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刀號稱「騎兵天敵」,為何僅在中唐曇花一現?武器也講適者生存

2021-01-14 壺中茶緣

                 粉絲福利,文末領取。

歷史如同一本綿延無盡的書冊,它記錄著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演變歷程。其中不僅有思想和制度這樣意識層面的東西,同時也有如刀劍和槍炮這類現實存在的事物。譬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唐代「陌刀」,它便是我國古代冷兵器中真實存在過的一件武器。

陌刀

雖說,關於陌刀的歷史僅在中唐時期曾有過曇花一現的記載。但是,其名號卻是在當時的戰場上十分響亮。根據《舊唐書·李嗣業傳》的記載所述:「嗣業乃脫衣徒搏,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

《舊唐書》

可見當時手持陌刀的李嗣業立身於陣前,一刀下去後那人馬俱碎的霸氣場景,確實是從側面證明了陌刀在實戰中所向披靡的威力。不過,除了陌刀李嗣業手中的陌刀之外,其他關於陌刀的記載中卻是再未出現過「人馬俱碎」這一類的詞語。

李嗣業

換句話說,這「人馬俱碎」的威能更多是在形容李嗣業本人。而至於陌刀這件兵器,只不過是起了一個輔助作用罷了。當然,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陌刀在此戰之後便也被一些人冠以「騎兵天敵」之名。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陌刀號稱是「騎兵天敵」,為何它卻僅在中唐曇花一現後便聲銷跡滅了呢?

首先,從李嗣業收復長安的戰例來看。

當時是至德二年(也就是757年)的9月,李嗣業率軍在面對叛將李歸仁衝騎破陣的危機形勢之下,當機立斷領著麾下2500多步卒手持陌刀擋住了叛軍攻勢。而唐軍也在李嗣業力挫叛軍騎兵的同時重振士氣,最終一舉扭轉了敗局。

李嗣業

可事實上《新唐書·李嗣業傳》的內容裡,還有「王分回紇銳兵擊其腹,嗣業出賊背合攻之」這樣一句記載。換句話說,當時李嗣業的陌刀步兵團只是起到了穩定局勢的作用。而此戰獲勝的關鍵所在,還是要歸功於前線部隊與回鶻主力一起夾擊的整體戰略部署。

唐軍陌刀士兵

至於李嗣業的陌刀步兵團之所以能擋住叛軍騎兵的原因,正如前面所說主要還是因為李嗣業通過個人的勇武帶起了唐軍的整體士氣。如果沒有李嗣業的身先士卒,那麼即便這2000陌刀步兵團上前阻擋,恐怕也不一定能擊退當時氣勢正盛的叛軍騎兵。

其次,從陌刀的功效職能來看。

事實上自打兩京收復之後,基本上也就很少再能看到陌刀步兵與騎兵交戰的記載。而根據《通典》中「諸軍弩手,隨多少布列。五十人為一隊,人持弩一具,箭五十隻,人各絡膊,將陌刀棒一具。」等此類有關於陌刀的記載,可以看出陌刀後來大都是應運用守備戰,以及搭配弩箭等武器輔助使用。

唐軍陌刀士兵

由此可見,陌刀應該算是一種以職能見長的複合型武器。而且,從它經常與斧、棒一類破甲利器搭配使用的記載來分析,不難看出陌刀此類重兵器一樣都有破甲的功效和職能。

唐代明光鎧

當然,正是因為中唐以來戰事頻繁的緣故,以至於當時軍事科技中盔甲這一裝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其中無論是士兵甲冑的防禦力,還是軍隊士兵的披甲率都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破甲類武器便開始在軍中盛行。而兼具著銳器強大的殺傷力,以及鈍器破甲功效兩大優勢的陌刀,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當時較為完美的冷兵器之一了。

最後,從古代戰爭的底線來看。

眾所周知,戰爭說到底拼的還是對戰雙方經濟實力的強弱。因此一件兵器在戰場上實用性能的高低,才是其是否會被戰爭所淘汰的最高準則。而評判一件兵器實用性能的高低,除了要看此兵器在實戰中的效果之外,還要將其損耗和造價考慮在內。

