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這首詩言近旨遠,辭淺情深,扣人心弦,值得讀者反覆吟味

2020-12-19 騰訊網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註:

這是杜甫上元元年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洛城:洛陽。

胡騎:指安史之亂的叛軍。

劍外:劍閣以南,這裡指蜀地。

司徒:指李光弱,時任檢校司徒。

10.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用「四千裡」「五六年」這些數量詞將個人的困苦經歷與國家的艱難遭遇體現出來。

B. 頷聯描述詩人流落蜀地的情況。「草木變衰」與下句的「老」相呼應,傳遞出悲涼沉鬱的意味。

C. 頸聯中的「步月清宵立」「看雲白日眠」寫出了詩人的坐臥不寧,直抒胸臆地表現了詩人的無限情思。

D. 這首七律把個人的遭際同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寫,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濃鬱的詩情,可謂言近旨遠,辭約情豐。

11.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10. C 題中C項,「直抒胸臆」錯,此處為敘事抒情,應是委婉曲折地表達情思。故選C。

11. 思家懷親:「一別四千裡」寫出遠離家鄉,「思家」「憶弟」寫出親人分離,思親情深;恨戰亂之久:從「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等可見戰亂之久;望早日平定叛亂:尾聯寫出聽到連戰告捷的喜訊,更急切盼望平定叛亂。

【詳解】

此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重點考核詩歌的情感,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以詩歌的抒情方式、注釋、標題和詩中的表情達意的重點詞句作突破口,答題時先答出情感,然後結合詩歌的內容解說。回答此題一要注意鍊字的表達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蘊藉,寓情於形象的描繪和敘述之中。首聯中的「一別」「長驅」頷聯中的「衰」「老」等詞,一方面表現了叛軍的囂張氣焰,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在安史之亂中的無奈、悲涼、飄零憔悴的遭遇。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的生活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尾聯抒寫杜甫聽到唐軍連戰皆捷的喜訊,盼望儘快破幽燕、平叛亂的急切心情。

【翻譯】

我離開洛城之後便四處漂泊,遠離它已有四千裡之遙,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中原也已經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變衰,我來到劍閣之外,為兵戈阻斷,在江邊漸漸老去。我思念家鄉,憶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晝,臥看行雲,倦極而眠。令人高興的是聽說司徒已攻克河陽,正乘勝追擊敵人,急於要拿下幽燕。

【鑑賞】

鑑賞此詩,一要注意鍊字的表達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蘊藉,寓情於形象的描繪和敘述之中。首聯中的「一別」「長驅」頷聯中的「衰」「老」等詞,一方面表現了叛軍的囂張氣焰,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在安史之亂中的無奈、悲涼、飄零憔悴的遭遇。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的生活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憶弟」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突出了題意的「恨別」沈德潛評論此聯說:「若說如何思,如何憶,情事易盡。」

首聯領起「恨別」,點明思家、憂國的題旨。「四千裡」,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個人的困苦經歷,國家的艱難遭遇,都在這些數量詞中體現出來。

頷聯兩句描述詩人流落蜀中的情況。「草木變衰」,語出宋玉《九辯》中的「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裡是指草木的盛衰變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時也與下一句的「老」相呼應,暗比詩人自己的飄零憔悴。詩人到成都,多虧親友幫助,過著比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鄉戀親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於「兵戈阻絕」,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於錦江之邊了。「老江邊」的「老」字,悲涼沉鬱,尋味不盡。

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杜少陵集詳註》)的生活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為杜穎、杜觀、杜豐、杜佔,其中杜穎、杜觀、杜豐散在各地,只有杜佔隨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憶弟」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臥看行雲,倦極而眠。杜甫這種坐臥不寧的舉動,正委婉曲折地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突出了題意的「恨別」。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說話,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形象中所蘊含的憂傷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詩味雋永,富有情致。

尾聯回應次句,抒寫杜甫聽到唐軍連戰皆捷的喜訊,盼望儘快破幽燕、平叛亂的急切心情。760年(上元元年)三月,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於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於河陽西渚。這就是詩中「乘勝」的史實。當時李光弼又急欲直搗叛軍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國家復興,他自己亦可還鄉,天下可喜可樂之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這首詩以充滿希望之句作結,感情由悲涼轉為歡快,顯示了杜甫胸懷的開闊。

