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棲身耳目聰,四肢雖短動如風。幾多鼠類聞名喪,始道黃君有薄功。」——邱志強《黃鼠狼戲筆正名》
對於黃鼠狼,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從中華民族口口相傳的諺語,我們可以得知黃鼠狼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例如「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這一句,足以清楚的感受到黃鼠狼的奸詐。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倘若遇到黃鼠狼,絕大多數都會對其進行捕殺,並且會將黃鼠狼的皮子剝掉。但是,那些捕殺黃鼠狼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不會去吃黃鼠狼的肉。
說來也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為什麼人們不吃黃鼠狼的肉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迷信?其實,人們不吃黃鼠狼肉的原因有很多,而迷信也只是其中一種。
一、傳統思想,根深蒂固
從古至今,黃鼠狼都是中華大地上最為特殊的一種動物,它沒有好壞之分,但在它們身上,卻被賦予了很多的神話氣息。在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裡,便出現黃鼠狼的身影。作為中國神話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黃鼠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它的認知。
在中國古代著名的神鬼小說《聊齋志異》中,便特別記載了有關於黃鼠狼的一篇。在小說中,黃鼠狼被人稱之為黃大仙,是遊走於大千世界的「精靈」,也可以說是神仙。它們生活在人們的身邊,總是與人們發生摩擦,並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據說,黃鼠狼是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的主,只要得罪黃鼠狼的人,都會遭到黃鼠狼的報復。並且在古代神話故事裡,黃鼠狼對人的報復絕不是簡單的放兩個臭屁,燻得人睜不開眼。在神話故事裡,黃鼠狼會對人們的家庭和生活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
對於古人而言,黃鼠狼的報復也是非常可怕的,為了不讓家人跟著遭殃,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去招惹黃鼠狼。很大程度上來說,人們對於黃鼠狼都是避而遠之,別說是吃黃鼠狼的肉,人們很少去招惹黃鼠狼。
可以肯定的是,在古人的心裡,黃鼠狼的地位很高,甚至是已經突破妖魔的界限成為神仙。對此,人們給予黃鼠狼必要的尊重,並且發自內心的尊稱黃鼠狼為「黃大仙」。雖然現在黃大仙這個稱呼有些變味,但在之前,黃大仙的確是對黃鼠狼的尊稱。
然而,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極其尊崇傳統文化和習俗的民族,對於黃鼠狼有關的習俗文化,我們也從多方面進行繼承。或許,正是因為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說法,讓人們打消對黃鼠狼的痴迷。對此,所有人都選擇放棄食用黃鼠狼的肉,其實,這也是人們害怕因為食用黃鼠狼而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
不過話又說回來,所謂的「黃大仙」「復仇」等說法,其實只是給黃鼠狼披上一層神秘的外衣。但是,有關於黃鼠狼的封建說法,只是影響人們食用它的一種。然而,人們真正不吃黃鼠狼的原因,卻是因為黃鼠狼自身所導致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還要歸結於黃鼠狼肉的本質。
二、本身有毒,食之傷身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覺得黃鼠狼肉不能吃的原因是由於迷信原因導致的。但是,經過了解和調查,方才知道人們不食用黃鼠狼肉的根本原因。原來,黃鼠狼的肉伴隨著一定的毒性,對於人們的身體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關於黃鼠狼肉的相關記載:黃鼠狼的心和肝氣味比較臭,而且有微微的毒性,可以治療心腹的疼痛,也可以用來殺蟲。但是在本篇末尾,李時珍特意加上了一句黃鼠狼可以抓老鼠,同時也可以用於壓制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
通過李時珍對於黃鼠狼肉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到黃鼠狼肉本身存在的問題。並且,這個問題是通過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所闡述出來,與此同時,古人也得知黃鼠狼本身存在的毒性。所以說,古人之所以不吃黃鼠狼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黃鼠狼肉存在毒性。
其實也可以理解,既然人們已經知道黃鼠狼所存在的毒性,絕不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以身犯險。畢竟黃鼠狼肉也不是太好吃,而且也有毒,很少有人願意將生命不管不顧,而去品嘗一下這很可能要命的黃鼠狼肉。
所以,長此以往下去,人們對於黃鼠狼肉就失去了興趣。漸漸的,人們對於黃鼠狼身上的肉也沒有任何想法,直到後來,人們一致忽略掉黃鼠狼身上的肉。其實,這一切的一切並不主要是封建迷信的原因引起的,更多是因為黃鼠狼肉有毒所決定的。
然而,除此之外,人們不吃黃鼠狼肉的原因還有黃鼠狼本身對於生態平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三、生態平衡,無法替代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黃鼠狼這個群體都有深深的惡意,大家一致認為黃鼠狼是個害蟲,甚至會偷吃家家戶戶養的雞。但是,人們對於黃鼠狼偷雞有一定的誤解。其實,黃鼠狼並非以偷雞為生,只有在餓的不行是才會被迫偷雞。
與此同時,黃鼠狼也是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的重要緩解。要知道,黃鼠狼以老鼠為食物,並且長期處于田地裡,為莊稼捕捉害蟲。因為黃鼠狼的存在,老鼠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對於莊稼的茁壯成長是有巨大好處的。
如此看來,黃鼠狼對於莊稼的貢獻以及對於大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想要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平衡,當地黃鼠狼的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倘若黃鼠狼大幅度減少,老鼠等害蟲的數量便會增加。這樣一來,莊稼和其他動物都會受到巨大影響,甚至是無法生長。也就是說,黃鼠狼可以控制老鼠和其他害蟲的數量,讓莊稼健康成長。對於莊稼和生態平衡而言,黃鼠狼無法取代。不得不說,黃鼠狼對於生態環境平衡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是人們不吃黃鼠狼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語:
眾所周知,黃鼠狼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起的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黃鼠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還是人們生活的諺語,都與黃鼠狼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可以說,黃鼠狼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雖然,人們對於黃鼠狼存在一定的偏見,但是黃鼠狼給人們留下的故事以及它對自然界生態平衡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卻是人們無法否認的事實。雖說黃鼠狼偷雞是真,但黃鼠狼捕殺田地裡的老鼠等其他害蟲,同樣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這樣看來,黃鼠狼並非是之前我們認為的一無是處,反之,在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界中,黃鼠狼同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忽略黃鼠狼的作用,但黃鼠狼存在的價值,卻也是我們無法否認的。
所以說,在之後的生活中,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黃鼠狼,特別是如今黃鼠狼瀕臨滅絕的關鍵時刻。對此,我們要以客觀有愛的態度對待黃鼠狼,儘可能的保護黃鼠狼,千萬不要讓黃鼠狼成為下一個滅絕的動物。
參考資料:《黃鼠狼戲筆正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