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朋友的玉米割苗之後到秋季出現了嚴重減產的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是說玉米割苗可以增產嗎?為啥到我們農民這裡就不管用了呢?咱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農民不要輕易嘗試玉米割苗處理?割苗和玉米去雄到底哪個增產效果會好一些?割苗的哪些問題難以把握呢?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我們先說說玉米割苗可以增產的原理:玉米割苗簡單的來說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才能獲得增產效果的。
第一,玉米株高變低對於玉米抗風能力有所增強,並且利於玉米田通風。
第二,頂端優勢被削弱養分回流根部促進了根部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抗旱作用。
第三,人為地削弱了「大苗」的生長優勢降低了田間「不成穗」玉米的數量。
這幾個因素是割苗玉米可以增產的主要原因,看來玉米割苗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我們農民不要輕易的嘗試呢?主要是因為玉米割有幾個問題是我們很多農民都無法搞清楚的,所以貿然嘗試會有很大的風險。
第一,玉米割苗對於不同品種的玉米的影響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是不確定的,所以要經過檢驗之後才能獲得結果。
第二,玉米割苗之後其玉米的收穫時間會推遲,這在一些地區是很難接受的,這個推遲成熟的時間是否會對玉米產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也有待檢驗。
第三,很多農民掌握不好玉米割苗的時機,而且有的地區的玉米也不需要割苗。
正是因為以上的這些因素所以我們才不建議農民輕易的嘗試割苗的行為。不過我們卻可以用其他的辦法來增加玉米的產量,比如說去雄。
去雄其實和割苗的效果是相差無幾的而且有的地區去雄的辦法可以獲得很好的增產效果,其實這也是符合去除頂端優勢促進玉米增產的原理。只不過割苗是在前期促進根系的發育,而我們在後期直接促進籽粒的發育。他們都有預防後期玉米倒伏的作用,但是後期去雄較難操作成本會高很多,很多農民也就放棄了這個辦法。
我們最後總結一下我們農民可以利用割苗達到的效果在什麼地方是比較適用的?
割苗其實最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可以用於玉米田出苗不是很整齊的地塊,我們看到這樣的地塊玉米大苗對於玉米小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地塊減產就是因為很多小苗都沒辦法結實。
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割苗的辦法來抑制大苗的生長,達到奇苗的作用,這樣增產效果是很明顯的。這也是藥物控制無法做到的事情。
此外我們認為如果我們所在的地區玉米常會遭受乾旱和倒伏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採取用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來增強玉米的抗旱能力和抗倒伏的能力。或是選擇植株抗倒伏或是抗旱能力較強的品種。
因為抗旱和抗倒伏這些問題並不是簡單的割苗就可以解決的,而且有些地區由於品種或是其他的因素並不適合割苗處理,所以我們才不建議大家使用物理割苗的辦法來增加玉米的這些抗性,風險較高。
理論和實踐是有很大差距的,雖然都說玉米割苗可以高產但是在沒有準確的實驗數據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要輕易的嘗試這樣的技術為好。其實這也是我們中國農業的一大弊端,就是在農業應用科學上遠遠的落後於其他的發達國家。我們農民期待有官方的科研人員可以為我們制定出玉米割苗技術的標準操作流程,這樣我們農民就可以放心地使用這項技術了。大家是不是也很期待呢?一起在評論區留言交流一下這個技術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轉發 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