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42歲日本大叔,拍出了最真實的疫後武漢煙火味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6月26日晚《好久不見,武漢》紀錄片在微博平臺上推出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和他的團隊內心依然處於忐忑之中,在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短視頻的年代,這部60分鐘的長紀錄片是否能夠引起中國網友們的興趣,竹內亮內心沒有任何把握,他曾經也考慮過把這部紀錄片按照人物的方式分成一段段短視頻,片中的十位人物每人都獨立成篇,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很快,竹內亮的擔心就變成多餘的了,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這部紀錄片的播放量超過了2500萬次,這讓他在上次憑藉《南京抗疫現場》這部10分鐘的紀錄片奪得微博視頻社區全站日榜播放量第一名之後,再一次登頂這個榜單。

▐ 跟是枝裕和以前共用一個攝影師

竹內亮終於鬆了一口氣。在豆瓣,該片的評分高達8.4分。而去年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小偷家族》在豆瓣的評分也只有8.7分。

「雖然我跟是枝裕和導演沒有見過面,但是他也曾經拍攝過紀錄片,我們算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在接受《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竹內亮回憶,以前在日本拍攝紀錄片時,他用的攝影師也跟是枝裕和合作過,「我想我們的創作理念是一樣的,就是通過作品來反映普通人的真實生活。」

竹內亮1978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的我孫子市,他小時候練習棒球,曾經想以此為職業,但上初中的時候,棒球俱樂部規定必須要剃寸頭才能進入俱樂部。個性倔強的竹內亮拒絕妥協,最終放棄了成為一名棒球運動員。

竹內亮曾經想成為一名電影導演,那時候他為了生活,一邊送報紙,一邊學習電影製作,但拍攝電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實在是太想拍東西了,最終選擇了當一名紀錄片導演,他記得當時的師傅曾經告訴他,「拍紀錄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輩子都不會厭倦。」他記住了師傅的這句話。

2001年,23歲的竹內亮第一次來中國,他要給NHK拍攝一部跟麻將有關的紀錄片,第一站就是上海。有一次,他去小賣店買東西,櫃員就把一把零錢撒在他的面前,他覺得非常不禮貌,在日本,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到了另外一家店,他又發現,這裡的店員有說有笑,態度非常熱情,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我想把真實的武漢告訴外國人

他沒有想到的是,最終他娶了在日本留學的南京姑娘趙萍為妻,並於7年前搬到了南京居住,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紀錄片事業的根據地。

「我想把真實的解封後的武漢告訴外國人,也包括日本人。」武漢因為疫情1月23日封城後,很快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在很多日本人的心中,現在的武漢依然還是那個街道上空無一人,充滿了落寞色彩的灰色城市。」竹內亮覺得,在武漢4月8日宣布解封後,讓世界了解武漢的唯一辦法就是親自去武漢一趟,零距離拍攝這裡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他在網絡發了帖子,招募願意接受拍攝的志願者,結果有一百多人報名,最終,竹內亮的團隊遴選出來10個人,選人的標準是「外國人也想看的主人公」。

6月1日晚上,竹內亮乘坐高鐵到了武漢,他的團隊成員提前兩天到,並於6月1日早上拍攝了一群武漢人在疫情後首次暢遊長江的畫面,竹內亮憑感覺認識到,這個片段可以放在整個紀錄片的結尾,「這群大爺大媽,是最不能出門的群體,他們能在長江上暢遊,說明武漢來迎來了一個新的開始。」

10個拍攝對象中,有奶茶店老闆、從華南海鮮市場進貨的日料店老闆,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以及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等,但最打動竹內亮的卻是一名叫「髒辮熊」的年輕英語老師,她也是一名自媒體和RAP音樂的愛好者。

「髒辮熊」在採訪中說道,「疫情一直讓武漢處於風口浪尖,雖然對於受到病毒感染的家庭來說,是一種悲劇和災難,但我認為以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說,武漢現在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走到了國際視野之下,幾年後,如果武漢能夠抓住機會,作出一些新的嘗試和挑戰,反而會在國際上擴大知名度」。禍兮福所倚,竹內亮也深諳中國的這句老話中蘊含的哲理。

