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個比京都更像「唐朝」的地方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

一早從東京開車出發,經過靜岡、名古屋、京都、大阪,行程6個小時,下午抵達和歌山縣的高野山。

此行,也是為了搞清楚,和歌山縣出身的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為何對中國一直情有獨鍾?

和歌山縣面臨太平洋,屬於一個半島。

歷史上有兩位著名人物,與這座山城有關,一位是秦朝方士徐福,《史記》記載,秦始皇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入海尋找蓬萊仙山,摘取長生不老之藥,結果徐福一去不復返。日本說,徐福是到了日本,並在和歌山縣上陸。在現在的新宮市,不僅有徐福上陸之地,還有徐福的墓,還有徐福公園,規模都不小。

另一位,是日本和尚,法號「空海」, 諡號「弘法大師」。

公元774年(唐朝大曆九年),空海出生在贊岐國(今日本香川縣)。15歲時,隨父親進京,當時日本的首都是平城京(今奈良市)。18歲時,空海進入大學學習中國的儒教,但是僅僅學了一年,他就退學了。隨後他離開京城,回到家鄉,遍遊四國地區的名山,他遍遊過的八十八個地方,如今成了佛教信徒們參拜的「四國八十八個寺院」。

空海為何放棄儒教,轉而研究佛學?他在24歲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與儒教道教相比,佛教最善。」這或許是他改學佛學的主要原因。

公元804年(唐貞元二十年),31歲的空海隨遣唐使入唐學法,一起同行的還有一位和尚,叫「最澄」, 最澄法師後來成為日本天台宗的開山鼻祖。

空海親書《風信帖》

空海抵達長安後,翌年三月,拜青龍寺高僧惠果法師為師,惠果法師系三朝密教國師,當時已經重病在身,見到遠涉重洋來大唐求學的空海聰慧過人,決定傾囊相授,將印度的聖數、曼陀羅、佛畫、法具等悉數傳授給空海。同年十二月,惠果法師圓寂。圓寂前,惠果法師授予空海「遍照金剛」稱號,認定其為正式的密教傳承者,希望他能夠在日本弘揚密教。

惠果法師圓寂後,空海跟譯經僧般若三藏學習梵文。

電影《妖貓傳》的主角,一位是白居易,另一位就是空海和尚。空海永遠帶著迷人微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公元806年,空海決定回國。當時日本皇室規定,前往中國留學的學問僧,必須在中國學滿20年之後才能回國。但是,空海找到遣唐使,堅決要求隨船提前回國。遣唐使拗不過他,只好答應。空海是從我的老家明州港(今寧波)離開中國的,回國時,帶回去許多經書,包括悉曇體梵文經書。空海將梵文字母傳到日本,不僅使得悉曇體梵文字母完整地保存於日本,而且在梵文字母拼寫原理的啟發下,發明了日本字母平假名,為日本文化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傳說空海在明州登船後,將惠果法師所贈法器三鈷杵拋向日本方向,稱三鈷杵所落之地,便是自己的修行弘法之地。

回到日本後,因為空海違反紀律提前回國,因此受到了朝廷的處罰,不許其進京。空海只好四處尋找自己建造伽藍道場的地方。有一次,空海來到高野山,在一棵松樹上看到了自己在中國拋出的三鈷杵,於是決定在高野山建造密宗道場。

空海的道行與宏願最終感動了嵯峨天皇,天皇賜予山地,準其建寺。於是從公元817年開始,空海帶領弟子們開始建造弘法道場,這就是現在的高野山「壇上伽藍」。

抵達高野山後,我迫不及待地趕到「壇上伽藍」,首先被紅豔的「根本大塔」所迷住。

根本大塔高49米,是空海依照唐朝的多寶塔的結構而建造,雖經幾次火災,但是,外形與結構一如唐物。走進壇內,四位金剛菩薩莊嚴感人。

這座塔濃縮了空海的真言密宗的所有元素,被敬為日本密宗的根本性修行道場。

大塔的周邊,還有金堂、空海給弟子們的講經處、鐘樓、大會堂等唐朝風貌的建築。

金堂

講經處

鼓樓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遊客稀少,參拜者也不多,因此,我得以在靜寂的時空中,想像1200多年前,空海在這裡教化弟子的情景。

