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物,堪稱孩子的「毒輔食」,粗糧也上榜,傷脾營養少,易積食

2020-12-12 健康和營養

現如今的孩子自打一出生,可謂是父母的掌中寶,從餵養到教育那可是相當的有研究,就從餵養來說,從最開始的母乳餵養到奶粉、母乳和奶粉結合這樣的一個過程,父母們都是為了孩子有個堅實的體質基礎,增強體質,補充大腦所需,減少體弱多病,希望孩子從小健健康康成長。

而如今,家長們開始研究起了「輔食餵養」,原因無非以下兩點:

一、 「三鹿奶粉」事件後,父母對選擇孩子能喝什麼奶粉上非常慎之又慎,對奶粉的質疑也是揮之不去,國外進口品牌太貴,長期喝會支撐不起費用,小品牌又擔心有安全隱患;

二、營養學家研究發現,正常母乳只能滿足6個月齡以內的寶寶營養所需,超過6個月後,孩子身體機能不斷發育所需營養要更豐富;

兒科醫生:即沒有營養又容易積食的6種「毒輔食」,不少寶媽還深陷其中

年輕的父母都知道6個月大的孩子就要添加輔食,但是他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輔食」的概念,盲目聽從老人的迷信觀念,進行一些不好的餵養,造成幼兒積食後才後悔不已。以下6種老人常說的輔食,對寶寶來說不但沒營養,還容易造成幼兒積食,營養得不到吸收。

菜湯:大家都知道青菜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在炒菜的過程中放入不少的油和鹽,所以維生素殘留不是特別多,湯裡剩下的只是脂肪,讓小孩子喝並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米湯:米湯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經常喝米湯會給腸胃造成負擔,寶寶拉肚子或者消化不良等症狀。葷湯:寶寶多喝骨頭湯能很好的補充鈣吸收長個子這是一個迷信誤區,太小的寶寶腸胃吸收不強,骨頭湯含有大量的脂肪,只能會造成小兒肥胖、積食、腸胃不適。

魚肉:幼小的寶寶並不建議吃魚肉,魚肉含汞量高不利於寶寶,而且不小心魚刺沒處理好,危險係數非常大。

果汁:很多父母想著給寶寶榨果汁喝,補充營養,但是在寶寶還沒長牙或者還幼小時不建議多吃水果,水果含有豐富的糖分,影響寶寶齲齒的質量和肥胖,寶寶多吃會感覺不到餓,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厭食。

粗糧:現在的家庭很重視了粗糧養生,大人在自己吃的同時也給寶寶餵食,紅薯玉米一樣不落,而這些都會導致寶寶難以消化,嚴重的給腸胃留下後遺症。

以上幾種食物,因營養單一、易傷脾胃、易過敏,常被稱之為「毒輔食」,所以不建議月齡較小的孩子嘗試。這些食物不是孩子一口都不能吃,脾胃較強的寶寶也可以適量吃、少吃。

孩子輔食吃對,建議補充一物

家長們不難發現,孩子添加輔食後就特別容易積食,一積食就生病。所以給孩子及時消積食是必須要有的。這款消食健脾粥可以嘗試一下,建議1歲以上的寶寶食用。  

原料:紅棗一顆,小米/大米50克,柳果刺鋅類營養物6克。

做法:紅棗切片剁細碎,小米炒熟後洗淨,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開之後,熬20分鐘左右,取出晾溫,加入柳果刺鋅類營養物,攪拌均勻即可,每天常喝有健脾、消積、補血效果。

用作消積健脾的話,就可以直接將柳果刺鋅類消食營養物衝在溫水中。其含有沙棘、雞內金、山楂、猴頭菇、沙棘等健脾消食的食材,主針對孩子積食、脾虛、厭食。因它本身的猴頭菇可消食健胃,有運脾消食之功,加入了有助於消化的茯苓以及山藥,健脾和胃的同時,清理寶寶體內的「廢氣」,行氣化滯,清解食戟之效。

相信父母相互間,談論最多的就是關於孩子,孩子的餵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優秀,整個就是一個 「拼娃」時代,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打小就要選擇最好的餵養。但如今希望家長們關注的是吸收問題,保證好娃不積食,才能吸收好,這才是正確行為。