如果沒有人介紹真實的情況,外國人對於一個國家和城市的偏見往往很難消除。竹內亮對這一點認識深刻。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事情過去了快10年,但是很多外國人依然認為福島現在還不安全。就像解封後的武漢,要想消除偏見,是需要用事實來證偽的,紀錄片就是最好的方式。

▐ 最好連三腳架都不要

作為一名有著20年經驗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對於如何拍好紀錄片有很多心得,拍攝期間,公司年輕女編導Feli被拍攝對象的經歷所感動,哭了很多次,但竹內亮一次也沒有,只有一次眼眶稍微紅了一下。他認為,保持克制和理性是一個紀錄片導演必備的素質。拍攝期間,他的腎結石突然發作,疼得他說不出話來,「當時我以為自己真的要死在這裡」,就是在這樣的時刻,他還用盡最後一口氣,跟團隊的編導說出一個字,「拍」,「通過這個事情,我親身感受到了作為患者的心情」。

好在現在竹內亮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結石基本上排出了體外」。

「無臺本拍攝」是竹內亮團隊的基本手法。

他喜歡用手提攝像機對著拍攝對象拍,「最好是連三腳架都不要,搖搖晃晃的鏡頭在日本最受觀眾歡迎」,這也是竹內亮導演認為跟中國大部分紀錄片拍攝手法最大的不同,「中國的大部分紀錄片都拍的非常漂亮,但我不追求漂亮,我要的是真實,我不要航拍,不要架設軌道,不要三腳架。」在日本,大部分紀錄片導演都採用這種拍攝手法。

以前在日本,竹內亮專門拍攝長紀錄片。到了南京定居後,他的「和之夢」公司開始製作15鍾一集的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每周四播出,這是一檔介紹「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和住在中國的日本人」的紀錄片,目前公司已經製作了200多集。但竹內亮心中一直夢想能有機會拍攝長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次圓了我心中的一個夢。」

最近幾天,日本的各大電視臺開始介紹《好久不久,武漢》這部紀錄片,雅虎日本網站也開始播放這部紀錄片,很多人給竹內亮打電話,「原來武漢真的很漂亮,」「現在的武漢真的已經很安全了」「看起來沒有那麼危險,想去武漢玩一玩。」

聽到這些話,竹內亮很感動,他覺得自己拍攝的目的達到了,「我把真實的武漢介紹給了全世界,這個作品拍出了武漢的煙火氣息」。他表示,會把今年12月份公司的粉絲見面會放在武漢舉行,「一場不夠就開兩場」。

▐ 用工匠精神製作紀錄片

拍紀錄片並不是一個賺大錢的行業,竹內亮和妻子趙萍成立的「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幾年都是靠拉贊助生存,2018年的時候,一度到了解散的邊緣,是妻子趙萍在背後默默支持他走過這段艱難歲月。隨著在中國知名度的擴大,「和之夢」目前逐漸走上了正軌,他們除了拉贊助,還拍攝廣告,推出了會員制,最近的廣告客戶甚至包括松下、資生堂等大公司。

「我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買大房子,開豪車,這些對於我來說沒有一點吸引力,我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把公司做大。」竹內亮以前的師父對他影響很大,「他已經80歲了,還在堅持拍攝紀錄片,這是一輩子的事業。」

提起「工匠精神」,竹內亮回答,很多日本人骨子裡都有這種精神,「就是一直培養自己的事業心,把事業研究一輩子。」他的理想是把公司經營成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把中國很多好玩的人和東西傳遞給全世界,也把全世界好玩的東西介紹到中國來。」

來南京定居7年,竹內亮對中國的年輕人印象深刻,他的公司一共有25人,只有他和另外一個是日本人,其餘的都是90後的中國年輕人,「他們有創造力,有想法,完全超過了我的想像,但不少人其實很含羞,也非常不聽話。」

