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生活博覽會上,聽臺灣茶人聊聊「關於奉茶那些事」

2020-12-22 看停思奇妙萬物

若保有對奇妙萬物的好奇心,無論在哪皆可旅行。點擊「關注」,和筆者仰望,一起探索身邊的「花鳥魚蟲、山嶺河流、星辰大海」吧!本期主題:請問你日常喜歡喝茶嗎?你有了解過「奉茶」嗎?讓我們一起去茶生活博覽會上,聽臺灣茶人聊聊吧!

請問你平時喜歡喝茶嗎?若喜歡,那有了解過「奉茶」嗎?

現在新茶飲帶動的潮流,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很多新式茶飲店以高顏值

和新花樣,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也提高了年輕一代對茶的關注度,但也有不少年輕人開始多了解傳統茶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茶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正打破了年齡的界限,使得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樂在其中。

筆者也好傳統茶飲,有一喝了幾十年茶的好友,常精挑細選一些茶葉從遠方郵寄給我,一次就是好幾斤,真感謝他的慷慨。這次聽說附近的茶文化主題商城舉辦茶生活博覽會,就約一好友相伴來參觀。

「你永遠不知道茶有多好」

走近會展區,一眼望去,各個茶店鋪設的展位左右並列,秩序井然。每個展位都有不同的主題。

茶展區並列分布
也有茶食可品嘗

我們來到這個展位,看到展板上有很大的中文和藏文寫到「你永遠不知道茶有多好」,就很好奇,和展位前的茶人聊聊,收穫頗多。

藏文的意思也是:你永遠不知道茶有多好

他們公司有專人云南深山老林去尋找千年茶樹,歷經不少艱辛,才遇到幾顆。即使這樣,也甚是歡喜,然後和當地的政府相關部門和村民溝通投資承包事宜。經過多次深入溝通,才達成承包方案。聊到這,看得出眼前的這位茶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說道能遇到古茶樹,是他們團隊的福分。

他還介紹自己入行的經歷,之前他從事金融行業,工作當中常常倍感壓力。有一次,在遊船上,聽一資深茶人談論關於茶的種種妙處,讚嘆不已。後來自己深入了解茶行業和茶文化,再三思考後決定轉行,現在常感到愜意,不向之前常常感到有壓力了。越了解茶就越感嘆,「你永遠不知道茶有多好」。

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對茶葉成分的分離和鑑定,我們知道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其中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已知的如茶多酚、兒茶素、茶氨酸、咖啡鹼、茶黃素、茶多糖、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一部分是茶特有的成分,有些成分在茶葉中的含量明顯高於其他植物。這些成分集體印證了茶對人體的保健功能和疾病防治功用,也為古人的茶歌、茶詩提供了佐證。

接著,我們來到下個展位,迎接我們的這塊展板上面是一顆「感恩樹」。接待我們的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年輕女茶人,她介紹到這「感恩樹」上的留言,都是現場的茶人和向我們這些遊客自發在上面寫的。我仔細一看,上面的很多留言都提到「奉茶」,就好奇,經和她聊聊後,收穫頗豐。

感恩樹

「以茶待客」是我國很普及的生活禮儀,「奉茶」文化也源遠流長。宋代詩人杜小山《寒夜》寫到:「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塘沸火初紅。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招待客人時主人為了表達熱情,常為客人奉上一杯熱茶。看似簡單的奉茶,卻有深層的含義,稍一不注意,可能就失禮了。

1、端茶奉客「請」為禮

通常說的奉茶一般包括:端茶、請喝。聽上去只有兩個步驟,但每一個步都是有講究的。端茶給客人必須用雙手去端,右手持杯,左手託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有杯耳和無杯耳的茶杯,奉茶時禮儀也不同。

有杯耳時奉茶

對有杯耳的茶杯,應該用右手抓住杯耳,左手託著茶杯底部,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禮貌地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說"請"。杯耳要朝著客人右手方向,這樣有利於客人手拿茶杯的柄。

無杯耳時奉茶

對沒有杯耳的茶杯,端茶杯給客人時不能直接用手去抓杯口,或是用一隻手握住杯口。應右手輕握杯身(注意不要捏杯口),左手託杯底,雙手將茶送到客人面前,放在方便客人提取品飲的位置,否則視為失禮。

2、「茶斟七分滿,留下三分示情意」

倒茶要倒七分滿,茶斟太滿,客人不便於握杯品飲,溢出的茶水不但浪費,還很可能燙著手。且飲茶時相互交流有助於加深彼此間的情誼,故有「茶斟七分滿,留下三分示情意」之說。

奉茶要講究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依順序奉茶。

3、添茶之法

當與賓客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茶水,體現對賓客的敬重。添茶的時候也要跟奉茶一樣講究先後順序。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並致謝。品茶時,應小口品飲,體驗「一苦二甘三回味」。結合自身感受,適當稱讚茶的氣味。奉茶多感恩,樂趣定不少。

來看看感恩樹上的兩位遊客的留言。

感恩,奉茶
行善總不要放棄

請問您曾參加過茶展嗎?對「奉茶」有何感想呢?歡迎您留言分享,先行道謝!