相關焦點

  • 3種輔食「打死」都不能給娃吃,沒有營養還傷脾,容易積食不發育
    孩子輔食的添加,在發育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但現在很多家長孩子輔食的了解卻特別的少。甚至有些家長並不懂怎麼給孩子添加輔食,有些家長是什麼有營養給孩子吃什麼,甚至還有的家長完全不知道要給孩子吃什麼,更是會影響孩子的體質和健康,阻礙孩子發育。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妮妮媽媽最近去看了一個兒科專家,專家是孩子是出現了積食不消化,導致孩子脾胃虛弱,影響了娃的消化吸收,孩子自然就很難再長個。專家詢問妮妮最近的飲食,這才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妮妮做菜時候總會加入很多的調理,比如味精、米醋等,這樣味道才會好,孩子也能更好吃飯,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會加重孩子脾胃負擔,影響娃的長高個。
  • 雞蛋羹登上「輔食黑名單」,1歲前別給孩子吃,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曉玥的寶寶已經5個多月了,相比較於那些還在媽媽懷裡吃母乳的其他寶寶來說,曉玥的孩子似乎更加「早熟」,早早地就表現出吃「大人飯」的欲望,每次看到爸爸媽媽吃飯,都會張開嘴巴,想要嘗嘗味道。曉玥意識到,是時候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 怪不得寶寶會積食!這7種食物常見的「假輔食」,寶媽還蒙在鼓裡
    可慢慢地,曉菲注意到寶寶三天兩頭不是拉肚子就是積食。曉菲剛開始沒多想,以為這是自家孩子的身體特性。曉菲和老公這才慌張地將孩子送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嚴肅地說,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不能直接吃大人飯,蛋黃這些看似好消化的食物其實很難被寶寶吸收,造成積食;而蜂蜜中的微生物會對寶寶的腸道產生影響,甚至會食物中毒。
  • 「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
    尤其是添加輔食階段的寶寶,輔食吃的不對,會導致積食,體質虛弱。另外,餵養不當會導致寶寶脾胃不和,影響其健康發育。"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1.新鮮水果不能榨成汁。很多寶媽喜歡給孩子喝豆漿作為輔食,因為豆漿被認為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飲品。但對於吃輔食的寶寶來說,體內的蛋白酶相對較小,無法分解豆漿中豐富的蛋白質,容易過敏,腸胃脹氣,增加脾胃負擔。4.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如菠菜。新鮮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 孩子不滿6歲,這3種食物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容易損傷脾胃易積食
    孩子出生之後,重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一年以內都會堅持母乳餵養,但事實上孩子6個月之後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在孩子3歲到6歲的這個時間段裡,孩子逐漸適應了輔食,但事實上,有些輔食不能亂喂,孩子年紀小,脾胃相對稚嫩,家長在選擇輔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滿6歲,有些食物一定不要隨便給孩子吃,不僅會造成積食,還有可能損害孩子脾胃
  • 寶寶2歲前不適宜吃這4種輔食,看似營養豐富,實則很傷腸胃
    生活中,這4種輔食看似健康,實則暗藏「危機」!2歲內寶寶儘量少吃,最好不吃!寶寶輔食黑名單來襲!這4種食物再好吃,也儘量少給寶寶碰1.況且,老一輩都覺得湯的營養價值豐富,湯泡飯的營養也不差,實際上這只是無稽之談。寶寶在吃湯泡飯的過程中,大多數都會把飯和肉渣吞咽下去,畢竟受湯中水分的影響,米飯會被軟化,這也導致寶寶省略了將食物咀嚼、軟化和分解的過程。
  • 立冬後家長再疼愛孩子,也別放任孩子多吃這3種食物,積食又傷脾
    很多家長都很疑惑,明明孩子沒著涼也沒患上流感,為什麼突然就生病了呢?但其實你知道嗎,雖然冬天是囤積脂肪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補品是有好處的,但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忽視。就是孩子運脾胃的能力有限,不注意就會積食,導致各種身體問題。
  • 吃一次等於8次泡麵,這3種「毒早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長不高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可見早餐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尤其是對正處於發育關鍵階段的小孩來說十分重要,但很多父母很少有時間給孩子準備早餐,大多都隨便弄一弄,殊不知這可能會損害他們的脾胃,使他們越來越脾虛,導致食物堆積,影響他們的發育。
