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結直腸癌不論在全球還是中國,都是最常見、威脅人類健康並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是一種可影響消化道任何部位及腸外器官的慢性、持續性、炎性疾病,發病高峰年齡為18-35周歲。以往該病在中國比較少見,但近十多年明顯增多,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可引起消化道發炎,從而導致腹痛、嚴重腹瀉、疲勞、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既可能使人痛苦又使人衰弱,有時還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 胃腸病和肝病學》的研究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克羅恩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人員對47,035名受試者進行了分析,他們分別來自丹麥(13,056名)和瑞典(33,979名),並在1969年至2017年之間確診患有克羅恩病,確診時的平均年齡為38歲。
根據受試者的出生年月、年齡、性別和居住地等因素,研究人員為每名受試者匹配了近10名、共463,187名普通人作為對照,以評估克羅恩病對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所有對照人員在加入研究時,都沒有炎症性腸病,如果在研究期間對照人員被診斷出患有炎症性腸病,則停止對其隨訪。
在隨訪期間內,克羅恩病患者中,共發生499例結直腸癌病例,死亡296例。而對照組中,共發生4,084例結直腸癌病例,死亡1968例。
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於對照人群,克羅恩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更高,發病風險增加了40%,死亡風險增加了74%。此外,研究人員還根據確診結直腸癌時的腫瘤分期,分析了相關的死亡率,結果同樣顯示,患有克羅恩病的結直腸癌患者,即使在相同的腫瘤分期,死亡風險同樣升高。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了局限性,比如沒有關於潛在生活方式信息,抗炎藥的使用量、體育鍛鍊、飲食、炎症程度和持續時間等。
圖片來源:Pixabay
克羅恩病大多起病隱匿、緩慢,從發病早期症狀至確診,有時需數個月至數年。其常見症狀有以下幾方面:
消化道最常見症狀是腹痛,右下腹或臍周疼痛;腹瀉,糞便多為糊狀,可有便血;下腹部不適,很想解大便,然而又無法一洩為快。
發熱,與腸道炎症或繼發感染有關,間歇性低熱或中度熱常見,少數人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甚至較長時間不明原因發熱之後才出現消化道症狀。
營養障礙,由慢性腹瀉、食慾減退及慢性消耗等原因,體重下降,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維生素缺乏等,青春期前發病者常有生長發育遲滯。
圖片來源:Pixabay
克羅恩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以前研究人員懷疑飲食和壓力會導致克羅恩病,但已有研究證明這些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但不會引起克羅恩病。對於克羅恩病的治療,目前也沒有治癒的該疾病的方法,只能採取藥物、手術等方式減輕或長期緩解症狀。
對於克羅恩病患者而言,也可以採取適當的非醫療措施,以緩解疾病。
注意充分休息,調解好情緒,避免壓力過大;制定鍛鍊計劃,幫助減輕壓力,緩解抑鬱並恢復腸道功能。
注重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性疾病;嘗試低脂食品,儘量避免黃油、人造黃油、奶油和油炸食品;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可能會使您的體徵和症狀惡化。
按醫囑服藥,定期檢查,不要擅自停藥。
戒菸,吸菸的克羅恩病患者更容易復發,需要藥物治療和重複手術,戒菸可以改善消化道的整體健康。
點「在看」,分享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