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銀河航天創始人徐鳴: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場科創革命 商業落地不是...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探索宇宙,逐夢藍天。

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洋、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商業航天發展,不少國家都將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放眼海外,SpaceX公司的Starlink衛星系統(也稱星鏈計劃)已經在北美開始測試;縱觀國內,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

與行業的發展同頻共振,資本的態度也逐漸升溫。今年11月下旬,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成為我國商業航天以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而在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

徐鳴表示,投資人、商業機構對於衛星網際網路賽道企業的支持,意味著商業航天的科創時代真正來臨。在他看來,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場科創革命,而在未來具體的商業落地過程中,並非速度比拼,而更考驗在整個賽道的執行力和長期的耐力。

銀河航天創始人徐鳴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談對標「星鏈」:批量製造降低成本、進行大型星座管理系統建設

從產業構想到逐步落地,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的商業故事讓外界充滿好奇。

徐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我在2011年的時候第一次做公司,當時還沒有衛星網際網路這種說法。當時我提出的定義是,衛星類似於浮在太空當中繞著地球軌道運行的計算機。需要有能源系統、動力系統、計算機、姿軌控制系統等。衛星在太空中可以根據它的軌道,調節位置、姿態、溫度等。」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變革,衛星網際網路時代已至,而中國企業在技術方面亦有突破。

無論是國外馬斯克雄心勃勃的「StarLink」,還是國內的天通衛星商用、鴻雁計劃、虹雲計劃等亮相。這些事件都標誌著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已成為戰略要地。

徐鳴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在Starlink Beta公開測試中,下載速度是102Mbps,上傳速度是40Mbps;銀河航天內部開放測試中,下載速度是382Mbps,上傳速度是91Mbps。

Starlink衛星與銀河航天首發星相關技術指標對比

儘管測試形式不同,但通過上述數據仍可得出兩個結論:一是通過低軌衛星能夠做出衛星網際網路,並且能提供類似4G、5G網絡連接;二是中國衛星網際網路企業在技術層面足以與美國的Starlink對標。

而在這個過程中,徐鳴認為,衛星網際網路也通過改進設計、批量製造完成一場科創革命。

「原來我們提太空基礎設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遙不可及,但是利用技術革命,工業革命,最終能夠提升衛星技術的能力,然後再加上下降的成本,能夠把它價格與性能的比重降到現在的1%,甚至更低的級別。」徐鳴稱,在Starlink之前,所有的衛星在全球的做法都是全手工打造。每一個衛星都類似於天上的一輛勞斯萊斯,成本非常昂貴。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不斷提速,衛星由單件製作的方式開始轉變為批量體系完成的方式,為真正推進商業化、真正意義上實現衛星網際網路帶來新可能。

基於上述變化,銀河航天也做出相應研發部署。徐鳴表示,接下來,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向年產300~500顆衛星邁進,該工廠建成後將是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製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有望把中國新一代衛星批產能力和美國的差距縮短到兩年內。

與此同時,在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過程中,大型星座在軌管理,以及基於大數據一系列的運維工作也至關重要。徐鳴表示,一顆星在天上和N顆星在天上,其實是兩回事。每一顆衛星在太空就是一個計算機,計算機聯網之後,形成大數據網絡,通過網絡管理系統完成對整個網絡的管理的難度也不容小覷。

談商業落地:不是拼速度,而是拼執行力、耐力

通過技術革命降低衛星製造成本、提升運維管理能力,是實現太空聯網的基礎設施,亦是衛星網際網路商業化的新開端。

但挑戰也不容小覷,徐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科創時代面臨的新挑戰是:衛星網際網路如何實現商業化?

從市場現狀來看,目前,Starlink已經在美國有商業訂單落地。Space X的官方的數據顯示,Starlink在2027年預計能夠服務超過一千萬用戶,營收100億美元,2031年預計營收247億美元。徐鳴認為,上述數據從側面反映了衛星網際網路未來變現能力。

從行業層面分析,SIA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網際網路服務市場約1.5萬億美元,全球衛星服務業收入為1265億美元,約佔全球網際網路市場8%。而根據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SIA、華泰證券研究所等數據,中國低軌衛星通信產業鏈總體產值將超4000億元。

在徐鳴看來,隨著技術的迭代、工業批產能力提升,衛星單價能夠快速下降,未來國內衛星網際網路的商業價值也值得期待。

而在具體技術應用層面,業內有種提法為「5G+衛星網際網路=6G」。對於這一說法,徐鳴表示,衛星網際網路不僅僅是通過衛星連接,更重要的是代表基礎網絡連接能力。目前,無論是SpaceX建設的星鏈計劃還是國內衛星網際網路計劃,都是基於毫米波開發業務和進行運營的。未來商業衛星帶寬資源需求仍會繼續增長,低頻段的資源也會日趨擁擠,Q/V/Ka等頻段作為毫米波頻段中最適合開展衛星通信業務的頻段,擁有的帶寬更寬,單個關口站可管理更多的用戶波束,這也是有效減少地面關口站數量、控制系統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在衛星網際網路的商業化運營中,基於毫米波技術應用的不斷探索,將帶來廣闊的發展機遇。

基於市場變化、行業需求、技術路徑之上,商業邏輯、商業模式也是衛星網際網路商業化中的必要要素。那麼,目前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如何去做?

