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為何不能吃,真的是因為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2020-12-17 騰訊網

「野外棲身耳目聰,四肢雖短動如風。幾多鼠類聞名喪,始道黃君有薄功。」——邱志強《黃鼠狼戲筆正名》

對於黃鼠狼,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從中華民族口口相傳的諺語,我們可以得知黃鼠狼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例如「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這一句,足以清楚的感受到黃鼠狼的奸詐。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倘若遇到黃鼠狼,絕大多數都會對其進行捕殺,並且會將黃鼠狼的皮子剝掉。但是,那些捕殺黃鼠狼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不會去吃黃鼠狼的肉。

說來也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為什麼人們不吃黃鼠狼的肉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迷信?其實,人們不吃黃鼠狼肉的原因有很多,而迷信也只是其中一種。

一、傳統思想,根深蒂固

從古至今,黃鼠狼都是中華大地上最為特殊的一種動物,它沒有好壞之分,但在它們身上,卻被賦予了很多的神話氣息。在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裡,便出現黃鼠狼的身影。作為中國神話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黃鼠狼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它的認知。

在中國古代著名的神鬼小說《聊齋志異》中,便特別記載了有關於黃鼠狼的一篇。在小說中,黃鼠狼被人稱之為黃大仙,是遊走於大千世界的「精靈」,也可以說是神仙。它們生活在人們的身邊,總是與人們發生摩擦,並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據說,黃鼠狼是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的主,只要得罪黃鼠狼的人,都會遭到黃鼠狼的報復。並且在古代神話故事裡,黃鼠狼對人的報復絕不是簡單的放兩個臭屁,燻得人睜不開眼。在神話故事裡,黃鼠狼會對人們的家庭和生活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

對於古人而言,黃鼠狼的報復也是非常可怕的,為了不讓家人跟著遭殃,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去招惹黃鼠狼。很大程度上來說,人們對於黃鼠狼都是避而遠之,別說是吃黃鼠狼的肉,人們很少去招惹黃鼠狼。

可以肯定的是,在古人的心裡,黃鼠狼的地位很高,甚至是已經突破妖魔的界限成為神仙。對此,人們給予黃鼠狼必要的尊重,並且發自內心的尊稱黃鼠狼為「黃大仙」。雖然現在黃大仙這個稱呼有些變味,但在之前,黃大仙的確是對黃鼠狼的尊稱。

然而,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極其尊崇傳統文化和習俗的民族,對於黃鼠狼有關的習俗文化,我們也從多方面進行繼承。或許,正是因為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說法,讓人們打消對黃鼠狼的痴迷。對此,所有人都選擇放棄食用黃鼠狼的肉,其實,這也是人們害怕因為食用黃鼠狼而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

不過話又說回來,所謂的「黃大仙」「復仇」等說法,其實只是給黃鼠狼披上一層神秘的外衣。但是,有關於黃鼠狼的封建說法,只是影響人們食用它的一種。然而,人們真正不吃黃鼠狼的原因,卻是因為黃鼠狼自身所導致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還要歸結於黃鼠狼肉的本質。

二、本身有毒,食之傷身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覺得黃鼠狼肉不能吃的原因是由於迷信原因導致的。但是,經過了解和調查,方才知道人們不食用黃鼠狼肉的根本原因。原來,黃鼠狼的肉伴隨著一定的毒性,對於人們的身體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關於黃鼠狼肉的相關記載:黃鼠狼的心和肝氣味比較臭,而且有微微的毒性,可以治療心腹的疼痛,也可以用來殺蟲。但是在本篇末尾,李時珍特意加上了一句黃鼠狼可以抓老鼠,同時也可以用於壓制一些神神叨叨的東西。

通過李時珍對於黃鼠狼肉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到黃鼠狼肉本身存在的問題。並且,這個問題是通過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所闡述出來,與此同時,古人也得知黃鼠狼本身存在的毒性。所以說,古人之所以不吃黃鼠狼肉,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黃鼠狼肉存在毒性。

