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有一種成長叫做不再逃避,愛無法被替代但可以被接納

2020-08-26 林小景

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貓追男……等等,還用追?

你有沒有幻想過自己變成一隻貓

拋下作為人類的煩悶和苦惱,靠賣萌和乖巧就能輕易蹭進喜歡卻追不到的人懷裡,看見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各種求寵愛?

你有沒幻想過,在你懷裡撒嬌的喵星人,其實是一直喜歡你的女朋友變的


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就是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全文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故事的女主人公少女美代,在外人眼裡是一個大大咧咧神經很粗的女孩,因為經常會做出些讓人意想不到和驚訝的舉動,所以被人取了個外號叫做「無限」(謎團無限)。

她對同班的男孩日之出賢人抱有好感,並且絲毫不含蓄地將這種好感外露出來,非常誇張地每天在校園裡上演「女追男」,不過男孩並不買帳。

另一方面,美代在廟會時偶遇了一隻大肥貓,並且從大肥貓那裡得到了一張貓面具,靠著這張面具,她可以變成一隻可愛的喵星人,當她用貓的身份去接近男主時,不但融化了男主的「冰山臉」,還了解了男主不為人知的更多面……

故事就是在這個設定基礎上展開。

並不討喜的女追男故事

上學路上,一個穿著校服的少女,挎著一個吊著誇張金魚掛飾的書包狂奔。

忽然,她看見了男主,於是把書包扔給朋友,把鞋子一脫,光著腳丫子就追了上去,用屁股把男主撞一趔趄,還說這類似騷擾的動作是「示好行為」。

她還說要把男主的聲音錄下來睡覺之前聽。

就連一直心疼她被屢次拒絕的好朋友都說她是「跟蹤狂」了。

而就在我以為這是個無腦傻白甜的故事即將棄劇時,劇情卻在一點點推進轉折著。

如果那個每天撲人粘人的女孩,其實是只貓呢?

原來,在那個夏天的夜晚,穿著和服的女孩和媽媽吵架之後,失望地獨自跑開。

在那之後她意外遇到了「貓商人」,獲得了一頂「貓面具」,戴上了面具,她就可以變成一隻貓。

剛剛變成了貓的女主,就被男主遇到,還被男主親暱地抱在懷裡。

兩個對世界失望透頂的少年,因為這次偶然的相遇,而成為了彼此的慰藉,只是男生並不知道,每天都來治癒自己的那隻貓,正是學校裡死皮賴臉追求自己的女孩。

看下去,你才會發現,女主正是因為太缺少太期待愛了,所以她的表達方式才會那樣神經質;男主雖然一張冰山臉,但他在潛意識裡已經被女主太陽一般的氣質所吸引。

他只是覺得,貓也好,女孩也好,都有著太陽的味道呢。

開朗外表下最孤獨的心

「無限」其實是個內心孤獨的女孩

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異,她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而爸爸現在又有了一個準備結婚的對象,她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在她很小的時候,班級裡的同學知道了她父母離異之後,開始疏遠她,她只剩了一個朋友

漸漸地,無限為自己塗上了「開朗」的保護色,她在家裡總是笑著卻把真正的自己掩飾起來,她在學校則是一個表現得有點「神經質」般不正常的女孩。

這個時侯,我只想送給她一首歌,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幼時家庭的破碎讓她受到了巨大的傷害,青春的叛逆又讓她無法接受父親以及父親現任的關心。

她依然有一個家,家裡的人很關心她,她卻無法將他們當做「家人」。

「如果世界毀滅就好了」,美代常常心灰意冷地這樣想著。

和喜歡的男生確定戀愛關係,儘快長大結婚離開現在這個自己很「多餘」的家,成了美代最大的心願。

逃避不可恥但真的沒用

因為家庭的緣故,「無限」的性格扭曲而彆扭,她大概真的不懂如何跟喜歡的人接觸吧。

總是適得其反出盡洋相

被最喜歡的人說討厭。

因為情緒崩潰而在父親和準繼母面前大爆發。

她從窗戶一躍而出,逃開了那個讓她無所適從的家。

變成了不會被日之出討厭的小貓陪在他身邊。

可是無限突然發現,她開始漸漸聽不到日之出對她講話了。

這個時候,生意貓再次出現,帶走了無限作為人的面具,並且告訴她:當她徹底變成一隻貓時,就再也無法變回人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逃避,可逃避往往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尤其是像電影中這種「一言不合就變貓」的做法,其實是無限為了逃避人生中的挫折和傷痛而做出的選擇。選擇了做一隻安逸沒有煩惱的貓,放棄的卻是自己的整個人生,還有關心愛護自己的人。

