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發於18-35周歲的疾病,與結直腸癌發病和死亡風險升高有關

2020-12-08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結直腸癌不論在全球還是中國,都是最常見、威脅人類健康並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是一種可影響消化道任何部位及腸外器官的慢性、持續性、炎性疾病,發病高峰年齡為18-35周歲。以往該病在中國比較少見,但近十多年明顯增多,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可引起消化道發炎,從而導致腹痛、嚴重腹瀉、疲勞、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既可能使人痛苦又使人衰弱,有時還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 胃腸病和肝病學》的研究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克羅恩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人員對47,035名受試者進行了分析,他們分別來自丹麥(13,056名)和瑞典(33,979名),並在1969年至2017年之間確診患有克羅恩病,確診時的平均年齡為38歲

根據受試者的出生年月、年齡、性別和居住地等因素,研究人員為每名受試者匹配了近10名、共463,187名普通人作為對照,以評估克羅恩病對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所有對照人員在加入研究時,都沒有炎症性腸病,如果在研究期間對照人員被診斷出患有炎症性腸病,則停止對其隨訪。

在隨訪期間內,克羅恩病患者中,共發生499例結直腸癌病例,死亡296例。而對照組中,共發生4,084例結直腸癌病例,死亡1968例。

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於對照人群,克羅恩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更高,發病風險增加了40%,死亡風險增加了74%。此外,研究人員還根據確診結直腸癌時的腫瘤分期,分析了相關的死亡率,結果同樣顯示,患有克羅恩病的結直腸癌患者,即使在相同的腫瘤分期,死亡風險同樣升高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了局限性,比如沒有關於潛在生活方式信息,抗炎藥的使用量、體育鍛鍊、飲食、炎症程度和持續時間等。

圖片來源:Pixabay

克羅恩病大多起病隱匿、緩慢,從發病早期症狀至確診,有時需數個月至數年。其常見症狀有以下幾方面:

消化道最常見症狀是腹痛,右下腹或臍周疼痛;腹瀉,糞便多為糊狀,可有便血;下腹部不適,很想解大便,然而又無法一洩為快。

發熱,與腸道炎症或繼發感染有關,間歇性低熱或中度熱常見,少數人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甚至較長時間不明原因發熱之後才出現消化道症狀

營養障礙,由慢性腹瀉、食慾減退及慢性消耗等原因,體重下降,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維生素缺乏等,青春期前發病者常有生長發育遲滯

圖片來源:Pixabay

克羅恩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以前研究人員懷疑飲食和壓力會導致克羅恩病,但已有研究證明這些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但不會引起克羅恩病。對於克羅恩病的治療,目前也沒有治癒的該疾病的方法,只能採取藥物、手術等方式減輕或長期緩解症狀

對於克羅恩病患者而言,也可以採取適當的非醫療措施,以緩解疾病。

注意充分休息,調解好情緒,避免壓力過大;制定鍛鍊計劃,幫助減輕壓力,緩解抑鬱並恢復腸道功能。

注重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性疾病嘗試低脂食品,儘量避免黃油、人造黃油、奶油和油炸食品;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可能會使您的體徵和症狀惡化。

