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新冠藥物和疫苗研發仍面臨突出問題

2021-01-08 第一財經

10月17日至18日,2020全國醫學病毒學會議在上海召開。來自中國頂尖的病毒學家就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儘管醫學界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正在變得更清晰,但新冠藥物和疫苗的開發仍面臨很大挑戰。

抗體保護時長仍不確定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大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量科研論文的發表為醫學界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提供了寶貴信息。但是目前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仍然面臨一些突出的科學問題,比如中和抗體與保護作用的關聯,中和抗體在體內的持續時間多長,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DE)等問題至今沒有明確答案。

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認為,新冠疫苗的面世將會成為終結疫情的重要手段。不過他也指出,近期國際上報導的多例新冠再感染病例,對抗體藥物和疫苗的保護時長提出了挑戰。

張文宏在會上表示,已經有一些數據給出了新冠抗體持續性的暗示,比如中國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團隊在較早時候發表研究文章稱,自然感染新冠後,患者體內抗體水平在2個月後開始下降。不過來自冰島的一項針對患者的全民監測結果顯示,新冠抗體的免疫保護可以持續4個月。

「近期,在針對184例國內滅活疫苗接種者的研究也發現,抗體水平的衰減不明顯。」張文宏說道,「如何對抗體滴度進行科學的監測,我們需要更多臨床上的研究來評估疾病復發或者再感染的風險。」

張文宏還表示,流感病毒再感染是由於「抗原漂移」所導致的,人類針對流感「抗原漂移」的研究已經持續了100多年,雖然新冠病毒的變異不如流感病毒活躍,但對於新冠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機制仍然不是很清楚。

世衛組織近期發表的大規模臨床試驗Solidarity顯示,研究人員在新冠患者中測試的包括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抗瘧疾藥物羥氯喹,抗愛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和幹擾素的組合等藥物幾乎沒有獲益。

近期包括再生元、禮來和阿斯利康在內的全球製藥廠商都在抗體藥物方面有所突破。但一位正在進行抗體藥物研發的研究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抗體藥物和疫苗一樣,都面臨保護時長不理想的挑戰。目前中國也有多個科研團隊在進行中和抗體的遴選,其中包括已經進入臨床的君實生物的抗體JS016。

針對抗體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中引起巨大關注的抗體依賴增強(ADE)現象,多位參會的頂尖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的研究並沒有發現ADE現象,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數據來觀察。」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員應天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際上發生的多起再感染病例,並不能與ADE現象直接關聯,因為引起再感染重症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由抗體本身引起的。」

應天雷在會上表示,鑑於無法完全排除新冠可能產生的ADE風險,團隊在進行抗體研究時,應儘量選擇病毒蛋白較為穩定且不容易導致ADE的部分作為抗原。

新型療法技術路線受關注

在疫苗研發方面,大會對於全新的核酸疫苗(RNA)技術路線高度關注。

目前美國走在最前列的三個疫苗中的兩個都採用了核酸疫苗的技術路線,包括Moderna公司的疫苗和輝瑞與BioNTech的疫苗,Moderna和BioNTech的市值已經分別達到30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

與此同時,科學家對新冠病毒、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三者的認識正在變得更加清晰。

10月15日,一個由全球6個國家14個機構的20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上述三種致命冠狀病毒之間的相似性。

在《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分子生物學家納文·克羅根(NevanKrogan)博士說道:「這項大規模的國際研究首次破譯了冠狀病毒的相似性,尤其是包括新冠在內的冠狀病毒的弱點。」

