林之中,其中的植物、土壤、水源均沒有受到化學汙染,而且相對而言山林中的光照和氧氣更有利於黑豬生長,這樣自由放養出來的黑豬所產出的豬肉更加緊實,但口感卻不會發柴。
在山林中運動的黑豬日常飲食的來源就是山林中自然生長的植物、果實、蔬菜,渴了就飲山泉水,不同的季節「豬倌」們還會為黑豬精心搭配不同的粗糧飼料,讓黑豬攝入的營養更加均衡,對營養的吸收也會更好。
山林之中的場地很大,黑豬生長在其中無拘無束,有些黑豬還會「撒嬌」似的「躺」下來曬曬太陽,這樣更加利於黑豬吸收食物中的鈣,增強黑豬的骨骼強度和骨密度,這樣的黑豬連骨頭煮出來的湯都更加香醇濃鬱。
在上文說到的這種環境中生長的黑豬每天都是自由自在的,這樣生長一年以上,積累了豐富的營養,而白豬呢?眾所周知,白豬通常都是圈養的,一頭豬所佔的地方不到1平方米,一個豬圈數十頭,生長在空間狹小的豬圈中,只能是吃了睡,睡了吃,尚不能舒展「手腳」,又哪來的運動呢?尚不能均衡的飲食,又哪來的營養豐富呢?4-6個月的生長時間,看到陽光的時間很短,又哪來的那香醇的味道呢?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好像明白了為什麼散養黑豬要比白豬好吃了呢?正是如此,散養在山林中的黑豬的生長環境各方面都要比白豬好,才「鑄就」了黑豬豐富的口感、層次感以及營養,使其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特點。
新鮮得黑豬肉通常是比較溼潤的,代表著其良好的保水性,和白豬相比,黑豬肉顏色更加鮮紅,看一眼,就食慾大開,煮熟之後的黑豬肉仍然鮮嫩多汁,一口豬肉,伴隨著滿嘴的汁水,還帶著黑豬與眾不同的風味。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散養黑豬肉和白豬肉的不同之處,和兩者口感有所差距的原因,讀到這裡,你對哪種豬肉更加感興趣呢?有沒有勾起你的小饞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