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太空行走成功修復光譜儀 將繼續搜尋反物質和暗物質

2020-12-19 前瞻網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太空行走成功修復光譜儀 將繼續搜尋反物質和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1-26 15:57:48 來源:前瞻網 E212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周六,太空人們在國際空間站外完成了對宇宙射線探測器的修復工作,使其重獲新生。

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NASA的安德魯·摩根和義大利的盧卡·帕爾米塔諾為修復阿爾法電磁光譜儀進行的第四次太空行走。上個月,他們安裝了新的冷卻泵,以修復受損的冷卻系統,並需要檢查管道是否有洩漏。

帕爾米塔諾很快發現了一個小漏洞,就把配件擰緊了。「我們的一天變得更有挑戰性了。」任務控制中心說。

NASA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這個耗資20億美元的光譜儀(於2011年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將於下周繼續搜尋難以捉摸的反物質和暗物質。

NASA稱,自從幾十年前哈勃太空望遠鏡修復任務以來,光譜儀太空行走是最複雜的一次。與哈勃望遠鏡不同的是,這臺光譜儀從來就不是為太空人在軌道上操作而設計的,NASA花了好幾年才設計出修複方案。

儘管異常複雜,但前三次太空行走進展順利。摩根和帕爾米塔諾不得不切斷不鏽鋼管道,繞過光譜儀上老化的冷卻劑泵,然後將管道連接到四個新的泵上——在笨重的手套裡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該系統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冷卻劑。

除了周六檢查洩漏外,太空人還必須在光譜儀上覆蓋隔熱層。

「祝你們在太空中好運,玩得開心。」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從艙內通過無線電說。

這臺光譜儀重達7.5噸(6800公斤),在去年年底因維修工作而關閉之前,它已經研究了超過1480億條帶電的宇宙射線。該項目由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獎獲得者Samuel Ting領導。