相關焦點

  • 一起聊聊茶、茶人、茶服那些雅事
    茶——人在草木間。一片小小的葉子卻把天地人都包含在內,喜歡茶的人,講究「禪茶一味」生活都會慢下來,懂得飲茶的人也因茶開啟了智慧之門。漢唐時代茶人代表:陸羽、劉禹錫、白居易宋元時代茶人代表:歐陽修、範仲淹明清時代茶人代表:乾隆、鄭板橋現代茶人代表:吳覺農、王澤農、陳椽、張天福茶人所要的「茶德」,也就是說茶人的道德要求。
  • 一間以茶為名的設計酒吧——揉合臺灣茶的風格茶酒空間
    「其實我不覺得想拿亞洲50大酒吧很膚淺,但不能因此去拿臺灣茶做噱頭,所以我跟團隊討論,如果要以臺灣茶為主題,是不是要做整套的論述跟設計?」位於臺北東區光復南路尾段的全新概念茶/酒空間[tei] by O'bond(沓沓仔明茗茶酒研究室),主理人是獲得2019君度橙酒國際調酒大賽冠軍的劉明傑Tom,他不諱言想要拿下亞洲最佳50大酒吧,但他也想讓大家知道臺灣茶很好喝,甚至連空間都為了扣合茶的歷史,找來7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一同完成。
  • 茶人何寶強:做有生命的茶
    北京茶博會短暫的拜訪裡,就有不少茶友慕名而來,請他籤名,合影,探討做茶種種。何寶強自幼習茶,茶識淵博,對普洱茶有很高的造詣。最初在廣東省外貿公司做茶葉審評員,負責原料採購環節。1984年,他21歲,被派駐鐵觀音產地福建安溪,一幹就是8年。到了安溪,何寶強拜當地林姓制茶大家族一位茶人為師。
  • 在日本茶道中,最考驗茶人境界的是什麼?
    而他的祖父田中千阿彌,是為室町幕府的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侍奉茶事的僧人。茶會作為當時重要的交際手段,尤為商人所重視。在家庭的鼓勵和薰陶之下,千利休也確實早早地接觸到茶道,並在幼時就對茶道產生了興趣。要說千利休的茶道之路,就避不開侘茶上的先師村田珠光和武野紹鷗。
  • 以茶為媒 一杯香茗獻給所有愛茶之人
    供圖  大益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國際茶日」是我國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的國際性節日,對振興茶葉、弘揚茶文化意義非常,將有助於我國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互鑑和茶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大益集團在國際飲茶日到來之際推出各種活動,讓更多的茶友免費品嘗更多的大益新品,欣賞大益茶道表演,也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了健康有益的茶生活。活動現場。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2020年11月27日 23: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重慶訊(記者 王思羽)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久前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則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茶人三部曲》:一部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中國第一部茶文化長篇小說
    ——人民網說起茶,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普遍和重要。全書以綠茶之都杭州的忘憂茶莊杭家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運變化為主線,塑造了吳茶清、杭天醉、杭嘉和、趙寄客、沈綠愛、杭漢等各具不同社會意義人物形象,展現了在憂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堅忍負重、蕩汙滌垢、流血犧牲仍掙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氣質和風神,
  • 茶傳媒報導:網紅都來萬杯展打卡,杯緣子大會勾起了茶人的好奇心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7月6日開始的萬杯展,已經持續了一周多,目前已經有上萬人參觀。(沒有來過的親,7月28日前還可以來打卡額)這個藏於北京百年勸業場的藝術展,不僅是杯子的大會,也變成了時尚達人和茶生活家的秀場。一周時間,大展內設小展,好戲不斷。
  • 適合女生長期喝的茶!選對這5種茶,生活素顏也好看
    適合女生長期喝的茶! 選對這5種茶,生活素顏也好看,若你不信,看了本文就知道。大家好,這裡是茶人談生活,非常感謝在百忙之中閱讀茶葉實體店經營的經驗分享的文章,今天茶人就為大家分享下適合女生長期喝的5種茶!
  • 英德紅茶的驕傲:茶人陳杖洲
    >這會又現身中央電視臺cctv而已啦中國茶學博士陳杖洲,今天聽這位70多歲的老人講述他與茶葉結緣的故事。與茶而居,只做茶人陳杖洲這輩子沒有做過茶以外的任何行業。在他看來,姓名裡的那個「杖」字,似乎昭示了此生與茶樹、自然、土地剪不斷的命運聯繫。廣東省茶樹資源極為豐富,而在省內名優紅茶區,尤以英德紅茶遠近聞名。陳杖洲的祖輩,就世世代代居住在英德,與茶而居。
