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丁捷:希望文學現實升華為社會現實力量

2020-12-19 澎湃新聞

在迄今3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江蘇省作協副主席、作家丁捷創作了長篇小說《依偎》《亢奮》《如花如玉》《撕裂》,長篇紀實文學《追問》,短篇小說集《現代誘惑症》,詩集《沿著愛的方向》《藤鄉》,大散文《約定》《初心》,兒童文學《小困獸》《星公主》《賣乖王》等多部作品。

以四十歲援疆歸來和《依偎》的寫作出版為分界線,丁捷的人生和文學大概可以劃分成前階段的青春時期和現階段的現實時期。8月7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的「丁捷創作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8月7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的「丁捷創作研討會」在南京召開青春時期的「依偎」之情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將丁捷的創作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長篇小說《依偎》為代表的純文學的、浪漫的、唯美的、理想主義的、超現實的創作;一類是《追問》《撕裂》《初心》為代表的關注現實、追蹤時代的現實主義創作。

丁捷早期作品圍繞校園和青春,並憑藉小說《依偎》獲得亞洲青春文學獎。山西大學教授、《小說評論》主編王春林評價《依偎》是一部浪漫、奇幻、空靈、唯美又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從美學的角度看,這是現代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色彩非常濃厚的敘事。

在蘇州大學教授房偉看來,《依偎》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愛情小說,實際上它寫的是愛情的創傷,更多的是一種人性的創傷,也包含了深刻的社會的創傷。

「《依偎》不只是關於孤獨和愛,而是關於創傷和身體的小說。人在瀕臨死亡那一刻對於生命過往的應急性回望、整理和反思,《依偎》記錄了身體的疼痛和記憶。所以,文學的療愈既是精神自救,也是身體的安放和安妥。」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如是說。

現階段的「追問」之旅

近年來,丁捷將筆墨從青春書寫轉至現實生活。多年的援疆生活和紀檢工作,對他的創作轉型影響很大。在不到10年的時間,他創作出版了大散文《約定》,隨筆《名流之流》,「問心」三部曲《追問》《初心》《撕裂》等一系列作品。

「如果說《依偎》是一部『上天』的小說,那《撕裂》就是一部『入地』的小說、接地氣的小說。」王春林表示,「《撕裂》是粗糲的現實主義寫作,這樣一種寫作更多地與作家的社會生存經驗緊密相關。這個小說更注重於對他者的書寫,更注重於對複雜社會事項的描繪和呈現。」

在著名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蘇童看來,丁捷總是把拆解、思考後的個人生活注入文學創作:「他的創作表現是他個人直面生活時的那一部分現實,以及他對這一部分現實的思考。」也因為這個特點,同樣寫反腐敗小說,蘇童認為丁捷和周梅森在語言的溫度、感情的投入及作者聲音的顯著度上均有不同,丁捷「更直接」。

「在《人民的名義》播出之前,丁捷的《追問》也在賣,很多書店都把這兩本書搭配在一起賣。那時很多讀者提到《人民的名義》就講到《追問》,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注意丁捷。」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周梅森表示,「我覺得丁捷的作品有人味,有人性的溫度,不像有些作者的讀物乾巴巴的。為什麼這麼多讀者喜歡他?這麼多機關幹部把他的作品看作學習讀物,是有道理的。」

跨文體寫作的多樣性

丁捷的寫作跨度很廣,這種跨度不光是從青春寫作向現實寫作的跨越,還包括小說、詩歌、散文、紀實文學、兒童文學等各類文體和門類的跨越。今年,丁捷又有4部作品即將出版上市,包括《初心·青春美文版》《丁捷心畫》,以及繪畫文學《路人皆有哲學》《凡人皆有藝術》等。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評價丁捷是一位擅長多種文體寫作的作家。「他既關注現實社會,能融入其中,又能走出來,這對他而言是一個特別好的獨特的視角。對於人和人之間情感關係的微妙,丁捷也呈現得十分精彩。所以我覺得他的寫作既是一種生機勃發的、青春洋溢的文學,又是一種介入現實的有態度的文學。」

就「跨文體寫作」「跨界寫作」的問題,何平有自己的解讀。「丁捷被文學界熟知是新世紀以後的事,但他的寫作起點在1980年代中期,屬於1980年代文學黃金時代的一部分。如果追溯個人寫作史,丁捷早期作為一個文學少年參與到1980年代校園文學,是一個寫作者,也是一個文學社團的組織者,後者他是涉及幾十所中學的清波詩社的社長。」

「1980年代的校園文學社團和現在有很大的差別,文學性和自主性更強,不像現在只是所謂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丁捷那一批文學少年當時的寫作、閱讀都不像現在這麼『專業細分化』——詩人就只讀詩集,小說家就只讀和小說相關的東西。」何平說,有這樣一個起點,丁捷跨越文體的寫作與現在「表演型」的跨界寫作其實是不一樣的。