這首七律用簡樸優美的語言敘事抒情,言近旨遠,辭淺情深。杜甫把個人的遭際和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寫,每一句都蘊蓄著豐富的內涵,飽和著濃鬱的詩情,值得讀者反覆吟味。

相關焦點

  • 晏殊的一首傷春懷遠之作,寫得語淺情深,詞約意濃,值得反覆吟味
    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首句以哀景寫哀情,以成對燕兒的親切呢喃,對照閨婦孑然獨處的孤獨和悽冷。B. 「柳絮飛撩亂」,以在風中飄飛的沸沸揚揚的柳絮烘託閨婦思念情人的紛亂心緒。C. 「餘花」句,進一步點染了暮春時節的濃重氛圍,也襯託出主人公青春飛逝的悲傷。
  • 大唐榮耀,沈珍珠廣平王的亂世情感,情深奈何緣淺
    珍珠和冬郎情深奈何緣淺,夫妻十年卻經歷多次分離,最終也沒有相守在一起,更是讓人意難平,故事的結局,珍珠來到當初和冬郎相識的醉仙樓,相同的地方確是不同的心境讓人恍如隔世,冬郎目送珍珠離去,眼神裡道盡了無盡的不舍,我已成為萬眾矚目的帝王,但世間在無人喊一聲冬郎,「欠你一世相守無力在歸還」不得是辜負了圓滿,都是為了江山,這首歌是對冬郎對珍珠的感情最好的詮釋。
  • 有著「詩聖」之稱的杜甫,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寫下了這首名詩
    杜甫,作為唐代的著名詩人,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其中有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感。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當時的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國家的局勢依舊十分緊張,百姓更是因為戰亂而不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李白大杜甫十幾歲,在當時文壇上的名聲天差地別,見杜甫,那真的是賞臉了。不僅如此,杜甫還和李白一起漫遊了兩三年的時間,普通朋友誰會一起瘋玩這麼久,這交情都好的不得了了。李白給杜甫寫的詩少,這一點也很好理解,單看李白自己的性格就知道了。
  • 杜甫的兩首遣懷詩,句句寫景,千古傳誦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愁緒萬千,常常感慨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令人哀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更刻畫出詩聖飽經滄桑之後的豁達情懷。唐肅宗上元二年,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終於定居在成都草堂。一番苦心經營,他不僅擴展了草堂園畝,而且也栽種了更多的樹木。
  • 入選課本多年的杜甫《石壕吏》,被白居易的這首詩取代,憑什麼?
    不過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還是被刪了,它就是杜甫的《石壕吏》,取而代之的是白居易的妙詩《賣炭翁》。說起這首《賣炭翁》或許很多年輕的朋友不太熟悉, 但曾經這篇文章也是躺在課本中多年的作品。
  • 這首陳情詩,既是杜甫的自薦信,也預示了他沉鬱悲憤的詩歌人生路
    韋濟得到贈詩後,似乎沒什麼反應,也可能推薦了杜甫,但無效果。杜甫想必也清楚這一點。眼下,他想離開長安,一時又下不定決心,難於悻悻而去,接著又給韋濟投贈了這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五言古詩。正由於韋濟很賞識杜甫的才華,杜甫才把他視為知己,詩中直抒胸臆,可以說是傾向朋友的一篇肺腑之言。
  • 王健林與電商: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這本是言情小說裡的情節,卻在現實生活中也開始上演。而這一次的主演更是來頭不小,一個是房產大佬王健林,另一個則是其傾力打造的電商品牌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在失去騰訊、百度助力之後,萬達也在盡力做好電商這一業務,為此,萬達在投入資金,劃撥資源方面未見猶豫。可實際結果卻也並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17年,以電商為主的萬達網科集團收入為58.6億元,並未完成其年初設定的目標,且電商業務在萬達所有業務中排名倒數第一。
  • 杜甫擔任左拾遺,這首詩從日暮寫到拂曉,體現了詩聖的報國熱忱
    杜甫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對後世詩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以北宋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一直將杜甫當著楷模,並用心學習和模仿他的寫作風格。但是杜甫之所以被稱為詩聖,因為他總是憂國憂民,即使在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也不顧自己體弱多病,時刻掛念著國家與民族的前途,這是那些江西詩派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 窮困潦倒之時,杜甫寫下了這首詩,短短56字,堪稱古今七律之首