其實也可以理解,既然人們已經知道黃鼠狼所存在的毒性,絕不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以身犯險。畢竟黃鼠狼肉也不是太好吃,而且也有毒,很少有人願意將生命不管不顧,而去品嘗一下這很可能要命的黃鼠狼肉。

所以,長此以往下去,人們對於黃鼠狼肉就失去了興趣。漸漸的,人們對於黃鼠狼身上的肉也沒有任何想法,直到後來,人們一致忽略掉黃鼠狼身上的肉。其實,這一切的一切並不主要是封建迷信的原因引起的,更多是因為黃鼠狼肉有毒所決定的。

然而,除此之外,人們不吃黃鼠狼肉的原因還有黃鼠狼本身對於生態平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三、生態平衡,無法替代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黃鼠狼這個群體都有深深的惡意,大家一致認為黃鼠狼是個害蟲,甚至會偷吃家家戶戶養的雞。但是,人們對於黃鼠狼偷雞有一定的誤解。其實,黃鼠狼並非以偷雞為生,只有在餓的不行是才會被迫偷雞。

與此同時,黃鼠狼也是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的重要緩解。要知道,黃鼠狼以老鼠為食物,並且長期處于田地裡,為莊稼捕捉害蟲。因為黃鼠狼的存在,老鼠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對於莊稼的茁壯成長是有巨大好處的。

如此看來,黃鼠狼對於莊稼的貢獻以及對於大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想要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平衡,當地黃鼠狼的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

倘若黃鼠狼大幅度減少,老鼠等害蟲的數量便會增加。這樣一來,莊稼和其他動物都會受到巨大影響,甚至是無法生長。也就是說,黃鼠狼可以控制老鼠和其他害蟲的數量,讓莊稼健康成長。對於莊稼和生態平衡而言,黃鼠狼無法取代。不得不說,黃鼠狼對於生態環境平衡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是人們不吃黃鼠狼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語:

眾所周知,黃鼠狼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起的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黃鼠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還是人們生活的諺語,都與黃鼠狼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可以說,黃鼠狼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雖然,人們對於黃鼠狼存在一定的偏見,但是黃鼠狼給人們留下的故事以及它對自然界生態平衡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卻是人們無法否認的事實。雖說黃鼠狼偷雞是真,但黃鼠狼捕殺田地裡的老鼠等其他害蟲,同樣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這樣看來,黃鼠狼並非是之前我們認為的一無是處,反之,在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界中,黃鼠狼同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忽略黃鼠狼的作用,但黃鼠狼存在的價值,卻也是我們無法否認的。

所以說,在之後的生活中,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黃鼠狼,特別是如今黃鼠狼瀕臨滅絕的關鍵時刻。對此,我們要以客觀有愛的態度對待黃鼠狼,儘可能的保護黃鼠狼,千萬不要讓黃鼠狼成為下一個滅絕的動物。

