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2020-12-22 史為今用123

《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其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當是最有懸疑的內容了,至今未有定論。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那到底易經中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邵雍對「天地定位」一章的新詮釋:

「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者,明交錯而成六十四也。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數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數由逆而成矣。此一節直解圖意,逆若逆知四時之謂也。」

所謂「順天左旋」是今逆時針方向,即自乾向左歷兌、離、震、坤、艮、坎、巽以至於乾的循環,圓圖左方先見乾父而後有子女(夬至復31卦);圓圖右方先見坤母而後有子女(剝至姤31卦),故曰「皆已生之卦」。所謂「逆天右行」是今順時針方向,即自姤向右歷坎、艮、坤、震、離、兌、乾以至於姤的循環,圓圖右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坤母;圓圖左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乾父。故曰「皆未生之卦」。自乾左旋為順,旋者溯往;自姤右行為逆,行者迎來。所以,起震一至坤六為「逆知四時」。

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易經》是以逆料未來為主的,逆的東西尚未發生,還可以趨吉避兇,靠著自己的修為扭轉。不然,談過去有什麼意思呢?已經過去了。「順數」是為了幫助我們掌握「逆數」,「逆數」可以當成修行,道家的修行,佛家的修行,儒家的修行,都是返回頭去找尋本。「逆數」是講我們順著生命的業力流轉,往上面修,所以「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回過頭來,再看孔子的這句話,再排出先天八卦圖後,即一目了然啦。

在圖中的左邊半圓,自「震」起,到「離」、「兌」、「乾」,為陽長陰消;右邊半圓,自「巽」起、到「坎」、「艮」、「坤」,為陰長陽消。這就是邵康節先師說的「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的真實含義,也是孔子對順與逆的真正解讀。

從河圖來看,一三七九陽數順時針布,陰數六八二四為什麼雜亂不順呢,陽統陰隨,用八卦之理就能解通了。

乾九坤用,《易傳》說:「乾乘六龍以御天」。用一三五七九分別去乘六,一六得六,三六得一十八取八,五六三十取十,七六四十二取二,九六五十四取四,一三五七九乘後的順序是六八十二四,這不就是河圖陰數從北順時針的排布規律嗎?

易經中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天地的規律說的如此清楚,不得不感嘆那時候的古人真的是厲害!

《周易》六十四卦講的這個大「道」,令人通達,啟人智慧,完成事業。人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周易》之「道」,成全的是君子的人生,君子的事業。《易傳》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領略了《周易》之「道」,就可以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而達到持久地把握自己,持久地在社會、人生中有個通達的境界,成就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業。

很多喜歡看易經的朋友也會有這樣的苦惱: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真的是晦澀難懂,不過不要緊,我看的是白話文版本的,有詳細的注釋和權威翻譯,看不懂文言文的,直接看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就可以了。

關鍵是它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從起卦到講解,讓你很簡單就能明白一件事情背後蘊含的智慧,還能輕鬆將學到的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職場中,還有生意場上。