《新唐書》

從這一方面來看,陌刀的實戰性能雖說確實是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但不得不說這也意味著其鍛造價格必然會比其他兵器要昂貴數倍。這也正是《新唐書》和《舊唐書》的記載中,凡是使用陌刀的軍隊大都是唐軍精銳的原因所在(一般軍隊根本就用不起)。

戰斧

再加上中唐之後戰事頻發,以至於兵器損耗極大的緣故。陌刀的鍛造經費無形之中自然也就成了一筆極大數目的開支。而反觀那些與陌刀破甲功效相差無幾斧、棒類武器,其造價卻相對較為低廉。綜上所述,陌刀在當時已經觸碰到了古代戰爭中最為忌諱的經濟底線,因此也就避免不了被歷史淘汰的悲慘命運。

事實證明在晚唐時期的歷史文獻中,確實是再難尋覓到有關陌刀的蹤跡。至於唐代陌刀的廬山真面目究竟如何,也因為沒有任何相關出土實物作為參照,以及相關軍事典籍對其樣式的專門描述。所以有關於陌刀的具體樣式,至今誰也無法對其做出定論。

陌刀

不過,據《唐六典》中「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的簡短記載,倒是能確定陌刀屬於長刀類兵器的一種。而且,根據「陌」字在唐朝有所指「百錢」的意思來看。這很可能代表著陌刀的總長度(也就是100枚銅錢直徑的總和,大約為2.5米左右)。

為此許多民間鍛造師還曾按照這一長度標準,專門打造過長約2.5米的雙手長刀。然而,這種仿製出來的陌刀操作起來,其重心卻是極難把控(畢竟,一把2.5米長的鐵刀,要保障有足夠的殺傷力至少也要有20斤的重量)。

御手杵

而此後又有人根據日本的3大名槍之一的御手杵(總長2.1米 ,刃長1.35 米),再度仿造出的長刀倒是完全沒有重心不穩的問題。由此可見,日本的御手杵應當是如今與陌刀樣式最為接近的兵器了(說不定這御手杵還真是根據唐代陌刀仿製成的呢)。

小編推薦:龍泉直供,堅持純手工打造為前提,以低於市場價40%為保證,既能避免中間商賺取差價,又能讓利於藏友買寶劍,不懂真假鑑別,不懂好壞區別,不知道市場行情的藏友可以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微信,一對一交流龍泉刀劍文化,朋友圈每天會分享寶劍知識、另有限時秒殺、等活動.

