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豐集團李白千:這四年負重前行不敢懈怠|佛山大城工匠

2020-12-19 瀟湘晨報

6月23日,兩年一屆的「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拉開帷幕,新一批30名大城工匠出爐。現場,作為首屆「佛山·大城工匠」,來自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李白千進行了發言。

「所以這四年來,我們一直負重前行不敢懈怠。帶領團隊不斷『死磕』產品品質,努力把產品做到極致。」李白千感慨道,佛山有工匠成長的土壤,日豐又提供了工匠成長的平臺,所以他從一個大學教授成長為大城工匠,成了「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製造的新時代大城工匠」。

他表示,接下來,需要把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傳承結合起來,把大城工匠們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上升到科學的高度,從定性到定量,通過手冊化、圖表化和程序化進行統一的標準化培訓,以實現工匠技能的批量化傳承,為佛山培養出更多的品質革命戰士。

日豐集團李白千。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以下是李白千發言摘錄:

四年前,當我成為首屆「佛山大城工匠」的時候,我清楚地記得魯毅書記說:要讓工匠精神成為佛山工業文明的燈塔,成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如此重託怎敢辜負?

所以這四年來,我們一直負重前行不敢懈怠。帶領團隊不斷「死磕」產品品質,努力把產品做到極致。比如我們把一款地暖管的內表面粗糙係數一步一步做到0.4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一百五到兩百分之一。為什麼要不斷降低表面粗糙係數呢?因為光滑的管道內壁能減少水流阻力,讓流速加快,不易沉積水垢,使室內供暖更穩定。疫情期間,我們把這項技術與納米抗菌結合起來推岀的一款瓷芯抗菌管,內壁像陶瓷一般光亮,還具有99.9%的抗菌功能,產品大賣!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從日豐創立之初,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成為了企業獨特的基因。能夠在管道行業第一個喊岀「管用五十年」,這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而是一種品質信仰,一種把產品做精的底氣!有了這樣的底氣,我們才能突破國外的技術壁壘,把日豐管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說有家的地方就有佛山製造,我們希望:有水的地方就有日豐管!依託日豐這個優秀的平臺,我本人四年來主持完成的研發項目有14項,其中8項成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獲專利授權42個,成果轉化新增銷售額約五十億元。四年來,我主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9項,兩次榮獲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SC3年度標準制修訂傑岀貢獻獎。2016年獲廣東省科技二等獎,17年獲廣東省科技三等獎,18年獲佛山高新技術一等獎,19年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技一等獎。四年來,我個人還先後獲得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南粵工匠、首屆輕工「大國工匠」等榮譽稱號。

20年前,我從四川大學辭職來到佛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日豐管。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佛山大城工匠」,更沒有想到會成為城市名片。有一次有媒體組織市民考察團來日豐參觀,當得知我是大城工匠以後,考察團成員紛紛跟我合影。由此可見人們對工匠的尊重,對工匠精神的推崇。佛山一直以來就是盛產工匠的地方,佛山鑄造的鐵鍋、釀造的米酒、燒制的陶瓷,能夠做出品牌,本質也是因為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品質的信仰融入到佛山製造的基因裡,工匠精神在佛山已傳承了幾百年。佛山有工匠成長的土壤,日豐又提供了工匠成長的平臺。所以我就從一個大學教授成長為大城工匠,成了「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製造的新時代大城工匠」。我驕傲!