歸來仍是少年心

「我是一個文學的痴情兒,我從10歲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12歲冒冒失失寫作,14歲開始發表作品,一晃四十餘年了,跟文學的糾纏從未停頓。」丁捷在現場說,「我就是一枚文學痴情兒,一旦愛上,終身不移。」

「文學不斷校對著我的人生過去的幾十年,我一直堅持以業餘的方式進行文學創作,它不但沒有耽誤我的日常工作,還讓我在工作中更有激情和良知。」他說,人生已經是半部文學幾十年,他希望自己能將「社會現實」不斷轉化為「文學現實」,也期待自己的「文學現實」會升華為社會的「現實」力量。

丁捷「我創作的終極目標是追問生命中最深層次的脆弱,喚醒人性中的悲憫,以此激發愛的力量。」在此前的採訪中,丁捷還透露今後在體裁上逐漸聚攏到小說,「方向是兩條脈絡並行,一個是發端於《依偎》的靈魂系列,還會有至少兩個長篇;一個是發端於《亢奮》到《追問》《撕裂》的現實系列,至少還會有兩個長篇小說和若干部紀實文學。」

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在會議總結中說,丁捷一直在行走,他真正地踏在大地上,真正地深入到生活最深入的部分。「他是被現實強烈衝擊的人,但他一直沒有退出,他沒有放棄寫作。他從孩童時期開始創作至今,始終保持本真和純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出發得遠,才能回歸得深,江蘇文壇聚焦「丁捷現象」
    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副主席汪興國用三個「真」概括對丁捷文字的閱讀感受:喚醒真誠,付出真心,追求真實。他認為,作為作家,丁捷的真誠和勇氣來自於對社會、對讀者的自覺負責,來自於文學的赤誠,來自於對真、善、美永恆價值的追求。「丁捷的創作經歷表明,作家既要堅持自我、堅守本心,更要突破自我、銳意創新。
  • 丁捷:讓文學與繪畫妙然相通
    (圖-著名書法家管峻在丁捷繪畫作品《護魚九歌》上題書) 可能是文採奪目的緣故吧,大多數研究者對丁捷的身份認同僅限於作家,研究方向也聚焦於文學作品或者文學成就
  • 丁捷:人活著需要解決世俗問題,而文學一直在解決我的「內在」問題
    實際上,無論姿態是何種,丁捷想要通過文學解決的,都是他的「內在」問題,尋問那「現實對青春夢幻的撕裂之痛癢」。作家丁捷 郭天容繪文學與人生,人們慣常認為是文學改變了丁捷的人生,因為於14歲少年之齡就開始寫作的他,人生確乎受到了文學的某種牽引。
  • 網絡文學致敬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閱文作家創作現實題材精品
    在「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活動中,閱文和騰訊積極履職企業擔當和社會責任,組織旗下作家共同參與到「我和警察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中,鼓勵作家從生活出發進行內容創作,以小說形式講述公安民警打擊犯罪、服務人民的感人故事。其中五志、卓牧閒和中秋月明三位作家創作的作品經審定評選已列入「我和警察的故事」優秀推薦。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中國社會科學網
    此外,作為一位發表了好幾部小說的網絡作家,齊橙也是擅於調動讀者情緒、製造「笑點」的,甚至有的「笑點」都充滿了工業感。比如,第480章,作者故意把「放屁」寫成「放硫化氫」,引得評論區裡一片歡聲笑語。讀者紛紛出來分析屁的化學成分,實則調侃作者和相互調侃。網絡文學閱讀終究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的閱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閱讀同樣如此。
  • 「新時代的中國」第二屆全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主題徵文大賽啟動
    大賽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江蘇省委統戰部、江蘇省作家協會、南京市委統戰部、南京市委網信辦和南京市新聞出版局指導,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京市建鄴區委宣傳部、連尚文學聯合主辦,南京市作家協會和逐浪網承辦,最高獎項獎金達10萬元。
  • 寧波作家張忌作品入選"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
    今天(12月10日)中午,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名單,在入選的15種作品中,寧波作家張忌的小說《南貨店》上榜。 甬派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起,為充分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示範作用,推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共有273家出版單位申報作品619種。經多輪評審,評選出《習近平扶貧故事》《琵琶圍》《革命者》《中國海軍》《山林筆記》《鍾南山:蒼生在上》等15種入選作品。
  • 致敬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閱文作家創作現實題材精品
    閱文和騰訊積極履職企業擔當和社會責任,組織旗下作家共同參與到主題徵文活動中,鼓勵作家以小說形式講述公安民警打擊犯罪、服務人民的感人故事。其中,五志、卓牧閒和中秋月明創作的作品經審定評選已列入「我和警察的故事」優秀推薦。在組織作家內容創作的同時,閱文聯合騰訊結合各自內容整合能力,面向全社會集中展示「我和警察的故事」主題徵文全國優秀作品,大力弘揚新時代公安精神。