空海離開大唐沒多久,唐武宗李炎推行「滅佛」政策,即著名的「武宗滅佛「。此後,唐朝密宗在中國絕跡,流傳的只有西藏密宗。直到民國時期,持松法師才在上海靜安寺重建了唐密壇場。而在日本,空海將慧果大師這一脈的唐代密宗發揚光大,傳承至今。

高野山海拔1000米,原本只是一座山,但是自從空海大師在山上建造「壇上伽藍「之後,這裡先後建立起了100多座寺院,同時大批僧人和為寺院提供服務的民眾,也逐漸上山,於是,高野山逐漸發展成了一座世界著名的佛教都市。

高野山現為和歌山縣高野山町,人口2900人。2004年,高野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離開壇上伽藍,漫步高野山街頭,發現這裡幾乎是一座寺院挨著另一座寺院,而街頭的許多老建造,幾乎都仿照唐朝的建築風格,都有一個「唐門「。即使是後來新建的建築,風格依然保持唐風。

弧形的為「唐門」

我一直把京都看作是傳承中國唐朝建築風格最為完美的城市,但是,到了高野山,我才發現,真正的「唐朝」不在京都,而是在高野山。

正因為有這一段歷史,愛鄉家的二階俊博,才會如此致力於中日友好,成為空海精神的傳承者。

想了解每天日本最新要聞的網友,推薦關注「亞通社速報」。

原標題:《日本有一個比京都更像「唐朝」的地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杭州隱藏一條「日本街」?很多遊客說像京都,實際上卻非如此
    也許來過這裡的小夥伴們都說,靈隱寺和下天竺法鏡寺,是很近的,如果同時參觀兩個景點,中間要經過一條很有意思的步行街,所以說這裡獨特,是因為這裡的建築風格完全不像江南的普通建築。儘管這裡的古風也相當濃厚,但很多小夥伴卻卻說,這裡的建築形態很像日本京都的二坂三條坂等,很像日本的一條街,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事實上,這條古老的街道,建築形式與日本風情完全沒有半分關係,相信在近幾年,小夥伴們也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
  • 日本有個地方叫「中國地方」,和我國有關嗎?日本人是這樣區分的
    日本也一樣,日本現在把全國分為47個行政單位,包括了43個縣,1個都(東京都),一個道(北海道),2個府(京都府,大阪府)。而且和我國一樣,日本也有傳統區域的劃分,叫「XX地方」,這裡的「地方」就是我國「地區」的概念。比如東北、關東、中部等幾個地方,而這些地方當中有一個卻叫「中國」。那麼,它和我國有什麼關係呢?
  • 日本為何把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
    但在東京之前,日本還有過幾個首都(國都)。日本第一個真正具有首都意義的國都,是藤原京,藤原京位於日本中部奈良縣橿原市附近。日本為何遷都藤原京,其實和唐朝大有關係。唐高宗時,日本水軍聯合百濟,與唐朝與新羅的聯軍,爆發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戰(也稱白村江之戰)。唐軍主帥劉仁願指揮有方,大破日本水軍,死傷慘重。消息傳回日本,舉國震驚。
  • 比京都更古老的日本城市,仿造大唐長安而建,有世界最大木質建築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日本都將中華文明視作學習的榜樣,通過模仿和創新,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體系,由於日本對古蹟和文化進行了非常好的保護,所以在這個國家,我們甚至能看到古代中華的影子。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座比京都更加古老的日本城市——奈良。
  • 市政廳|日本文化廳要為「地方創生」從東京遷到京都?
    遷居東京的年輕人更會接著在那裡生養後代,從而持續這種不平衡發展。自然,日本的地方政府不會坐以待斃。它們也在做出各種嘗試來扭轉這種不平衡。其中要數關西地區的努力最為顯著。擁有大阪和京都兩大都市的關西地區有著悠久歷史。大阪不僅曾經是日本的第一都市,更被視作日本商業的起源。從794年起到1868年明治維新為止,京都一直作為日本首都存在。