    導言:窮困潦倒之時,杜甫寫下了這首詩,短短56字,堪稱古今七律之首。杜甫作為與李白同時期的詩人,被後人稱作詩聖,他以其獨特的才華在唐代文壇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杜甫這一生是悲慘的,有啥說啥,杜甫這一輩子不如李白過得瀟灑寫意。晚年的杜甫窮困潦倒,連自己的孩子都被餓死了,可能這樣的經歷讓杜甫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對於人生的感悟也就越深刻,因此寫出來的詩也就更真摯。杜甫出身名門,其祖父杜審言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杜甫自小便接受正統的教育,為他之後的詩歌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杜甫寒冬賦詩,這首七律情感真摯,最後兩句尤其感人
    當心無雜念,淡定從容,所有的苦難和折磨都如過眼雲煙,作者更可在寒冷的時節,用滄桑的詩筆展現內心的真實情感,並感染和鼓舞后世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杜甫寒冬賦詩,這首七律情感真摯,最後兩句尤其感人。小至唐代: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華西都市報2020-12-12 17:43:54.0四川 中外詩人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朗讀展現詩歌魅力。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張杰)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來成都焉能不去感受「詩聖」杜甫的詩韻?
  • 步韻杜甫的《秋興八首》|一秋光景從流去,萬縷心苗向晚移
    杜甫的這一組七言律詩,將他在夔州所感受到的秋色裡的蕭條;秋聲裡的悽涼,又結合自己進入暮年時,在命運多舛多病的狀態下,仍用這八首的一組詩,以悲壯蒼涼、意境深遠的表現形式,真摯抒情地表達了自己仍然對國家的熱愛和時事的關心。
  • 語淺情深,言短味長,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慧質蘭昕# 原創首發,盜文必究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譯文:釀好了淡綠的米酒,燒旺了小小的火爐。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通覽全詩,語淺情深,言短味長。白居易善於在生活中發現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用詩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暉,這正是此詩令讀者動情之處。《問劉十九》詩從開門見山地點出酒的同時,就一層層地進行渲染,但並不因為渲染,不再留有餘味,相反地仍然極富有包蘊。讀了末句「能飲一杯無」,可以想像,劉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詩之後,一定會立刻命駕前往。
  • 杜甫的這首罵人詩頻頻被選入教材,卻總被認為是誇人的詩
    1、優美的「諷刺」詩說起《贈花卿》這首詩,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對於「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想必都很熟悉,而這一句正是出自杜甫的《贈花卿》。全詩辭藻華麗,言語優美,再加上用了很多讚美手法,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首誇人詩,這首詩也曾多次選入中學教材,或許也曾有人告訴過你說,這是一首優美的千古佳作。
  • 文青風格愛情頭像美圖: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這一期的頭像風格就屬於這樣的風格,核心主題是愛情,說的是無奈,表現手法很文藝很憂傷。這張頭像應該是一些文藝青年的最愛,一本書一杯咖啡外加一副眼鏡,以黑白調為主,沒有多餘的色彩,於是娜娜在頭像中加的姓氏,也是採取黑色樣式,還加了一些凹陷效果,希望小夥伴們喜歡。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
  • 杜甫聽到寡婦哭心疼地寫首七律,通篇犯寫詩大忌,卻被譽一代冠冕
    這個白帝就是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那座夔州小城,當年詩仙寫白帝城時說的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何等快意。但是7年後,杜甫來到白帝城,寫下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白帝》唐.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
  • 《半生緣》的梅豔芳,《情深緣淺》的劉嘉玲,差距一目了然
    《半生緣》【《半生緣》的梅豔芳,《情深緣淺》的劉嘉玲,差距一目了然】 根據張愛玲小說《半生緣》改編的年代情感劇《情深緣起》,一開播就是全網吐槽,火車主要集中在蔣欣的身材虎背熊腰壯如牛,54歲的劉嘉玲紮起雙馬尾強行裝嫩。
  • 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跌宕起伏,時隔千年依然值得誦讀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時代的大詩人,李白生性浪漫,詩酒風流;杜甫為人忠厚,心系蒼生。他們在大唐的詩壇雖然都是光芒奪目,但一生都是艱難坎坷。杜甫欽佩詩仙的文採,也崇敬他的孤傲不羈的品質;李白同情詩聖的遭遇,更讚揚他的愛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