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年齡最小的大城工匠陳奇亮,用工匠精神為珠寶注入靈魂

2020-12-22 珠江商報

開欄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經國務院批准,從2020年起,我國每兩年舉辦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將於12月10日~13日在廣州舉行。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本報從即日起推出「尋訪大城工匠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聚焦堅守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講述他們的成才故事,敬請垂注。

人物小檔案

陳奇亮,男,1997年出生。

2018年代表佛山市參加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珠寶加工項目獲得廣東省第一名。同年6月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選拔賽獲得第一名,並在12月國家隊內11進5中獲得第一名。

2019年4月獲得國家隊5進1賽中第一名,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

2019年4月獲得澳大利亞全球技能挑戰賽第二名。

2019年8月參加俄羅斯喀山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勇奪亞軍。

2020年6月,當選「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7月,被評為第二十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他是一名「95後」,22歲時參加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勇奪珠寶加工項目銀牌,創造了歷史;今年他被授予「佛山·大城工匠」稱號,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就是順德區裕達珠寶首飾製造有限公司的陳奇亮。

為每件珠寶作品注入靈魂

「玉不琢,不成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雕細琢」,這些成語均展現了工匠精神的核心即專注、不浮躁。

11月30日,當記者採訪陳奇亮時,他剛剛完成了一件定製款紅寶石項鍊的打造工作,神色中還有些許疲憊。

「各種珠寶經過鑲嵌後產生的光耀閃亮,各種各樣的造型、款式,完美演繹出美麗、時尚和經典的背後,都要經過很多工序,設計、製作、打磨、拋光等等,這些步驟每一項都要經過精細的操作。」陳奇亮告訴記者,他剛剛完成的這款項鍊工藝複雜,工期趕,非常考驗人。這款首飾需要手工鑲嵌每一粒寶石,此外工藝的另外一個難點是製作鴨利制。所謂鴨利制是珠寶首飾行業的一個專業名稱,用於項鍊或手鐲中,使其更加方便地收縮放大。製作時首先要選擇適合的金屬彈片,根鏈的尺寸用銼或剪鉗將所選用的金屬彈片進行整形,用卡尺量出制箱的長度,來確定製造鴨利制的長短。然後用平嘴鉗將彈片在適合位置折彎,使兩者相互吻合緊扣,開關自如。

「第一次做好後,交給師傅,發現一個彈簧裂了,整個過程都要重來一遍。」陳奇亮坦言,珠寶製作工藝上必須精益求精,甚至極致得令人髮指,嚴苛的工作要求製作者心態一定要平和。「當發現問題時,必須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反正要做,就要做好,這次不行,就重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實際上,陳奇亮做第二次時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到第三次才過關。而這只是整體工作的一小部分。「工作時,整個人進入一種入定的狀態,這種全身心的工作狀態可以為每件珠寶作品注入靈魂,不斷的攻克難題,也積累經驗和信心。」

陳奇亮都是製作定製化的珠寶首飾,這些首飾價格高昂,工藝要求高。一些首飾一般除了主石部分,還會鑲有密密麻麻的小鑽等彩色寶石之類的副石部分,每一粒都要在金屬上給它開位飛邊封釘。近日他就接了一單這樣的活,一款鑽石耳環,鑽石上每個鑲口都是六角形,總共要做23個鑲口,而前前後後返工5次才最後做好。「真的非常磨心,一款首飾可能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時間才能做好,但我不會因為困難而退縮。調整心態,不浮躁,總會做好的。當一個有感染力的作品完成後,會感到非常幸福。」

看視頻學習先進位作工藝

2019年,22歲的陳奇亮代表中國參加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勇奪珠寶加工項目銀牌,可謂一鳴驚人。雖然年紀輕輕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難能可貴的是陳奇亮能夠非常冷靜地看待自己和珠寶行業的趨勢。他表示,珠寶製作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和感悟,賽場上取得的成績是過去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不斷提升實際工作能力,爭取把每件產品打造成精品。

工匠精神的另外一個核心即創新精神。陳奇亮重視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新的製作工藝和思維方法,並創造性地運用到工作中。現在網際網路成為汲取新知識最快捷方便的途徑,作為一名年輕人,陳奇亮運用起來自然輕車熟路。「別人刷短視頻大多是娛樂休閒,我主要想看珠寶製作的一些新手法。」有一次,陳奇亮看到一名外國珠寶工匠做戒指很有新意,「這名外國人自己製作了很多創新型工具,進而製作出各種樣式獨特的戒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陳奇亮很快將學習觀摩的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有一次發現領到的針和鋸條都比較粗,陳奇亮預估如果工具不改良,加工的精度可能達不到要求,他就用吊機將其磨細,經過這次小改良,大大提升了工作成效。

一件珠寶作品是珠寶設計師與珠寶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是靈感設計與金屬寶石相互碰撞的智慧結晶。珠寶設計工藝是一個反覆設計、修改、雕琢的過程,一個珠寶工匠猶如一個魔法師,將設計變成現實。一個好的設計師需要熟悉製作流程,同樣,一個優秀的珠寶工匠也要了解設計。「珠寶首飾是藝術品,如果沒有美學素養,珠寶工匠只能是一個匠人。」陳奇亮認為,除了在工作上一絲不苟,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利用業餘時間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努力成為一名複合型人才,爭取未來走得更遠。

