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4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封利虎:別人有困難 不能見死不救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12月16日訊(記者孔思遠)「捐獻造血幹細胞就是救人,別人有困難,咱有能力幫忙,不能見死不救。」今天,34歲的石家莊正定市民封利虎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第4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圖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封利虎。

封利虎是一名貨車司機,常年往返於河北正定與內蒙古呼和浩特之間,今年10月的一天,正在拉貨的封利虎接到了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電話那頭告訴他,「初配成功,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工作中的封利虎並未一口答應,表示回家後再具體溝通。

回家後的封利虎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通過網絡查詢,確認電話的真實性,二是通過朋友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知識,排除捐獻的危險性,三是通過紅會聯繫過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了解捐獻具體過程。

了解具體情況後,封利虎下定決心,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

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張新軍為封利虎頒發榮譽證書。

封利虎告訴記者他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還受到另外一件事的影響。

「我發小家的孩子七年前得了白血病,也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至今沒匹配成功,」封利虎說,七年的時間,看著他帶著孩子奔走於家和醫院之間,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有一天這個孩子也能匹配成功,希望匹配成功的愛心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下定決定捐獻的封利虎同時也要面對家人的擔心,特別是母親和女兒。封利虎說:「我的母親還是支持我的,畢竟是做好事,我查了一些資料,給她講解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緩解她的擔心。」

12月11日早晨,準備動身前往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封利虎,與正在上四年級的二女兒有了下面一段對話。

「爸,去哪呀?」

「去上班。」

「爸,能不去嗎?奶奶說要抽血。」

「沒事的,你就知道爸爸去做好事了,過個四五天就回來了。」

……

安撫好孩子的封利虎和妻子踏上了前往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的捐獻之路。封利虎說:「希望兩個女兒長大以後能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驕傲,同時也希望她們能夠成為善良勇敢的人。」

封利虎經過5個多小時採集,今天下午1點35分,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封利虎表示:「配型成功是我的榮幸,能夠幫助別人我也感到很幸福,希望受助者能夠早日康復,同時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

相關焦點

  • 王雨成為寧波第11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手捧造血幹細胞捐獻榮譽證書的王雨。23日中午12點45分,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採集,採集「生命種子」的血細胞分離機停止運轉,200餘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集完畢。38歲的王雨激動地一再囑咐運送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一定要同時將自己的祝福送到。
  • 愛、初心、責任 ——奉賢區舉行我區第2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慰問...
    愛、初心、責任 ——奉賢區舉行我區第2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慰問表彰儀式 2020-10-10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我省捐獻者達200例
    本報訊 12月11日,省紅十字會發布消息,我省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達200例,其中,我市實現捐獻80例。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惡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對挽救人的生命、保護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省有9.39萬名志願者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從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年齡分布情況看,捐獻者多為中青年,其中,26歲至30歲佔比最高,有48人;36歲至40歲,有44人;31歲至35歲,有40人。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山市一共有3624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
  • 河北衡水冀州:跨「粵」山海 情比血濃
    跨「粵」山海 情比血濃——記河北衡水市冀州區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劉石磊2019年12月17日,一顆顆從血細胞分離機上分離收集到的生命種子,飽含著深情與希望,跨越2000公裡山與海,緩緩注入廣東一位患白血病的年輕媽媽體內,為一個家庭燃起了生的希望。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捐獻後,及時回訪跟蹤,在每年世界紅十字日或春節前後,對上一年的捐獻者進行回訪慰問,了解其身體、生活情況,力所能及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有溫暖感和歸宿感,進一步增強認同感。許多捐獻者成為捐獻工作的義務宣傳員和志願者,形成社會化的推動和保障力量。
  • 九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時隔14年再次挽救他人生命
    《九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時隔14年再救助生命》後續他用真情和大愛 再次挽救他人生命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洪永林 文/攝)26日下午,遠赴湖南捐獻淋巴細胞,挽救他人生命的汪堃順利完成捐獻,回到了九江。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天,林彬彬來到了活動現場。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記者歐豔芬 見習記者趙芳報導:2020年12月21日,贛州市第39例、第4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肖隆興和呂曜華歡迎儀式在贛州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舉行。圖為歡迎儀式現場。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合肥兩位男士先後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陌生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1日、22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他,從捐獻者到宣講者,身份轉換愛不變
    ,他,就是我們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小蘇。如今他轉換身份,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宣講師,將造血幹細胞捐獻的事情講給更多人聽。2018年7月,小蘇第一次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那時的他,一腔熱血只為守護另一個生命;2019年3月,當得知自己救治的患者恢復狀況不理想,需要二次捐獻淋巴細胞的時候,小蘇再一次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捐獻。
  • 第13例、第14例!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第13例、第14例!他們將成為我市第13例、第1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丁豔:我覺得太幸運了丁豔畢業於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現為攸縣人民醫院的產科護士。2016年5月1日,剛滿19歲的她首次捋袖獻血。「獻血對身體無害,還能挽救一條生命甚至是一個家庭,何樂而不為?」
  • 杭州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願捐獻工作少些誤解
    在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血液採集後,倪方衛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00毫升,成為浙江省第603例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倪方衛是杭州富陽人,獻血是他堅持了十餘年的事情。「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醫院血庫告急並亟需愛心獻血的新聞報導,於是慢慢有了獻血的念頭。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後便開始堅持獻血,平均一年一次。」
  • 「熱血男神」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點燃生命希望
    開化宣傳部提供   中新網衢州6月3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劉祺然)「能成功捐獻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是我最大的心願。」近日,來自浙江開化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鄭平紅在經歷了3個小時的採集後,成功捐出了19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為一名血液病患兒及其家庭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 退役不褪色,捐「髓」救生命——記安徽理工大學第6例造血幹細胞...
    退役不褪色,捐「髓」救生命——記安徽理工大學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明明同學 2020-04-15 09:40:59
  • 長沙24歲醫學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想到我的幹細胞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心裡很高興,覺得很有意義。」12月7日一大早,24歲的年輕女孩付美晶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捐獻給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今年8月,付美晶接到通知,她的HLA分型資料與一患者初配相合,就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捐獻,12月3日到7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了4次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動員後,12月8日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將於當天輸入受捐者體內。
  • 湖北小夥在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他有話想對8歲小患者說……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出生湖北、目前在合肥工作的劉冬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溫州治療的8歲女孩因此獲得恢復健康的希望。31歲的劉冬冬成為今年合肥市第3例、也是合肥市累計第6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復旦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在山東捐獻造血幹細胞
    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今天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我同意捐獻!」
  • 四川瀘州首例本地採集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成功完成
    ,志願者小鄭(化名)順利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這標誌著瀘州首例本地採集的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從此,瀘州及周邊地區的捐獻志願者不用再到外地奔波,便可以就近完成捐獻,血液病患者可就近接受治療,在中華骨髓庫尋找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接受移植,為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