對此,徐鳴表示,當前的現況是中國民營衛星公司只有一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運行,商業化才剛剛起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符合實際的商業邏輯是:衛星網際網路是長期行業,不是能夠短時間終結的戰鬥。類似於發展十幾年的移動手機市場,目前戰鬥仍未結束,新品牌仍在快速崛起。衛星網際網路的賽道很長,不是說開始有多快,而是考驗在該賽道是否具備長期的執行力和耐力。

徐鳴預測,未來至少會有兩家全球性的衛星網際網路公司,一家是美國的Starlink,一家是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衛星網際網路公司。

目前,中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各個企業可通過聯盟、合作的方式形成技術積累,持續探索商業價值,激活商業模式。

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模擬圖

圖片來源:銀河航天供圖

談二次創業:商業航天需要理想主義,但更要知行合一

事實上,商業航天是徐鳴的二次創業。此前,徐鳴和合作夥伴創立獵豹移動,在網際網路領域不斷探索。2018年,徐鳴辭去獵豹移動總裁職務,在銀河航天公司開啟再創業模式。

作為一個跨界創業者,徐鳴回憶,「我在哈工大讀書的時候,其實並不了解航天,當時我喜歡的是軟體,這也是後來聯合創辦獵豹移動的原因。2011年,公司業務轉型和商業落地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恰好一部關於哈勃望遠鏡的紀錄片無意中闖進了我的生活,這是我最初與航天接觸的過程。」

後來,徐鳴的思路逐漸清晰:現在手機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話,而是掌上的移動電腦,哈勃望遠鏡也不過是漂浮在太空,利用太陽能供電、進行照相的大型計算機。

2015年,徐鳴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美國做科技方面的調研。與此同時,國內商業航天的環境日益成熟,政策紅利驅動民間資本參與航天科研生產,技術可行性、人才流動機會帶給商業航天賽道更多可能,讓他決定創立銀河航天。

2020年1月16日11時,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成功

圖片來源:銀河航天供圖

「作為一個二次創業的人,我完全知道創業的艱難。」在他看來,航天產業的發展,本質上要解決的是航天到底能提供什麼價值的服務的問題。他創立銀河航天的初心就是因為一個使命:發展航天科技,真正地服務人類社會,為社會提供航天科技的價值。

但徐鳴同時提醒稱,大夢想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要因為盯著這個大目標,忘了自己的腳下,所以還要活在當下。「做商業也好,做技術也好,要時刻把握這個行業的動態,敏銳變化,同時更需要專注,長期努力,堅忍不拔。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的理想主義者、實幹家、創業者、夢想家。」

