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號稱「毒王」,人類為什麼不將它消滅?科學家:會有嚴重後果

2020-12-18 騰訊網

2020年1月14日,根據澳洲政府已經射殺5000頭駱駝,此前還宣稱計劃會射殺1000頭駱駝。該消息剛出,便在國際中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動物愛護協會人士紛紛站出來進行抗議,稱澳洲政府的行為是血腥的、是不道德的。因為駱駝喝水過多而將之射殺,顯得非常不人性。要知道,在沙漠中,駱駝是人類的夥伴,是他們生存的希望,僅僅因為飲用水問題而大量殺害它們,怎麼也不合乎常規。

其實,網友們對澳洲政府的行徑產生了很大的誤會。駱駝在不同的環境下所彰顯的作用亦是不同的。在沙漠中,駱駝有「沙漠之舟」的稱號,既可載人亦能載物。但是放置澳大利亞洲就不一樣了,駱駝相對於入侵物種,不僅會啃食完當地的植皮,而且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2019年9月份,由於溫室效應增強,澳洲發生了山火,持續了四個月之久。由此可見,澳洲射殺大量駱駝的行為是情有可原的。

由於「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鐵律存在,自然界中各類生物都存在著相互關係,一環扣著一環,形成了一條條食物鏈。食物鏈中共有三種角色,分別是消費者、生產者和分解者。消費者一般指動物,立於食物鏈的巔峰;生產者一般指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生產能量;分解者一般指各類微生物,對生物屍骸有分解作用。

正由於有食物鏈的存在,大自然才能保持相對應的平衡。假如有一環出現了問題,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繼而會發生各種可怕的問題。有些人好心辦壞事,結果得不償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射殺狼群事件了。美國某州環境優美,生存著大量的鹿群和狼群,秉著弱肉強食的法則,狼群不斷地獵殺鹿群,導致鹿的數量大幅度下降。為了保護鹿群,羅斯福下達命令,聘請一大批獵人對該州的狼群實行大獵殺。最後,狼群被殺絕了,鹿的數量激增,出現了食物不足等問題,生態環境呈現不平衡的狀態。由此可見,不可輕易地滅絕自然界中的某類生物。

近年來,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行,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科學家研究後發現,蝙蝠是病毒的攜帶者,是自然界「毒王」。據悉,蝙蝠身上的病毒攜帶數高達1400餘種,冠狀性病毒亦有300多種,比如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既然蝙蝠的毒性如此強大,有人質問,為何不對蝙蝠進行捕殺呢?只要將之殺得一乾二淨,便可徹底斷絕傳播源和傳播渠道了。這種方法可行嗎?不行!

儘管蝙蝠是一種極為厭惡的生物,但是在自然界中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國際權威雜誌《自然·微生物學》指出,對蝙蝠進行捕殺不僅不會減少病毒的傳播,甚至還可能會加強病毒的傳播。

