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美再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 理由仍然很無恥
美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聲稱,共有9家企業和機構因所謂的「幫助監視維吾爾族」等理由而被列入「實體清單」中,分別為中國公安部法醫學研究所、阿克蘇華孚紡織有限公司、雲從科技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團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網視界、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銀晨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人民日報海外網)
意外!遭川普「點名」,這家上市公司漲停了!網友:美國商務部幫忙選股
儘管華為事件升級短期對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有較大壓力,但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已經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圈,包括封裝、代工技術、設備、材料等均有 20年左右的培育時間,且我國電子通訊消費市場龐大,事件本身將反向推動半導體專用軟體、設備、材料等基礎技術在本土晶圓產線或設計公司的工藝驗證和應用。因此看好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重點推薦仍處於卡脖子的設備、材料和軟體。(21世紀經濟報導)
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被美列入實體清單!相關回應來了
達闥科技所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均為民用研發設計生產,為醫院、學校、商場、物業等公共機構提供零接觸的服務類機器人,在應對COVID-19疫情中發揮了令人矚目的作用。目前公司運營狀態正常,達闥科技將繼續竭盡全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雲端智慧機器人產品和服務。(網易)
美國將33家中國企業高校機構列入「實體清單」計算機板塊影響如何
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中國企業、高校和政府機構列入「實體清單」。興業計算機團隊對此前三輪「實體清單」事件進行了復盤,復盤結論為:(1)「實體清單」事件對計算機指數的影響並不顯著,且偏短期;(2)「實體清單」事件對相關重點公司的短期影響相對較大。(和訊網)
360上美國「實體清單」的背後,美國怕什麼?我們防什麼?
美國商務部再度祭出"實體清單"。33家單位中唯一一家網絡安全企業上榜。針對美方非理智行為,我們提議:讓美國的「制裁榜」成為中國的「光榮榜」。這是因為,我們深刻地意識到,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卡脖子」行動愈演愈烈,並已從傳統晶片、精密儀器製造,向中國網絡安全行業滲透。這又一次警示我們,網絡戰已經登上大國博弈的主戰場,無論是去年委內瑞拉全國電網大面積癱瘓,還是伊朗擊落「全球鷹」無人機後遭受美國猛烈的網絡攻擊報復,包括5月22日剛剛開始的美太空司令部年度黑客攻擊衛星挑戰賽,都說明我們面臨一種不宣而戰的大規模入侵新威脅,關乎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環球時評)
兩會
兩會日記|楊元慶:更加堅定布局全球化 同時深耕本土化經營
總書記還指出,要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此,我們將更加堅定地布局全球化發展,但同時深耕本土化經營,讓中國產業鏈和所在市場融合,以卓越的運營能力和管理功力,提升企業韌性,共同建設一個包容合作、互惠共贏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浪科技)
「兩新一重」成兩會熱門話題這才是新基建的核心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以往都是在春季召開,一年之際在於春,承前啟後的「兩會」可以說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今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兩會」首次延期到夏季召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該如何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定調,就成了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環球網)
兩會之後,工業網際網路去往何處?一文覽盡工業網際網路提案
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議:加快5G建設,為企業、設備、人員快速高效連結提供高速通道;加大企業自動化及協作機器人發展速度;加快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形成互聯互通的平臺生態;加強數位化端對端建設,以數據鏈帶動價值鏈提升;深化基礎算法及運算能力建設,夯實「新基建」基礎。(雷鋒網)
政策動態
信息量很大!兩會上習近平關於民營經濟最新講話透露哪些信號?
「民營企業是在中國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一開始確實是一片荒蕪,但從夾縫中成長起來了。這也恰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篳路藍縷開出的一條路。」習近平總書記23日上午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這樣說道。(環球網)
高管之聲
董明珠:疫情下更要前瞻疫情後將會迎來新市場
董明珠:市場需求低迷,改變不了,那就順應而為。加大技術研發、做儲備。疫情期間,我們不是獲取利潤而是釋放利潤,做一些前瞻性的或者眼下需要升級的技術。這樣疫情過後,我們將會迎來一個新的市場。所以在疫情期間,我們格力沒有再考慮收益、利潤的問題,而是在考慮未來如何生存發展的問題。(新浪科技)
行業動態
IDC: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工廠產能同比下降29.8%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平板電腦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約373萬臺,受「新冠」疫情影響,工廠產能同比下降29.8%。(TechWeb)
企業動態
聯通電信這一年:共建5G省千億 能否對抗中移動?|5G大邁進
雙方的合作可謂是雙贏。一方面相比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無論從用戶量還是營收規模上,都與之相差巨大,獨立建設5G網絡不太現實;另一方面,根據工信部的分配,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雙方的5G頻段十分相近。(新浪科技)
臺媒:臺積電正協調高通AMD等廠商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廠商的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臺積電爭取在120天的緩衝期內,先幫華為生產足夠的晶片,協調好後可以讓華為在今年不致斷供。(36氪)
對衝基金Q1增加增長型股票持倉,最愛亞馬遜和微軟
高盛對822家對衝基金股票持倉的分析顯示,疫情重挫股市,對衝基金今年一季度對亞馬遜和微軟的持倉增幅最高,他們兩家連同Facebook、谷歌、阿里巴巴,連續七個季度名列對衝基金多倉部位中的前五名。(36氪)
臺媒:臺積電正協調高通AMD等廠商訂單 先挪部分給華為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英偉達等廠商的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TechWeb)
臺積電擬投12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工程設備商聖暉帆宣等受矚目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同屬臺積電大聯盟的工程設備商聖暉、帆宣及漢唐的動向也備受矚目,預計成為本周股東會上股東關注的焦點。(TechWeb)
韓媒:華為要求三星、SK海力士穩定供應存儲晶片
據消息人士透露稱華為已召集兩家韓國晶片製造商在華子公司的高級官員,要求後者穩定供應存儲晶片。華為是三星和SK海力士的五個最大客戶之一,每年花費約10萬億韓元(合81億美元)從韓國公司購買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新浪科技)
外媒:華為希望穩定晶片供應三星SK海力士回應
據外媒報導,華為從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高層方面尋求存儲晶片的穩定供應。(TechWeb)
生態
全球10大晶片廠商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
英特爾等全球10大半導體廠商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時隔5個季度同比增長了10%。去年四季度之前,這些企業持續出現20~40%左右的利潤下降。業績明顯好轉的是用於CPU(中央處理器)及GPU(圖形處理器)等運算處理器的晶片的開發企業。而存儲晶片企業的業績未好轉,美國美光科技2019年12月~2020年2月的淨利潤減少7成,韓國SK海力士1~3月的淨利潤減少4成,韓國三星電子淨利潤下降。(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