  • 養脾冠軍已公布,不是小米粥,經常吃,小孩少積食,脾胃更好
    有哪些方面可以導致孩子積食脾胃受損?1、飲食不當現在很多新手父母往往都缺乏嬰幼兒保健知識,在孩子飲食方面,搭配不科學,只是片面地強調營養價值,過度餵養,因此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腸胃,造成消化不良,吸收困難導致食慾下降。
  • 寶寶1歲之前,4種輔食怎麼能亂吃?大夫:傷了脾胃長不高
    這不剛換季不久,小侄子就感冒發燒好多次了,去檢查後才知道孩子在積食。這段時間給孩子吃的很多輔食都不合適,對寶寶嬌嫩的胃是一種壓力。時間長了,寶寶容易積食,也會損傷脾胃,破壞免疫力。寶寶1歲之前,4種輔食怎麼能亂吃?
  • 兒科主任:這1物堪稱天然「化積王」,孩子若愛吃,積食退避三舍
    本周末寶媽帶哲哲去醫院,這次檢查可讓寶媽大吃一驚,哲哲竟積食,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經醫生檢查詢問,原來罪魁禍首是小孩的飲食,孩子的脾胃非常脆弱,如果飲食不注意的話,會引起很多不良反應的,所以幼兒積食,一定要引起重視。
  • 堪稱積食「催化劑」,吃得越多,脾可能越「痛苦」
    中醫上講,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在孩子所有生病的原因中,積食佔了很大的比重,而很多父母卻偏不自知,在門診中告訴父母,孩子是吃撐出來的病,有些父母不以為然,質問道,第一次聽說還有吃撐出來的病,也正是由於父母的無知,讓孩子的體質越來越差。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這個中醫育兒歌裡基本講出了育兒的最關鍵地方,飲食搭配,調理脾胃,少吃不合適的藥。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
  • 兒科主任:3種食物被稱為「爛脾王」,越吃積食越重,耽誤娃長個
    醫生解釋說:這些食物不應該給娃吃,會損傷孩子的脾胃,導致消化不暢,引發積食不消化,讓孩子很難受。下面的3種食物被被稱為「爛脾王」,孩子吃得越多,積食越嚴重,拖垮孩子脾胃。兒科主任:3種食物被稱為「爛脾王」,越吃積食越重,耽誤娃長個1、風味乳酸菌像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風味乳酸菌飲料,不少娃都喜歡喝,家長也以為乳酸菌飲料可以促進娃的食物,但是風味乳製品裡面含有很多的添加劑,使用的只是少部分牛奶,而且牛奶的品質較低,營養成分較少,會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功能,不利於娃的長個
  • 吃多了易積食、矮小、肥胖,寶媽要上心
    歲的孩子腸胃消化能力不足,顆粒狀的湯泡飯吃多了容易積食,消化不良造成脾胃失調,容易留下腸胃病。 身高矮小:湯泡飯中沒有營養,孩子吃了滿足不了身體需要的營養,長此以往就會營養不良,身材矮小,看起來病懨懨的。 幼年肥胖:不要小看澱粉的能量,雖然沒有營養,但熱量還是足夠的,尤其是冬季容易長胖的季節,孩子吃多了容易患幼年肥胖,長大後再減很難。
  • 6歲的孩子停止發育,醫生:這3類食物少給孩子吃,個個傷脾胃
    鄰居家的孩子樂樂今年6歲了,可是個子還沒有5歲的小朋友高,並且身材瘦小,體弱多病,一陣風颳過來就能把他給吹走。樂樂的爸媽常年不在他的身邊,一直是奶奶養著這個寶貝孫子,奶奶一直覺得孩子不長肉,不長個子是因為吃的少,營養跟不少。
  • 吃1次相當於吃10桶泡麵的「毒晚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難長高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許多父母特別關注孩子的日常飲食。但是現在大部分家長工作都比較忙、或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所以也有些家長和孩子的飲食,會選擇更方便快捷實惠的快餐、或是速食食品來解決。但是這樣的飯菜往往沒有啥營養,經常給孩子吃,很有可能會使得孩子積食、脾虛,影響發育。
  • 4歲孩子個子矮,兒科醫生:這3種湯別給孩子喝了,傷脾又積食
    可是表嫂依然不放心,於是在梅梅的飲食上下功夫,經常給孩子煲一些骨頭湯,說是有營養又可以補鈣,本來每周一次後來竟然上升到一周兩三次。孩子喝多了覺得膩,最後都不太願意喝了,最後連吃飯也變得沒什麼胃口。表嫂擔心就把孩子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你家孩子積食很嚴重啊!」原來孩子的脾胃損傷,積食嚴重導致消化不良。
  • 這1物是補脾「狀元」,平時孩子敞開吃,胃口大開,長肉長個
    這是孩子調理脾胃的好機會。如果他們的脾胃得到很好的護理,身體抵抗力變強,他們就不會在寒冷的冬天容易生病。如果父母不注意孩子的飲食,讓孩子隨意喝冷飲、油炸食品、零食等食物,時間長了會對脾胃造成很大的傷害,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造成食物堆積。如今,寶寶有積食的問題越來越普遍,這已經成為每個孩子在成長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