每種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著獨特的地位,有著各自的作用,它是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不能因為某種因素而對它們實施毀滅性的打擊,要對自然界保持一種敬畏的心態。不可輕易觸碰底線,要三思而後行,千萬妄動。不然的話,當災難爆發時,一切將會後悔莫及。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100多種病毒,人類為什麼不消滅蝙蝠呢?
    為什麼是蝙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天然宿主指的是病毒能夠長時間存在於該生物身上,既不會被宿主消滅,也不會殺死宿主。所以在自然條件下,一隻蝙蝠會攜帶多種病毒而不發病。據科學家統計,在300多隻蝙蝠體內,科學家一共發現了4100多種病毒,大多數病毒是不會感染人類,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病毒突破了動物與人的界限,造成人類感染該病毒:比如:伊波拉,然而這種病毒,並不會導致蝙蝠生病。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蝙蝠感染病毒不會生病呢?
  • 蝙蝠和老鼠對人類有危害,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消滅它們?
    蝙蝠和老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對人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威脅。另外老鼠還通過它的活動,汙染我們的食物、水源,破壞農作物、啃食家具、衣物等,嚴重影響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不想辦法把它們消滅掉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老鼠。
  • 蚊子是害蟲為何不消滅它們?科學家:蚊子消失了後果很嚴重
    比方說如今被很多人厭惡的蝙蝠,其實,蝙蝠雖然是「毒王」,可是蝙蝠本身從未想過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蝙蝠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洞穴之中,如果不是人類吃野味,人類是不太可能感染到蝙蝠體內病毒的。
  • 人類如果把所有蝙蝠殲滅,會有什麼後果?科學家:會危及整個地球
    有關調查報告指出,蝙蝠是諸多病毒的宿主,其身上至少攜帶著1400種病毒,其中包括300多種冠狀性病毒,是名副其實的「毒王」,是病毒的超級傳播者。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2003年廣州SARS病毒,病毒就是來源於蝙蝠。那次病毒事件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 如果人類將蝙蝠消滅了,對地球會有影響嗎?其實這不是好事
    作為哺乳動物,蝙蝠卻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對於人類來說,很多可怕的傳染病,其實直接宿主都是蝙蝠,比方說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等等,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蝙蝠的體內可以同時存在上百種病毒,不過因為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它們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強大的免疫系統讓它們本身就百毒不侵。
  • 人類消滅蝙蝠會造成毀滅性後果?科學家早給出答案,那樣做不可行
    直到這種不知從哪來的肺炎開始蔓延,確診病例逐漸增多並且被證實會人傳人之後,人們就開始重視了。於是,人們開始搶口罩,搶護目鏡等等防護用品。更甚者,因為病情難以控制,大家都摸不準新型冠狀病毒的路數,開始封村封城以及停工停課,避免一切會出現人員密集的可能,將病毒感染的可能扼殺在搖籃裡。像這種場景在03年非典後是第一次出現。為什麼?
  • 蝙蝠帶有大量病毒,把它們全部消滅了,會有什麼後果?
    引言:殺死所有蝙蝠便能隔絕所有病毒?此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卻是治標不治本,任意殺滅蝙蝠,不僅無法達到遠離病毒的目的,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惡果。隨著疫情的蔓延,蝙蝠成為眾矢之的。這幾天,一則內容為蝙蝠自述的文章在社交圈內廣泛被轉發,「蝙蝠」表示自己已儘量長得與食物無關,但依舊沒有能逃脫被人類食用的命運。從這一角度看,新冠病毒的爆發更多是人禍而非天災,殺死所有蝙蝠最多只是治標而無法治本,即便沒有蝙蝠,也還有其他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另外,也不排除「易感蝙蝠」數量增多的可能。
  • 毒王蝙蝠:體內又發現6種冠狀病毒,人類會面臨新的威脅嗎?
    這是一項官方資助的PREDICT的計劃中的一部分,目的是識別有可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病毒,而毒王蝙蝠顯然是科學家最「喜歡」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體內的環境,非常適合成為病毒的病毒的宿主!目前認為蝙蝠身上可能攜帶了上千種未知病毒。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有「毒王」之稱,同時也被認為是行走的病毒庫,它就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大毒庫?那可以將它毀滅嗎?科學家:這不科學!
    文/扶劍走遍世界蝙蝠是移動的毒藥庫?它能被摧毀嗎?科學家:這不科學!人和動物都是大自然的寵兒,所以他們應該和平共處。近年來,我國掀起了一股巨浪——新型冠狀病毒。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可能是蝙蝠。火熱的微博搜索全是蝙蝠和新冠狀病毒,所有的責任都應該歸咎於蝙蝠?蝙蝠作為野生動物,是人類應該保護的對象,而不是殘害的對象。當人們吃蝙蝠時,已經違反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原則。更不用說蝙蝠攜帶很多病毒,但事實上,大多數野生動物都有病毒。面對這場嚴重的病毒災難,一些人非常興奮地消滅蝙蝠。
  • 蝙蝠真的罪惡滔天嗎?若蝙蝠全部滅絕,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這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已經查出來了,是我們的「老朋友」蝙蝠,早在SARS病毒出現時,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蝙蝠是這種病毒的攜帶者。網絡上也曾出現過一張圖片,圖中畫了一隻蝙蝠,還配有一些文字解釋,闡釋了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竟然超過了一百多種。
  • 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些重大發現:反對消滅蝙蝠!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些重大發現:反對消滅蝙蝠!2020年全球人類都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類的恐懼之中。其實很多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新型冠狀病毒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從科學家們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所謂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蝙蝠的體內提取而出的。可是蝙蝠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怎樣的傳播途逕到人類的身體中的呢?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蝙蝠大部分沒有毒,也輕易不會咬人,可是它身體攜帶的病毒卻是數量驚人的,而且許多是「超級病毒」,人類被感染後甚至會引發一場災難,比如說此次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就是蝙蝠引起的,說蝙蝠是「毒王」都不過分。蝙蝠身上攜帶各類病毒的數量,甚至高達100多種,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伊波拉病毒等。亨德拉病毒可以導致感染者腎衰竭,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 蝙蝠號稱「毒王」,有人卻還敢吃它?蝙蝠到底是怎麼進化來的
    而我們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會不斷的進化,再加上氣候的變化。地球上會衍生出很多新的物種。與此同時,一些老的物種因為適應不了地球的環境開始滅絕,就如同我們知道的恐龍一般。所以在如此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當中,我們想要相信的了解蝙蝠是如何來的,已經不是太好追尋了。
  • 蝙蝠在地球到底有什麼用?如果被人為滅絕會有啥嚴重後果嗎?
    根據紀錄,一個蝙蝠洞中甚至能棲息達2000萬隻蝙蝠,蝙蝠洞中的狂犬病毒會濃稠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可以直接通過空氣傳播,進入蝙蝠洞就有感染機率,全球有多人因此感染狂犬病毒。蝙蝠為什麼成為了移動病毒庫蝙蝠身上,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為什麼不能把蝙蝠全部消滅?
    蝙蝠看著古靈精怪,噁心,在很多人眼中往往是邪惡的化身,魔王、吸血鬼……真實的蝙蝠卻是,極為有益的動物,為全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默默提供服務。然而最近,蝙蝠充斥著諸多負面報導,它是疫情的來源,有聲音甚至說,要將它全部消滅,還全球一份太平。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重新認識下蝙蝠了。
  • 為何無法消滅蝙蝠?它從未想過傷害人類,我們應以蝙蝠為師
    在地區上,蝙蝠的種類多達上千種,人類想要消滅它們,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按照難度劃分的話,消滅蝙蝠與我們想要消除四害,讓老鼠、蟑螂等從地球上徹底滅絕,難度上來說是一樣的,甚至因為蝙蝠更危險,所以,或許消滅蝙蝠要更加困難。蝙蝠有多可怕呢?蝙蝠是天然的病毒傳播者。
  • 又是蝙蝠?冠狀病毒是怎麼從蝙蝠傳到人類的
    這次流行有257人感染,100人死亡,死亡率39%,存活者中超過50%留下嚴重的腦部損傷,這種嚴重程度與MERS-CoV相似的病毒是果蝠攜帶的。果蝠還攜帶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亨德拉(Hendra)病毒。來自蝙蝠還能傳播幾種烈性傳染病:·       馬爾堡病毒:感染後死亡率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