另一方面,在跨界創業中,如何融合網際網路文化、航天文化,也是徐鳴深度思考的內容。

在徐鳴看來,過去兩年時間裡,來自傳統航天領域的人才完全換了一種全新工作方式,開始嘗試網際網路式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對於此前從事網際網路科技的人才來說,這相當於進入一個新領域,將晦澀難懂的航天科技轉化為「簡易輸出」,賦予其新的活力。讓不同人才從不同角度看待同樣的問題,這是銀河航天創新的內在基因。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銀河航天CEO徐鳴: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太空基礎設施時代來臨
    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隨著技術的發展,衛星低成本批量化生產以及組網正在成為可能,一條條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太空「破土動工」,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建設。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太空基礎設施時代即將來臨。
  • 銀河航天拿下新融資 CEO徐鳴:構建中國的網際網路衛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11月17日,中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頭部玩家銀河航天官方宣布,該公司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公司整體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銀河航天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銀河航天於2018年正式投入運營,經過兩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商業航天領域的領跑者。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成為我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
    中國財富網訊 據悉,衛星網際網路領軍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衛星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摩根史坦利報告指出,建造能夠提供低成本高速網際網路的衛星星座正在推動全球太空經濟增長。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17日,證券時報記者自銀河航天獲悉,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銀河航天徐鳴:復盤美國商業航天發展史,來看銀河的未來|CEO專欄
    自2010年後,商業通信衛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為滿足全球寬帶網際網路的需求,尤其是5G建設,對中低軌高通量衛星星座提出了迫切需求,億萬富翁開始投資近地巨型衛星星座, O3b星座是一個成功的典型中軌道高通量衛星星座,其低成本構建並成功商業化運行驗證了中低軌高通量衛星星座的潛在發展前景。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超級工廠對標SpaceX「星鏈計劃」
    銀河航天創始人兼執行長徐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今年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發射,成為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目前由民營企業研製的唯一在軌運行的寬帶網際網路衛星。據銀河航天介紹,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顆寬帶通信衛星已進入總裝階段。
  • 銀河航天宣布完成B輪融資 投後估值近80億
    11月17日,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首發星成功發射,該星不僅是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目前由民營企業研製的唯一在軌運行的寬帶網際網路衛星。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 將培育衛星低成本批量製造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11月17日,衛星民企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公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元。銀河航天創始人兼CEO徐鳴介紹,本輪融資後,銀河航天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形成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 點評:衛星網際網路具有可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工作的特點,它是由衛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實現全球範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
  • #2020烏鎮時間#銀河航天高千峰:衛星網際網路時代正在到來 將向年產...
    今年以來,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河航天)喜訊不少。  企業不僅實現了首星發射,而且衛星智能超級工廠也已開建,同時近期還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成為中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
  • 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誕生
    經過本輪融資之後,銀河航天總估值達到了10多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獨角獸企業。本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事件一共24起,生物醫藥領域發生11起融資事件,佔比46%;人工智慧領域發生7起融資事件,佔比29%;半導體領域發生3起融資事件,佔比13%;區塊鏈領域發生2起融資事件,佔比8%;航空航天領域發生1起融資事件,佔比4%。
  • 衛星追逐戰
    小衛星(廣義指小於1000公斤的衛星)在太空之中組網形成星座,替代或補充傳統衛星,提供通信(包括寬帶網際網路和窄帶物聯網)、遙感(對地對海等拍攝)、導航等服務,正在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創業方向。而在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公司PPT上的星座計劃逐漸走入現實。12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星座首顆驗證衛星發射升空。
  • 太空競賽 2.0: 這一次,為了商業,也換了主角
    三維信息高速公路 眼下,中國商業航天完成了第一個五年徵程,一批創業者進入到和馬斯克同臺競技的練習場,圍繞商業航天施展拳腳。其中不乏有和馬斯克一樣的非科班人才。 幹了 16 年網際網路的徐鳴,捕捉到商業航天潛在的機遇,在 2018 年一腳急剎,從獵豹移動總裁的位置離席,縱身扎進航天賽道,創立了商業衛星公司銀河航天。
  • 銀河航天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成果 未來將持續助力衛星互聯...
    本報記者 李春蓮11月23日下午,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這是第五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
  • 專訪星河動力夏東坤:中國的商業航天還需要三到五年
    11 月 7 日,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 11 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 500km 太陽同步軌道。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2.2 O3b 中軌通信衛星星座已經在運營 O3b 公司成立於 2007 年,其創始人 Greg Wyler 現在是 OneWeb 的創始人,公司旨在為全球偏遠地區(主要 是非洲、亞洲和南美等)30 億上網困難或上網昂貴的人口提供高帶寬、低成本、低延遲的衛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一周投融資亮點:資本向自閉症康復領域傾斜;銀河航天晉升「獨角獸...
    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姜英爽表示,「中國孤獨症人群超千萬,其中14歲以下兒童群體超過200萬,國內現有的專業康復機構遠不能滿足需求。本輪融資完成後,大米和小米將啟動『服務百萬孤獨症兒童家庭』的新戰略,兼容並蓄國內外先進的幹預康復理論和方法,以大數據、機器學習為助力,發展成為兒童成長發育提供優質服務產品的頭部公司。」
  • 銀河航天首發星入選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名單
    據網信中國消息,在11月23日下午舉行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上,共評選出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微軟、高通、思愛普、卡巴斯基等15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銀河航天首發星的研製與衛星網際網路技術驗證入選該科技成果名單。
  • 商業航天企業零重力實驗室完成數千萬融資 繼續搭建商業航天生態鏈路
    投資界(ID:pedaily2012)1月21日消息,商業航天企業零重力實驗室(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廣州基金下屬產業基金領投,老股東華訊方舟等數家投資機構跟投。此次融資資金將用於衛星產品研發製造、衛星數據服務以及市場推廣。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
    編者按:行業月報,縱覽本月商業航天遙感行業焦點。本月商業航天遙感領域火熱,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投資出現井噴,單月出現3筆過億元的融資。其中,長光衛星的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研發投入、遙感影像質量、影像銷售收入是商業遙感企業的三大齒輪,一旦形成飛輪效應,加上衛星軌道資源先佔先得的壁壘,將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