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2020-12-05 一頁歷史吧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從本質上講,《易經》是一條純粹的規律,「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個人的潛意識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易」法則的變化,這種變化以直覺或靈光的形式呈現,只是人們並不知情而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易經》最簡單的用法之一:通過識別這三個信號,你就能知道你的處境是否有利。

第1種信號:你內心的直覺反應。

我們高中哲學課上,老師說:「內因決定外因。」

《易經》中,法律也是如此。

六十四卦每卦由內卦和外卦組成。內卦是其中最主要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於人來說,內因是由你的思想,你的洞察力,你的思維模式,你的直覺,你的信念,你的意志力和你的主觀能動性組成的。

無論儒、釋、道,都強調靜。清靜為正,定靜生智慧。

為什麼?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清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他的內在直覺。在這種無雜念,無幹擾的狀態下,人的感知最接近覺悟,也最能感悟到「易」的規律。

如果你的直覺感到煩躁不安,很可能一股排斥能量正在逼近。排斥能是指陰陽的衝突。對你來說,輕的是不舒服的,緊張的和有壓力的,重則就是受挫,陷入困難和不利的境地。

其實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都有一定的徵兆,但大多數人視而不見,只有直覺的人才能捕捉到它。

我們需要做的是減少思考量,穩定情緒,經常靜下心來,從內心直覺中,讀出相應的信號,培養自己的洞察力。

第2種信號:環境和他人的映射。

讀書前,有句名言:「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當時,我無法理解。許多年後,當我通讀漢學經典時,我知道這句話是對的。外面沒有人。你所看到的,你遇到的,你的經歷,你的環境和其他人都是你內在的反映。

境由心生,物隨心轉,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當然,大多數人,像我那時一樣,很難理解。如果我們能明白「非風動,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你將直接到達禪宗的覺悟境界。

我想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你可以通過外界和他人的表現,反推過來,知道自己的處境。

第3種信號:識別徵兆,做好準備。

舉一個我自己的案例: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我一直都是非常的順利的。然而,突然出現了三個跡象,告訴我繁榮可能正在逆轉。

第一個徵兆是:我的鄰居平時很安靜,半夜突然不睡覺,從12點到凌晨2點,一直在大聲播放音樂,讓我睡不著覺。

第二個標誌:同一樓層的人,因為一些糾紛,正在和物業鬧得很兇。我碰巧經過他們兩次。

第三個標誌:我在約定的時間去做某事,但對方不在。我等了很長時間,對方才出現。

這些其他和外在的信號告訴我一種可能性:不和諧的能量已經到來,所以我們應該注意我們的言行,儘量避免衝突。

只要自己內心足夠警醒,出現不順的苗頭,皆可以得到控制。

果然,我犯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失去了投資。屋漏偏逢連夜雨,船晚點時,會有逆風。有人落井下石,對我惡意嘲諷和貶低。

因為,通過三個徵兆,提前感知到自己的處境,當不順的事情真正發生時,我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讓負面的能量蔓延

當我失去投資時,我不會感到不安;我不在乎別人是否傷害了我。

如果你保持冷靜和冷靜,多米諾骨牌效應就不會在不利因素中發生,而踢貓效應也會在第一個環節停止。(註:心理效應踢貓效應)

止而停。因為你的內心止,所以外部的處境也會止。

《易經》的規律,用之四海而皆準,和其它典籍,皆能找到相通之處。

可以說,讀懂了《易經》就讀懂了人生,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馬雲也常說:我的成功得益於比別人更早地讀《易經》。

