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號稱「毒王」,有人卻還敢吃它?蝙蝠到底是怎麼進化來的

2020-12-17 瀚海說史

蝙蝠,是個神奇物種,關於它是如何進化來的,引起了很多人的研究,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說法,甚至還以訛傳訛誕生出很多謠言。我們常聽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而來的,這就屬於謠言的一種,子虛烏有。老鼠與蝙蝠長得也不像,生活習性也大不同,扯不上什麼關係,兩者之間八竿子打不著。

不過,老鼠與蝙蝠同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這個輩分來算的話,它們在2.08億年前擁有共同祖先。但重點來了,其實並不僅是它們兩個,就連人類以及現如今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在2.08億年前都擁有共同的祖先。甚至再往前追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大約38億年前也都擁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們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會不斷的進化,再加上氣候的變化。地球上會衍生出很多新的物種。與此同時,一些老的物種因為適應不了地球的環境開始滅絕,就如同我們知道的恐龍一般。所以在如此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當中,我們想要相信的了解蝙蝠是如何來的,已經不是太好追尋了。

就現在已知的事實來看,目前發現的最早蝙蝠化石距今已有5000萬年。但根據蝙蝠的各項特徵來看,從哺乳動物的遺傳譜角度出發,蝙蝠的演化史可以達到8000萬年之久。

這樣來說,蝙蝠至少是經歷了6500萬年前的生物大浩劫倖存下來的物種,這就讓我們追蹤起它的起源來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蝙蝠是一種翼手目動物。總共有19科185屬961種,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比較多。它們分為大蝙蝠亞目、小蝙蝠亞目,大蝙蝠亞目下面只有狐蝠科一個科,主要是食果蝠,這一類食果蝠有眼睛,視覺良好,喜好吃花蜜、花粉、果實。

小蝙蝠亞目下面分類眾多,960多種蝙蝠其實大多都歸類為小蝙蝠亞目,都是小蝙蝠亞目下面的科、屬、種。小蝙蝠亞目眼睛很小,主要靠回聲來定位。這類蝙蝠又可以稱之為食蟲蝠,主要吃肉吃蟲,也有的品種喜吸食血液,比如吸血蝙蝠。

有一種說法認為,大蝙蝠亞目與小蝙蝠亞目起源是不一樣的,大蝙蝠亞目的起源到現在還弄不清楚,因為它的化石發現的很少,僅在漸新世至中新世的歐洲等地有零星發現。小蝙蝠亞目的化石發現的較多一些,人們推測小蝙蝠亞目可能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小型食蟲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蝙蝠是恐龍演化出來的,不過這種說法已經被生物學家給否定掉了。倒是現在的有一些鳥,可能是有恐龍演化來的。但是,蝙蝠絕對不是。

至於為何說蝙蝠是毒王,原因很簡單,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就像是一個可移動的病毒庫,收藏了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一些讓人毫無抵抗力的病毒。

就比如非典時期,肆虐人類的SARS病毒就是伊波拉病毒中的一種,現在也已證實蝙蝠是非典的罪魁禍首。

但是,蝙蝠傳染病毒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否則貫穿整個人類史的蝙蝠早就將人類滅絕了。蝙蝠攜帶的病毒之所以能夠傳給人類,歸根結底是由於人類的貪慾在作祟,就比如那些敢吃蝙蝠的人。

不否認,蝙蝠由於自身的形象被視作不祥之兆,再加上身上帶有大量的病毒,可以讓人類伸出邪惡之手將其捕殺。可話又說回來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蝙蝠晝伏夜出,且生活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與人類並無交集啊,我們不去招惹蝙蝠,它攜帶的病毒又怎會無緣無故的傳染到我們的人類的身上呢。

說到底,倘若我們自愛,也去愛護環境,不濫吃野生動物,就不會辦法現在的疫情,使那麼多的同胞離世。所以說,人類的健康與安全,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參與!