納文·克羅根認為,這項研究最終將提供一種「適用於任何疾病的新穎研究模型」,並能使得「迅速確定有希望的治療方法」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
    點擊播放 GIF 0.1M今日看點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韓國製藥生物協會3月9日表示,國內有15家生物製藥企業已開始或正準備研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和藥物製劑,但預計完成研發和臨床試驗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
  • 研發人員揭秘:全球最快新冠疫苗如何出爐
    身在一線的疫苗研發人員,全程在與死神賽跑。目前,全球已有170款候選疫苗啟動研發。其中,來自中國(4)、美國(2)、英國(1)的共七款疫苗,率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衝刺階段,而陳薇院士牽頭主導的重組新冠疫苗,是其中之一,也是全球最早開展II期臨床試驗的疫苗。
  • 新冠疫苗有幾種什麼時候投入使用 14個疫苗研發進度一覽
    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我國就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近日頻頻傳來國產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已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究。  據武漢晚報報導,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 史無前例的疫苗攻堅戰丨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疾速下的希望與困境
    04/ 聚焦北美疫苗進展據MarketWatch4月11日報導,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以及流行病防制創新聯盟(CEPI)都資助了許多疫苗研發項目。目前,美國地區在進行新冠病毒的藥物和疫苗研發的至少有21家公司。
  • 上半年至少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還有更多正在研發|新型...
    澎湃新聞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國內目前至少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此外,歐林生物、冠昊生物、康泰生物、成大生物等上半年也曾曝出新冠疫苗相關消息,但並沒有披露進一步的消息。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苗研發仍然值得期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預防性質的新冠疫苗一直備受關注,新冠疫苗的每一步進展都牽動著人們的心。
  • 從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究進展,可以 get 哪些思路?
    當前,新冠疫情已趨向常態化,但仍沒有特效治療藥。 全球正在研發的 SARS-CoV-2 疫苗已有 200 多種,WHO 可查詢新冠 48 個在臨床試驗中,12 個已經進入 3 期臨床試驗,各國正考慮緊急開啟疫苗接種程序。
  • 新冠疫苗:全景式科普為您解惑
    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累計超過400萬人的今天,疫苗作為抵禦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終極武器,被人們寄予厚望。那麼,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研發進展如何?安全性有保障嗎?何時能投入使用?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為您一探究竟。全球新冠疫苗知多少?
  •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多久能用上?-虎嗅網
    就在昨天,官方重磅宣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並於3月16日獲批展開臨床試驗。已知的是,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受試者招募已經同步展開。而且項目領銜者,還是聲名卓著的陳薇院士。
  • 新冠病毒是否會攻擊其他器官?將來人人都要打新冠疫苗嗎?白巖松問...
    遼寧自媒體聯盟:新聞一加一、都市快報 病毒、藥物、疫苗,中國的科研攻關進展如何? 昨晚《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就新冠疫情防控的科研項目相關進展等問題進行解讀。
  • 認真地聊聊新冠疫苗
    誰先有了疫苗,誰就能讓全世界心裡踏實。新冠疫苗的研發,不僅是科學與病毒的戰鬥,更是大國之間的暗中較量。朋友看到這你是否有很多問號?以前疫苗研發不是以10年為單位的嗎?這咋才倆月,中美第一針都打下去了?這麼快它安全嗎?我幾月能打上呢?我國和美國硬剛科技誰能搶在前頭?疫情都快結束了,還有必要花錢研發疫苗嗎?
  • 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
    (下稱「浙江鼎持」)研發的納米顆粒新冠疫苗已獲得突破性的階段成果,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米顆粒候選疫苗。艾美疫苗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約10億元,是一家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及冷鏈物流配送的全產業鏈疫苗集團。艾美疫苗集團已控股艾美漢信、艾美康淮、艾美衛信等六家子公司以及一家疫苗研究院——艾美探索者生物醫藥研發有限公司,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4項、藥品經營許可證2項、藥品註冊批件9項、GMP證書7項和GSP證書2項。
  • 新冠病毒變異後現有疫苗還管用嗎?來聽聽鍾南山院士怎麼說
    世衛組織多名專家21日還表示,儘管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已出現數次基因突變,但包括英國近期出現的變異病毒在內,目前已知的變異對新冠藥物、療法、檢測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響。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強調,人們應持續監測病毒基因變化,同時也要著力降低病毒傳播速度。因為病毒傳播越多,發生變異的機會就越大。
  • 輝瑞疫苗和中國疫苗哪個更好?鍾南山給出了答案
    距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已經過去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但目前許多國家依然未能控制住疫情。11月16日,鍾南山院士出席了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鍾南山院士在發言中提到了新冠肺炎藥物以及疫苗的有關問題。
  • 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22日(外代一線)(1)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12月21日,醫務人員在美國哈特福德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8日批准了美國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這是第二款獲批在美國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許用於18歲及以上人群。
  • ...鍾南山院士|新冠肺炎疫苗|鍾南山|新冠肺炎|動物模型
    據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消息,6月10日,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團隊合作,在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ration of
  • 我縣新冠疫苗開始接種,熱門諮詢問題詳解
    接種場所井然有序各種相關新冠病毒疫苗諮詢問題紛紛來到所以我們馬力全開、馬不停蹄整理了關於新冠疫苗最熱門的諮詢問題滅活疫苗的優勢是傳統經典的疫苗製備方式,屬於成熟、可靠、經典的疫苗研發手段。相對於其他技術路線而言,滅活疫苗研發平臺成熟、生產工藝穩定、質量標準可控、保護效果良好,研發速度快,且易於規模化生產,具有國際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判標準。 06.新冠疫苗打幾針?
  • 科普:研發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哪些類型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張瑩)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關疫苗研發正加緊進行。美國伊諾維奧製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授權一款新冠疫苗在美緊急使用
    人民網華盛頓12月11日電 (記者李志偉)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給予美國輝瑞公司和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以緊急使用授權,該疫苗可在美國使用。此前,該疫苗已先後在英國、加拿大獲得授權。
  •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接種了新冠疫苗?
    早在11月的時候中國就表示有5款疫苗進入三期臨床測試,它們分別是: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軍科院聯合康希諾公司研發(陳薇院士團隊)的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智飛生物研發的一款重組蛋白疫苗。
  • 哈佛公衛教授:疫苗或難遏新冠傳播,COVAX計劃面臨挑戰
    眼下,新冠疫情肆虐已近一年。12月2日,英國批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並於12月8日啟動疫苗接種。哈納奇是最早對「群體免疫」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提出專業卻又簡明的見解的人士。他在3月15日發表在《衛報》上的文章中指出,群體免疫需以研發出新冠病毒疫苗為前提,否則由此導致的「再小的死亡率」放在極大的人口中都是「恐怖的死亡數字」。此外,當時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措施也未充分考慮到第二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