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人到中年,步入「生命高危期」。
此時,身體走起下坡路,會遭遇一些健康低谷。
中年遭遇健康低谷,是個自然規律,每個人都難以逃避。
不過,若能安度中年健康低谷,就能為長壽打下良好的基礎。
45歲,人到中年,為了健康,防一高,改二習,護三處,做四勤
防一高
——尿酸高。
高尿酸,被稱為「第四高」,逐漸被人們所熟悉。
生活中,很多人,對於高尿酸的危害,還停留在會誘發痛風。
然而,痛風只是高尿酸的一個併發症,它還會損害關節、腎臟、心臟等。
近年來,查出尿酸高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中年人,其中,男性較為居多。
而尿酸高往往沒有明顯不適,常被人們忽視,等到出現症狀時,已十分嚴重。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防尿酸升高,改掉不良習慣,尤其是喝酒、憋尿等。
對策:忌酒多喝水
人到中年,要注意忌酒,少喝點。
除了飲酒傷肝,中年飲酒,也是導致尿酸高的主要誘因之一。
飲酒不僅會促進尿酸的生成,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洩,進而導致尿酸飆升。
促進尿酸的排洩,一定要注意多喝水。
喝水,可促進排尿,增加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此外,還可稀釋尿酸,減少尿酸鹽的形成,減少對腎臟的損害。
白開水,是最佳選擇,不能用飲料、果汁等來代替,這一點尤為重要。
改二習
一、不久坐
人到中年,工作繁忙,家庭事務多,導致運動時間減少。
與此同時,久坐不動的機率增加,卻一點點的再侵害你的健康。
久坐不動,傷腿、傷腰、傷背、傷心、傷腎、傷骨,傷肌肉......
所以,不論多忙,都要避免長期靜坐,每坐45-60分鐘,要起來活動一下。
二、不熬夜
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夜貓」一族。
然而,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十分損害健康。
調查研究發現,將近有67%的人,是睡眠不足的狀態。
尤其是中年人,打拼事業,輔導子女,照顧老人,睡眠嚴重不足。
長期熬夜不僅會讓你精神差,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給疾病可乘之機。
醫學相關研究表明,中青年人每天睡覺驟減2小時,死亡風險增加20%。
所以,一定要保證自己良好充足的睡眠,子時熟睡,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
護三處
一、護胃腸
人到中年,一定要注意呵護好胃腸。
一項調查顯示,95%的人都有過腸胃不適、噁心、胃痛胃脹等。
尤其是中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胃腸功能會開始下降,若再加上一些不良的飲食行為,會大大增加胃腸負擔,進而誘發身體不適,不可不防。
對策:三餐定時定量
人到中年,一定要注意飲食。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三餐定時定量。
一旦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十分傷胃腸。
此外,還要注意進食要慢一點,細嚼慢咽,切莫狼吞虎咽,減少胃腸負擔。
二、護腰椎
和飄到後腦勺的髮際線一樣,「一把老腰」成為「中年人」不可言說的痛。
老齡化形勢愈發嚴峻,腰椎退行性疾病已成為中老年人的頭號「健康殺手」。
一旦受較大外力作用,影響脊髓、神經功能,會進一步影響機體的感覺運動能力,甚至出現癱瘓、危及生命。所以,45歲後,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腰椎。
對策:謹記「3+4策略」
沒有發生腰椎器質性病變的人,應做好3點。
首先,每年體檢時,增加腰椎疾病檢查,做到早發現。
其次,要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並注意勞逸結合。
最後,加強背部肌肉鍛鍊,減少腰部疾病的發生。
已經出現疾病困擾的人,應做好下面4點。
首先,睡硬板床可減少腰間盤承受的壓力。
其次,注意腰間保暖,儘量不要受寒。
再次,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等,急性發作期儘量臥床休息。
最後,日常飲食中,應攝入含鈣高的食物。適量多吃魚類、牛奶等。
三、護心臟
心臟不停的跳動,才得以延續生命。
然而,看似強大的心臟,十分很脆弱,需好好養護。
尤其是45歲後,心臟功能開始下降,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逐漸降低。
再加上血管也會老化變硬,血管彈性降低,動脈開始硬化,易誘發心血管病。
因此,人到中年,要格外注意養護心臟,避免心臟受損,才能助力身體健康。
對策:控制好情緒
人到中年,不論是事業,還是家庭,都會面臨很多問題。
此時,最受影響的就是情緒,但一定要控制好,減少不良情緒。
生氣、發怒、悲傷等都會損害心臟,而保持愉快的心臟,可呵護心臟。
穩定情緒,避免起伏過大,保持笑口常開,多用幽默化解矛盾,可助力身體更健康長壽。
做四勤
一、勤飲茶
自古以來,飲茶,就是延年益壽好習慣。
人到中年,養成飲茶的習慣,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吸菸喝酒者。
成喝茶習慣,每天泡上一杯,不同的茶水,有不同的養生之效。
二、勤運動
動則不衰,可見,堅持運動的重要。
尤其是中年人,雖然工作家庭壓力大,但依然要堅持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不過中年人運動,要注意適度適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且要堅持。
走路,簡單易做,已被世衛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研究顯示,每天步行超過30分鐘的人,長壽機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路,是預防心臟病,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之一。
所以,步行,是中年人不錯的運動選擇,每周三次,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
此外,45歲後,也要做一些力量訓練,能夠提高身體的肌肉含量,延緩身體的肌肉流失,對健康有益。
三、勤泡腳
人有四根,腳為精氣之根。
百病始於足,許多疾病都是從腳開始的。
人到中年,呵護好雙腳,勤泡腳,對健康有益。
經常用熱水泡泡腳,可加快血液的循環,促進睡眠,有益健康。
雙腳是人體中穴位最密集的器官,可通過足浴的方式,來提高身體免疫力。
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切莫大量出汗。
四、勤曬背
人到中年,要注意多曬曬太陽。
一方面,可促進鈣吸收,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
另一方面,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養護陽氣,助力長壽。
尤其是曬曬後背的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後背的時間,在40-60分鐘左右為宜,出少量汗、微微睏倦效果最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