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紅軒重憶紅樓夢,脂硯齋再問石頭兄
---磚家原創★巔峰破解---
自序:磚家不談風月,只為揭示真相。磚者,拋磚之人也。既要挑戰紅學界,自然是免不了要挨磚的。如果磚家讓你眼界大開,請點個讚;如果您想繼續關注,請加粉絲團。
【套紅眉批:都雲《紅樓夢》是古今小說的巔峰之作,卻又有幾人知道此帖將是《紅樓夢》的巔峰破解?若干年後,此帖將以裡程碑式的壯舉照亮整個紅學之巔,指引未來紅學的研究方向。丁酉年潤六月廿一。紅學磚家】
網上看到一份《紅樓夢》作者愛新覺羅·弘暟(1707—1759)的家譜,遂轉過來與諸位愛好者分享。
此家譜涉及《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吊雪芹》的作者愛新覺羅·永忠(1735年—1793年)。永忠的堂叔瑤華道人(名弘旿,字醉迂,乾隆皇帝堂兄弟)很是讚賞,手批曰:「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餘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可見皇家的圈子裡,大家都知道《紅樓夢》裡有礙語,因為害怕裡面的礙語會牽連到自己,而不敢看《紅樓夢》。此事,唯胡適和他的徒子徒孫不覺,老衲表示冷冷一笑。
此詩作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詩曰:
傳神文筆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淚流。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
顰顰寶玉兩情痴,兒女閨房笑語私。三寸柔毫能寫盡,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來眼底復心頭,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時七竅鑿,爭教天不賦窮愁。
永忠的祖父為康熙第十四子允禵。他在與皇四子胤禛爭位中落敗,被雍正軟禁,直到乾隆皇帝繼位才得到釋放,並復封恂郡王。經過這樣一場政治鬥爭,允禵覺得很失意,晚年皈依佛、道。永忠的父親弘明,雍正十三年(1735)封為貝勒,因父親連累,終身不得一實職,乾隆三十二年(1767)卒。弘明深受父親的影響,對紅塵也無興趣,獨鍾佛、道。弘明給幾個兒子每人一套棕衣、帽、拂,要他們遠避官場,保全身首。永忠體會父意,遂自號「栟櫚道人」。後來受職,甚至封授「輔國將軍」,但入世消極,情近佛道,留意詩、書、畫,並俱有名氣。
又據說,詩中的「墨香」是個人名。墨香(1743~1790年),名額爾赫宜,是敦氏兄弟的叔父,乾隆的侍衛。但因紅學詐騙集團有偽造「曹雪芹」墓碑的前科,甚至有偽造除甲戌本以外所有脂本脂批的重大嫌疑。本磚家對此事亦表示暫時存疑。因為在本磚家看來,「墨香」二字是「筆墨飄香」之意,言《紅樓夢》作者的文才極好之意。因為《紅樓夢》寫得極好極吸引人,所以永忠才看了,並順便追悼「曹雪芹」。而這個「曹雪芹」是書面上的「曹雪芹」,僅僅是個虛擬符號而已,絕非實指。因為連皇家人都害怕《紅樓夢》裡有礙語,害怕會牽連到自己而不敢看《紅樓夢》。那個假貨「曹雪芹」還敢膽大包天,把自己真名署在上面,不是找死又是什麼?
另外,「墨香」二字女人味十足,你說是女人名我還能將信將疑,怎麼可能會是一個武夫的名字?再說了,永忠的叔叔愛新覺羅·弘暟本身就是《紅樓夢》作者,永忠何必捨近求遠找墨香看《紅樓夢》?!這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