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風的風險更高了,還有這3個冬季高發疾病,需及時預防

2020-12-14 騰訊網

冬天是疾病的高發期,受到寒冷的刺激,除了高發的呼吸系統疾病,還有這3種疾病冬季要謹防,想過一個健康的冬天,需要仔細了解清楚。

1.中風

中風是發生在老年人中間的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比其他季節更易發生。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多患有高血壓疾病,一遇上寒冷天氣,老年人的身體就更加適應不了這種急劇的氣候變化,很容易血壓不穩,忽然血壓增高,冬季中風的風險就更高了。因此,冬季老人尤其要注意及早預防,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做好預防就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同時每天留意天氣的變化,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不要受涼。冬天的晝夜溫差比較大,對於老年朋友們來說,外出時不妨可以帶條圍巾,或者戴一頂帽子、披個披肩什麼的。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頸部的健康,以免寒氣入侵。同時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提升我們機體的免疫力,增強體質。

2.心肌梗塞

老年人冬季的心肌梗塞發病率要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心梗的類型有多種,通常的一般表現都是疼痛、休克,發病比較突然,且發病進程很快,危害後果巨大。除了要重視日常的防寒保暖外,也要控制好室內的溫度,一般特別是老年人外出不宜過久,同時還要注意防風保暖,以避免受到風寒的侵襲。

3.流感

許多人可能誤認為流感並不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因為我們通常會將其所表現出來的頭痛、流鼻涕、咳嗽,或是肌肉疼痛等症狀和一般的重感冒疾病相混淆。但是流感和感冒還是非常不同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而引發的一類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傳染性。當流感病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之後,病毒會與我們的呼吸道表面纖毛柱狀上皮細胞上的特殊受體結合,從而進入我們的細胞,然後在細胞內快速複製,這樣新的病毒顆粒就會被不斷地釋放並播散,再感染更多的細胞。

而一般的重感冒傳染性相對較弱一些,一年發病的時間沒有特別固定,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而流感則具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發生在冬春季,並且流感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染性強、發病率高。一般來說,普通感冒很少會出現併發症,多數可自愈。