文/珠江商報記者趙鵬

圖/珠江商報資料圖

編輯:黃倩瑜

校對:陳曉莉

相關焦點

  • 尋找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丨佛山年齡最小的大城工匠陳奇亮,用...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本報從即日起推出「尋訪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聚焦堅守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講述他們的成才故事,敬請垂注。
  • 佛山第三批「大城工匠」名單出爐
    新華網發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6月23日舉行,劉炳、魏梅、董忠等30人被授予「佛山•大城工匠」稱號,這也是繼2016年、2018年後,佛山市評選的第三批「佛山·大城工匠」名單。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名單的評選,一方面結合佛山實際,突出示範性兼顧代表性,突出製造業為主,兼顧粵菜師傅工程、傳統手工業、非遺文化傳承等其他行業;同時側重「脊梁企業」兼顧創新型企業,特別是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
  • 廣東「肺炎1號方」生產主導者獲稱「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 吳金雲 攝中新網佛山6月23日電 (程景偉 吳金雲)廣東佛山市委、市政府23日舉行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劉炳、魏梅、董忠等30人被命名為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鑄造更多大城工匠
    「大城工匠追求卓越,塑造品質,提供優質供給,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高度契合。」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表示,要讓工匠精神成為佛山堅挺的精神脊梁和佛山人共同的精神家園,要讓「為美好生活而製造」成為全體工匠的自覺追求和源源不竭的內在動力,鑄就更多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製造的新時代大城工匠。
  • 佛山:讓工匠精神沉澱成為城市基因
    要大力培育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為廣大企業創新發展和廣大工匠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優良的平臺載體,發揮大城工匠在技術方面的攻堅作用,用工匠精神攻克核心技術壁壘,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要用工匠精神建設和管理城市,做到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相結合、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相結合、地下建設與地上建設相結合、質量安全與建設速度相結合,在全面提升建設管理水平上落細落小落實,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
  • 再增9位,順德有「佛山·大城工匠」28位
    6月23日上午,佛山召開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順德設分會場,通過視頻觀看了大會。此次大會共命名30位「佛山·大城工匠」,其中順德有9名。至此,從2016年開始命名活動,佛山共命名90位「佛山·大城工匠」,其中,順德有28位。  為持續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彰顯大城工匠的示範引領作用,樹立學習標杆,佛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命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這批名單,是經各區及市直相關單位初薦、資格核查、初審、專家評審、各區委區政府審定推薦、公示、市委市政府審定等程序產生的。
  • 三水3人獲得「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於今天舉行,佛山市共30人獲得「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其中包含來自三水的柯善軍、胡軼、鄭李華3人。
  • 30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出爐
    6月23日,佛山市委、市政府舉行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命名30名「佛山·大城工匠」,這也是繼2016年、2018年後,佛山市命名的第三批「佛山·大城工匠」。目前,佛山共有90名大城工匠獲得命名。
  • 致敬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自動化工廠和產線的技改,現擔任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組技術專家;她參與組建廣東省新型膠粘劑及電鍍添加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參與多個行業標準審定,2019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巾幗獎……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在佛山這座中國製造業大市鍛鍊成為「佛山·大城工匠」,他們身上閃耀著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氣質。
  • 佛山:建設技工大軍 打造工匠高地
    弘揚工匠精神 佛山在行動(2)12月10日上午,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教學點)學生梁榮浩參加本次大賽的世賽選拔項目——珠寶加工項目比賽,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珠寶加工技能精英在羊城激烈角逐,一比高下。
  •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於6月23日舉行。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三次以最高規格命名一批在佛山建功立業的能工巧匠。30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在佛山這座中國製造業大市鍛鍊成為「佛山·大城工匠」。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佛山迅速反應,在全城範圍發起了對優秀工匠代表的尋找和評選。   此時的佛山,正在謀劃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方向。工匠精神,以及其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與佛山的人文氣質、產業基礎和轉型追求高度契合。   同年6月,佛山在市政府舉行首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發布《佛山市大城工匠人才激勵政策》,並向首批30名「大城工匠」頒發証書。
  • 日豐集團李白千:這四年負重前行不敢懈怠|佛山大城工匠
    李白千感慨道,佛山有工匠成長的土壤,日豐又提供了工匠成長的平臺,所以他從一個大學教授成長為大城工匠,成了「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製造的新時代大城工匠」。他表示,接下來,需要把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傳承結合起來,把大城工匠們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上升到科學的高度,從定性到定量,通過手冊化、圖表化和程序化進行統一的標準化培訓,以實現工匠技能的批量化傳承,為佛山培養出更多的品質革命戰士。日豐集團李白千。
  • 工匠精神 一座製造業大市的堅守與創新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由回憶起佛山幾年前作出的一個重要決策:全城總動員,尋找、評比出一批大城工匠,弘揚工匠精神。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說,佛山不僅要讓工匠精神成為製造業的發展準則,還要成為佛山工業文明的核心內涵。今年,佛山即將迎來第三批大城工匠。在三批優秀的大城工匠背後,在千百個實驗室、生產線上,佛山凝聚起工匠精神的力量,披荊斬棘,堅守製造,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爬坡過坎。
  • 讓工匠精神的種子從青年發芽
    原標題:讓工匠精神的種子從青年發芽 12月10日,中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競賽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在傳承敬業報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上,青年一代是未來的生力軍,被寄予了殷殷期待。 一提「工匠」,容易讓人聯想到兩鬢斑白的老人。
  • 蘇評│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國製造」
    首屆大賽以「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為主題,共有2500餘名選手圍繞86個比賽項目展開激烈角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提高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 長江評論|工匠精神是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製造業裡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工程師畫龍,技師點睛」,很形象地反映出工匠的作用。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以及專業、專注,耐心、創新。專注是首要品質: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差距是智力,最大的差別就是專注。專注意味著堅定的熱忱、意味著堅持的恆心、意味著堅強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