這次維修將使光譜儀在空間站的剩餘時間裡繼續工作,或者再工作5到10年。它的設計壽命為三年,目前已經超過了預期壽命。

周六的太空行走開始得有點晚。一個袋子上的帶子不小心卡在密封裝置裡,當時裡面的一個艙門被關上了,在太空人出去之前,氣閘必須再次打開並重新充氣。

NASA另外兩名太空人梅爾和克裡斯蒂娜·科赫在過去的一個半星期裡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以升級空間站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總的來說,這一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已經進行了九次太空行走。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01-spacewalking-astronauts-cosmic-ray-detector.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
    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反物質和暗物質和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平時經常會聽到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詞彙,這些其實都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般物質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物質構成了宇宙,大到整個宇宙,小到我們身邊周圍,物質無處不在,那麼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之後,誕生了正物質,反物質,暗物質等,很多人經常把暗物質與反物質混在一起,但暗物質不是反物質,它們之間也沒有什麼聯繫,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兩種物質。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天體質量的計算有幾種方法:通過恆星相對星系中心的運行規律、星系相對星系團中心的運行規律,再根據萬有引力公式計算質量;根據光譜特徵與已知質量恆星的比較,可以計算恆星溫度,再進一步計算出密度,再計算出恆星質量;根據光線彎曲情況,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引力和質量。
  • 中國永磁體再次「出徵」大宇宙 尋找反物質
    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裡,「阿爾法磁譜儀2」將在國際空間站運行,尋找反物質和暗物質。新華社發   16日,幾經推遲之後,高精度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AMS?02)」搭乘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的「絕唱之旅」,駛入寰宇。
  • 反物質和暗物質到底是啥玩意,它們真的存在於我們的世界嗎?
    許多人對反物質和暗物質概念很模糊,總把他們搞混了。事實上他們完全不是一碼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那麼它們到底真的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先說說反物質。進一步研究發現,宇宙總質能中,可以看到的物質只佔有總量的4.9%,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有68.1%。現代天文物理學研究認為,暗物質主導著宇宙星系之間的引力平衡,而暗能量著是宇宙膨脹的主要力量。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較量,決定著宇宙的走向和歸宿。反物質怎麼來的,今後有什麼走向。
  • 「虛無縹緲」的反物質是什麼?它們是以什麼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
    在美國科幻片《星際迷航》裡,太空人把反物質用作星際飛船的燃料,而美國作家丹 布朗在暢銷書《天使與魔鬼》中,把反物質描述成人類目前所知威力最大的能量源,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釋放能量,不造成汙染,不產生輻射。然而,由於未知的原因,當今世界主要由物質構成,反物質似乎並不存在於自然界,正反物質的不對稱疑難是物理學界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
  • 「悟空」號衛星:撥開暗物質的「烏雲」
    暗物質播下了宇宙絲狀結構的種子,隨後可見物質才聚集在一些由暗物質建立起來的引力「核」上,並最終形成了星系。暗物質對生命來說更是至關重要。假如沒有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將很可能無法在宇宙大爆炸後的膨脹過程中形成。暗物質這麼神秘,我們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去尋找它,那麼它究竟有什麼應用價值呢?
  • 太空人首次在國際空間站創造了物質「第五態」
    據報導,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創造了一種罕見的物質狀態——一種在地球上不能長時間存在的狀態。 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利用一個名為冷原子實驗室(CAL)的小型設備製造了罕見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s),也被稱為物質的第五態。 CAL能夠將真空中的原子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100億分之一的溫度——比星際空間的溫度還要低。
  • 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的下一次太空行走可能推遲至夏季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2日消息 衛星通訊社掌握的國家航天集團旗下「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空間站初步飛行計劃顯示,俄羅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的下一次太空行走可能從2021年春季推遲到夏季。
  • 「悟空」巡天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
  • 暗物質缺失之謎得到解釋!哈勃太空望遠鏡又立新功
    2018年,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幾個觀測站的幫助下,在宇宙中首次發現一個幾乎不含暗物質的星系,名為NGC 1052-DF2。 星系缺失暗物質?這完全背離了我們的現有認知。要知道,如果沒有暗物質提供額外引力,星系將分崩離析。
  • 宇宙的「骨架」:全天X射線星圖揭示暗物質奧秘
    俄羅斯和德國合作的「光譜-倫琴-伽瑪」太空望遠鏡任務搭載的eRosita儀器近日完成了對100多萬個高能X射線源的分類
  • 哈勃太空望遠鏡新數據解釋了星系中缺失的暗物質
    2018年,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歐空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幾個天文臺, 首次發現了銀河系附近的一個星系,該星系缺少了大部分暗物質。NGC 1052-DF2星系的這一發現對天文學家來說是一個驚喜, 因為據了解,暗物質是當前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中的一個關鍵成分。事實上,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就會缺乏足夠的引力來開始坍縮並形成新的星系。  一年後,天文學家又發現了另一個缺失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4,這進一步引發了天文學家對這些天體性質的激烈爭論。
  • 物理科普——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區別有點大
    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雖然都有物質兩個字,但這兩者的區別真的有點大…… 反物質最早是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根據電子的相對論性方程——狄拉克方程預言的一種反粒子。由於在狄拉克方程中存在負能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狄拉克提出了狄拉克海和空穴理論。
  • 為什麼今天的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而不是反物質?
    無論最終的答案如何,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會告訴我們更多,比如揭示宇宙最早時期的秘密,甚至將現有的物理學與看不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而不僅僅是解釋宇宙為什麼由物質組成。大多數關於物質是如何在數量上完全壓制反物質的理論可以分為兩大陣營。一種理論是電弱重子數產生機制(electroweak baryogenesis,簡稱EWBG)。
  • "悟空"超期服役近2年 有望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美猴王的「水晶棒」將撥開暗物質「烏雲」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放置自己的高解析度高能空間望遠鏡。」常進說,「它有望深刻地改變人類的宇宙觀,實現空間科學重大突破。」
  • 關於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儘管它們不怎麼會與普通物質發生反應,但暗物質粒子在穿過太空時總有少許機會撞擊質子或電子等普通粒子。因此,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又一個的實驗,研究地下深處的大量普通粒子,這些粒子不受模仿暗物質-粒子碰撞的幹擾輻射。問題是什麼呢?經過數十年的探索,這些探測器中沒有一個取得了可信的發現。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的PandaX實驗報告了最新的WIMP結果:未檢測到暗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