可流感是不同的,流感與一般的普通感冒相比,更易引起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併發症,特別嚴重的甚至可導致死亡。在冬季這個流感季,做好流感預防很重要,平時要注意勤洗手,少到人流密集的場所湊熱鬧。出門注意戴好口罩。對於身體比較弱的人,在流感季到來前可以選擇接種一下流感疫苗,以增強我們機體的自身抵抗力。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方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腦中風冬季高發,可以這樣預防
    而中風存活人群中的60%-70%留有不同程度的身體功能障礙。常見的卒中後遺症有偏癱、感覺障礙、語言障礙、失語、失用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給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 腦中風的發病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在冬季高發,那麼冬季我們應該怎樣預防腦卒中呢,下面跟著顧連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 南昌博大甲狀腺:冬季甲狀腺疾病高發,出現這些症狀需注意
    甲狀腺是最大的組織之一,同時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甲狀腺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新陳代謝的失常,甚至說是影響身體各個系統,甲狀腺疾病早期症狀有些不是很明顯,因此前期不容易被人發現,發現時病情已然加重,還有些症狀可能通過身體其他地方表現出來,所以不被重視,天氣越來越冷,冬季是甲狀腺疾病高發的季節,如果你有下面這些症狀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 什麼叫做「小中風」 小中風五大症狀經常出現
    寒冷季節也是中風的高發季節,而中風死亡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發生中風之後想要身體完好無損,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發生中風之前的幾小時或幾天,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症狀,這也稱為小中風。小中風又稱為中風預兆,一般患者在發生小中風後1-2周內會發生大中風,而如果能夠在小中風發作時及時治療,那麼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中風危害。
  • 中風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留心身體的部分徵兆,很多中風可以預防
    導語:說起「腦卒中」很多人會覺得相對陌生,但是要說到腦梗死、腦出血,相信大家就都有所耳聞了,「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等特點,冬季「中風」越來越多,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學習中風知識
  • 諾如病毒再次進入高發期,以下預防措施需掌握
    防範諾如病毒伴隨冬春季的到來,諾如病毒再次進入高發期,全國多地爆發了由諾如病毒引起的疾病。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全年均可發生,寒冷季節呈現高發,其潛伏期較短,通常為1-2天,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胃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3天,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常被稱為「冬季嘔吐病」。
  • 這些疾病冬天最愛來「找」你 專家支招應對老寒腿、流感和中風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 長沙氣溫驟降,在冷空氣席捲的同時,冬季常見疾病也悄悄地「找上了門」。今日,記者從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期像老寒腿、流感、中風等疾病門診人數激增,比平時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寒冷的冬季,如何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
  • 冬季如何預防呼吸系統疾病?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加之流感病毒如H1N1的爆發,深秋以及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反覆出現,那麼如何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做好室內空氣環境安全,保證呼吸健康,防患於未然呢?為此我們特地專訪到國內頂級三級甲等肺部專科醫院副主任醫師胡洋醫生,以及上海市同濟大學環境學碩士生導師、副教授徐斌老師。
  • 諾如病毒感染冬季高發,防治攻略在這兒!
    其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的高發季節,故又被稱為「冬季嘔吐病」。哪些人是諾如病毒的易感人群呢?諾如病毒易感人群主要是學齡前兒童或老人。但由於其傳播性強,人群聚集地多見,如同一學校、託幼機構、醫療機構、養老院、工廠、建築工地、遊輪、社區/村莊等集體單位或場所的人群。
  • 腦梗為什麼在冬季更易發?預防腦梗的發生,需要注意什麼
    於是就有讀者提了意見,能不能講講腦梗的預防?其實這位讀者的意見提得很好,對於新冠病毒,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就能有效預防。病毒疫情很快就會過去,而對中國人健康威脅最大的,仍然是心腦血管類的疾病。在此類疾病中,又以腦梗的致殘率最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貓咪冬季三大類疾病如何預防?
    就像降溫以後,人更容易感冒一樣,到了冬季,貓咪也有一些更易感染或復發的疾病。貓咪的打噴嚏、咳嗽、流鼻涕都是什麼原因?飲水量不達標易患哪些疾病?貓咪一換季就愛嘔吐,鏟屎官又該怎麼辦?盤點貓咪冬季的三大類疾病預防與養護。01 謹防貓咪的「感冒」但嚴格來講,小貓咪並沒有「感冒」這一說法。
  • 常用淡鹽水漱口,常備小兒退燒藥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這位兒科...
    杭州日報訊 冬季呼吸道疾病扎堆,特別是小孩子,更容易中招。面對各種兒科疾病,兒科「醫生爸爸」柴鳴雷有自己的經驗:兒子是過敏體質,從小到大,家裡不放毛絨玩具,而且常備著退燒藥。他還有個妙招,用淡鹽水漱口預防扁桃體發炎。
  • 一輪「斷崖式」降溫後,武漢120呼救疾病譜畫風突變 最近三日中風...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晨瑋)自上周末一輪「斷崖式」降溫後,27日,記者從武漢市急救中心了解到,11月17日至20日,市急救中心呼救疾病譜順位依次為車禍、摔傷、醉酒、骨折和昏迷,而最近三日,呼救疾病種類中,車禍呼救減少,中風呼救明顯增多。
  • 冬季蛋雞疾病防控做好「八加強」
    冬季風速控制在0.1-0.2m/s,風速差異小於0.05%。同時加強雞舍清掃,糞便和潮溼的墊料未能及時清除,會因氨氣或其它有害氣體蓄積,導致中毒事件或引發其他疾病。可使用吸氨除臭劑來降低雞舍的氨氣濃度,常用的有硫酸亞鐵、過磷酸、硫酸銅、熟石灰等。
  • 冬季這類事故正在高發期!
    冬季這類事故正在高發期!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易發期和高發期,根據近五年全國監測數據統計,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生場所主要為家庭。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區別於生產場所發生的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 提高抵抗力是預防疾病的「萬金油」,冬季的5種多發病要這麼應對!
    冬季天氣寒冷乾燥,感冒、皮膚乾燥、鼻炎等常見病發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範措施,將這些多發病拒之門外?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預防所有疾病的「萬金油」。感冒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冬天天氣冷,人們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襲,感冒更是多發。感冒病毒多是從上呼吸道黏膜侵入,多數患者有流鼻涕、咳嗽、頭痛等症狀,如果病情進一步的發展,容易發展成氣管炎。
  • 這些都是中風先兆?看看古中醫從榮衛2方面預防中風
    冬春之際是中風的高發期,中風只是一個統稱,按照明細中醫還區分有中風、中火、中痰、中氣、中溼。但無論是何源頭都是木風引起。哪裡來的風呢?這就要考問肝臟了。如果一個人或者由於日常生活習慣,或者由於一時疾病造成陰虛陽亢的症狀與體質。
  • 避免中風、記好這5個先兆、10個要點很關鍵
    ,注意觀察下面的這些反常先兆,及時幹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中風帶來的危害。這就可能是中風先兆的一個信號。 5、眼前黑朦 一側眼睛突然發黑,看不到東西,過了數秒鐘或者半分鐘左右慢慢恢復正常。這種現場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單眼一過性黑朦,可能是由於腦部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因此,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中風先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冬季心梗高發 疑似徵兆莫大意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腦卒中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急症更高發。最近城中各大醫院急診、心血管診室都接診了不少急重症患者。
  • 健康滎陽:貿然進補有風險,冬季「喝湯」需謹慎!
    健康滎陽:貿然進補有風險,冬季「喝湯」需謹慎!冬季氣溫驟降,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大家對熱氣騰騰的食物情有獨鍾。尤其是熱氣騰騰的牛肉湯,羊肉湯……一碗冒著熱氣的熱湯能給大家帶來一整天的溫暖,這些湯雖然可以暖身子,但是不正確的喝湯「姿勢」卻會引發疾病。在不久前,江蘇某家醫院急診科一夜接診11名患者,這些患者全是因為喝了牛肉湯後出現了腹部劇痛的症狀。醫生經過檢查發現,這11位患者全都患有膽結石,然而像牛肉湯,羊肉湯,雞湯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的嘌呤。
  • 冬季消化道出血高發,當心腸胃「鬧脾氣」 三類人群需重點防範
    「寒冷冬季,嬌嫩的腸胃很容易『鬧脾氣』,我們一定要善待它。」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憶嵐提醒,從臨床經驗看,肝硬化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消化性潰瘍病史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者等三類人群尤其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