在佛山生活了20年,時時刻刻都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情。當你為這座城市付出的時候,這座城市也以某種方式記住了你。今天很高興看到30位「佛山大城工匠」加入我們的隊伍,佛山要打造成全球品質高地,僅靠我們這90個「大城工匠」是不夠的。如何培養更多的工匠?傳統的「師帶徒」顯然已不能適應現代製造業的高速發展。因此,需要把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傳承結合起來,把我們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上升到科學的高度,從定性到定量,通過手冊化、圖表化和程序化進行統一的標準化培訓,以實現工匠技能的批量化傳承,為佛山培養出更多的品質革命戰士!從匠心到匠魂,從匠人到匠師,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升華,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佛山對我們的厚愛。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鑄造更多大城工匠
    6月23日,兩年一屆的「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30位能工巧匠獲頒證書,成為新一批「佛山·大城工匠」。這是繼2016年、2018年後,佛山命名的第三批大城工匠。自2016年佛山在全省率先命名大城工匠以來,尊崇工匠精神、追趕工匠步伐已在佛山大地蔚然成風,日益深刻地塑造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
  • 30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出爐
    信息時報訊(記者 林丹 通訊員 佛市宣)「製造業,向為佛山之根;匠心,更是製造業之魂。千百年的匠心鍛造,成就了佛山這片熱土的歷史輝煌;進入新時代,更多的創業者、創新者匠心獨運,書寫著今天的盛世華章。」
  •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於6月23日舉行。這是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三次以最高規格命名一批在佛山建功立業的能工巧匠。30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在佛山這座中國製造業大市鍛鍊成為「佛山·大城工匠」。
  • 佛山:讓工匠精神沉澱成為城市基因
    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市委書記魯毅出席會議並講話,市長朱偉主持會議並宣讀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通報。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劉炳、魏梅、董忠、胡軼等30人,被命名為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並獲頒證書。
  • 佛山第三批「大城工匠」名單出爐
    30名「佛山·大城工匠」獲頒證書。新華網發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6月23日舉行,劉炳、魏梅、董忠等30人被授予「佛山•大城工匠」稱號,這也是繼2016年、2018年後,佛山市評選的第三批「佛山·大城工匠」名單。
  • 佛山:建設技工大軍 打造工匠高地
    在行業摸爬滾打50多年,我不希望看到珠寶工藝傳承出現斷層,到學校教學就是想把我的畢生技藝傳承下去,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胡錦超說。注重職業教育與工匠精神深度融合,佛山中職學生職業素養明顯提升,技能水平不斷提高。2016—2018年技能大賽省賽一等獎中,佛山市分別佔全省的27.4%、30.5%、30.54%。
  • 致敬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自動化工廠和產線的技改,現擔任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組技術專家;她參與組建廣東省新型膠粘劑及電鍍添加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參與多個行業標準審定,2019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巾幗獎……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最終在佛山這座中國製造業大市鍛鍊成為「佛山·大城工匠」,他們身上閃耀著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氣質。
  • 三水3人獲得「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於今天舉行,佛山市共30人獲得「佛山•大城工匠」榮譽稱號,其中包含來自三水的柯善軍、胡軼、鄭李華3人。
  • 再增9位,順德有「佛山·大城工匠」28位
    6月23日上午,佛山召開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順德設分會場,通過視頻觀看了大會。此次大會共命名30位「佛山·大城工匠」,其中順德有9名。至此,從2016年開始命名活動,佛山共命名90位「佛山·大城工匠」,其中,順德有28位。  為持續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彰顯大城工匠的示範引領作用,樹立學習標杆,佛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命名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這批名單,是經各區及市直相關單位初薦、資格核查、初審、專家評審、各區委區政府審定推薦、公示、市委市政府審定等程序產生的。
  • 工匠精神 一座製造業大市的堅守與創新
    在這一系列成就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能工巧匠的辛苦付出,少不了工匠精神的支撐。繼2016年的創舉之後,佛山圍繞弘揚工匠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2018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召開第二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再次高規格命名一批在佛山建功立業的能工巧匠。
  • 廣東「肺炎1號方」生產主導者獲稱「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 吳金雲 攝中新網佛山6月23日電 (程景偉 吳金雲)廣東佛山市委、市政府23日舉行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劉炳、魏梅、董忠等30人被命名為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
  • 尋找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丨佛山年齡最小的大城工匠陳奇亮,用...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本報從即日起推出「尋訪大城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聚焦堅守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講述他們的成才故事,敬請垂注。
  • 佛山年齡最小的大城工匠陳奇亮,用工匠精神為珠寶注入靈魂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為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之路的「雙子燈塔」,本報從即日起推出「尋訪大城工匠弘揚工匠精神」系列報導,聚焦堅守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能人才,講述他們的成才故事,敬請垂注。人物小檔案陳奇亮,男,1997年出生。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弘揚工匠精神 高規格禮遇大城工匠   今年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佛山的李金波、蘇榮歡等7名優秀勞動者接受表彰。他們當中有5人,都獲是佛山大城工匠。   時間回轉到2016年,這是「十三五」的第一年,全國各地掀起了對工匠精神的高度關注。
  • 日豐集團蚌埠市家裝渠道發展論壇
    2019年12月26日,日豐集團家裝渠道發展論壇--蚌埠站在萬達嘉華酒店隆重召開,此次家裝盛會組織方:主辦單位: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單位:西蒙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南鯨豚智能防漏閥、蚌埠市建築裝飾協會承辦單位:蚌埠市德豐商貿有限公司邀請媒體有
  • 你,為什麼負重前行?
    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負重前行。看似表面風光,實際內心早已千瘡百孔。在外求學,出外打工的你,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這樣子可以避免家裡的無謂擔憂。負重前行不可怕,怕就怕你沒有這種勇氣,繼續向前!如果你總是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誰又能把你救出泥潭?那不如用燦爛的微笑,迎接明日的朝陽。
  • 「雋造獎」專訪|日豐管王茜民:為後家居時代持續輸出價值
    升於司徒者不徵於鄉,升於學者不徵於司徒,曰造士。」 「雋造」指才智出眾之人,故「雋造獎」是對室內設計師才能、創造性的認可。「雋造獎」主要目的之一是打造設計師、地產企業、材料供應商的橋梁,管道作為裝修的必備材料,日豐管道贊助了本屆「雋造獎」。今天雋造獎將對話佛山日豐管南昌分公司總經理王茜民先生,進一步了解日豐管的經營理念。
  • 追夢灣區,製造傳奇,佛山有功夫!
    既不是省會也不是特區、既不沿邊也不沿海,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佛山是如何做到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佛山GDP超過1萬億,憑的是草根經濟、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的力量。  風起於青萍之末。  生長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天然潤澤出一份敢為天下先的草根底色。
  • 財政局長的煩惱:緊平衡下的負重前行
    2020年財政形勢是緊平衡,在赤字和債務的短期支援下負重前行,穩中求進,但風險與壓力也與日俱增。部分區縣基層財政困境再現,吃飯財政回歸。  文|羅志恆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摘要  根據我們對東北某市、華北某市、華北某省某市、華南某省某市區4個城市的深度調研,2020年財政形勢是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