「那如何管理這些不聽話的年輕人?」記者問。

竹內亮哈哈大笑,「我也沒有辦法」。

來源:北京日報藝綻微信公眾號    記者:王金躍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武漢解封首日,手機隨拍復甦的煙火人間
    武漢,因為過早的繁華似錦,平價實惠,地氣十足,蔡瀾先生譽之為「早餐之都」。76天封城後,解封第一日,如迎來了大年初一,我跋山涉水,從武昌過江坐地鐵到漢口過早!手機全程隨拍,小小記錄,江城的煙火人間。
  • 日語學習/這位日本可愛小蘿莉,竟然是有兩個女兒的42歲大叔?
    日本人很喜歡可愛類型的女生,她們一般都有無辜的大眼睛與齊劉海,如果扎著雙馬尾就更完美了!比如下面這個萌妹子,看起來就是日本人心中的卡哇伊女孩。這個超可愛的妹子還曾一度引發網絡熱議,但是等大家深挖下去才發現!他竟然是一位已經42歲的偽娘,不僅已婚,還育有兩個女兒了...是名副其實的大叔!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把真實的武漢呈現給世界,消除偏見
    6月26日晚《好久不見,武漢》紀錄片在微博平臺上推出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和他的團隊內心依然處於忐忑之中,在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短視頻的年代,這部60分鐘的長紀錄片是否能夠引起中國網友們的興趣,竹內亮內心沒有任何把握,他曾經也考慮過把這部紀錄片按照人物的方式分成一段段短視頻,片中的十位人物每人都獨立成篇,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 我在中國的2020丨真實記錄武漢的日本人 爆紅半年後這樣說
    當被問及為什麼喜歡竹內亮的作品,「真實」是粉絲們口中的高頻詞。    拍攝《南京抗疫故事》和 《好久不見,武漢》之前,竹內亮沒有想過會受到如此巨大的關注。「視頻播出後,很多中國人感謝我。有的日本人對我說,你肯定收了中國政府的錢,你是間諜。他們說的不對,我們只是自己想拍,所以去拍而已。」    2020年,來自日本、居住在南京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因為拍攝「解封」後的武漢而聲名鵲起。
  • 日本這位攝影師的曬照,拍出了真實的日本生活
    日本這位攝影師的曬照,拍出了真實的日本生活最近,朋友圈都被一組日本美景的攝影曬照刷屏了!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後期,但是這位日本攝影師,卻用最樸實的技巧,拍攝下來了真實的日本生活。如圖所示,拍下這組曬照的攝影師叫做etsuyo,是一位很有才情的日本女生。她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捕捉日本真實的景色之美,用接地氣的手法,拍攝下來這樣一組曬照。如圖所示,在她鏡頭下,隔著屏幕,都能夠感受到這一份美好。
  • 日本紀錄片導演: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
  • 人間煙火味 此刻最慰心
    胡學軍攝/光明圖片3月26日晚,湖北武漢,燈光裝扮下的黃鶴樓美輪美奐。本報武漢一線報導組記者 季春紅攝/光明圖片天氣回暖,武漢市江岸區,人們在小區門口織毛衣、健身。劉宇攝/光明圖片3月26日,湖北省武漢市,兩位醫護人員利用調休時間,來到黃鶴樓景區欣賞春景,放鬆心情。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來中國的七年時間裡,他成了一個愛吃鴨血粉絲、會帶日本人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中國女婿。多重身份的交織,讓他對人與社會有著敏銳的感受。武漢解封後,他想帶著鏡頭去親眼看看這座幾個月以來歷經苦難的古城。家人朋友勸他不要去,他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
  • 煙火武漢回來了!
    進入6月,安全健康的武漢,煙火氣快速回升,全民檢測後「心理解封」的武漢人,正開懷擁抱他們熟悉的生活。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數據連日來持續攀升,就是煙火武漢回歸的有力見證!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
    《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很快,他們的這個擔心就被打破了。