所以不要再說《易經》是封建迷信了,它只是幫你排憂解難,幫你尋找正確方向,引導你做出正確決策的一本書,具體怎麼做還是在於自己。

關於職場、生活、婚姻、教育等等這些瑣碎的問題,《易經》中早有預示。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而且這本書才56元,現在56還能幹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 易經提醒:根據這3種信號,教你識別自己現在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第1種信號:內心的直覺反應。在我們高中的政治課上,肯定學過:「內因決定外因。」其實《易經》裡的規律講的也是這個。64卦的每一個卦,都由內卦和外卦組成,其中,內卦是主卦,起決定作用。
  • 易經: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避免招來禍端
    從本質上講,《易經》是一條純粹的規律,「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個人的潛意識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易」法則的變化,這種變化以直覺或靈光的形式呈現,只是人們並不知情而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易經》最簡單的用法之一:通過識別這三個信號,你就能知道你的處境是否有利。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易經:改變命運的,是你的見識,堅持這3種理念,人生越來越順!
    不管你相信什麼。如果你相信它,你將擁有它。如果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對現狀感到滿意,那就繼續保持;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自己,渴望突破,那就看看下面這3條理念,皆從實踐中而來,經受得住現實的考驗。堅持這3種理念,能助你改變現狀,人生越來越順!1、束縛你的,不是命運,而是你的見識。許多人誤以為《易經》是算命的,可以部分閱讀傳統知識。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一本"神書",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古代的"卜筮"之書,《易經》這個書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你要問他真正寫的啥,他估計只能嘿嘿一笑,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是讓人有種忍不住要給他兩耳瓜子的衝動。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一提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算命卜卦、封建迷信,但是這都是偏見,《易經》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爻,對應著人生的384個重大選擇。
  • 易經適合什麼人學?這3種人最適合學習易經,看看你在其中嗎
    易經作為我國群經之首,歷代都被人們重視和研究。易經的智慧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8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十分的恰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學習易經,最主要的目的無非就是試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悟更多世間的智慧和道理,從而能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 易經:化危機為轉機之人,或許有這三大共性,看看你佔了幾個?
    《易經》的基本規律是:物極必反。也就是說,危中有機,一個人最艱難的階段,通常隱藏著崛起的契機。那麼,怎樣能夠化危機為轉機?你需要做到下面3點。1、順應趨勢做事,保持自己的節奏。在你冷靜下來,自然而然,便會找到事情的解決方法或出路。天下萬事萬物,皆有規律,都有解決的方法。關鍵是,我們做事,先要順著規律而走。事情和處境發生變化了,你也應當隨機應變,不可固執一種方法,要不斷嘗試和創新。新的機會就隱藏在這其中,等待你去探索和發現。2、堅定自己的信念,靜等時機。
  • 易經識人術: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注意識別,就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告訴我們: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第一種人:獐頭鼠目之人。
  •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一畫開天,創立了先天太極八卦圖。八卦者,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周易》說卦傳中解釋八卦時,稱: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這句話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天八卦之中天南地北,乾卦與坤卦相對應;艮卦與兌卦,分別於西北方和東南方,兩相對應;東北方的震卦與西南方的巽卦兩相對應;正西方的坎卦與正東方的離卦兩兩對應。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一、不忘妄議別人的是非《易經》記載著這樣一句:「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在說沒有妄念、妄行,守住正道才是好事。
  •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越來越有福氣
    」就是說,可以和他談的話,卻不和他談,這就是失掉了這個朋友;不可以和他談的話,卻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所以說好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易經》中就提醒過我們和人交談一定少啊說這3件事,才能越來越有福氣。這是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智慧,和別人交談時千萬不能什麼都對別人說,因為人心是很複雜的,很可能你把他當好朋友,什麼話都說,他卻轉身告訴別人。那麼我們的處境就會很被動。不僅不能說自己的秘密,也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事。總而言之,就是不該說的話不要說。
  • 易經告誡:當身邊有這3種情況,說明小人在算計你,要小心
    在易經中,就告誡了老實人:當你身邊出現這3種情況時,說明有小人在背後算計你,要小心!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要提防,仔細思考一下最近得罪過什麼人,有沒有人在背後捅你一刀。建議是,先從與自己有著密切利益關係的人入手。
  • 易經中,陰爻和陽爻之間關係到底是什麼,你真的深入理解嗎?
    相鄰的兩爻,如果一個陰爻在上,一個陽爻在下,就說這個陰爻對陽爻可稱為乘,如水地比卦,是上乘五;如果幾個陰爻都在一個陽爻的上面,則這幾個陰爻對陽爻都稱為乘。一般說,陽爻乘陰爻,陰爻承陽爻為順;而陰爻乘陽爻,陽爻承陰爻為逆,逆者就不吉利。成語承上啟下中的承,就來源於《易經》。歷史上的一些典故就說明了所謂的吉與不吉的問題。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老人不能佔卜自己的未來或者過去之事,原因也很簡單。有位易經高手就曾經說,老人家來問卦,從來不算,彼方問原因何在,那位易經高手回答:「您活了這麼久,連自己的命運都不知道嗎?你來問卦,完全就是想考考我的水平,所以我不佔」,那位老人也很不好意思,他說自己並不是問過去之事,而是要佔問未來的發展。那位易經高手毫不留情的說:「以後就是死路一條,還算什麼」。
  • 易經忠告: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要警惕
    易經忠告: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要警惕《易經》作為我國古代的一部著作,書中的語言十分精簡,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在古代,《易經》被稱作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是公認的「群經之首」,書中通過64卦,闡述了宇宙和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是古代先賢們智慧的結晶。
  • 易經:這3種傷害過我們的人,不要再心軟原諒了,躲得遠遠地才好
    易經:這3種傷害過我們的人,不要再心軟原諒了,躲得遠遠地才好但是,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能等來一句沒關係,也不是所有的惡人都值得你去原諒, 而對我們自己而言, 也沒有必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讓自己心理不爽。
  •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在我們國家,有種特有的文化藝術,那便是酒局文化藝術,無論是紅白事還是工作中工作都是會碰到,簡易用餐身後反映的是一類人情往來,磨練的是咱們的交際能力。在飯桌,也是咱們結交朋友和擴展新項目的好機會。
  • 《易經》中暗藏的2個事實:有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相
    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在不斷積累自己的錯誤,形成一個「勢」或「氣場」,這些邪惡的「勢」不斷蠶食人們的好運。但事實上,我們都明白自己的錯誤,只是沒有勇氣去改正。這就是為什麼低層的人傾向於放縱自己。他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習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