  • 去日本的中國僧人,除了鑑真還有誰?京都清水寺相傳是中國人創建
    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更像是中國人的文化傳承地,最為醒目的文化所在就是建築上的唐宋之風。很多人說,想要了解唐朝文化就要去日本,實際上若要清楚宋代雅韻,也得要去日本。京都,是日本人不可替代的精神故鄉,日本式文化於京都舉目可見,唐風宋韻也是隨處都有。建築,是最可見,也是最直觀。
  • 日本最傳統的地區是京都,京都最迷人的地方就在這篇攻略裡
    京都我去過多次旅拍,在當地也有比較要好的華人朋友,我很喜歡這個城市,比東京要安靜太多了。那些京都的明星景點都到過,那些不出名的小眾景點也去過一些,以我個人的經驗和感受,從攝影旅遊角度給大家推薦一些當地顏值較高的小眾去處!
  • 滋賀,一個比京都文藝,比奈良古樸的地方!
    滋賀古稱近江,這座毗鄰京都的歷史古城所擁有的古蹟建築群數量僅次於京都奈良。而最吸引日本文人墨士的,則是位於滋賀中心的日本第一大、世界第三大千年淡水湖--琵琶湖,廣闊的湖泊和周圍的群山形成了恬靜的優美自然風光。
  • 日本的「西安」,為什麼中國遊客很熱衷?京都旅遊應該怎麼玩?
    在中國,無論你是北京人還是南京人,或者廣州人、成都人,基本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陝西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十三朝古都)、時間最久(3000年)、影響力最大(絲綢之路起點)的古城,更是中華文明和漢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而我們的海上鄰國日本,也有一個被1.2億島國人奉為「神聖古都」的地方,它就是京都。
  • 日本大阪和京都,哪個更值得去旅遊?
    去日本旅遊,大阪和京都向來都是熱門目的地,不過很多人也會犯愁,到底去大阪呢還是去京都。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哪個更值得一去,不妨來看看這兩座城市有什麼不同吧。首先,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歷史也十分悠久,在經歷了多次戰亂後,被翻新過幾次,目前是一個現代化氣息非常濃厚的國際大都市。而京都,歷史遺蹟十分豐富,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也被叫做千年古都,有很多歷史建築,更有些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非常值得一看。大阪和京都到底哪個更值得去,小編真的覺得不分伯仲,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有哪些必去打卡地,讓您自己做出選擇!
  • 日本京都旅遊你必須看到20個地方
    這個佛教寺廟可能永遠不會成為日本概念不完美之美的盛大體驗。令人驚訝的是,銀閣經歷了多年的地震,火災和其他災難,今天的表現與它最初建造時一樣!通過銀閣寺的路徑包括幾個不同品種的花園,爬上一座小山,在那裡您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像金閣寺一樣,銀閣吸引了許多人群,這些人群在早上最好避免。
  • 日本千年「最想要」的中國城市,在日本複製一個,最多的是中國人
    日本自古就是一個小島國,是沒有文化的野蠻人,試圖通過島內各部族之間的不斷鬥爭來擴大自己的領域,而且,在日本島內發生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更是家常便飯,於是日本人開始尋找新的土地。我國還處於黨性時期,日本國內的奴隸制正逐漸瓦解,唐朝城市繁榮,與世界許多國家進行經濟貿易往來,許多國家到東土唐朝了解其結局,因此,日本人想效仿當代,使日本成為備受世界關注的繁榮盛世,日本一直憧憬中國古代遼闊的疆土的正是中國在日本面前挨餓的狗肉,最令人羨慕的地方是唐朝都城。
  • 日本京都這個地方最像中國的盛唐!