                                        看完點個「在看」支持下小編

相關焦點

  • 讓騎兵聞風喪膽的「陌刀」,為什麼後來卻失傳了?實在太遺憾
    唐軍中的陌刀是什麼兵器?由於這是唐代的制式武器,因此受到朝廷的嚴格管制,屬「禁陪葬」武器,故此,考古學家至今沒有在唐墓中發掘出實物。現代人類對陌刀的認識,大多來源於歷史記載。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式有四種:一種儀器刀,二種障刀,三種橫刀,四種陌刀.陌刀為長刀,長刀為陌刀.步兵所持,蓋古斷馬劍.」歷史小說中常常可以看到陌刀手對騎兵隊的抵抗,手起刀落擊殺敵人的騎兵。好似陌刀者一出現,敵人的騎兵們就會被放任不管。
  • 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
    於是,人們就將陌刀逐漸引申為唐軍抗擊北方騎兵的一大利器,更有甚者,將陌刀誇大為唐軍碾壓北方騎兵的主要神器。但問題是:這麼偉大的發明,在接下來的五代和宋,為什麼卻消失了呢?難道契丹、女真和蒙古的騎兵趕不上突厥?
  • 騎兵剋星!歷史上最強沒有之一
    但要論及短兵相接,唐朝的陌刀絕對當之無愧。據說,唐兵持有陌刀在戰場上可令敵軍人馬俱碎,縱觀各種冷兵器,陌刀絕對是捨我其誰的地位。。眾所周知,在冷兵器時代,步兵遇到騎兵,如果不憑藉弓弩等遠程武器,基本上可以用「被砍瓜切菜」一詞來描述。所以,中原各王朝在對陣遊牧民族,往往是處於劣勢。尤其是與遊牧民族交戰頻繁的唐朝,更是頭疼不已。
  • 唐宋對抗遊牧民族的王牌武器,陌刀和神臂弓,冷兵器時代的王者
    陌刀起源於漢代的斬馬刀,自西晉以來,對抗少數民族的騎兵成為中央政權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唐朝初年突厥大舉進逼長安迫使唐太宗籤訂城下之盟以後。唐朝軍隊開始研究如何打敗漠北草原上兇悍的突厥騎兵。在這種背景下後來給遊牧民族騎兵留下深深陰影的陌刀閃亮登場了。陌刀一出,西域漠北各個遊牧民族的騎兵在唐軍面前一路慘敗,成就了唐太宗天可汗的赫赫威名。
  • 騎兵聞之喪膽的大唐陌刀隊,是如何殺敵的?陌刀又是什麼樣子的?
    提起威震四方的大唐,不得不提讓騎兵聞風喪膽的陌刀隊。在歷史記載中,唐陌刀隊可謂赫赫有名,無論大殺四方的盛唐還是風雨飄搖的中晚唐,都少不了陌刀隊的影子。那麼陌刀到底什麼樣子的?陌刀隊又是如何迎敵的?陌刀是唐的制式兵器,受到嚴格管控,屬於「禁止陪葬」的武器。儘管後代發掘了不少唐墓,但是從未發現陌刀的實物。雖然沒有發現實物,不過我們從史書中還是能夠找到蛛絲馬跡的。
  • 步兵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宋朝的床子弩更厲害
    遊牧民族作戰主要以騎兵為主,華夏農耕文明主要以步兵為主。若是槍對槍、杆對杆的幹,華夏步兵鐵定不是遊牧騎兵的對手,畢竟從直觀上來看,兩條腿怎麼可能打過四個蹄。當然,這是句玩笑的話,步兵對戰騎兵的處於絕對劣勢的原因,大致有兩點:1.遊牧民族騎兵打仗不需要糧草供給。
  • 大唐陌刀一擊之下人馬俱碎,如此強勁,為啥後世不繼承呢
    也正是如此,騎兵也成了向來缺馬的中原王朝一大頭疼的兵種,而陌刀專為斬馬,可想而知陌刀戰力的無雙。 就騎兵而言,唐人畢竟力有不逮,但唐人同樣有著先進的鍛造技藝以及豐富的鐵礦資源,誰說步兵就註定不如騎兵,陌刀便能為步兵撐腰。
  • 專家:達爾文沒明確提出「適者生存」
    旅美知名生物學家苗德歲,昨天在南京的一場講座上糾正說,其實除了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序言中引用過這一句話,達爾文從沒說過這樣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懷疑「適者生存」是否靠譜。他指出,被中國人熟知的「適者生存」這段話,其實出現在《物種起源》第五版中,但其他版本當中都沒有明確提及。而且,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出自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先生在1895年編寫的《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但這並不等於是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
  • 陌刀在唐代之後為什麼逐漸退出戰場呢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傳下來的武器沒幾個比得上陌刀,最終卻被比下去了,這就很讓人疑惑了。 陌刀第一 不論在哪個朝代,騎兵都是最金貴的軍種之一,是各位將領的心頭肉,連將領挑親衛都是要的精銳騎兵,步兵都沒有分。但在隋唐時代,要說各位名將的心頭肉,那就是陌刀隊了。
  • 「適者生存」究竟是誰提出來的?達爾文?NO!