  • 臺灣業界:傳承共同文化 攜手「一帶一路」
    )已舉辦至第九屆,每年都吸引眾多臺灣業界人士參與。今年同樣有臺灣五大文創協會及超過500家展商參展。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挖掘兩岸合作機遇依然是臺灣業界參會重點。  已連續多屆組團參展的金門縣,今年繼續大陣仗打造金門館,將金門「模範老街」搬到展會現場,並請來臺灣唯一以媽祖文化信仰的民俗藝陣、金門電音風獅爺等特色民俗團隊,展示金門高粱酒文化、陶瓷文化以及眾多文創產品。
  • 這一年,有這門茶課程,就擁有了一個打開生活美學之門的金鑰匙
    與目前流行的音頻不一樣,我們選擇了音頻視頻結合的模式來製作,誰都知道視頻製作昂貴,而且後期麻煩,但認真思考後,還是覺得,茶,不僅僅是生活茶,還包括了美學,包括了人文素養,不能放棄視頻課程。整整兩年時間,茶課才上線。足足一百多集,終於有機會,把自己學習的茶學精華,分享給所有愛茶的人。
  • 2020廈門國際茶博會舉辦 全面助力茶產業轉型升級
    2020中國廈門國際茶產業(秋季)博覽會15日至19日舉辦。廈門國際茶博會組委會供圖2020中國廈門國際茶產業(秋季)博覽會(簡稱「2020廈門國際茶博會」)15日至19日在廈門舉辦,線上線下多元助力茶產業轉型升級。主辦方介紹說,本屆展會展覽面積達到75000平方米,國際標準展位數達3800個,逾1500家知名企業參展,展品涵蓋茶葉、茶器具、茶包裝以及茶空間美學等,聚焦全產業鏈的發展。
  • 曾鎮南論《茶人三部曲》:茶煙血痕寫春秋
    其長篇小說《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茶煙血痕寫春秋——略論《茶人三部曲》曾鎮南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從1990年開始創作,到2000年出版第三部《築草為城》,歷時10年之久。小說筆觸遠及中國幾千年茶史之賾隱几微,探究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茶性、茶風、茶韻交融沾溉之底蘊,在中國茶業的興衰起落中,展示了中國茶人不屈不撓為振興茶業、強盛國力而苦心孤詣的卓絕努力。作品不避諱中國封建社會的遺毒和外來帝國主義侵略「奴化」百姓的歷史陰影,著重表現有血性、有毅力,維護民族尊嚴、具有強烈民族責任感的中國茶人的柔韌靈魂。杭天醉的軟弱和杭嘉和由軟弱而堅毅的變化就表現了作家於這兩方面的立意。
  • 木棉道·中國雅事|在一盞茶裡,品味靜秋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如果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屬於網絡時代的浪漫,那麼最符合文藝人士情調的,莫過於秋天的第一杯茶。
  • 行走的茶人,神與物遊,跟隨自己的心行走是快樂的
    大家好,我是茶人滿常覺,我的旅行方式很簡單,以前經常去國外,害怕語言不通會跟著團,後來索性自由行,走哪算哪,也不做攻略和路線規劃,甚至不設定時間,地球是圓的總能走到家。近年父母年事已高,他們經受不了長達連續數小時的長途飛行,一次在越洋飛機上,看著老母親的腿就腫了,暗下決心,先國內短途遊一遊。也可以哄娃,只要乖,寒暑假必帶你出遊,這樣老人孩子都顧上了。橫亙在我與旅遊之間的就是寒暑假了,不然捲起小包裹利利索索就出發了,還不用擠高峰期。其實說歸說,捲起小包裹就走,那得是二十幾歲前該幹的,奔三奔四了還如此隨意,那就是缺根筋。
  • 茶人四境,如下文
    茶人四境,如下文:1、學茶人,初入茶門,勤喝茶,喝得一款好茶,夜不眠;2、品茶人,喝茶無數,口味頗叼,煮茶品泉,聊茶賞器;3、尋茶人,心中頓悟某事,入山中,進茶園,尋得妙茶,茶已入痴境;4、喝茶人,好茶嘗盡,人生亦短,粗茶淡飯。
  • 百鍊成鋼的301金大益——沒有茶能輕易封神
    如果稍微了解下這些傳奇茶的歷程,你肯定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因為當年持有這些茶的人,所經歷的事情,所面對的困難跟現在一比,現在真的是無比幸福。今天先來聊聊03金大益。金大益誕生於勐海茶廠最困難的時期,2003年的勐海茶廠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慘」。
  • 作家王旭烽直播揭秘新版《茶人三部曲》:小說中的名字來自葬在南山...
    在中國茶謠館,作家王旭烽用這樣的一句開場白,開啟了一場一個半小時的直播。這個春天,她的《茶人三部曲》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新版。我是1990年底去的(中國茶葉博物館),1991年就開始寫了,那些生活撲面而來,我就覺得,得趕緊把這個東西寫下來。我寫小說的時候,有一句給自己的格言:什麼樣的生活向我走來,我就向什麼樣的生活迎面走去。這個時候,正好茶向我走來了,我就不假思索地向它走去。
  • 臺灣宏(上其下石)集團將在臺舉辦數碼生活博覽會
    中新社香港三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沈遙通)記者今天從此間的宏(上其下石)遠東電腦有限公司獲悉:臺灣宏(上其下石)集團將於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臺灣宏(上其下石)渴望園區舉辦「宏(上其下石)數碼生活博覽會二000」,以顯示其在推動網絡時代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