    當您計劃下次訪問初升的土地和京都時,請確保您在必看景點列表中是否有京都的二條城。這座城堡位於京都市中心,由於其古老的建築以及其修剪整齊的花園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而綻放,因此具有非常美麗的風景。Nijō城堡在日本歷史上具有深厚的淵源,其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儘管日本有許多其他城堡,例如姬路和彥根,但Nijō城堡是日本古代建築傳統城堡群中較為完整的例子之一。
  • 杭州藏著「日本街」?不少人覺得像京都,實際卻是日本人學中國
    從靈隱寺到較低的天柱佛法鏡寺,途中將經過天柱佛緣步行街,街道建築富有濃厚的古代風格,但看到南方建築的南部並不稀奇,很多人說和京都牛番,三個禁令很相似,感覺就像「日本街」。其實天竺佛步行街和日本風俗沒有關係,日本京都之所以與五拱街很相似,是因為當地建築受到大唐建築的影響,有專家曾說日本京都是對口唐代長安和洛陽市,除了充滿濃鬱唐裝的街道外,當地人還穿著和服,各種各樣的寺廟建築也受到中國的影響,一千多年前,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那是世界上最繁榮的王朝,它周圍的許多小國家都以學習漢字為榮。
  • 管窺日本千年古都之謎:從一個天皇、一個僧侶和一個妓女看京都
    京都的清水寺、上賀茂神社等多處古寺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京都葵祭、祇園祭等民俗活動成為其獨有的文化風景。京都這座千年古都,身上有太多謎團。如果只是一個匆匆而過的觀光客,那麼只關注那些風花雪月的美景即可。而想要更多地了解這個城市背後的底蘊與內涵,那麼只關注外在的美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深入其歷史中尋找答案。
  • 青雲講歷史,日本京都,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古都的文化演變史!
    前日本首都京都,至今仍被視為日本古代文化的中心。這是日本為數不多的保留歷史傳統和風貌的地區之一。日本有大約20%的國寶和15%的日本重要文化遺產,因此每年都會有大批民眾湧向這裡,重溫京都的歷史也就不足為奇了。京都是日本許多傳統藝術的發源地,很多這方面的活動如今仍然活躍著。
  • 日本京都著名的世界遺產,具有濃鬱的中國風格,網友:都是模仿
    由於距離較短,近年來日本遊越來越火爆,一些當地商家為了賺取中國人的消費紅利,使出了各種招數。你第一次去日本旅行去哪裡最好?我個人建議去關西地區走走,尤其是京都和奈良。它們都是日本的故都,尤其是京都更是「第一城」了一千多年。
  • 京都起,櫻花的國度——日本北海道,櫻花的國度——日本
    有人說我只能寫國內的旅遊景區,那麼今天就來說一下,日本的遊玩地點介紹,有去過日本的朋友,不如來點評一下文章寫得如何。高山是來日本最不可缺的一個地方。沒有京都的人山人海,高山更像是一個塵封已久的仙人,這裡的古街靜靜又充滿著歷史感。
  • 日本京都驚現「洛陽城」?!國人看完之後高呼:有趣!想去玩
    古城古鎮是近年來旅遊大熱的旅遊景區,各個城市更是將自己的古城打造名片,像西安古城,北京紫禁城,山西古院,蘇州周莊,園林等等。最終淪為成一個普通地級市,雖然在河南省內經濟發展的還算不錯,但在全國排名來看,洛陽的發展水平很低,相當於一個三線城市。在我國東部的小島國家日本,有這麼一座千年古城,不僅建築風格和洛陽唐朝時期的建築的風格相似,就連名稱都直接照搬,這個城市就叫京都。
  • 鼎盛時期的唐朝給當時的日本帶來了哪些影響?
    中國在日本的影響無疑從未停止,這在日本群島(更具體地說是在琉球)已令人強烈感受到了。日本國從中國在朝鮮設府郡的時代起,就與漢朝開始交往了。在朝鮮於公元4世紀初葉形成三個王國之後,日本與中國北方和長江下遊之間的這些關係,仍被維持下來。但中國對東亞的威望,從未比它在7~8世紀所形成的影響程度更高。中國在日本的影響,也從未再像唐代那樣普遍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