按醫囑服藥,定期檢查,不要擅自停藥。

戒菸,吸菸的克羅恩病患者更容易復發,需要藥物治療和重複手術,戒菸可以改善消化道的整體健康。

點「在看」,分享健康新知

相關焦點

  • 溫州將對50~74周歲人群開展結直腸癌篩查
    《2020年溫州市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實施方案》近日下發,溫州今年將針對50~74周歲的本市戶籍居民,開展人群結直腸癌(大腸癌)篩查,全市各社區衛生中心將免費開展30萬例問卷調查和糞便潛血試驗檢測服務;腸鏡檢查要開展1.35萬例。
  • 關於這種疾病,你...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癌中心主任許劍民介紹,通常認為大腸癌的發病是一個漸進過程,從黏膜異常改變到腺瘤形成直至大腸癌發生需要10-15年時間,經歷多種基因缺失與突變等多階段的複雜過程。以下幾個因素可能與大腸癌的發病有關。
  • 50至74周歲居民看過來 結直腸癌免費篩查
    今年,省政府將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列為浙江省
  • 這種病,上海人格外要當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癌中心主任許劍民介紹,通常認為大腸癌的發病是一個漸進過程,從黏膜異常改變到腺瘤形成直至大腸癌發生需要10-15年時間,經歷多種基因缺失與突變等多階段的複雜過程。以下幾個因素可能與大腸癌的發病有關。
  • 腸道菌群失調推動結直腸癌的發生
    這些改變可能導致疾病,比如炎症性腸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疾病,也包括結直腸癌等癌症。 結直腸癌是全球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的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根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在經濟發達的城市,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似乎更高。
  • 50至74周歲的居民們注意啦!結直腸癌篩查現場調查本月啟動
    近10年來浙江省惡性腫瘤標化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結直腸癌居全省惡性腫瘤發病的第3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結直腸癌已經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開展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能夠提高居民結直腸癌防治核心知識的知曉率,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居民主動參與篩查的意識,提高結直腸癌高危人群的早診率和治療率,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 43歲知名演員去世,這個超級英雄都擋不住的疾病到底有多可怕?
    湖南結直腸癌死亡人數排所有癌症的第三位帶走「黑豹」的結腸癌和直腸癌統稱為結直腸癌,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腸癌。結腸癌是常見的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2019年12月27日發布的湖南省腫瘤登記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湖南的第五大癌症,發病人數僅次於肺癌、乳腺癌、肝癌和宮頸癌。結直腸癌的死亡人數排在所有癌症當中的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
  • 這種癌發病率第三,70%與生活習慣有關
    隨著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老齡化的加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三位,佔9.88%。無論是遺傳性還是散發性結直腸癌,環境因素都是影響其發生和進展的重要因素。70%的散發性結直腸癌與生活習慣有關,且66%~78%的結直腸癌可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避免。
  • 這種癌正年輕化
    美國喬治亞洲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CancerQuest網站指出,結直腸癌是美國第二大導致死亡的癌症。,結直腸癌的患者一般為50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人員尚不清楚為什麼發生這種情況,但表示,肥胖和不良飲食習慣可能是原因。
  • 浙江衛健委:浙經濟高速發展結構和生活方式逐漸西化,結直腸癌發病...
    浙江衛健委公號9月1日消息,今年以來,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根據省政府2020年十方面民生實事規劃,聯合省財政開展「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通過對結直腸癌好發的50-74歲居民開展多維度問卷調查來評估危險度,同步結合糞便潛血試驗以篩查陽性的高風險人群,引導其進行結腸鏡檢查,儘早發現早期癌症、癌前病變並及時治療。圖片來源:浙江衛健委微信公號浙江衛健委指出,最近全網都震驚於年僅43歲的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死訊,而導致他英年早逝的就是結直腸癌。
  • 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9出爐:血壓升高是全球人口死亡首要因素
    報告指出,自1990年以來,由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所致疾病負擔比例明顯上升。從1990年佔全部負擔的21%,提高到2019年佔全部負擔的34%。報告還顯示,血壓升高是全球死亡頭號罪魁,吸菸是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導致結直腸癌的元兇居然是它?其實預防方式很簡單|絨毛狀腺瘤|腺瘤...
    消化系統癌瘤中,大腸癌穩居第一位,發病年齡也有進一步年輕化的趨勢。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廣州及臺灣省,大腸癌有超越肺癌成為新癌王的趨勢,而且35歲以下患者呈上升趨勢。而大腸癌的產生,大約80-95%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可以說,大腸腺瘤是造成大腸癌的罪魁禍首。
  • 冬季中風的風險更高了,還有這3個冬季高發疾病,需及時預防
    冬天是疾病的高發期,受到寒冷的刺激,除了高發的呼吸系統疾病,還有這3種疾病冬季要謹防,想過一個健康的冬天,需要仔細了解清楚。 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多患有高血壓疾病,一遇上寒冷天氣,老年人的身體就更加適應不了這種急劇的氣候變化,很容易血壓不穩,忽然血壓增高,冬季中風的風險就更高了。因此,冬季老人尤其要注意及早預防,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做好預防就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同時每天留意天氣的變化,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不要受涼。冬天的晝夜溫差比較大,對於老年朋友們來說,外出時不妨可以帶條圍巾,或者戴一頂帽子、披個披肩什麼的。
  • 結直腸癌與微衛星不穩定的10個臨床問題
    07MSI-H/dMMR結直腸癌是否應該行新輔助免疫治療?一項納入22例經免疫治療的MSI-H的mCRC的研究顯示,TMB與ORR和PFS密切相關,所有高TMB患者(TMB>41 Muts/Mb)疾病得到控制、中位PFS尚未達到(中位隨訪時間超過18個月);而低TMB者(TMB <37 Muts/Mb)疾病控制率(DCR)僅33.3%、中位PFS期僅2個月,聯合MSI與其他指標預測免疫反應可能更具有前景。
  • 民生實事丨龍泉市人民醫院醫共體內鏡中心正式啟動結直腸癌篩查項目
    民生實事丨龍泉市人民醫院醫共體內鏡中心正式啟動結直腸癌篩查項目 2020-08-1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國已成為全球結直腸癌年新發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結直腸癌嚴重地影響和威脅著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數據顯示,全球癌症發病數由2015年的1680萬例增加至2019年的1850萬例,估計2030年將達至2410萬例。
  • 結直腸癌新藥朗斯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國內上市
    朗斯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適用於既往接受過氟嘧啶類、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為基礎的化療,以及既往接受過或不適合接受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治療、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治療(RAS野生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 肥胖增加13種癌症風險,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在中國,根據201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普通型肥胖患病率為14%,比2004年升高了將近1倍;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 cm)患病率為31.5%,比2004年升高了5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