有一種成長叫敞開心扉

「無限」一直在封閉自己,封閉自己內心的傷痛、憤懣和脆弱,她以滿不在乎的態度不讓自己喜歡上別人,也剝奪了自己幸福的權利。

日之出也在封閉自己,他一直沒有勇氣告訴媽媽,他真的很喜歡陶藝,不想讓家裡的陶藝工坊關門。

在了解了一切真相,全力回到原來世界的過程中,無限終於意識到無論是爸爸還是燻阿姨,都已經是自己不可或缺的家人,並且要試著喜歡他們;而日之出也在這段奇幻旅程中明白了自己的心意,獲得了敞開心扉的勇氣。

而當他們彼此敞開心扉,意識到不應該逃避,並且為回到原來的世界而努力時,他們就不僅僅是得救了,而且也成長了。

少女與貓,長盛不衰

最近幾年,好像每年都會有一兩部這樣畫風治癒清新、感情細膩且名字很長的日本動畫電影上映,而這類電影往往都包含著:藍天白雲、夏日的花火、開頭淡淡的憂傷結尾溫馨的治癒、校園、跑跑跳跳卻永遠不會走光的制服裙少女、貓貓狗狗之類的萌系動物、抓耳又抓心的音樂……

這部也不例外,而且簡直就是大型「公費吸貓」現場,除了女主變化成的藍眼睛美貌白貓、燻阿姨的黃豆粉、胖嘟嘟的交易貓之外,後面乾脆弄出了一個亦真亦幻的「貓之國度」,讓你吸個夠。

嗯,我也並沒有截很多貓片下來,也就百八十張吧。

話說回來,電影後期真的有點宮崎駿風格了。

元素重複,但搭配上全新的情節和設定,並且適時地在夏天上映,並不會讓人覺得膩。

有趣,但也有點不過癮

電影給觀眾講了一個帶有奇幻色彩而又清新治癒的故事,帶著些超現實的情節卻又不令人覺得突兀。

但我卻依然覺得有一點不過癮

原因就在於既然設定都奇幻了,卻從頭到尾沒有什麼真正的大危機或衝突,沒有帶來一種急迫感或緊張感。

很像大boss的大肥貓,雖然兇巴巴地說要奪走女主的人生和壽命,最後卻幾乎沒怎麼抵抗地就被擊敗了。

而奪走女主人生的那隻貓,也由於最後轉變的非常迅速而沒有給主人公造成太大威脅。

所以最後的結局就成了,只要主人公堅定了內心,想要奪回自己本來的人生,她就成功了。

我個人覺得如果把後半段的矛盾和危機再強化一點,也許電影會更帶勁兒。

尾聲:人有人命,貓有貓生,誰也替代不了誰

這部電影最感動我的其實不是男主女主的愛情,也不是女主最終的成長和救贖。

而是和女主交換生命的那隻貓。

作為一隻上了年紀的貓,她不想離開自己的主人;但是當她真正變成人類時,卻發現這樣的自己並不能取代作為貓的自己。

因為她愛著主人,所以希望自己能陪伴她更長久;因為主人深愛著她,所以才會在作為貓的她失蹤後傷心不已。

畢竟,她是作為一隻貓被深愛著的啊

就衝這點,推薦鏟屎官們去看一看這部電影,看看你家「主子」有沒有這麼乖。

如果你也有這樣一頂面具,可以讓自己逃離苦苦的人生,變成一隻一直被愛著的貓,你會如何選擇呢,我親愛的讀者?