參考資料:《黃鼠狼戲筆正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黃鼠狼為何不能人工養殖?商業價值極高,但真心不敢養
    黃鼠狼擅長攀爬登高,就連遊泳也是它的基本長項,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為何黃鼠狼最喜愛吃雞呢?」,其實黃鼠狼偷雞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事情,相關動物學家在對黃鼠狼的結構特徵進行分析時,認為黃鼠狼喜歡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比如雞骨或者是其他鳥類及小型動物,佔了一部分,它們嗜好吸血,抓住家雞後都是先吸其血液,再吃內臟。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早給了答案,古人試過
    貓在世界各國地位都很高,在埃及、印度、日本被刻畫成了神明的形象,大家捧著還來不及,根本就不會想去吃他們。 中國作為一個吃貨大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有的,沒有什麼是不吃的,但好像還真沒聽用貓做菜,難道也是出於迷信色彩才不吃貓嗎?
  • 年長的人為什麼說黃鼠狼不可以殺?科研表明,原來還真的不能殺!
    對於這個說法雖然有很多人都覺得很荒謬,因為他們覺得這根本沒有依據,他們覺得黃鼠狼沒有那麼大的能耐能惹來什麼事情。看來這多少是有點迷信的。但按理來說,像這種傳下來的應該都是人們曾經經過的類似的情況。即便我們不是很相信老人們的勸告,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否決他們的說法。 眾所周知,在之前的社會人們的思想是很封建的,他們會對一些鬼神很是敬畏,其實這都是很迷信的。
  • 為什麼古人常說黃鼠狼不可以殺?科學研究證明,原來真的不能殺
    除此之外,在我國的民間也常常有各種大仙,如有句話叫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句諺語中的主角,記錄的是黃鼠狼。儘管黃鼠狼經常會捕食人們的家禽,但老祖宗卻不敢捕殺黃鼠狼,並且認為黃鼠狼是大仙。黃鼠狼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基本上是在夜間活動。在面對危險的時候,黃鼠狼會排出大量的臭體,來麻醉敵人趁機逃跑。在鄉下,如果自己家出現了雞鳴聲,基本上是黃鼠狼來偷雞吃。
  • 黃鼠狼進家是什麼兆頭,黃鼠狼進家是兇是吉呢?
    一、黃鼠狼進家是什麼兆頭 1、黃鼠狼進家是什麼兆頭,黃鼠狼進家說明家裡很富裕。很多人對黃鼠狼都有著敬畏之心,因為在民間傳說裡有很多黃鼠狼附身的故事,如果對黃鼠狼不敬,很可能就會被黃鼠狼附身,從而失去神志。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真相,古人試過!
    所以有許多的食材到了我們國內之後,搖身一變就會成為一個能夠被端上餐桌的美食,相信大家也都有感受,平時我們食用到的肉類包括一些雞鴨魚,偶爾還會摻雜一些海鮮,除此之外有的地方也會吃狗肉,相信這一點也是令很多的人們不能接受的一個事情,對此也有人提出來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的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的飲食文化,天底下只要是能吃的,沒有毒的食材,到了中國人的手中就會變成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中國的烹飪方法有煎炒烹炸,蒸煮等,很多美味的菜餚不止一種烹飪方法,在中國要做出一道美味佳餚可能會花費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中國有八大菜系,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從外國來的朋友對於中國美食都會流連忘返。但是在中國的飯桌上不會出現一種動物,那就是貓那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
  • 在北方,黃鼠狼被很多人愛護尊崇,但是一種東西可不給它留情面!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根本不以為然。但是有專家經過考察和相關研究後表明,黃鼠狼真不能殺。黃鼠狼的學名黃鼬,是鼬科中的小型食肉動物,大約二十八至四十釐米之間,主要生活在平原、河谷、村莊和山區等地帶。黃鼠狼確實是一種肉食動物,但它的主要食物並不是雞鴨。而是嚙齒類動物,也就是說野生的黃鼠狼其實主要的是吃鼠類和野兔。黃鼠狼是公認的捕鼠類能手,是害鼠的天敵。
  • 為何農村的黃鼠狼都不能殺?農民的解釋讓人驚訝,網友:長見識了
    雖然因時代的發展,國人的思想理念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比起以前的傳統思想來說,中國人已經開放了許多,但一些老一輩的觀念,還是保留了下來。 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對於黃鼠狼肯定都不陌生。但大多數人對於黃鼠狼的印象,都不是特別好,畢竟就有一句俗語形容黃鼠狼給雞拜年,說它不安好心。
  • 動物不能亂吃!四百多年前的湖北太醫,早就警告過我們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人吃過的東西最多,一個是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個就是出生在湖北的明朝太醫李時珍。《明史·列傳一百八十七》中詳細地記載了李時珍整理出《本草綱目》的全過程,這本巨著創造了一種獨特而完備的分類法,將當時的植物、動物、礦物等諸多品類進行了詳細分類,現在看來仍然非常先進。