知識由淺入深,很容易就能學會。每天閒著無聊,不如自己多學點東西,充實自己,讓自己更通曉世界萬物。

大量豐富的插圖,將看不懂的知識和蘊含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5塊,僅僅兩包煙錢,一頓飯錢,就能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一畫開天,創立了先天太極八卦圖。八卦者,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周易》說卦傳中解釋八卦時,稱: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這句話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天八卦之中天南地北,乾卦與坤卦相對應;艮卦與兌卦,分別於西北方和東南方,兩相對應;東北方的震卦與西南方的巽卦兩相對應;正西方的坎卦與正東方的離卦兩兩對應。
  • 古人為何雙手合十?合不合適,說法源自何處?後天之數,大有文化
    古人為何雙手合十?合不合適,說法源自何處?後天之數,大有文化如今,表達友善、親切的人,行禮方式有多種,比如:握手、拱手、微笑、鞠躬、揖禮、跪拜等。但在古代,古人最為常見的一種交際行禮方式,卻是「雙手相向,兩掌相合」,行的是「合十」大禮,以表示對對方尊重和敬意。
  • 易經提醒: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現在的我們對《易經》有著某種程度上的誤解,認為是算命的。但其實本質上《易經》講的是是純粹的規律,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 易經提醒:根據這3種信號,教你識別自己現在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現在的我們對《易經》有著某種程度上的誤解,認為是算命的。但其實本質上《易經》講的是是純粹的規律,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重要又簡單的《易經》運用。
  • 《易經》知識:什麼是八卦?怎樣區別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易經》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偶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像。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多是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
  • 易經: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為人處事一般具備這兩個特徵,不要小瞧
    之後,南宋理學家朱熹又對《易經》進行了十分詳細的注釋。當今國學大師南懷瑾歸納了《易經》三原則:「變易、簡易、不易」。意思是說《易經》敘述了世界的改變之理,將這一些事理簡單化凝練而成《易經》,是先人歸納出的「不會改變」的道理。總而言之,《易經》包括了許多的內容,是天地萬物的大規則,包含人生道路的永恆不變人生哲理。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這條成語強調的是人們在處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係時,必須順應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注重和諧、協調、平衡,做到不偏執、不過激,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9、尺蠖之屈 【出處】《易經 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古人為什麼說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古人云:未學易先學筮。意思是要研究《易經》,要先學習卜筮,才是最好的入門方法。我當然因為未能例外,是從學習預測開始入門的,因為開始的時候多次嘗試直接學習六十四卦的易理,但很難深入,看來古人的說法還是有些道理的。
  • 從《易經》相關大師的經歷,感悟大器晚成者必備的四個條件
    學習《易經》必須悟透的成語「大器晚成」。《易經》是詮釋宇宙、模擬宇宙運行規律,彰顯大自然發展變化規律的智慧寶典。古人說:「知莫大於知來」,而易經就是可以把萬事萬物放進去模擬預測的宇宙代數學。由於易經博大精深所以只有長期的感悟、學習、積累最終方能成大器。
  • 易經:每個人的一生,都有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
    《易經》是一本講規律性變化的書。規律,放之四海而皆準,萬變不離其宗,其用無窮。天地乾坤,人在這其中,相互流轉。《易經》提醒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有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第1道坎:謀事之初,起步難,低調忍耐,錘鍊才能強大。
  • 貧窮和富貴的本質全在字中,古人早已告知,但鮮有人知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 易經:天地玄黃。古人如何確認天空是黑色?神秘卻說透了本質
    《易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瑰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寶庫,這並非一句空話。因為《易經》不僅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們的現在乃至未來仍然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對古代文化的正確認知,文化自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先哲的基礎上,我們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 《易經》雜談:為什麼說「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易經》本身,說大一點,其實是宇宙最終極規律的總結,因為這個總結的奧秘,已經涉及到了這個宇宙世界形成的基礎代碼。既然是最底層的代碼,就很容易理解孔子為什麼說,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這句話了。我們再以電腦程式打比方,你下載一個APP去使用,就相當於利用易學去佔卜,去算命,你是這個軟體的用戶。而你編制了這個軟體,你還需要去應用這個APP嗎?完全不需要,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方式。總結一下上面所說的問題!
  • 《周易》的時空關係,易經十翼之「說卦」,卦序篇|醉讀周易
    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上古聖賢在通曉了宇宙的神秘規律後,創作了《周易》,並且衍生出佔蓍之法。蓍shī本意是一種草,引申為佔卜之法。在上古時期,大家所熟知的佔卜之法是燒龜甲,但龜甲難得,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
  • 易經: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從本質上講,《易經》是一條純粹的規律,「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個人的潛意識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易」法則的變化,這種變化以直覺或靈光的形式呈現,只是人們並不知情而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易經》最簡單的用法之一:通過識別這三個信號,你就能知道你的處境是否有利。
  • 2021寧夏省考申論好句積累: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一、好句積累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好句解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微子》。   原文內容為:「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 「一真學易經7」六六大順居然就是不順,不得不知的易經辯證思維
    今天學習乾卦的「六龍御天」,老師在說到六六大順就是不順時瞬間顛覆了我過往的認知,明明就是順呀,怎麼又是不順呢?這要從《易經》的起源說起。《易經》是伏羲氏觀察自然的規律,洞察宇宙真相後一畫開天誕生的。也就是《易經》的智慧來源於大自然,而自然是活的,所以,我們不能用固化的思維去看待,尤其不能拘泥於文字表面的意思。我們人有兩隻手,一隻手有五個手指頭,當我們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時,通常都會握起拳頭,勝券在握也是如此,所以,五這個數字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 八卦與六十四卦:《易經》的骨架
    八卦源於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與地球的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的認識。它們代表了構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卦」是由陰爻和陽爻按一定規律組合到一起的,每三個爻組成一卦,共八卦。八卦重疊而成六十四卦。卦卦是為《易經》特定的佔卜目的而排列成的符號,是《易經》的基木組成單位。
  • 賢惠的女人幫助男人發達後反被拋棄,《易經》教你跳出命理的怪圈
    >4、克我者,以官煞類比(簡稱官)5、我克者,以妻財類比(簡稱財)財,官,印,比,食這五大類象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制化關係。易經的命理,才是正確看待人生順逆浮沉的寶鏡。下面我們就用易經命理解析這個婚姻實例的種種表現。1、命理框架必然屬身旺類型,有個性,獨立性強,凡事能自食其力,不依賴別人。所以婚婚遇到危機,能選擇說走就走,敢愛敢恨,不糾結,不回頭,敢拿人生做賭注。2、命理框架中財星必為喜用之神。此種女人有經濟意識,重現實,勤勞持家,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