電影目前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上線。雲吸貓的快上船。

(一家之言,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人可以逃避現實,但無法逃避「逃避現實」所帶來的後果
    治癒系日漫《無限》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逃避的故事,它的另一個片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很好地說明了影片的主題。其實,人的一生中總是會遇到挫折和煩惱,我們在人生的某一霎那,恐怕都曾有過不想做人的念頭。就像《無限》中的女主人公無限,為了逃避現實,她變成了一隻貓。
  • 一首小詩:有一種孤獨,叫做旗木卡卡西
    火影愛好者 美圖|語錄|文章|手繪 本文由@有跡可循原創投稿 他本該是火影裡最應該黑化的人之一 他深愛的父親,拋棄了他,離開人世 偌大的屋子,只有他一個人
  • 《無限》:摘下貓的面具微笑吧,你仍擁有無限愛與希望
    奇幻背景下的成長日記 帶上一個面具,你就可以體驗貓的人生,這樣的面具,你想擁有嗎? 或許有人會說,成為一隻貓多好,不用努力工作,每天睡大覺,可以得到人類的投喂,這樣的生活不是很愜意嗎? 那麼你是否思考過,你會失去的又是什麼呢? 最近新上映的日本動畫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帶上了貓的面具》)的影片中,女主人公美代就進行了這樣一場「交換人生」的歷險。
  • 《無限》:直面成長的創傷,才能接近無限可能的未來
    《無限》當中刻畫出來的故事是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成長變化,美代其實代表每一個 影片中的「面具」,象徵著逃避現實生活的媒介,也代表著追尋愛的勇氣。以人類的身份生活的美代過得並不幸福,但一直表現的積極上進,但帶上貓的面具之後沒有人會對她有任何要求,,不用理會來自父母間的爭吵和人際交往的不順,她只需要認真的做好一隻貓該做的事情就好,所以她便放縱自己變得懶惰無力,以此來逃避面對真實的自我。
  • 電影《無限》:「貓」是日本人剖析社會的一種獨特視角
    笹木美代是一名初中生,也被人稱為「無限」。她在現實中以一種「咄咄逼人」的形象出現,她大聲的喊叫,用屁股去衝撞男生,在所有人的眼中她就是一個熱烈而瘋狂的女孩。美代心中非常喜歡那個叫做「日之出」的男生,而恰恰這個「日之出」又非常討厭美代的「咄咄逼人」。
  • 有一種愛,叫做等待,今生我等你
    作者:昕月藍殤一紙思念,寫不完無盡的愛,縱然時光流逝,還是想牽著你的手,走過每一天。有一種愛,叫做等待,今生我等你,等你的季節,有歡喜,也有悲傷。多年以後,自己沒有那麼難過了,偶爾,還是會流淚,但不再為誰而心碎,偶爾,還是會覺得遺憾,但已學會好好愛自己。當我回頭望,回憶太過漫長,細思量,多少歡喜悲傷,我總學不會放手,以為可以一輩子呆在你身邊,做一個幸福的人。前路漫漫,時光輕緩,落在塵埃裡的承諾,又勾起了誰人的惆悵?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逃避雖然輕鬆,但無法讓你變得強大
    影片借著奇幻的元素,構建出了人戴上貓面具可以變成貓,貓戴上人面具可以變成人的世界觀以及瑰麗奇妙的貓人島。本意講述厭惡世界的少男少女經過奇幻的冒險後,最終得到成長的故事,並展現出電影想表達的主題:現實的不如意不能成為逃避的理由,而逃避更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 趣味英文漫畫:有一種痛,叫做無法感同身受
    趣味英文漫畫:有一種痛,叫做無法感同身受 被自己的狼群踢走之後, 狼就會不再嚎叫了…… (所以電視劇中孤狼對月嚎叫的鏡頭都是假的?)
  • 「樂動心弦」13: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第一次聽到阿木演唱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這首歌,有種被猛然震了一下的感覺。當然我沒想到,演唱這首歌的阿木,竟然是我曾經十分喜歡的「彝人製造」組合的重要成員之一。喜歡「彝人製造」,可能僅僅因為我是四川人的緣故,對於他們的歌,對於他們的成員,其實了解得並不多。
  • 全網首發《無限》:人生不是打破界限,而是將界限推到「無限」
    雖然,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高中生,講述的也是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是內涵深厚,給我們所有人的成長以啟迪,正視自己永遠是成長的第一步,而逃避則會一無所有。我們首先要接納自己,然後在接納的過程中認同,擴展自己,最後勇敢地表白自己。
  • 不斷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本就是生活,我卻當它不正常,一心逃避
    在「痛苦不堪」中,我漸漸發掘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逃避。它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每當遇到自己無法輕易解決的問題,那麼就拖延著不去面對它,我就能獲得暫時的平靜;如果我一直不去面對它,好像就能永遠地獲得內心的寧靜。我貪戀這種「內心的平和」,以至于越陷越深,不僅為逃避問題而忽視問題的存在,還期望著問題能夠在我的拖延中自行消失。