  • 青海省圖書《青藏線》入選 「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_讀書...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由青海省新聞出版局推薦、青海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青藏線》入選。  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旨在充分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示範作用,推動多出精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全國共有273家出版單位申報作品619種。經專家多輪評審,評選出全國15家出版社出版的15種作品入選。入選的作品聚焦主題主線,從不同視角展現了重大時代主題和社會精神風貌,反映了當前文學出版的較高水準。
  • 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馬步升的文學江湖
    馬步升,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他早先是學歷史專業的,在學歷史專業的過程中接觸到很多晚清和民國年間歷史資料,包括一些西北黑社會的歷史,想做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沒有做成學問。
  • 阿里文學發力垂直品類 靜夜寄思大膽轉型現實題材創作
    若是給小夥伴們一套AI智能輔助系統,從此可以力量暴增、飛天入地探索星空秘密,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拒絕。但都市科幻小說《星界守護》中的男主蕭逸閒卻因為這份「飛天大禮」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之路,遭遇來自星界的暗殺和偷襲。
  • 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何日請長纓》獲第四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特等獎
    5月1日,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旗下多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徵文大賽公布獲獎名單。聚焦中國工業發展史的《何日請長纓》獲特等獎,反映金融資本行業發展的《投行之路》獲一等獎,根據疫情期間真實事件改編的《國家戰疫》、聚焦「80後」醫護工作者的《生活挺甜》獲特別獎。
  • 「因為文學,我們始終緊密相擁」青年作家的年度巡禮
    「巖層」書系《青春文學》年選,輯選上一年度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關注的青年文學作品,以靈活多變的短篇小說體裁為主,力求反映青年作家創作的最新風貌。我們的目光所及,是在爭議、質疑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作者,所謂「後浪」,他們在一無所有的時刻啟程,憑藉滿腔熱忱橫衝直撞,卻攜帶著撼動「巖層」的生猛力量。
  • 盛大文學作品《黃金瞳》獲認可 評論家稱其具備現實正能量
    近日,中國作協舉辦的起點中文網作家作品研討會上,青年評論家桫欏從語言運用,情節布局等方面對盛大文學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作家打眼的作品《黃金瞳》給予了肯定,稱《黃金瞳》是一部具有向上格調,具備當下現實所需要的正能量的網絡作品。
  • 輕文輕小說關停 加速洗牌的文學網站能否借「現實向」謀出路
    隨著晉江、米讀等文學網站相繼停更整改以及「淨網行動」的展開,各大文學網站顯得有些「謹言慎行」,並對包括書名、簡介、章節名、正文等在內的各項內容進行自查,據瀟湘書院的一位編輯透露:「現行的尺度採用最嚴的標準,所有任何可以引起性聯想的描寫都不允許,以及性暗示曖昧氛圍描寫也不允許,包括接吻的細節描寫或兩人肢體的接觸描寫等」。
  • 疫情下的文學創作與作家責任 中日作家對話會在京舉行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的作家朋友,紛紛執筆創作,寫出了很多觀照心靈、傳遞大愛、溫暖人心的文學作品,凝聚起了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今天,在線上面對面地重啟文學的交流與對話,一定會碰撞出絢麗的思想火花。她期待與日本作家朋友們共同努力,將中日文化文學交流不斷深入發展下去,為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作出貢獻。
  • 隨筆:《當文學的輕嵐四處升漫》
    當文學的輕嵐四處升漫齊如林一一直縈繞我心頭的是,應當如何看待校園文學,校園文學應該書寫出什麼樣的天地。儘管社會閱歷不足,卻故步自封,囿於自己的小圈子,不去關注時代和社會。同時,一些同學對時下一些文學弄潮兒的作品奉之若神,並模仿其風格進行寫作,致使文章膚淺,缺少深度。真正的英雄,是從槍林彈雨中衝殺出來的。真正的好作品,應是從世俗社會裡陶煉出來並引領社會的。
  • 文學陝軍吹響集結號:「百優作家」五年成果展示
    進入新世紀以後,陝西文學適應社會劇烈轉型和文學劇烈轉型的要求,多文體、多元化創作推進態勢進一步明顯,在原創性要求極強的詩歌創作方面,以閻安、伊沙、秦巴子、遠村、劉亞麗等為代表的一批陝西中青年詩人,持續活躍在國內詩歌創作的前沿,顯示了「文學陝軍」強烈的原創意識和深層次活力。
  • 海飛小說《醒來》入選「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今年8月由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12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習近平扶貧故事》《革命者》《中國海軍》《山林筆記》《鍾南山:蒼生在上》等15種入選作品其中浙江作家海飛的《醒來》位列榜上。《醒來》是「海飛諜戰世界」系列新作,今年8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首發於《人民文學》,並陸續被《長篇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選載。作者海飛,1971年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當代作家、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