相關焦點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如何看待它?
    蝙蝠雖然沒有找到或發現進化過度的中間類型化石,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其他中間類型的鼠類,比如鼯鼠,他可以從這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滑翔距離長達近百米。它把腋下筋膜收起來的時候跟松鼠差不多。這都說明了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選擇適應能力的多樣性。從而導致千別萬異的動物世界。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說到蝙蝠,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一種常常出現在故事、電影中的動物,現實中很少接觸到。
  • 蝙蝠為何那麼多毒?科學家給出答案,你還敢吃蝙蝠嗎
    例如,伊波拉病毒的宿主之一就是蝙蝠。提到蝙蝠,很多人都對這種生物有著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它們經常棲息在一些光線暗淡的洞穴中,倒掛在牆壁上,一旦有人冒冒然進入洞穴,蝙蝠就會驚慌失措,朝著光源處飛行,甚至還會給你咬上一口。在很多影視作品和書籍中,蝙蝠亦是被醜化成反派角色,是極其噁心的存在。
  • 蝙蝠為什麼倒掛金鉤,那樣睡覺不會充血嗎?
    蝙蝠是我們熟悉不過的獸類,小時候在農村夏天的傍晚,它們就會出來覓食。靠吃小昆蟲為生,蚊子,蒼蠅是它們的最愛。聽到蝙蝠,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會吸血,其實不然,直接吸血的蝙蝠少之又少,反之靠昆蟲植物水果為食的蝙蝠佔多數。比如非洲的狗頭蝙蝠,它就是以水果為食物。
  • 蝙蝠號稱「毒王」,人類為什麼不將它消滅?科學家:會有嚴重後果
    2020年1月14日,根據澳洲政府已經射殺5000頭駱駝,此前還宣稱計劃會射殺1000頭駱駝。該消息剛出,便在國際中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動物愛護協會人士紛紛站出來進行抗議,稱澳洲政府的行為是血腥的、是不道德的。因為駱駝喝水過多而將之射殺,顯得非常不人性。
  • 數十萬蝙蝠湧入澳洲,狗頭蝙蝠能咬斷人脖子,人們開始不安
    但是,對於澳洲人民來說,真正致命的「毒王」卻並不是這些毒蛇,而是棲息在澳洲森林中的蝙蝠。可最近,這些平日裡和人類相安無事的「毒王」卻飛出了森林,開始和人類「一決高下」了。澳洲大火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火線越來越逼近城市,而越來越多的動物也都開始試圖逃離森林、闖入城市。在這些動物中,就有著「毒王」蝙蝠。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蝙蝠寶寶是守護者還是毒王科學證實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是與恐龍同時期的存在(爽子認為蝙蝠是活著的會飛翔的化石),蝙蝠以常年高燒為代價用自身封印了如伊波拉,它和老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飛鼠:你要吃堅果嗎?爽子有話說咱們種花家天生具備種菜技能、自帶吃貨屬性 ,每一次外來物種都沒有給我國造成生態破壞甚至都被國人吃到依靠人工養殖才不會滅絕(參考小龍蝦、牛蛙等)但是蝙蝠長得那麼醜還喜歡穿皮褲還自帶病毒屬性,一看就是不好吃不能吃的那種,試問偷吃蝙蝠的人是不是想要成「仙」。
  • 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蝙蝠的進化過程一直是個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蝙蝠的進化可能與5千萬年前地球急劇變暖有關。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有32種,易危(VN)有173種。許多蝙蝠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蝙蝠是什麼進化來的?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於是,家裡的老人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了一個偏方——吃蝙蝠能治好。至此,小男孩三天兩頭就得吃蝙蝠。農村地處偏僻,四面環山,蝙蝠居多,尤其是夏季黃昏時候。夕陽像個鹹蛋黃懸於西邊山頭,頭頂的半空總是划過幾隻黑黝黝的蝙蝠,村民只要是網了蝙蝠便會送到男孩家裡。家中老人去淨毛、爪和內臟,清蒸燉汁給男孩吃。
  •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蝙蝠是什麼生物進化來的?
    蝙蝠這種生物,想搞明白它是怎麼演化的,其實非常難。我們知道,想要搞明白一種生物的來龍去脈,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化石了,沒有化石證據,研究就無從談起了。可是蝙蝠這種生物,其骨骼很脆弱,不易形成化石,所以直到如今,發現的蝙蝠化石數量極少,正是因為如此,還無法對蝙蝠的起源給出圓滿的解釋。
  • 「毒王」蝙蝠其實是藝術圈的吉祥物