  • 燕都思享會|一碗好面最是人間煙火味 真實版的「孤獨美食家」
    80歲日本爺爺30年的中國尋面之旅。中日恢復建交後,坂本一敏是首批進入中國開發旅行線路的日本人,30年走遍中國450多個縣、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嘗遍中國3000碗特色面。從一碗碗面中,見證中日友好,見證中國的巨變。一碗好面最是人間煙火味,《只為一碗好面》,真實版的「孤獨美食家」。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中國外交部還點讚了!
    6月26日晚,一部講述解封後武漢生活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悄然上線。《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
  • 真實「疫生活」武漢藝術青年的網生速寫
    持續600天的藝術分享 聚集100多幅新作的策展 改變教學方案的藝術課程真實「疫生活」武漢藝術青年的網生速寫他們用藝術記錄著眼前所經歷的「疫生活」。在武漢,那些以藝術為生的青年人在經歷了恐懼、焦慮之後,把目光投向了平凡的生活,用藝術表達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感受與反思。那也是一種生態,在疫情籠罩之下,一群藝術青年的真正狀態:平凡卻有意義。我們選取了眾多青年藝術工作者中的三個普通人,通過他們的故事呈現藝術對於武漢的意義。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戲說漢川美食
    參加過三屆漢川河蟹豐收節,壓軸大戲:「吃在漢川」美食推介會,最讓人難以忘懷。唇齒留香間,根植於心裡的是這一方水土的人間煙火。世間,唯美食不可辜負!不論是藏在市井生活裡的百姓煙火,還是張揚在酒宴之上的美味佳餚,有時就是一個地區的符號,繞不開的人間食味。
  • 42歲法國總統馬克龍染疫,確診前與多國政要有身體接觸,67歲愛妻也...
    當天早些時候,愛麗舍宮在一份簡短聲明中稱,42歲的總統「在出現症狀後立即接受了檢查」,之後又有一名官員補充說,只是「輕微的症狀」,並且從16日就開始感覺到了。而在接受測試後,馬克龍通過屏幕亮相,他豎起了大拇指,告訴大家他的狀態還不錯。
  • 一個日本人,拍下疫後武漢:我想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好
    說起故事的選擇標準,他選的是外國人也想知道的武漢故事。很多外國網友看完留言說:「謝謝你帶我了解最真實的武漢。」中國網友也留言:「最具靈魂和血肉的一部紀錄片。這種情況下,不帶任何色彩地記錄真實的情況,也就只有竹內先生能夠做得到了。」以下是竹內亮的自述。
  • 黃曉明寫真好有感覺,身材管理太到位,42歲男人味十足
    最近黃曉明還拍攝了一組雜誌寫真,42歲的他看起來非常帥氣迷人,男人味十足,魅力一點都不輸現在的小鮮肉。黃曉明身穿著白色的背心,搭配著黑色的背帶褲,看起來非常有復古的味道,就像是回到了90年代,特別是看到他頭上戴著的那一頂貝雷帽。而且穿背心更是展露出了他明顯的肌肉線條,這身材確實是讓人流口水呀。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我要來大熊貓基地拍日本飼養員小姐姐
    6月30日,日本電視臺早間新聞欄目介紹了講述解封後武漢現狀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今年3月因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在中日兩國引發較大反響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 盤點日本大叔阿部寬的電影
    阿部寬是小編最熟悉的日本男演員,而很多中國觀眾可有是從他近期參與演出的華語電影《妖貓傳》認識的他,其實這位大叔在日本可是不可多得演技派,下面就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回味一下這位日本人氣大叔一路走來的影視代表作品吧!
  • 武漢戰「疫」記:珞珈山下,櫻花迎來最寂寞的盛放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珞珈山下,櫻花迎來最寂寞的盛放中新社武漢3月19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珞珈山下,櫻花迎來最寂寞的盛放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冉文娟沒有往年的人山人海,今年武漢大學櫻花,迎來最寂寞的盛放。