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其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當是最有懸疑的內容了,至今未有定論。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那到底易經中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邵雍對「天地定位」一章的新詮釋:
「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者,明交錯而成六十四也。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數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數由逆而成矣。此一節直解圖意,逆若逆知四時之謂也。」
所謂「順天左旋」是今逆時針方向,即自乾向左歷兌、離、震、坤、艮、坎、巽以至於乾的循環,圓圖左方先見乾父而後有子女(夬至復31卦);圓圖右方先見坤母而後有子女(剝至姤31卦),故曰「皆已生之卦」。所謂「逆天右行」是今順時針方向,即自姤向右歷坎、艮、坤、震、離、兌、乾以至於姤的循環,圓圖右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坤母;圓圖左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乾父。故曰「皆未生之卦」。自乾左旋為順,旋者溯往;自姤右行為逆,行者迎來。所以,起震一至坤六為「逆知四時」。
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易經》是以逆料未來為主的,逆的東西尚未發生,還可以趨吉避兇,靠著自己的修為扭轉。不然,談過去有什麼意思呢?已經過去了。「順數」是為了幫助我們掌握「逆數」,「逆數」可以當成修行,道家的修行,佛家的修行,儒家的修行,都是返回頭去找尋本。「逆數」是講我們順著生命的業力流轉,往上面修,所以「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回過頭來,再看孔子的這句話,再排出先天八卦圖後,即一目了然啦。
在圖中的左邊半圓,自「震」起,到「離」、「兌」、「乾」,為陽長陰消;右邊半圓,自「巽」起、到「坎」、「艮」、「坤」,為陰長陽消。這就是邵康節先師說的「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的真實含義,也是孔子對順與逆的真正解讀。
從河圖來看,一三七九陽數順時針布,陰數六八二四為什麼雜亂不順呢,陽統陰隨,用八卦之理就能解通了。
乾九坤用,《易傳》說:「乾乘六龍以御天」。用一三五七九分別去乘六,一六得六,三六得一十八取八,五六三十取十,七六四十二取二,九六五十四取四,一三五七九乘後的順序是六八十二四,這不就是河圖陰數從北順時針的排布規律嗎?
易經中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天地的規律說的如此清楚,不得不感嘆那時候的古人真的是厲害!
《周易》六十四卦講的這個大「道」,令人通達,啟人智慧,完成事業。人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周易》之「道」,成全的是君子的人生,君子的事業。《易傳》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領略了《周易》之「道」,就可以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而達到持久地把握自己,持久地在社會、人生中有個通達的境界,成就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業。
很多喜歡看易經的朋友也會有這樣的苦惱: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真的是晦澀難懂,不過不要緊,我看的是白話文版本的,有詳細的注釋和權威翻譯,看不懂文言文的,直接看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就可以了。
關鍵是它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從起卦到講解,讓你很簡單就能明白一件事情背後蘊含的智慧,還能輕鬆將學到的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職場中,還有生意場上。
知識由淺入深,很容易就能學會。每天閒著無聊,不如自己多學點東西,充實自己,讓自己更通曉世界萬物。
大量豐富的插圖,將看不懂的知識和蘊含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5塊,僅僅兩包煙錢,一頓飯錢,就能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