    自然選擇學說源於達爾文1895年發表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在今天,人們普遍認為是達爾文發明了「適者生存」這一術語。但事實上是嗎?NO!非但不是,達爾文在1869年發行的第5版《物種起源》中引用了這一詞彙,之後居然還為此向公眾道歉,估計是後悔死了!這是為什麼呢?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書,之後產生巨大影響,這裡不作贅述。
  • 唐朝的陌刀是什麼樣的,真能砍的「人馬俱碎」嗎?
    前言:提到古代的冷兵器,不得不說唐朝時一種讓敵人聞風喪膽長刀「陌刀」,陌刀當時作為唐朝的制式武器,也是唐朝能夠稱霸的原因之一,由於陌刀對於唐朝的重要性,這種刀具不允許陪葬,陌刀的製作方法也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消亡了,正是這樣,更為陌刀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 適者生存,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
    適者生存,這是一個簡單淺顯而又古老的法則。縱觀世界,這個法則無處不在,它既存在於高級動物之間也存在於低級動物當中,既存在於社會之間也存在於團體或個體當中。撇開人類暫且不說,就動物而言,適者生存這句話,在其中表現的很強烈也很血腥,為了得到賴以果腹的食物繼續生存,動物間往往展開的是你死我活的生死搏鬥,弱者往往成了強者口中的美餐,弱肉強食成了動物間永遠不變的法則。而弱者為了生存,只有不斷地進化發揮自己的長處來適應你死我活的角逐,甚至於在必要的時候犧牲老弱病殘者,來保護種群的延續。
  • 吃雞是什麼遊戲 《大逃殺適者生存》高畫質吃雞即將來襲
    導 讀 隨著《絕地求生:大逃殺》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也開始著手研發「大逃殺」類型的手遊,而由Billion Games studio研發的《大逃殺:適者生存
  • 《元氣騎士》陌刀怎麼合成 陌刀合成公式一覽
    陌刀這把武器是非常強力的存在,也是新版本內玩家最想要獲取到的武器之一,但由於獲取途徑比較模糊,所以很多人都轉向了合成這一方式,想要順利的合成,前提是你必須要掌握足夠的合成公式才行... 元氣騎士陌刀怎麼合成?
  • 唐朝刀種:陌刀、儀刀、障刀、橫刀有何不同,分別有什麼用途
    正所謂,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我們歡迎世界各國使臣來訪,絕對不怕像高昌這樣的跳梁小丑。在這樣的強大的自信之下,其實也是因為唐王朝擁有著最強大的軍事實力。早在貞觀三年的時候,唐朝就以不太強大的力量打拜了最強大的突厥,後來更是能夠保持唐朝軍隊一隊二的國際戰鬥,為了當之無愧的亞洲老大。
  • 古代史上最強冷兵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所有騎兵一遇見掉頭就跑
    當時大唐接觸騎兵比較少,但是也有專門對付騎兵的武器,那就是陌刀! 陌刀是一種長兩米三左右的長武器,刀刃十分鋒利,類似於長刀一樣的武器,每一把陌刀都是裝備在最精銳的士兵手上。
  • 大唐軍隊靠陌刀所向無敵?這項被西方吹爆的技能才是大唐全員點滿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唐朝沒有具裝騎兵?玄甲軍:不要看我閒時沒披甲,你們就拿我當輕騎》一文,破除了唐朝無具裝的錯誤觀點。本文讓我們放眼唐軍在網絡上最著名的代名詞之一——陌刀。▲嚴陣以待的陌刀武士(冷兵器大揭秘劇照)第一,並非只有唐朝有此類重型武器破敵的記載,後趙的高力禁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晉書·石季龍載記》:高力等皆多力善射,一當十餘人,雖無兵甲,所在掠百姓大斧,施一丈柯,所向崩潰,戍卒皆隨之,比至長安,眾已十萬。其樂平王石苞時鎮長安,盡銳距之,一戰而敗。從以上史籍展現了高力禁衛運用長柯斧這一重型武器的非凡威力令人嘖嘖稱奇。
  • 中國最厲害的兩種長柄兵器,為何突然從歷史中消失?
    唐朝陌刀,是一種長柄刀,乃唐朝四式軍刀之一,主要為唐朝重裝步軍所用,個別將領也將其作為兵器,如唐朝著名的陌刀將李嗣業。根據古籍記載陌刀是一種長兵器,長一丈,有兩刃,更像劍(《唐六典》也說「蓋古之斷馬劍」)重約十五斤,是一種重型武器。
  • 陌刀有多強,香積寺之戰斬敵六萬多,以身餌賊盡顯英雄本色
    導語:「今日不以身餌賊,軍無遺矣」李嗣業一聲怒吼,便脫去了甲冑,手持著陌刀迎敵而去,這位「神通大將」以自己的勇猛展現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邁,手中的陌刀使得數十叛軍人馬俱碎,終究穩住了唐軍的陣腳。叛軍將領李歸仁甚至親率精銳騎兵衝擊唐軍,一時間人仰馬翻,騷亂的唐軍與齊整的叛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前軍統領,李嗣業瞭然此時的窘境,於是便有了前文所講的身先士卒。李嗣業的陌刀打出了威風,底下也士氣方銳,才有了此後勢如破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