  • 《無限》:神經大條的治癒系,貓的誘惑和人的成長的代價
    作為岡田麿裡編劇的又一部青春劇,少女成長時期的各種難以處理的矛盾關係,心生逃避到勇敢面對,被岡田麿裡描繪的跌宕起伏。本片主要講述了綽號「無限」的女生笹木美代,偶然間得到了一副只要戴上就可以變身為貓的面具,人與貓之間的身份界限越來越模糊。《無限》很像《貓的報恩》,故事不算龐雜,著重描繪的是少女的成長經歷。
  • 不接納自己哭,我們就無法接納自己|哭,比你想像得更重要
    人體有三種眼淚,分別是基礎性眼淚、反射性眼淚和情緒性眼淚。人們在情緒壓抑時,會產生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眼淚可以有助於排出這些有害的成分,可以短時間內讓身體得到放鬆,壓力得以釋放,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 逃避和尖刺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愛才能救贖|《刺蝟的優雅》
    帕洛瑪、勒妮和小津格郎三人進行了深入、真誠的靈魂交流,在一次次充滿愛與溫暖的溝通中,帕洛瑪和勒妮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這部充滿哲思和魅力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心靈困境時,逃避和堅硬的方式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在充滿愛的關懷下,真實面對自我,才能讓靈魂得到救贖。
  • 《無限》:摘下面具打開心門,為你的人生創造無限可能
    《無限》又名《想哭的我帶上了貓的面具》,講訴的是一名叫做美代的初中生,因為行為誇張、特立獨行,同學們給她取了一個不太友好的外號「無限大謎」。在美代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丟下她離家出走,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後媽,美代表面對後媽客氣實際非常排斥,想儘早離開這個家。
  • 人生在世,可逃避一時,但卻不能逃避一世
    現實中不乏這種人,面對事情的時候總是羨慕著別人,產生種種逃避心理。面對難題,心想明天再做吧;面對著積攢的髒衣服,心想明天再洗吧;面對著客戶的刁難,心想明天再溝通吧……每時每刻都將面臨的問題推到明天,彷佛明天有無限多。#逃避#身邊曾經有這麼一個同事。他家中有三個孩子,上邊有兩個姐姐,他是最小的一個,而且是男孩。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只是不得已的藉口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放棄天長地久,我們相守若讓你付出所有,讓真愛帶我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結束天長地久,我的離去若讓你擁有所有,讓真愛帶我走。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說得好聽是放過彼此,說不好聽的話,那就是兩個人已經沒有辦法了,所以放手只是不得已的藉口,因為沒有了繼續的理由。
  • 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 TA喜歡我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4 相愛是永久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我以為彼此的相愛,就是一輩子。然而終究明白,時間才是看透一個人內心的最好的判斷的方法。
  • 《羅小黑戰記》:通過羅小黑和無限之間的友誼,探討成長的意義
    就當小黑以為可以安穩生活時,一個叫無限的人類闖進了它們的家園,小黑在救風息的時候被無限抓住,本以為在劫難逃,卻發現一切都發生了逆轉,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影片中以小黑所代表的妖類,以無限所代表的人類,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求一種生存平衡,這是整部影片的中心主旨。不論是小黑受傷後仍然選擇原諒,還是無限被賦予強大使命仍然不離不棄,都向我們呈現了他們的不斷成長和變化。
  • 你不成長,永遠也無法找到自己的幸福!
    有人說婚姻使人成長,離婚可以使人成熟。雖然離婚了,但是我還是希望她能過得好,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畢竟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畢竟她還是孩子的媽媽。或許經歷過這次失敗的婚姻,她能夠有所改變,能夠成熟起來。但是在後面的生活中,我們因為孩子也有過多次交流,但是每次都是不歡而散,每一次除了指責,就是抱怨,根本無法與她進行正常的交流,漸漸的,我們也不再聯繫,特別是孩子大了以後,孩子有什麼需要,都讓孩子自己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