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航天CEO徐鳴: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太空基礎設施時代來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夏賓)談起基礎設施,人們最先想到的一般會是與「水電路網」有關的大型工程,基礎設施和太空會有什麼樣的關係?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隨著技術的發展,衛星低成本批量化生產以及組網正在成為可能,一條條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太空「破土動工」,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建設。

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太空基礎設施時代即將來臨。受訪者供圖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如今太空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之快:2020年,世界各國發射衛星數量超過1000顆,與之相對比的是,截至2018年,全球僅有2000多顆衛星在軌正常運行。

對於不同時代的基礎設施變遷,徐鳴分析稱,上世紀80年代是石油的天下,上世紀90年代,是銀行的黃金時代,到2000年,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微軟、英特爾等公司開始湧現,2010年開始,中國力量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

上述變化背後是支撐起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和生產資料的變遷。從80年代石油託起重工業,到90年代金融業加速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從2000年PC網際網路的興起,到2010年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降臨,信息正在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傳遞數據的信息網絡成為這個時代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

徐鳴表示,當前,信息網絡建設仍存在很大挑戰,全球有超30億人口尚未實現網際網路覆蓋,傳統地面網絡很難覆蓋沙漠、海洋以及偏遠山區等地區。而衛星通信覆蓋廣、不受地域影響等優勢,將與地面5G網絡實現深度的融合互補,並為6G時代萬物互聯的泛在網絡需求提供支撐。

隨著技術和製造革命的到來,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正在加速。「大家可以把衛星可以理解為太空計算機,太空計算機上面有衛星載荷、能源系統、動力系統、姿態控制系統等各系統,來保證其在太空中的工作。」徐鳴如是說。

他進一步稱,當前,載荷技術升級與迭代進入了摩爾定律階段,衛星載荷正在向數位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在能源方面,傳統衛星的太陽翼採取剛性蜂窩板厚度約為20毫米,現在利用柔性砷化鎵電池生產的太陽翼厚度僅約為1毫米,新技術使衛星性能大幅提升、體積大幅降低。衛星正在經歷著類似「超大老式臺式機」向「筆記本電腦」的進化。

「原來我們提太空基礎設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遙不可及,但是利用剛才所提到的一些技術革命,最終能夠提升衛星技術的能力,然後再加上下降的成本,能夠把它價格與性能的比重降到現在的1%,甚至更低的級別。」徐鳴如是說。

在他看來,太空的基礎設施的時代即將來臨,這將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商業的開始。從整個大的行業來說,可估算出全球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市場規模。在2022年時,全球網際網路服務市場大概是1.5萬億美元,衛星服務業收入大概是1265億美元,在2027年的時候差不多能夠達到2000億美元的規模。「可以看出,衛星服務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收入規模的行業。」

當前,中國的太空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重大機遇。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被納入新基建。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要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航空航天等產業。

但徐鳴也強調,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個長期的行業,不是能夠短時間終結的戰鬥。面臨非常長的賽道,衛星網際網路行業需要的不是說開始有多快,需要的是在這個賽道裡面具備長期的執行力,以及長期的耐力。(完)