  • 為何貓死後人不能靠近?真的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文/行走天涯為何貓死後人不能靠近?真的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貓是人類非常忠實的伴侶,相比較狗而言,貓可能更加的忠誠。農村有很多迷信的說法,若是靠近了貓容易沾染上奇怪的東西。小孩子抵抗力差的話可能會染上重病。大人也許都難以倖免。那貓真的有傳聞中所說的那般嗎?其實還真的不只是迷信,科學家就道出了緣由。貓身上的毛髮非常容易靜電,貓死去之後,如果屍體一直沒有人將其處理的話,貓的屍體會越來越堅硬越來越乾燥。若是冬天到來的時候就非常容易發生靜電。
  • 黃鼠狼抓住為什麼不能殺?老農民說出理由,漲知識了
    在農村,有句俗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黃鼠狼喜歡夜深人靜偷農民養的雞吃,所以人們對於黃鼠狼基本上沒啥好印象。然而,抓到黃鼠狼後老一輩農民卻說「黃鼠狼不能殺」,即使人們抓到也會將其放掉。這是為什麼呢?
  • 「貓有九命」,為什麼貓肉少有人吃,李時珍記錄了答案
    記得有一次,家裡的一隻貓死了,我問長輩貓肉能不能吃?長輩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不能吃,把它埋了。這個疑問其實一直藏在心裡,感覺貓的身上有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經常看到貓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而身體不會有絲毫損傷;而狗從同樣高度掉下來的話,非死即傷。經過查一些資料, 終於找到了答案。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樊噲畫像 要知道,中國人在「吃」這個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的,不僅開發出了煎、炸、煮、炒、蒸等多種烹飪方式,食材來源也是十分廣泛。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同樣會釋放臭氣,為何黃鼠狼讓人討厭,但臭鼬卻讓人喜愛
    同樣會釋放臭氣,為何黃鼠狼讓人討厭,但臭鼬卻讓人喜愛。 提到動物釋放臭氣,首先人們想到的一定是黃鼠狼和臭鼬這兩種動物。但這兩種動物在人類這裡卻受到了不同的對待,黃鼠狼人人討厭,但臭鼬卻人人喜愛,兩種動物差別為何這麼大呢?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但是老鼠對田地的破壞自然也是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但是人類又不能有更好的方法去消滅田鼠,而貓的出現則大大減少了田鼠對田地的損害。而且貓也與玄學有很大的聯繫,在我國古代有貓神一說,貓是有9條命的,人不但不可以殺貓,甚至在見到死貓時也不能棄之不顧。而且貓的瞳孔是長條狀,不像人類或其他動物都是圓形的,所以從貓的眼神裡,人們也會出現一種敬畏的心理。
  • 為何藍銀皇不能接受殺神領域?比比東給出了答案,唐昊是見證者
    在118集中,唐三甦醒之後,為了驗證自己是否真的擁有了殺神領域,他曾召喚出了自己的從畫面中可以看出,唐三的昊天錘武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殺神領域的修羅標誌出現在了唐三的昊天錘上。這說明了唐三接受修羅領域的武魂是昊天錘,而並非藍銀皇武魂。
  • 古代「守宮砂」真的存在嗎?李時珍已證實,看看原理是什麼
    相信現在的很多人知道,守宮砂是一種古代女性證明貞潔的東西,它在一些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會出現,只不過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這種「老套」的東西自然都被淘汰了,不過還是讓很多人感到好奇,「守宮砂」這種傳說中的東西,在古代真的存在嗎?它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 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李時珍:有一種情況千萬別吃
    在我大吃貨帝國,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上餐桌的。貓肉在南方某地區也有人吃,據說味道不甚好,但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吃貓肉的人畢竟少,在古代更少。貓的藥用價值古人認為,貓是狸的一種。《說文解字》裡說,「貓,狸屬。從豸苗聲」。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既然如此,那自然我國也不可能會缺少喜歡吃美食的吃貨了。按理來說,吃貨對於食物是向來沒有抵抗力的。但是實際上,無論我國的吃貨再怎麼嘴饞,也似乎不太會對貓肉感興趣。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貓跟狗一樣都是動物,為何我國人民有吃狗肉的時候,卻並沒有太多吃貓肉的時候?想知道原因的話,趕緊來這裡了解一下吧!一、貓肉味道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