    自然界中的蝙蝠,因攜帶多種病毒,堪稱「毒王」。然而在藝術圈,蝙蝠卻寓意著吉祥。「蝙蝠」諧音「遍福」,即「遍地是福」。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
  • 一隻蝙蝠的心裡話!
    多數蝙蝠不能在地上活動,只好倒懸樹上經過漫長進化後,我們成了超級毒王,是病毒的自然宿主。科學家說我們是「移動的病毒庫」,這激起了一些人對我們的敵意:有人吃蝙蝠吃死了!都怪蝙蝠!」死蝙蝠!殺死它們!」要不是人類忍不住貪婪的嘴,吃了我的同胞,又吃了吞食我同胞的野生動物,怎麼能開啟我們努力封印了太久的劇毒?
  • 「毒王」蝙蝠突然飛進家裡,貴州女子嚇得不敢靠近,趕緊撥打110
    新冠肺炎疫情下,蝙蝠因被檢出攜帶多種病毒被冠之以"毒王"稱號。3 月 4 日下午,一隻蝙蝠飛進了貴陽市民張女士的家裡。發現蝙蝠後,張女士嚇得趕緊撥打了 110。報警人張女士今年 29 歲,租住在雲巖區蠻坡車輛檢測站附近。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五福織錦圖為了認清事實真相,還是讓我們先來共同了解一下蝙蝠這種動物吧,真正認識它了,至少我們會減少一點害怕和擔憂,也能夠很好的與它共同相安無事地生活在共同的這個地球上,正所謂《孫子兵法,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兵,可以說蝙蝠類是真正能夠飛翔的獸類,也正是它們為了長期適應飛行,就會不斷進化出強大的DNA修復能力和獨特的免疫系統。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一個蝙蝠洞中甚至能棲息達2000萬隻蝙蝠,蝙蝠洞中的狂犬病毒會濃稠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可以直接通過空氣傳播,進入蝙蝠洞就有感染機率,全球有多人因此感染狂犬病毒。另外,蝙蝠具有長時間的飛行能力,能將身上的病毒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也是它被稱為「病毒庫」的原因。 蝙蝠是如何將自己進化成毒王的呢?
  • 蝙蝠這麼可愛,為什麼有人要吃它?
    提起蝙蝠,大多數孩子的感受是——「好害怕!!!」 畢竟這個小東西又像老鼠又像狗,一身黑漆漆的,還總是出現在山洞、廢宅等地方。那麼有沒有一種蝙蝠長得不那麼嚇人,甚至還有點兒可愛呢?答案是肯定的!
  • 有人說蝙蝠是老鼠演化而來的,這可信嗎?蝙蝠的起源到底是怎樣的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聽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而來的,這顯然是子虛烏有的,老鼠與蝙蝠長得也不像,更沒有任何關係,兩者之間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老鼠與蝙蝠同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這個輩分來算的話,它們在2.08億年前擁有共同祖先,其實並不僅是它們兩個,就連人類以及現如今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在2.08億年前都擁有共同的祖先,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在大約38億年前也都擁有共同的祖先。那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馬來西亞人:有點像雞肉味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人家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和恐龍同時代,不吃human,就很給面子了,human怎麼回事?」雖然說它已經盡力的長得不像食材了,但是並沒有逃過人類的手心。特別是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區,依然會有很多人喜歡吃這樣的東西。蝙蝠攜帶著大量的病菌病毒。蝙蝠是超級毒王,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
  • 進化中最大的謎題之一,蝙蝠是怎麼來的?科學家至今沒有答案
    但是,這種恐懼無法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蝙蝠是唯一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飄蕩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飛行怪胎是從哪裡來的呢?蝙蝠在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古生物學家已經在許多地方找到了從牙齒和顎骨到令人驚嘆的完整骨骼的殘骸。
  • 別再吃蝙蝠了,它是人類科技進步的功臣
    說起雷達,自然不能不提最近讓大家談之色變的一種動物:蝙蝠。雖然03年的非典,以及這次的新冠疫情,都和這個「毒王」有關,但我們還真不能怪人家。蝙蝠已經儘量長得不像食材了,並且晝伏夜出,可還是被人拿來煮了,都是貪吃惹的禍呀!等等,好像扯遠了,把話題往回拉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