相關焦點

  • 專訪銀河航天創始人徐鳴: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場科創革命 商業落地不是...
    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洋、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商業航天發展,不少國家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放眼海外,SpaceX公司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已經在北美開始測試;縱觀國內,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
  • 銀河航天拿下新融資 CEO徐鳴:構建中國的網際網路衛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11月17日,中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頭部玩家銀河航天官方宣布,該公司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公司整體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銀河航天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銀河航天於2018年正式投入運營,經過兩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商業航天領域的領跑者。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成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
    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衛星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摩根史坦利報告指出,建造能夠提供低成本高速網際網路的衛星星座正在推動全球太空經濟增長。
  • 銀河航天徐鳴:復盤美國商業航天發展史,來看銀河的未來|CEO專欄
    自2010年後,商業通信衛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為滿足全球寬帶網際網路的需求,尤其是5G建設,對中低軌高通量衛星星座提出了迫切需求,億萬富翁開始投資近地巨型衛星星座, O3b星座是一個成功的典型中軌道高通量衛星星座,其低成本構建並成功商業化運行驗證了中低軌高通量衛星星座的潛在發展前景。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17日,證券時報記者自銀河航天獲悉,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2020烏鎮時間#銀河航天高千峰:衛星網際網路時代正在到來 將向年產...
    今年以來,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河航天)喜訊不少。  企業不僅實現了首星發射,而且衛星智能超級工廠也已開建,同時近期還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成為中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
  • 銀河航天宣布完成B輪融資 投後估值近80億
    11月17日,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發射,該星不僅是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目前由民營企業研製的唯一在軌運行的寬帶網際網路衛星。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將培育衛星低成本批量製造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11月17日,衛星民企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公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銀河航天創始人兼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銀河航天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形成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 點評:衛星網際網路具有可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工作的特點,它是由衛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實現全球範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超級工廠對標SpaceX「星鏈計劃」
    銀河航天創始人兼執行長徐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今年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目前由民營企業研製的唯一在軌運行的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據銀河航天介紹,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顆寬帶通信衛星已進入總裝階段。
  • 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誕生
    經過本輪融資之後,銀河航天總估值達到了10多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獨角獸企業。11月17日,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銀河航天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成果 未來將持續助力衛星互聯...
    本報記者 李春蓮11月23日下午,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 太空競賽 2.0: 這一次,為了商業,也換了主角
    在距離地表 500 公裡左右的太空,SpaceX 旗下的天基網際網路工程「星鏈」(Starlink)正有序推進著。在此之前,Teledesic、銥星一代、Globalstar 這三家公司將數百億美元投入到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 衛星追逐戰
    小衛星(廣義指小於1000公斤的衛星)在太空之中組網形成星座,替代或補充傳統衛星,提供通信(包括寬帶網際網路和窄帶物聯網)、遙感(對地對海等拍攝)、導航等服務,正在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創業方向。而在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公司PPT上的星座計劃逐漸走入現實。12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星座首顆驗證衛星發射升空。
  • 在太空裡建「大電腦」 中關村科學城「星谷」崛起
    在太空裡建「大電腦」  除了參與嫦娥鑽月這樣見證我國航天歷史的重大事件,民營航天產業的發展,也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因看似遙遠的航天科技而受益。  「嗨,我現在正通過衛星信號上網跟你對話呢!」在位於海澱區的信關站,工作人員使用手機連接銀河衛星終端提供的「WiFi」熱點,通過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實現了視頻通話。
  • 新風口衛星網際網路:戰火早已熊熊燃燒
    對於廣大低業務密度地區與通信基礎設施嚴重缺失地區人口來說,搭建衛星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來使其接入全球網際網路是核心解決方案之一。而根據聯合國披露的關於全球網際網路接入數據顯示,全球有49%的人口依然未進入網際網路世界。 可想而知,如果衛星網際網路真的可以將這近一半地球人口開發成其用戶,將會取得何等的收益。
  • 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深度報告:天基網際網路建設全面啟動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前言、天基網際網路建設全面啟動寬帶網際網路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最有力平臺。建設天基寬帶網際網路,與 地面寬帶網絡等互聯融合,進一步滿足人們對全球無縫覆蓋的寬帶網絡需求,是 網際網路技術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設想。
  • 天目連線微納星空丨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 千億產業藍海待發掘
    近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在線新聞發布會,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範疇。對不少人而言,衛星網際網路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不過相較於現存的地面移動通信方式,衛星網際網路具備覆蓋範圍更廣、傳輸速度快等優點。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該星座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建成後將開 展面向全球的智能終端通信、物聯網、移動廣播、導航增強、航空航海監視、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等服務,具有全 天候、全時段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全球實時通信能力,可實現「溝通連接萬物、全球永不失聯」目標。
  • 銀河航天首發星入選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名單
    據網信中國消息,在11月23日下午舉行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上,共評選出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微軟、高通、思愛普、卡巴斯基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銀河航天首發星的研製與衛星網際網路技術驗證入選該科技成果名單。
  • 低軌通信衛星:開啟 6G 通信時代,帶動千億規模市場
    據InternetWorldStats統計,截至2017年6月,全球網際網路普及率約為51.7%,意味著仍有約一半的人口未實現網際網路連接,面對如此廣闊市場,近年來波音、空客、亞馬遜、Google、Facebook、SpaceX等高科技企業紛紛投資低軌衛星通信領域,提出了OneWeb、Starlink等十餘個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方案,目標是實現全球網際網路覆蓋,若這些方案得以實施,未來五年內將有20000餘顆低軌衛星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